第2章 酒論天下

(本週是本書在新書月的最後一星期,同時也幸運的得到了分類頁大封推的機會.因爲新書榜對字數的限制,所以這個星期裡,銀月只能把正文的總字數控制在20W字以內,也沒辦法爆發了,但是無限接近20W是毋庸質疑的.希望朋友們能理解,同時也能支持一下,多給幾張推薦票.先拜謝了.)

~~~~~~~~~~~~~~~~~~~~~~~~~~~~~~~~~~~~~~~

說話間,午膳已經是準備好了。

“邊吃邊說,時候長了怕菜餚都要冷了。”裕王把蕭墨軒往桌邊上引。

蕭墨軒和裕王現在也算得上是熟識了,自然也不會客氣,而且眼下這頓飯就他們兩個人吃,讓來讓去也沒意思。

裕王府的午膳不多,卻也算得上豐盛。

一隻烤的金黃的烤鴨,已經切成了片,盛在描了金邊的青花瓷盤中,還呲呲的冒着熱油。幾盤蔥爆羊肉之類的小菜,加上幾盤時蔬。裕王平日裡的吃用倒也不甚鋪張.對於蕭墨軒,他也果真當成了自己人,並沒有特殊對待。

酒過三巡,下人又端上一個食盒來,卻放在桌上並不打開。

“子謙,這盒裡東西是嶺南那裡剛進貢來的,我料你定然沒有嘗過,特命廚房備了一些。”裕王拿筷子在食盒上輕輕的點着。

哦,會是什麼稀罕的東西?還是廣東那邊進貢來的。廣東那邊有什麼特產?海鮮?這算什麼希奇的東西。蕭墨軒腦海裡轉了好兩圈也沒想到到底會是什麼東西。

“這東西得乘熱着吃,若是冷了,味道就差了許多。”裕王已經拿過了盒子打了開來。

“這是嶺南特產?”蕭墨軒伸頭看了一眼,頓時感到有幾分失望。這東西,太普通了,怎麼會說是嶺南特產。

“子謙早就嘗過這東西?”裕王見蕭墨軒的表情似乎有些怪異。

“這東西遍地都是啊,怎麼說是嶺南特產?這東西忒好生長,哪怕碎石地裡巴掌大的地方,也能長出棵來。”蕭墨軒有些不解,盒子裡的東西不是其他,只是幾個煮熟了的嫩玉米而已。

“遍地都是?”這下該輪到裕王驚詫了,這東西可是福建那邊當作貢品獻上來的,怎麼就被蕭墨軒說的竟似一文不值一般。

“可是,就連福建地方上,有這東西的年頭聽說也不甚長,子謙以前是在哪裡見過?”裕王好奇的向蕭墨軒問道。

“我……在下……。”被裕王這麼一問,蕭墨軒纔回過神來,現在自己可是身在大明朝,玉米傳過來還沒多少時間,沒有流行開來也是正常。

“在下是說,這東西在紅毛鬼那遍地都是。在我大明,想是還不多。”蕭墨軒腦筋一轉,想到了一個比較恰當的理由。

“不錯,不錯,子謙果然是學多識廣,福建地方上來進貢的官員也說這東西是紅毛鬼帶來的。”裕王欽佩的看着蕭墨軒,連連點頭。

“這東西叫做玉米,原來只是長在美洲那地方。”蕭墨軒被裕王誇了一句,不禁有些洋洋得意。

“玉米?福建的官員把這叫做玉蜀黍,不過你說叫玉米,倒也差不多,應該便是一個東西。”裕王連連點頭,轉頭一想,又對蕭墨軒問道:

“只是你說的美洲卻又是什麼地方?似乎倒未曾聽過,難道就是海外諸洲中的其中一個。”

“美洲嘛……”蕭墨軒剛纔說的起勁,竟然忘記自己說的這麼多,對裕王來說可是前所未聞,“美洲就是向東出海,一直走到大海的對岸,便是美洲。”

“哦,這茫茫大海的盡頭居然還另有天地?”裕王瞪大了眼睛,好奇的看着蕭墨軒。

“那是當然,不光向東另有天地,向南向西也各有不同的風景呢。”蕭墨軒適才正好又吃了幾杯酒,當下頭腦一陣發熱,伸出食指在杯裡蘸了點酒就在桌上畫了起來,“其中向西這面,當年成祖爺派三寶太監下西洋,去了那麼多日也只走了一段,若是往前面走,還有莫桑比克和馬達加斯加,再繞過好望角,一直向北,便是那佛郎機國。”

“子謙,我看你這京城第一才子的名號果然是實質名歸。不不不,興許也是我大明朝第一才子。”裕王聽的目瞪口呆。

“既然連三寶太監都沒去過這些地方,子謙你是如何知道這些的?”裕王看了看蕭墨軒胡亂畫的那幅“酒圖”,想了一會,又不禁好奇問道。

“自然都是書上說的。”蕭墨軒嘿嘿一笑,若是告訴你我是穿越來的,你信嗎?

“哪本書?”裕王倒也是個好學之人,看似想要把刨根問底進行到底。

“這……”蕭墨軒有些語塞,他開始是把這事當做閒話來說,也沒想到裕王爺這麼具有探索精神。這麼大個人,可不是小孩子,想糊弄就能糊弄過去的。

“那書是紅毛鬼用他們的字寫的,在下原來也是看不大懂,後來也是個紅毛鬼拿了讀給在下聽,在下才知道的。”蕭墨軒乾脆一股腦把事情全推到了紅毛鬼的身上,這樣裕王想再問什麼,只能自己去找紅毛鬼好了。

“沒想到這外面居然有這許多有意思的事情。”裕王咋了咋舌頭,“本王也算是讀書破萬卷了,可是卻從來沒見過一本書上記過這些。”

“那些書有的都已經寫了有兩千年了,這世上哪有一成不變的事情。”蕭墨軒想起中國近代所受的屈辱,不禁微微嘆了口氣,“而且這些事情也不光是有意思這麼簡單。”

“哦,子謙何出此言?難道其中還另有什麼隱情不成?”裕王覺得蕭墨軒似乎話中有話。

“師兄對東南沿海倭寇做亂的事情可知道多少?”蕭墨軒覺得裕王既然是大明朝的儲君,和他多說些事情興許對日後也有好處。

“倭寇?”提起這兩個字,裕王臉上滿是憤慨,“倭寇年年擾我東南,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本王恨不能親自提刀陣前搏殺。”

“那師兄可曾想過,若是有一天,那些紅毛鬼和倭寇糾集到了一起,不但擾我大明東南沿海,甚至還從天津衛殺奔京城而來,可如何是好?”蕭墨軒講的自然是後代的八國聯軍入侵一事。

“他們敢嗎?”裕王將信將疑的擡起眼來。

“那小小倭寇,千百年來一直仰我中華鼻息,眼下卻又怎敢擾我東南了?”蕭墨軒一筆帶出要緊。

“這……”蕭墨軒的話似乎是打中了裕王心中軟處。

“我大明自從三寶太監下西洋之後,再無揚威海外之舉,眼下我大明朝怕是連三寶太監當年所乘寶船那樣的鉅艦都造不出了。那些紅毛鬼現在卻是船堅炮利,即使他們不大舉上岸,而只是沿海襲擾,我朝又能如此應付?到那時,只怕我大明將永無寧日矣。”蕭墨軒重重的在桌上一拍,震的杯盤一陣響動。

一邊的裕王似乎陷入了一片沉思,竟對蕭墨軒折騰出來的這番響動都毫無反應。

第5章 金殿驚變第34章 雄鷹折翅第18章 粗染藍布第41章 袁煒之邀第22章 毒藥第62章 赴任第46章 吉時第3章 命自我立第8章 九品對九品第39章 惹誰了第1章 翰林新秀第13章 國門萬里第15章 東征日記第73章 陷阱第5章 異常第19章 爲大事者,無所不敢爲第4章 神魂顛倒第41章 袁煒之邀第11章 飛騎南下第33章 隱患第17章 又有喜事第11章 孤男寡女第42章 搶收第14章 耍威風第15章 東征日記第32章 蕭殺第37章 爭便宜第5章 異常第9章 少年中國第47章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第25章 手帕之交第15章 我亦取義第47章 興化之陷第17章 謀而後動第23章 醉酒迷魂第16章 腳底抹油第70章 念子第32章 械鬥第17章 西湖釣魚第5章 除夕紅(下)第13章 量小非君子第32章 進京第2章 海關……還真是海關第19章 美人倚闌第40章 升官第13章 量小非君子第17章 謀財害命第34章 雄鷹折翅第33章 隱患第21章 孃親的自豪第63章 有辱祖宗第4章 老不與少爭第44章 認死理第2章 花嶼島之誤第28章 誰言漢兒不善馬第14章 耍威風第60章 三朵金花第10章 舉有怪異第44章 真相第28章 刀鋒初現第20章 請魚上鉤第22章 心臟第35章 優等縣令第39章 萌芽第32章 定北第20章 有客而來第26章 天火降罰第51章 食中味第19章 套獸第48章 禮物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5章 子謙受罰第57章 春心萌動第62章 赴任第21章 厚禮第49章 御前武第29章 密旨第10章 千帆競流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14章 霧裡看花第6章 東方的野心第49章 御前武第28章 刀鋒初現第50章 法中懺第6章 背後之人第14章 耍威風第62章 赴任第48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12章 止步第10章 振武軍變第15章 如此立威?第24章 南洋的紅毛鬼第39章 惹誰了第16章 一團和氣第10章 遺詔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19章 三教九流也大才第38章 太華之山第42章 損招第4章 殿前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