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加工難爲主食挑

第901章 加工難爲主食挑

朱樉要建固定橋,浮橋的技術有,黃河好幾個地方都在建浮橋,有的已經建好,方便百姓和商人通行,運兵也快。

原來蒲津渡的地方還沒有重新搭浮橋,既然如此就不要浮橋了,黃河冬天壺口瀑布那裡結冰,流下來的水很少。

即便旁邊有個汾水參與也沒用,汾水照樣結冰,汾水就是汾州名字的來源,這裡有酒出名,汾酒,牧童遙指的那個杏花村。

“殿下欲建新橋,今年怕是不行,隊伍中的工匠必須跟隨隊伍去定遼都衛,應天府的工匠抓緊時間製造機械設備。

不若先讓當地百姓建座浮橋,待咱們騰出手來,再利用浮橋運輸材料,把固定橋修上。

鐵牛是現成的,木頭船隨便就能造出來,不足一里的距離,用蒸汽機船來回開閤中間的口子即可。”

里長不在乎打樁修橋,沒難度,兩岸距離近,憨憨說原來的浮橋三百六十米,固定橋用不了多少個墩子。

走大的蒸汽機機械設備走不了,走馬車和人畜,保證結實,人在橋上站滿了,亦不會坍塌。

“二哥,我覺得行,我的封地人多。”

老三朱棡希望有座橋把自己的地方與二哥的地方連起來。

蒲津渡不在太原府的範圍,蒲津渡歸平陽府管,平陽府的蒲州。

但那不是問題,自己這個晉王難道還不能利用平陽府的便利?何況是從太原一直用汾水到黃河邊,走一短陸路上橋,那邊又進渭水。

如果沒有橋,只能用小蒸汽機船來運輸、渡客,百姓需要等小船。

有了橋,百姓趕個驢車、牛車就走了,方便百姓,才能帶動地方經濟,平陽府佔大便宜了。

朱樉見弟弟願意快點修,轉頭與里長說:“出個設計圖?”

“明日?”里長現在沒有,天知道大家跑過來會說修橋的事情。

蒸汽機船最方便,從長安能直接跑到太原府,太原府的府治所陽曲,以及周圍有河連接的縣,小蒸汽機船皆暢通無阻。

最厲害的當然是多功能的小船了,之前往回趕着報信製造的,雪地、陸地、水面,換零件便通用。

事情決定下來,衆人又等片刻,臊子面做好,有寬面亦有細面,看人的口感。

寬面可以吃慢點,細面吃慢了就越吃越多,還得加湯,湯全讓面給吸了。

隊伍有大鍋做的紅燒魚塊,然後百姓自己湊上來,河邊有渡口,有打漁的人。

大隊人馬到地方的時候他們看着幹活,幫不上忙,等隊伍吃飯,他們過來一起吃。

負責運輸的人吃細面,幾口一碗沒了,又去幹活,之前幹活的現在休息,吃寬面。

百姓是被四個王府的人喊來的,在哪吃飯不是吃?加雙筷子而已。

朱聞天單獨給炒了個香椿煎蛋,十幾個煎的大餅子,夠村子人和四個殿下吃了。

本地的香椿已經老了,拿來的是人家用鹽醃製的,用水洗洗,炒蛋的時候不用放鹽。

現在華陰縣沒有蔥興村,紅香椿卻有,百姓習慣長時間保存,附近有鹽湖,鹽最便宜。

一般情況百姓把香椿早上採摘下來,放鹽裝進罈子裡,擺在陰涼的地方,要麼只能曬乾,那樣口感會很差。

香椿一直都好吃,只是有的地方跟臭椿一同生長,嫩的情況下,臭椿的臭不是特別重,但吃時還能吃出來,故此有人認爲香椿不好吃。 “此香椿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否?”

朱棣吃一口香椿雞蛋,發現不錯,考慮讓百姓種,二哥不想種,自己的北平種。

香椿樹隨便找山坡種下,年年收穫,矮化種植,跟下丘村弄的矮桑樹一樣,方便養蠶。

現在這個桑樹矮化種植技術傳遍了大明,品種不行的話,就不停地削枝、打尖,不允許桑樹朝上長,葡萄也要打弦,否則長多了結的葡萄又小又酸。

香椿自然也是如此,南京的大棚裡有種,冬天也能吃到新鮮的。

里長搖頭:“只能自己吃,香椿樹各地皆有,新鮮的保存不了太久,醃製的和乾的,又賣不上價錢。

只能是村子裡種香椿,到了季節採摘後賣到縣城,有利於村民,無法外銷。

若殿下們非要用香椿來賺錢,可以在明年的時候收購,就地製作成香椿醬,裝在罈子中密封好。”

里長給出方法,你盯死了,必須拿香椿給當地百姓增加收入,加工吧!

朱棣搖頭:“百貨商店會做的,咱等百貨商店,咱找不適合種地的山,讓百姓種香椿,扦插。”

他放棄了,發現山野菜加工輪不到他,百貨商店全大明佈局,自己做的那點,根本比不了。

乾脆讓百貨商店收購,百姓提供原材料,就是賺錢少了。

一頓飯吃完,去休息,被喊來的百姓也心滿意足,魚真香,臊子面裡放那麼多的臊子。

百姓們覺得臊子比魚珍貴,臊子裡放的不是魚肉,魚看着船跑來跑去拖網,上魚的速度才快呢!

划着小船,用麻編織的拋網捕魚的漁民羨慕壞了,蒸汽機船幹半個時辰,夠自己忙一個月。

擺渡的人同樣羨慕,這邊是黃河與渭水交匯之處,划船很難的,有漩渦。

看人家的船,轟隆轟隆地就跑遠了,什麼順流逆流的,沒有絲毫影響。

……

天再一次亮起來,太陽升起,梳洗一番,今天早飯是饅頭和燉魚。

本地收的小根蒜直接用鹽醃漬,此時月份正好有它,當地有的叫薤白,屬於藥材,但不要後面的葉子,只要那個白色的頭。

至於爲何還是吃麪食,那是因爲本地主打糧食作物爲小麥,換成江南,就是米飯了。

隊伍沒帶那麼多的吃食,最多五天的量,其他一路走一路買,一萬五千人而已,又不是十五萬。

當地有什麼便買什麼,周圍如果只有一個小村子,那就上山打獵,吃飯時把村民喊上,一起。

“中午能吃個炒飯不?咱帶米了是吧?好的粳米。”

老三朱棡不想吃麪了,打算換個,秈米他不吃,就要吃粳米做的炒飯。

“成,不過要等晚上,中午咱們對付一頓就得趕路,來不及蒸飯,太慢,有現成的饅頭。”

里長同意了,再提醒一句,早上蒸了很多饅頭,爲了帶着吃的,不耽誤行進,去你的地方,你不是着急嘛!

第1043章 明月缺邊待正圓第921章 免稅換法明朝詢767.第761章 政令可改策有方317.第315章 分配各地忽惦念(第四更)82.第82章 過年喜慶應回門(第一更)746.第741章 豐收歸來技欲學758.第752章 高麗當收資源短第1065章 重賞必得假爲真第1017章 悟道入迷學無窮第701章 村有漏洞當鑽空768.第762章 資源繁多無絕路第1064章 只聊吃食無政事151.第151章 菜品華麗縣同進(第一更)792.第786章 吞併論戰穩天下105.第105章 玻璃粘貼爲多餘(第五更)第509章 溫度有差交接過(第一更)789.第783章 店鋪位置機械化68.第68章 藥方入信湯何灌(第二更)336.第333章 計劃突變天作弄(第三更 月票)895.第889章 收入比京多笑顏757.第751章 陶瓷內鬥外事簡第1035章 離別無傷路急趕第921章 免稅換法明朝詢817.第811章 壓力過大海洋艱第595章 多收雞蛋看窯洞第987章 言說飲食不調派第554章 神奇轉換上元近(第一更)第694章 一站購物冰珍貴第538章 以民換菜心有值(第二更)327.第324章 丹青可繪山河壯(第六更)第1066章 自古有人先扶志第895章 人員不該食有變393.第392章 生計安排不言愁(第四更)794.第788章 今年煙花來年計893.第887章 水路轉折重疏浚第971章 震撼不止明精銳第1059章 慄曬乾存何無菇291.第289章 湖民衆至情波瀾(第一更 月票808.第802章 經濟組織社會間第1039章 攻關難易留傳統774.第768章 各行所在皆規則77.第77章 自述症狀藥湯上(第二更)第697章 新衣新鞋拒裹腳43.第43章 銀錢先至高人尋(第二更)第9章 山神有夢人有情(別忘了投票,謝謝!157.第157章 捷報傳至北路軍(第二更)373.第370章 和平爲主急徵召(第三更)第1174章 夢中恍惚行事細125.第125章 太醫蹭飯無功歸(第五更)第975章 地位使然罐頭語126.第126章 禮儀繁瑣明日期(第一更)第477章 炫計吸引再拿捏(第四更)711.第706章 不同種族戰力同第582章 不看風水看如今(第一更)第1099章 嫁女後路旱亦歡第547章 三千里外出遠謀(第五更)291.第289章 湖民衆至情波瀾(第一更 月票第944章 災害不斷由地勢813.第807章 芭蕉可鮮士氣昂第1063章 瑰寶不賤增定製第920章 螃蟹取消政治重178.第178章 出計挖坑走門路(第三更)第552章 娛樂由來兵戰琢(第五更)164.第164章 酒樓怎可比盒飯(第四更)第487章 琉璃好制路途磨(第四更)105.第105章 玻璃粘貼爲多餘(第五更)第595章 多收雞蛋看窯洞第921章 免稅換法明朝詢第657章 寒露有答非所問84.第84章 現場學習良知重(第三更)887.第881章 民遇好官錢掛鉤202.第202章 一盤大棋命犯女(第六更)第514章 意志爲遵非情懷(第一更)249.第248章 盒飯推賣新車出(第二更)第899章 最愛平原有好物292.第290章 遊逛又提便民情(第二更)233.第233章 多府售賣價一同(第五更 訂閱791.第785章 三十採購半加工250.第249章 另有設計天作弄(第三更)第536章 齊心協力認可同(第三更)第482章 多事之秋海外謂(第四更)151.第151章 菜品華麗縣同進(第一更)418.第417章 滿月邀村同出巡(第四更)394.第393章 稱呼立知爲何村(第五更)第510章 衆人安然不急迫(第二更)第962章 三觀顛覆根源尋第1013章 聊吃總爲歸民政第1132章 鬥爭難改望如今353.第350章 藥材可種送土地(第一更)第669章 試行選地海天藍57.第57章 水稻增收有妙訣(第一更)第922章 玄乎故事論窯洞782.第776章 政治壟斷規則養第1006章 水熱難喝桑葚甘第461章 小鴨可愛汝瓷材(第三更)第653章 寧肯飛翔不連岸266.長相思第984章 拋開地位情愈深第501章 宮殿修建同可停(第三更)第529章 夜長晝短幹活暖(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