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第819章 大明海事寶鈔問

第819章 大明海事寶鈔問

“陛下,咱們拍組用膳的照片?”里長詢問一下。

“吃飯有什麼……好啊!今日拍下來,咱看看今年大明發展之後,還有誰在。”

朱元璋剛要拒絕,突然又改變主意,拍。

羣臣:“……”

大家覺得心情不怎麼好,明年如果自己不在新的照片中,自己去哪了?

能去地方上主政也可以,就怕沒有事情做,被趕回家。

衆人明白,陛下喜歡把各部尚書往下派,一般哪裡不穩定便派到哪裡。

比如之前打下來的四川,即夏國,最需要有人坐鎮,於是把在那裡設置四川中書省,刑部尚書劉惟謙去當參政。

去年夏天他就在那裡忙着帶百姓躲洪水,順便種莖用芥菜,等今年過幾天正好收穫,賣了錢再種別的。

朝堂重臣到地方,絕對不是被貶謫,是擔心那裡不穩定,這樣下去的以後有機會就回來。

被趕走告老還鄉的,一切都結束了,可以在家裡享受田園生活。

‘咔嚓!咔嚓……’“跟我說,茄~~子~~”

里長操作着‘先進’的照相機一頓拍,之後會選出來最好的兩張洗成相片,每人一份。

一張不笑的,一張大家都笑的,不笑以後可以用在史書中,顯得莊嚴、肅穆。

笑的看能否保住官,某一天哪個人惹陛下生氣,陛下看到了大家笑着拍的照片,萬一心軟了呢!

當然也可能更生氣,當時拍照笑給咱看,結果給咱使壞,笑裡藏刀、口蜜腹劍,得,別回家種田了,直接埋了當肥料吧!

照片拍完不忙着洗,明日大家的家眷過來,拍好後一同洗。

衆人繼續慢悠悠地吃喝,在歌舞熱鬧下,各部的官員不時聊兩句工作上的事情,之前不好直接見面溝通的,現在有了機會。

朱元璋與大臣們沒有太多的話,除非大臣有專門的想法,寫成題本送上來,朱元璋看完單獨詢問。

而他有想法的時候,直接在朝會上說,大家一同想辦法,基本上全能通過。

於是他找里長聊天:“宜長,東西早派人運到兩湖和廣州所在,未有消息反饋回來。”

“陛下放心,時間來得及,過去的人會先翻耕,同時育苗,然後放水泡田。

等苗好了插秧機上有人就可以插了,比人插的速度快。

接着一些肥料運過去,看是否需要追肥,加上簡單的農藥,一百二十天左右收割。

立即再翻耕,再種,這樣到十月份的時候收穫,就不種了。

但會翻耕,把倒茬翻進去的時候用肥,明年翻的時候容易,倒茬也腐爛掉。”

里長寬慰着朱元璋,日子掐算好了,湖南湖北和廣州都是一年兩茬,廣州三茬要等肥料夠用才能操作。

兩湖四月初能插秧好即可,然後七月中旬左右看情況收穫,再種,再收。

對人手的需求少,一律機械作業,工匠們派過去操作,同時僱傭當地百姓幫忙乾點,壞了維修。

歷史上兩湖人少,許多地是荒着的,種不過來,遷徙百姓,又因爲一年能種兩季水稻,讓那裡多交田賦,百姓不幹了,去別的地方生活。

百姓更願意種兩年三茬,不那麼累,算算便知,三月育苗,這邊育着,去耕地,地耕好,插秧。 待收穫完,不能喘口氣,再耕,收穫之前就把苗給育上,翻耕完,再插秧,一般人承受不住的,尤其是人力耕地。

百姓需要牲口,很多大牲口,還需要肥料,越多越好。

廣州更不用說,理論上一年三季水稻,百姓承受不住那種高強度的勞作。

朱元璋抿着嘴思忖片刻:“眼下有如此好的技術,咱還愁,若沒有的話……”

他此刻後怕,下丘村高人給的太多了,各種技術往外扔,仍舊覺得不夠用。

按照正常的情況講,跟其他朝代一樣,沒有高人,日子得怎麼熬?

“陛下,造船要投入更多人手,另外需要大量牛皮,羊皮易爛,豬皮毛孔縫隙大,牛皮最適合做密封材料。

咱必須快些出海,去尋找更好的東西,順便換外面的牛皮,咱自己過去貿易,更賺錢。”

里長不去想別的事情,他更專注於如何快快發展,牛皮用來當密封材料優於其他的皮革。

“派,派人造船,早造好船隊,大明百姓早吃肉,實在不行咱用船去海里撈魚,也是肉哇!”

朱元璋決定繼續加大投入,他已經學到,別看肥肉百姓愛吃,瘦肉吃多了後比肥肉還好,也長膘。

肥肉長得快一點,其實瘦肉對於幹活的人來說補充纔好呢!尤其是用素油做,再加點糖,比如鍋包肉。

鍋包肉裡全是瘦肉,用的裡脊,裹上糊炸三次,最後用放了糖和醋的汁一翻,真好吃。

海魚清蒸、紅燒,同樣香,即便是海魚乾,泡發好了蒸,吃着解饞。

像現在大臣和宮裡的人,對肥肉的需求漸漸減少,以前直接煮了肥肉,蘸點鹽吃也香,現在不行,噁心。

得做成川白肉、回鍋肉、燉菜、梅菜扣肉、粉蒸肉、廖糟肉……

反正不能得讓人吃着不膩才行,要麼乾脆包餡,灌香腸似乎也不錯。

朱元璋想着多弄魚,海里的魚數不過來,蒸汽機的船速度快、裝的東西多,半夜出去帶着燈誘魚,早上回來,要麼凌晨天不亮出去,下午、傍晚回來。

附近的大臣聽到,知道朝廷的重心開始轉移,向海洋傾斜,不需要勞民傷財,動用的全是工匠。

尋常的百姓日常該幹什麼還幹什麼,然後是大明水師的將士,他們要多多學習,尤其是航海知識。

以前出海看個指南針和星星什麼的,海圖很簡陋,不過去周圍的地方沒問題,又不是大明纔開始與夷人貿易。

如今變了,更多的學問需要掌握,還有新的設備得熟練應用。

……

一頓午飯吃完,下午四點了,喝得舒服的大臣乘小火車去西華門,他們的跟班、小廝什麼的在那邊休息吃飯,等着他們。

大量的飯菜給他們裝進食盒,跟班接過籃子,大家回家。

朱元璋留下,跟村子裡的人散步。

“咱的寶鈔發出來了,這兩日如何?”朱元璋始終沒問,怕結果不好,忍着。

“陛下放心,有村子擔保,百姓願意換。”里長保證,正月十六纔開始拿出來的寶鈔,正在逐步應用。

第600章 非是吹捧幾許意(第四更)第1140章 部族關係若鄰家第916章 命運可改果酸澀第589章 人心算計求得閒(第三更)809.第803章 油少也香財務權第910章 鄰里周邊同開拓第697章 新衣新鞋拒裹腳第549章 主動要求商行說(第二更)298.第296章 貝類打氧蜂價降(第二更)第612章 遏制腐敗鬥爭忙第690章 銷售贈與應如是91.第91章 議價減半乃大頭(第一更)79.第79章 道路當修鏡可磨(第一更)50.第50章 再徵勞役夜趕路(第三更)第521章 冷暖有別道辛苦(第三更)第656章 突發事情難提前第940章 積極調整宣傳戰第12章 心存虔誠事自靈(第二更)第6章 第六更 傻子賣蟹少算錢826.第820章 寶鈔優勢低值印306.第304章 基礎才顯威力大(第五更)139.第139章 神奇主意基地造(第四更)第1048章 州府聯動鈴護齒第491章 物品交換民純樸(第三更)427.第426章 技不能停歸難道(第三更)第681章 專利認可在金錢第981章 相望不難禮儀易256.第255章 再入皇城多見聞(第三更)287.第285章 激勵講話蠱惑神(第三更)337.第334章 兵員相同技逆天(第四更)第677章 生活如舊養人手131.第131章 心有懷夢往死打(第二更)71.第71章 任務抄書急信傳(第二更)第456章 前地土壤分類多(第三更)第589章 人心算計求得閒(第三更)第664章 大海潮聲往事追80.第80章 貿易大賺人心動(第二更)210.第210章 人心莫問信仰坑(第七更 還有月795.第789章 股東限制精神需第1050章 規律追尋萬物使217.第217章 大明棟樑財物計(第一更 月票第20章 民豐菜盛不虛行(第二更)第1064章 只聊吃食無政事第519章 習慣養成衆慶祝(第一更)747.第742章 幾度有閏在此日376.第375章 此事簡單無須愁(第三更)第461章 小鴨可愛汝瓷材(第三更)第502章 飯菜剋扣戴枷刑(第四更)第530章 及時改變不道晚(第二更)774.第768章 各行所在皆規則403.第402章 空地菜貴自己人(第四更)第691章 主意爭出因扇貝第739章 將心比心陷陣志第483章 觀念難改福利多(第五更)第1155章 地區定位傷員等426.第425章 所見之物咱皆要(第二更)239.第239章 煙花燦爛君旁輔(第五更)818.第812章 國家壟斷毀銅錢第672章 獎金補充俸祿少331.第328章 一聲轟鳴見白旗(第四更)300.第298章 拍斷大腿難後悔(第四更)184.第184章 鹽鋪欲售暗威脅(第四更)第575章 人工分蜂作物植(第一更)121.第121章 遊走逛街南京觀(第一更)172.第172章 守船送菜不可久(第二更)第643章 珍珠可種蚌易撈58.第58章 藥材運至考數學(第二更)784.第778章 青苗當用應軍餉110.第110章 火器配料觀禮人(第五更)第933章 農藥噴灑窯洞換799.第793章 照片鮮豔手錶出369.第366章 塹壕可破以命填(第五更)第1125章 放鬆效率不一同249.第248章 盒飯推賣新車出(第二更)第645章 寶鈔印刷先說好290.第288章 朱石賺錢學問磨(第六更)第949章 山藥優缺旁物爭第942章 往事追憶無遺憾120.第120章 碗口銃送烤肉串(第八更 投票啊第698章 教育爲首貿易多第924章 杏熟通紅貨難運264.第263章 計劃一出爲成套(第五更)898.第892章 兔子天堂在遠遙714.第709章 情況特殊藥用急第619章 事有所盼回程急第1020章 速度加快心如煎第1030章 不作買賣賞賜交263.第262章 佈局複製燒新竈(第四更 月票150.第150章 祭祖即哭官至引(第五更)第940章 積極調整宣傳戰816.第810章 文明相處不迷茫92.第92章 冬蜜尤貴春制桶(第二更)52.第52章 熟工當留問藥鋪(第一更)第552章 娛樂由來兵戰琢(第五更)123.第123章 笨蛋村子他是誰(第三更)第914章 政策落實誰爲尊第1065章 重賞必得假爲真238.第238章 甜蜜相贈哭祭祖(第四更 票票支第913章 稻麥因地各有價第688章 氣球好用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