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歸途換路盼鐵船

第660章 歸途換路盼鐵船

‘嗚~~嗚~~’伴隨着蒸汽機的鳴叫聲,朱元璋的隊伍出發回南京。

此次走黃池河入長江,順流而下,朱元璋要看看另一邊的景色。

其他包括西河村在內的二十一個村子的人在揮手告別,他們剛來,之前來了迎接完陛下,又回去忙着收大豆和其他作物。

下丘村的地更完耙好,一大堆小型蒸汽機的設備扔在村子裡,二十一個村子趕大馬車來拉走一些。

回去後給自己的村子耕地,換個組件便是小型收割機,沒大的好,卻方便操作。

說好了的,宣城縣要農業機械化,他們給車套上四匹馬,怕拉不動。

再準備大量的空車跟隨,一旦軲轆壞掉,立即換車。

船隊一進到長江,朱元璋就站在船頭舉望遠鏡看。

此時的長江非常熱鬧,大大小小的船隻在江面上按照規矩來航行。

船隻多,在寬闊的江面上會排隊,小船讓大船、逆流讓順流,江面上留出來空白沒有船隻走。

船寧肯排隊慢慢走,也不去空出來的地方,當然,線不是那麼準,但確實存在無船走的地方。

這個是應急航道,無須官府規定,所有航船的人全知道遵守。

一旦有船隻出問題,有能力救援的去救援,沒辦法的立即進到應急航道躲避。

橫渡長江的船不是隨便渡,兩邊的碼頭或者渡口要對應着,誰敢操縱小船在長江上面亂躥,保證捱打。

朱元璋的船隊就走應急航道,其他的船隻儘量避開,再弄出來小的應急航道。

眼下處在秋收的使節,百姓手中有了糧,商人們運貨到各處販賣,再收上糧換個地方賣。

四川那裡的水稻比下丘村這邊的提前一個月收穫,商人們去收陳年的米,四川種秈米,新米出來了,陳米就可以賣掉,商人們收來後製作米線、米粉。

“宜長,你見過一萬石載重的船沒?”朱元璋看一看往來的船隻,放下望遠鏡扭頭問里長。

“圖上看過,實物不曾瞧見。”里長搖頭,回去能看到一艘停在南京那裡的萬石大船。

用鋼鐵打造的萬石船隻造好了,等着試航。

上面有兩臺蒸汽機,前後各二的四個輪子,並且有帆。

這是大明第一艘真正的鋼鐵海船,重量比同等體積的木頭船輕。

別看鐵比木頭重,造船用的木頭都是好的實木,而且早萬石的木頭船,爲了穩定結構,裡面得用大的木頭來做龍骨。

就像蓋房子,用木頭做的房樑重,還是用鋼鐵做的房樑重一樣,同等強度情況下,木頭的是鐵的好幾倍。

木頭船要修,一般一年修一次,修一回就加一層木頭,通常用六年就不再修了,要麼在近海晃盪,要麼拆了做別的東西。

即便抹了一層層桐油,依舊有蟲子和老鼠會破壞。

關鍵在於海上風吹浪打對結構有損傷,故此修的時候只能加木頭,而不能拆前面的重新上木頭。

現在的木頭海船和大船,技術不錯,有水密艙,比起鐵船還是差了些。

“咱也沒見過,若成功,木頭便節省下來蓋宮殿,往後大明內河船隻與海船全用鋼鐵打造。

嗯……要帶葫蘆和曬乾的竹筒,不然翻了沒東西用,木頭船還能浮起來。

現在也有浮環,從前面朝代流傳下來的,往後讓所有的船隻全備上。” 朱元璋還沒忘了停下中都建設把木頭拿來造船的事情,之後會用鋼鐵的船,木頭船不要再造了。

已經造的木頭船繼續使用,至少它們幫助抵禦了倭寇的進攻和撈了很多魚,沿海的漁民有了活計,便不去走私。

里長一臉欽佩的模樣:“陛下思慮周全、愛民如子。”

周圍的官員:“……”

他們就想不明白,你朱宜長需要整天想着捧陛下?你的地位是靠捧纔有的?

“好說好說!”這劑馬匹朱元璋領了:“載重萬石的船隻今年冬天先在九聯城……九聯城冬天結冰否?”

朱元璋不想讓一艘船出去,感覺孤單,別看它載重一萬石。

準備在大明附近轉悠,突然忘了九聯城結不結冰。

“不一定,有時天冷,大沽結冰、九聯城亦結冰,即便長江也有可能結冰的時候。

其實那艘船在長江中亦能航行,由它幫忙運輸,可節省許多人力。

尤其是氣溫下降,縴夫拉縴的時候溫度在十度以下時,手腳很疼,凍得發麻。”

里長提議把那艘船調長江幫忙運貨,一次可以運五百噸,速度快,晚上有燈照明。

找熟悉航道的人當引水員,不怕觸礁,四個輪子好調整。

“先看看成不成,若好用的話就多多造,一些工匠的家人已經來到了應天府,那邊在建廠,長江邊的船塢更是在擴大。

這兩年咱得忍住,彆着急,等着東西造出來,才能向外發展。

北元一時間沒能耐打回來,雲南……雲南……給咱等着,咱已經派人過去了。”

朱元璋自我安慰着,他着急,以前沒有如此多的輔助,他習慣了正常人的思維和生活模式。

現在出來一大堆的好東西,他恨不能明天就全造出來。

他思維跳躍性強,話題一轉,說到了雲南的樑王孛兒只斤·把匝剌瓦爾密。

他一次次派人去招降,尤其是打完四川之後。

去年又派人了,跟歷史上一樣,派去的人叫王禕,去年就到了,等着樑王答應,畢竟之前的夏國反抗人都被封了爵位,沒有生命危險。

朱聞天在旁邊一臉憨憨的笑容聽着,他也在考慮雲南的問題,因爲雲南可以種熱帶的作物。

按照歷史,那個王禕冬天的時候就要掛了,因爲北元的使者脫脫到了雲南,樑王在等,猶豫不決。

歷史上徐達北征打輸了,那麼脫脫一逼迫樑王,樑王就覺得北元還能獲得勝利,於是幹掉了王禕。

歷史上的朱元璋知道失誤在哪,忍了,等着過了八年,把北元那邊打一回,穩固了局面,回頭就收拾掉了雲南的樑王。

朱聞天的理解是,今天王禕不會死,除非樑王缺心眼,北元都被打跑了,和林丟掉。

要不是想讓軍隊都學會識字,爲整個大明各地脫貧,同時訓練開槍,早就大軍壓境了。

第1062章 民心如日情不孤第697章 新衣新鞋拒裹腳214.第213章 紅藍琉璃可成棚(第三更 月票謝209.第209章 大棚物出心留痕(第六更)381.第380章 樁樁國事有所待(第二更)第1008章 正常陳述無他意863.第857章 加班積極人手少第465章 熟悉味道幸福至(第二更)第1004章 生產輔助把線牽第952章 野獸清理話蓄水781.第775章 問題糾結故事講112.第112章 知識學習錢不賺(第二更)第659章 千里江河此心丹第529章 夜長晝短幹活暖(第一更)261.第260章 此番回去忙遷徙(第二更 月票第687章 信託模式好日子297.第295章 一次交易萬斤豪(第一更 月票84.第84章 現場學習良知重(第三更)891.第885章 行業發展穩爲重294.第292章 一買一賣可有騙(第四更)第442章 規模技術方得利(第四更)第1137章 主動失信亦有因第653章 寧肯飛翔不連岸230.第230章 河運爭鬥場面宏(第二更 月票推第29章 吆喝用託皆套路(第六更)38.第38章 各種表演費心神(第二更)第495章 易與不易在格局(第二更)420.第419章 二伏大暑水潑地(第一更)第1027章 繁衍如此口難調811.第805章 往事崢嶸回憶去198.第198章 自可做主計陰損(第二更)第442章 規模技術方得利(第四更)772.第766章 兵種剋制言戰術第639章 蓋樓賺錢要出巡89.第89章 豬賤鹽苦星光微(第二更)53.第53章 藥方更改步驟繁(第二更)42.第42章 得錢太多不敢想(第一更)第598章 學有所成齊演戲(第二更)726.第721章 額外福利藥先出247.說七更,就七更,只願精彩爲君呈。第459章 活學爲正土生金(第一更)217.第217章 大明棟樑財物計(第一更 月票110.第110章 火器配料觀禮人(第五更)739.第734章 事有對比方有襯281.第279章 兩人難帶衆來約(第三更 月票)第638章 房產建設當依河136.第136章 對答如流有裝到(第一更)120.第120章 碗口銃送烤肉串(第八更 投票啊第547章 三千里外出遠謀(第五更)839.第833章 集市燈明規矩守第14章 祭祖歡鬧除夕夜(第四更 推薦票月票第1082章 圖謀之廣去兩稅210.第210章 人心莫問信仰坑(第七更 還有月113.第113章 火褶技術無處尋(第一更)第434章 中都工地雙牛放(第一更)第459章 活學爲正土生金(第一更)第927章 一藥兩做醋不濃第1094章 時間更重觀大局第980章 人未見面兩邊慌第446章 集市輔助加工錢(第三更)第434章 中都工地雙牛放(第一更)第514章 意志爲遵非情懷(第一更)772.第766章 兵種剋制言戰術888.第882章 地方富裕心自贊133.第133章 房產買賣內存詐(第四更)第1022章 政策調整火藥延第1038章 輔助養殖登萊遠802.第796章 無懼厭勝因不疑328.第325章 士氣爲主戰術觀(第一更)第653章 寧肯飛翔不連岸732.第727章 婚嫁來年夜選魚835.第829章 寶鈔無礙話榨菜第1175章 瘋狂學習見人煙385.第384章 百官定酬績效嘗(第一更)213.第213章 紅藍琉璃可成棚(第三更 月票謝896.第890章 安全之感燈光暈第509章 溫度有差交接過(第一更)第491章 物品交換民純樸(第三更)855.第849章 民間生活朝會爽67.第67章 新藥試用搶先時(第一更)第1074章 工具傳播煩心累760.第754章 建港練兵逐步轉816.第810章 文明相處不迷茫第17章 欲種他物鹽水稱(第二更)859.第853章 策略調整皆簡單第1110章 番茄替代味更優第1049章 心有所痛麥無陳第1089章 彩禮笑話論規劃873.第867章 澱粉拒絕價連提204.第204章 宮中搶才無人爭(第一更 月票啊第565章 製鹽簡單黃河開(第三更)811.第805章 往事崢嶸回憶去300.第298章 拍斷大腿難後悔(第四更)254.第253章 圖書館中相知淺(第一更 月票720.第715章 似鍾若表爲更房第1160章 一語成真月光琢第9章 山神有夢人有情(別忘了投票,謝謝!98.第98章 不同層次不同膽第1019章 敵蹤留訊十年前362.第359章 村落佈局侍郎曾(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