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第878章 加急行軍精料養

第878章 加急行軍精料養

包括太子府在內的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的五個府護衛都屬於全能型護衛,他們都會炒大鍋飯,也能顛大勺。

里長說的,學會炒菜,將來哪怕不當護衛了,年歲大離開,也能開個館子什麼的過着好日子。

何況這技術不保密,傳給兒女,兒女又多一技之長。

不信去看看在朝天宮街道擺攤的攤子,哪個賺得少?一天下來,手藝好的能賺二百文。

幹力氣活兒的,那種不需要太多技巧的,一天累死累活的才賺三十文,還是在南京,換到更偏遠的地方,一天十文都是好的。

護衛們覺得有道理,包括宮女和太監也認爲應該學,就怕別人都會,自己不會,然後被淘汰。

很快隊伍的人把飯菜做出來,一部分先吃,其他的繼續整理東西,再輪換。

今天就住在長江的北岸,有人提前往前走,拿着寶鈔去購買路上需要的食物和草料。

“這個方法好,一萬五千人只是趕路,用不着太多的糧食,就地在縣城購買即可。”

老二朱樉吃完飯在坐在那裡吃水果,再有幾天就立夏,水果不會缺。

他在說着此次隊伍採取的策略,邊走邊買,不額外從應天府調動輜重。

不過大家身上隨時攜帶着能吃上半個月的食物,避免出現意外。

老三朱棡跟着說:“主要是上回長兄和二哥跟着下丘村的隊伍過來,一路幫着百姓把地裡的產量增加,百姓有多餘的糧食。

糧食有,就有給馬騾吃的草料,它們很愛吃麩子,麩子是好東西,能塞枕頭,也能……吃!

聽說有的地方百姓就吃麩子,不好吃,割嗓子,跟別的面混合也不行,真不容易。”

他出生的時候朱元璋在打仗,小,不可能給他吃糠咽菜。

等他年歲大一點的時候,朱元璋地盤大,還能苦了他?故此他一直生活得不錯。

大明建國的時候他才十歲,現在十六歲,要不是下丘村專門給他做東西吃,他都不知道麩子是什麼口感。

即便現在許多地方的百姓日子好過了,依舊還有更多的地方百姓需要吃一些麩子。

現在百姓吃麥麩可不是朱聞天時候那種什麼吃粗糧好的時候,人家吃麥麩,搭配一堆東西,牛奶了、雞蛋了、糖、蜂蜜……

大明百姓若是有這些東西,爲啥還要吃麩子?拿去換成白麪不香嗎?

“三弟放心,咱到了太原府就好了。”

朱樉擔心這個弟弟着急,趕緊保證。

關鍵弟弟說的沒錯,從現在開始,一路上的百姓能夠提供後勤,別說一萬五千人的隊伍,即便三萬也輕鬆。

這兩年多,之前的百姓家中有不少餘糧,不捱餓了,尤其是養的家禽和豬數量增加。

肚子裡有油水,對糧食的吸收率就高,沒有油水,很多吃下去的東西只吸收一小部分就出去了。

吃肉確實省糧,吃植物油多也省,就這麼個原理。

朱橚這個最小的老五根本不關心路上的補給,他就不想在鳳陽多呆,反感。

“通過鳳陽要走幾天?”朱橚看向里長。

“陛下,一天就走出你的封地,封地範圍不算太大,直線行走,中途不休息,大牲口賣力,就過去了。” 里長沒有辦法,他還未幫着說,難以跟朱元璋開口。

按照憨憨說的,從太子到朱橚,五個人都是陛下與馬皇后所生。

太子坐鎮京都,努力培養,老二老三老四頂在北元那邊的一線,老五要留在身邊,萬一所有的人都完了,老五算是個最後的交代。

當然,最開始封王的時候,考慮到太子沒有兒子的問題,太子有了兒子,老五就不用承擔太多的責任。

按照正常情況來看,朱橚確實不應該繼續當吳王,要換個地方,比如杭州府?或者給弄到東北去?

朱橚卻搖搖頭:“還是不要那麼趕,會累到牲口,人也受不了,走個三天的就成。”

“依殿下所言,咱們儘量加快。”里長附和。

當天晚上,衆人在營地睡了個不怎麼安穩的覺,早上起來隨便吃點東西就繼續趕路。

剛剛出來,大家的體力好,於是像急行軍一樣,噌噌噌,在立夏這天穿過了鳳陽。

一共四百多裡,中間還路過了滁州,走五天,一天八十里,有大牲口在的情況下,確實有一點累。

隊伍中的人需要用腳來走,輪換着騎大牲口,否則一天一個馬拉松,不行。

當然,按照平時的營養供給,以及訓練的強度,四個府的護衛可以強行軍走出來這個路,甚至更快,打綁腿拼了。

工匠們也沒問題,宮女和太監就難承受了,他們需要乘車、騎馬。

隊伍在過了鳳陽一點位置的懷遠休息,朱橚一臉笑容,親自給三個哥哥切水果。

“趕路快,但看到的情況確實好,他們養魚、養鴨子,剛網上來的梅鮊魚鮮。”

朱橚沒在鳳陽呆多長時間,高興,這時才提起之前耗費朱標不少時間幫着當地百姓做的事情的成果。

百姓們沿途送東西,提前知道的,不會停留多長時間,百姓就帶着吃食等在路邊。

看見隊伍跪在那裡拜見,地方官員都沒機會多說幾句話。

東西全收了,同時也回禮,就是寶鈔,但不是直接送,送的話百姓不要,以訂購東西的名義給百姓。

比如說需要多少雞,讓百姓幫着養,到時候有人過來收,這錢先支付。

百姓一看是正常的買賣,便高興起來,收下寶鈔,他們願意要寶鈔,寶鈔拿出來的數量還是不夠多,許多人手上沒有多少。

“可沒少花錢。”老三朱棡微微搖頭,他其實想仔細感受下當地的發展,結果爲了弟弟,不得不走馬觀花。

牲口想要如此趕路,必須喂好的,包括炒好的黃豆碾成粉,給生雞蛋吃,還有膨化糧。

好在現在草長得茂盛,加上草和麥麩,牲口們體力充沛,就這樣衝過來了。

東西好,全是錢買的。

“如此也不錯,節省時間,到時候就有更多的工夫在太原府看情況。”

老二朱樉見三弟遺憾,提起叫對方開心的事情,咱們早點去,你的封地纔好安排。

第896章 薰味重點藥材驗第434章 中都工地雙牛放(第一更)206.第206章 學子幾許寒門人(第三更)第971章 震撼不止明精銳第1157章 從來親疏看人心712.第707章 無痛說法非無痛348.第345章 隨手繪圖才華展(第二更)第614章 卑劣陰暗看綱常414.第413章 今日請客明朝宴(第五更)第566章 中途補給盼未來(第一更)812.第806章 隊伍遠近有抽籤414.第413章 今日請客明朝宴(第五更)345.第342章 開鐮親收復增產(第五更)836.第830章 坐鎮州府換鈔全第910章 鄰里周邊同開拓842.第836章 傳統技術標準尋128.第128章 村有希冀戰有略(第三更)720.第715章 似鍾若表爲更房第1109章 佈局擴大罐頭肉87.第87章 宮中團聚樣品回(第三更)765.第759章 民生改變在技術781.第775章 問題糾結故事講第528章 魚貨不盡千古河(第五更)第1149章 大雨滂沱身有問第694章 一站購物冰珍貴第918章 運營監管謀良策221.第221章 紙幣發行信譽畏(第五更 月票)第658章 節奏難跟策相連718.第713章 習慣理念難相同第1029章 淚水只爲笑容綻214.第213章 紅藍琉璃可成棚(第三更 月票謝738.第733章 宮女外務心理學第1016章 曲譜出新生女妒736.第731章 定價必爭經濟論第1110章 番茄替代味更優第444章 地形猶照縣誌比(第一更 月中了來點第4章 多番計劃來日長382.第381章 孩童可聚導遊當(第三更)第1167章 生活精彩人又歸728.第723章 民生有望車換新77.第77章 自述症狀藥湯上(第二更)第1008章 正常陳述無他意433.第432章 一路詢問殿前奏(第四更)807.第801章 油料交換工業地800.第794章 技術壓制軍事顧第1024章 人命最大資源歸423.第422章 皇孫爲名建樂園(第四更)第468章 爆米花香惦念事(第五更)879.第873章 價錢高昂試商用71.第71章 任務抄書急信傳(第二更)861.第855章 簡單操作雙職工781.第775章 問題糾結故事講891.第885章 行業發展穩爲重第515章 野驢成羣路缺水(第二更)851.第845章 週期最難有下藥882.第876章 隊伍出行向北往第669章 試行選地海天藍859.第853章 策略調整皆簡單第1012章 市場調節勿輕忽376.第375章 此事簡單無須愁(第三更)第441章 此地甚好缺能吏(第三更)第1074章 工具傳播煩心累426.第425章 所見之物咱皆要(第二更)101.第101章 記錄考覈事急緩(第一更)第977章 非屬爭利糧無憂第1021章 交通爲重資源隱139.第139章 神奇主意基地造(第四更)第938章 簡單容易得認可第597章 糧草好辦熟人遇(第一更)269.第267章 再念一人心徘徊(第三更)860.第854章 通話監聽家庭誤第616章 歸途乘船晉王難735.第730章 民生樸素心思活306.第304章 基礎才顯威力大(第五更)第1165章 不如直接更合適230.第230章 河運爭鬥場面宏(第二更 月票推第983章 第三之處相顧尊第942章 往事追憶無遺憾264.第263章 計劃一出爲成套(第五更)344.第341章 官有私心又公情(第四更)第1章 初臨此世人不慌第969章 閒人不養多暗示第684章 言史道政幾度聞802.第796章 無懼厭勝因不疑342.第339章 參觀舒心笑語盈(第二更)第739章 將心比心陷陣志第518章 不留湖泊隨遷徙(第五更)836.第830章 坐鎮州府換鈔全75.第75章 簡單操作莫惆悵(第三更)第1120章 換種許可買賣垂730.第725章 小竈方教帝王術第633章 衣着繽紛笑紅塵第999章 規劃實施在武力第664章 大海潮聲往事追829.第823章 寶鈔得利不賠本第986章 轉換調整重事聞729.第724章 經天緯地罩明今第493章 心靈安穩道德重(第五更)200.第200章 江南曾好北地人(第四更)413.第412章 頭伏餃子急報馳(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