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第730章 民生樸素心思活

第730章 民生樸素心思活

“王師傅,徐掌櫃賺到了。只有他能拿到憨憨給太子和親王們做的同一鍋菜。”劉璉與王藝千說。

王藝千恍然:“是這麼個道理,南京的有錢人越來越多嘍!”

“南京本就屬於政治、經濟中心所在,官員俸祿高,消費也增加。

眼下快要過年,商人們匯聚過來,看最後一次能夠買些什麼回去賣。

啤酒要一次買很多,天冷了,易保存,過年的時候百姓喝。

再就是胭脂水粉,居必七的除了陳醋之外,其他的皆不錯,醬菜每日出貨量大。

臘月宮中要放出一批肥皂、香皂、蠟燭。商人們必然會把握機會。”

朱樉對商人最爲了解,他現在是個合格的商人。

“還有大棚蔬菜,周圍的州府建了大棚,長江上游需求量大。

商人會僱傭蒸汽機輪船幫忙運輸,今年要炸礁石,趁長江水位降低。

大棚蔬菜是好東西,二哥和四地的封地想來已經開始賣了吧?”

朱棡跟着說,說到後來癟下嘴,他的封地沒大棚。

“三弟明年咱專門出去一次,啥都不幹,直接到你的封地,帶着材料,看看能做什麼就做什麼。”

朱樉受不了了,答應弟弟給予其絕對幫助。

“二哥說得是,咱也去瞧瞧,從二哥那裡路過,從咱那回來。”朱棣表示支持。

“我呢?”朱橚最小,他是吳王。

“你那裡有大棚。”包括太子朱標在內,朱橚的四個兄長一起說。

朱聞天在旁邊聽着、看着,他明白怎麼回事兒,朱橚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生的最小的兒子。

朱元璋不允許這個兒子到邊關,怕出事問題,長子爲太子,小兒子是後手。

其他的兒子都沒有跟馬皇后生的兒子親,但這個吳王觸動了其他一同打天下的人的利益。

“我說我想跟着去看看,里長去不?”朱橚縮縮脖子,你們作甚?欺負我這個弟弟是不?

“諸位殿下若得陛下允許出去,下丘村自然要派人跟隨,太子無法離開,代太子看好諸位。”

里長未直接說去還是不去,得問朱元璋,朱元璋說行,下丘村必須一同。

……

“呃~~吃撐了,炸茄盒真香,全是肉哦!下午去哪玩兒?”朱橚飯後打着飽嗝惦記着遊玩。

平時他出不來,最多到居必七,好不容易跑出來一回,不想立即往家趕。

他的兄長們互相看看,一同瞧向里長。

“去胭脂崗那裡的集市瞧瞧?”里長提議。

胭脂河就是從胭脂崗挖出來的河道,歷史上人家工匠知道需要有路,故此掏空一處地方卻不弄掉上面的,成了天生橋。

天生橋非天生,乃人爲,方便兩岸百姓過人工河,工匠做事考慮周全。

歷史上只有一座天生橋,因爲不好保留,那得人爲弄出來拱形結構,還是在挖河的情況下完成。

現在上面有四座石頭橋,採用火藥爆破,難度係數降低。

百姓從橋上過的時候十分謹慎,一輛車拉的東西多了,要卸下來,分開送過去,怕經常走重量大的車會塌。

百姓的智慧是生存的智慧,他們絕對不會一大羣人同時上橋,橋兩頭若是大集的時候人多,得分着過。 百姓們懂得最樸素的道理,橋壞了往後只能繞很遠的路,大家必須維護好規矩。

“朱里長,下午集市還有人?”劉伯溫記得乘船來的時候,路過此地問過,早上有,物候沒有。

“誠意伯,眼下農忙時節過去,百姓們得了空閒,年前能賣一天是一天。

胭脂河那裡的通道有向上的臺階和臨時停靠的位置,像歙縣、宣城等地,他們需要把大量的文房四寶送到南京。

其實都被咱們給買了,不過咱們不買那種要價高的東西,咱講究實用性。

咱也有文房四寶店,硯臺其實就是個石頭的密度和內部結構問題。

一部分好硯臺是咱用窯燒出來的,下墨快卻不費墨,存墨久而不幹涸。

跟砂紙目數有關,說白了後,就發現那些神秘的說法其實是無知而已。”

里長直言不諱,很簡單的道理,最好的硯臺是下丘村燒的。

硯臺最好的其實需要具備兩種屬性,研磨細膩、保溼,是物理學的問題,那便按照物理學來進行。

下丘村在窯裡燒出來的硯臺比自然的好,不過下丘村不炒作這個。

包括墨,下丘村也開始做了,墨錠保證沒有做幾年才做出來的那種好,磨的時候墨錠損耗多,因爲密度不夠大。

但它成本低,非常便宜,幾文錢一塊機制墨,天天寫,半個月夠用了,一般孩子們練字,兩三個月一塊。

對正常的大明百姓,下丘村不追求品牌價值,往後機制墨需求量大,更便宜,包括毛筆、紙。

若換成針對外銷或大明富貴人家,呵呵……讓你們看看啥叫精品,一塊墨不賣個幾百貫都是瞧不起人。

裡面要添加各種珍貴的香料,毛筆的毛是一根根用顯微鏡選出來的,硯臺一律微雕並鑲嵌寶石。

“我就比較無知,給我一套讓我無知的文房四寶。”

劉伯溫不曉得背後的情況,他就想物質一把,不,無知。

“成吧!給你。”里長好說話,寶石都是從和林拿回來的,碧璽。

憨憨說了,碧璽這東西不值錢,好的確實難以獲得,但造假沒問題,憑藉現在人的技術,分辨不出來。

比如把無色變有色,把雜色變純色……

“說好了哦!”劉伯溫高興了,他已經不在乎東西的價值,他就想看好看的東西。

於是隊伍向着胭脂崗的集市出發,河兩岸爲陸路,河中自然爲水路。

陸路東邊修到了秦淮河東邊支流的地方,而西邊一直修到了下丘,就沿着河、湖、湖、河修。

即兩河兩湖沿岸,陸路修得不錯了,能夠直通下丘村,當初朱聞天的佈局。

因爲眼下的這條路不僅僅是水路的問題了,沿途百姓需要走陸路,不可能沒事就上船。

這條路可沒白修,百姓出行方便,百姓自己還會維護呢!

……

“路上鋪的全是好砂石啊!應天府做得不錯。”朱標來到地方,一看腳下,全是壓好的石子路。

“是應天府教化好!百姓自己就給壓成這樣。”里長笑着說。

朱標瞬間明白,應天府沒出力,是百姓發現有路了,而且石頭不值錢,本地就這樣的石頭多,順手給補補,尤其是雨天。

今天沒了!

第1008章 正常陳述無他意第1003章 人性對錯莫言錢第1092章 無盡失落人來徐第590章 因串聊天運輸錢(第四更)237.第237章 懶惰纔有軌道印(第三更)第1115章 船隻增稅再免費121.第121章 遊走逛街南京觀(第一更)第550章 佈局甚大千裡郭(第三更)743.第738章 互市人心多繁雜201.第201章 北官尋路何以問(第五更)142.第142章 朝堂官員因何忙(第二更)第568章 先要休息平安猜(第三更)782.第776章 政治壟斷規則養第963章 殺伐輜重民生濟299.第297章 交割方畢立護巢(第三更)第994章 一句情報文字早第963章 殺伐輜重民生濟第8章 第八更 幾許期盼待來年(繼續投票啊!829.第823章 寶鈔得利不賠本838.第832章 工業進步晉王家741.第736章 民生漸好冰無暇第1075章 新年又過非職業第1125章 放鬆效率不一同792.第786章 吞併論戰穩天下第451章 隨心而動技藝同(第三更)748.第743章 冷溼所忙無所事872.第866章 道德教化新鐵造第692章 經濟積極架空罪873.第867章 澱粉拒絕價連提757.第751章 陶瓷內鬥外事簡754.第748章 中醫膳食情所愉第1160章 一語成真月光琢757.第751章 陶瓷內鬥外事簡第912章 順流疾進閃電奔134.第134章 藏頭露尾點貨忙(第五更)117.第117章 心懷激盪大功勞(第五更)第451章 隨心而動技藝同(第三更)第504章 佈局方成新亮燈(第一更)第1117章 春麥已熟離別時第926章 只淺無深山楂訊746.第741章 豐收歸來技欲學48.第48章 各類比較幾多爭(第一更)859.第853章 策略調整皆簡單837.第831章 紙幣接收阻礙抓260.第259章 無數不解才知道(第一更 月票773.第767章 除礁成功玩具多812.第806章 隊伍遠近有抽籤第591章 價值所在多習慣(第五更)第573章 因爲熟悉才忽略(第三更)第988章 話題有通誰無奈第1073章 撲賣難禁有賭石870.第864章 民風樸實氧氣少776.第770章 商業運作日曆合第1154章 收穫滿滿母豬奶第1044章 天地有缺無萬全第488章 基建錢財數無算(第五更)第950章 人口增加鎮轉縣846.第840章 自吹自擂滑炒恰753.第747章 無之貴賤在其需880.第874章 電話一響利潤歸第463章 噁心難忍最爲氣(第五更)775.第769章 組團忽悠溫泉泡第1179章 投降程序替你辯第931章 明日之食黃金衣第1061章 淤泥無關兩極斷第564章 隊伍歸來傳喜訊(第二更)第1130章 因地制宜歌舞贊第518章 不留湖泊隨遷徙(第五更)813.第807章 芭蕉可鮮士氣昂404.第403章 不意金錢學堂辦(第五更)400.第399章 誘敵不成局面亂(第一更)第462章 煤輕石重生活懷(第四更)811.第805章 往事崢嶸回憶去336.第333章 計劃突變天作弄(第三更 月票)第600章 非是吹捧幾許意(第四更)276.第274章 積蓄太多欲清庫(第四更 月票謝第904章 強行抵達問大米第977章 非屬爭利糧無憂349.第346章 古今未見江山圖(第三更)第634章 歡笑曾憶戰爭痛47.第47章 組團觀摩有取捨(第三更)第482章 多事之秋海外謂(第四更)731.第726章 科技感受知革新243.第243章 曾經天才有人掛(第四更)132.第132章 四海雜貨欲買房(第三更)第433章 零件搭配米花棒(第五更)第498章 翻山越嶺問桑麻(第五更)102.第102章 瞞天過海布此局(第二更)198.第198章 自可做主計陰損(第二更)41.第41章 成本估算蒸血網(盟主墨蘇加更)403.第402章 空地菜貴自己人(第四更)第633章 衣着繽紛笑紅塵768.第762章 資源繁多無絕路273.第271章 一路見聞起波瀾(第一更 月票293.第291章 外來務工路難行(第三更)第595章 多收雞蛋看窯洞第963章 殺伐輜重民生濟第1185章 連環算計有能人887.第881章 民遇好官錢掛鉤422.第421章 此非今事乃一般(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