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封地無助行有痕

第624章 封地無助行有痕

“那個什麼連起來收稻子的機器,是不是隻能在平地上用?”

朱元璋又喝兩口酒,始終惦記一臺能抵五百人的聯合收割機。

“是,梯田與分散的小田還需要人工收割,若作業面積小,便不適合使用此設備。”里長點頭。

“洞庭湖那堆湖泊的平地多?”朱元璋想到了曾經打水仗吃虧的地方。

“陛下說得對,湖廣所在,兩湖平原,種水稻可一年兩熟,種棉花……不建議種棉花,因爲村子沒時間再琢磨棉花收割機,棉花陸續成熟,又沒有特殊藥物催熟。

兩湖平原地區,包括廣東的一些平原,一年種兩次水稻很容易,三次的話,肥料跟不上。

用蒸汽機的翻耕和種植設備去種,等成熟後再收上來,需要的人力少。

那樣就可以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多多養豬和家禽,可以覆蓋長江上下游沿岸地區的需求。

既然飼養牲畜與家禽,就需要飼料,稻殼不適合直接拿來喂,可以分出來部分區域採取小麥與大豆輪作方式。”

里長一點點說湖南湖北與廣東的地方,那裡還有百姓呢!人口少,田賦重,寧國府種水稻無法一年兩熟。

長沙府、嶽州府、常德府、寶慶府等地沒問題,問題是百姓累呀!還不是全年三十稅一那個程度。

“確實應該讓百姓多幹點別的,種地最累人,看天吃飯。咱之間都給他們減了很多了,現在……”

朱元璋聽明白里長話中的意思,百姓可以利用當地的麥麩與大豆秧、榨完油的豆餅餵養豬牛羊和雞鴨鵝。

那麼就可以減少田賦,大量的土地被官方用來蒸汽機化種植和收割。

朱元璋想說現在咱不怕那裡原來的一些人再造反,包括廣東所在,又覺得說出來丟人。

馬皇后在旁出聲:“凡是有水能通船之處,往後咱大明軍隊調派起來速度便快,運輸東西亦如是。

今年的軍隊回來,歇一歇,明年送到各地幫着爲百姓脫盲,叫百姓知道大明現在的樣子。”

“妹子說得對。”朱元璋表示就這個意思,咱不怕他們搞事,咱調兵速度快,咱武器厲害。

而且看哪個地方的百姓不怎麼穩定,派去脫盲的軍士數量可以增加,一邊教人識字、算術,一邊負責保衛百姓安全。

……

隨着北巡隊伍的迴歸,日子似乎又恢復到了曾經的樣子。

朱樉每天去居必七辦公,下丘村人帶着工匠忙碌地打造東西。

大部分軍隊在休整學習,少部分趁黃河未到枯水期,一次次開着蒸汽機船去壺口瀑布取石油。

順便帶着炸藥和工具在那裡修路,把小路給修平整,方便船隻卸貨改成陸運輸送東西。

以前非要把船擡到陸地上走,屬於利益問題,爲什麼不上下游全停着船,然後來回卸貨用其他方式運輸再裝船?

船上的貨物如何算?就在壺口瀑布的上下賣了?那樣賣不上價。

故此寧肯花錢僱傭人幫着骨碌木頭走,然後成本自然放進銷售價錢中。

當前屬於官方問題,不存在貨物的價值,趕緊把延長縣順流而下的石油給弄到應天府才行。

其中一部分也被朱樉叫人放到他的宮殿旁邊,他攢着,一次攢一點,琢磨着以後就藩時會有很多,讓下丘村的人幫忙建廠。

一些關於封地的信息,朱樉通過蒸汽機船隻傳遞,別看他還未就藩,已經在影響封地的發展。 朱標都有壓力了,這個二弟整天處理的事情,超過了未就藩親王的行事範圍。

正常親王應該在大本堂學習,去軍營看看,鍛鍊身體等。

二弟管着好幾個買賣,每天要批文件,又操心西安府的運轉。

至於學習,還需要學什麼?一個滿腦子要爲封地百姓謀福利,帶百姓過上好日子的親王,已經掌握了許多涉及到具體民生的知識。

如此還要教他啥?愛民?誰有他愛呀!

他的愛是具體行動,包括調動那裡的人手,採煤、做蜂窩煤、冶鐵、打造爐子、爐筒子、百姓家裡的火炕……

甚至下令過去,叫人到各村趁天熱用水泥給抹出來曬穀場。

現在西安府在等大豆收穫,百姓事情少,一般在家做乾菜,正好乾活。

收完豆子該種冬小麥,明年冬小麥成熟之前天冷,不適合抹水泥弄曬穀場,今年先弄出來。

另外派人去平陽府,那裡有鹽池,產的鹽苦,他叫人按照灘曬法操作,好方便他的封地百姓用鹽。

兩地距離近,西安府最東邊的地方是華陰縣,鹽池離着那裡有二百多裡的路。

不過從鹽池到最近的河流,五十里,五十里陸路修一修,到了河邊就順流而下跑華陰去了。

二弟的意思是趕緊修,修路錢他出,包括新增加的曬鹽的各種池子,他也管了。

聽說三弟和四弟知道後,急得哇哇直叫,四弟的北平還好一些,自己的隊伍過去呆了很長時間,三弟的太原府現在啥都沒有呢!

好像三弟最近天天到盒飯店吃飯,也不說別的話,吃完回熟食店研究熟食的問題,順便看賬。

……

“晉王殿下安好!”處暑的時候,里長帶着下丘村的孩子到盒飯店前面的二樓。

一個是大家最近太忙,休息一下,另一個則是朱棡的事情。

朱棡去下丘村的時候不提別的事情,就是帶着弟弟妹妹們玩,然後正常時間每天到盒飯店吃飯。

很明顯,他在等人,趕緊來吧!

“里長好!”朱棡露出笑容,終於等到了。

“殿下想吃什麼?”里長詢問。

“咱叫人回去取熟食,喝酒吧!喝啤酒,要冰鎮的,到二兄那裡取。”朱棡不吃盒飯了,要喝酒。

“來了,三弟我來了。”朱樉到來,下丘村的人來,他保證知道,離得太近了。

“二兄!”朱棡打招呼,他今年才十五歲,朱樉十七,開始操心自己的封地。

歷史上他倆可不是這樣,那時啥都不會,整天在大本堂學習,等着到封地後讓百姓供養。

現在不同了,兩個人都知道百姓得過上好日子,封地纔會有錢,尤其是商業方面能收稅。

田沒有辦法,只能收三十稅一的糧,除非是其他的官田什麼的。

沒關係,只要百姓手上的糧食多,養的牲畜和家禽多,怎麼都得流轉。

235.第235章 多次應答帶傳信(第一更 訂閱月第938章 簡單容易得認可第454章 健康難得思路活(第一更)298.第296章 貝類打氧蜂價降(第二更)93.第93章 兩廂對比夢中愁(第三更)第1098章 一段綠意人心考142.第142章 朝堂官員因何忙(第二更)861.第855章 簡單操作雙職工98.第98章 不同層次不同膽第1056章 資源儲備井水傍292.第290章 遊逛又提便民情(第二更)第557章 大量建造無抽調(第四更)第969章 閒人不養多暗示272.第270章 養育不圖人茫然(第六更 月票謝第29章 吆喝用託皆套路(第六更)第526章 各方忙碌人偷學(第三更)第573章 因爲熟悉才忽略(第三更)第974章 封地影響周遭匯第637章 卑微永存玄學道第477章 炫計吸引再拿捏(第四更)275.第273章 一套可作五本傳(第三更 月票第958章 有解缺料海外匯814.第808章 政治博弈零食常266.長相思第530章 及時改變不道晚(第二更)第509章 溫度有差交接過(第一更)237.第237章 懶惰纔有軌道印(第三更)765.第759章 民生改變在技術第476章 日正賜宴洛水畔(第三更)758.第752章 高麗當收資源短385.第384章 百官定酬績效嘗(第一更)332.第329章 令旗同看之博弈(第五更)826.第820章 寶鈔優勢低值印第1003章 人性對錯莫言錢364.第361章 人性繁雜營養衡(第七更)第1106章 力大無窮生息共第894章 採石行路在山高第577章 春寒難免當先局(第三更)74.第74章 同事同心不同狀(第二更)885.第879章 資金傾斜地方建38.第38章 各種表演費心神(第二更)第1153章 打架無視重雞雛93.第93章 兩廂對比夢中愁(第三更)第1045章 外力介入無水庫65.第65章 價錢變動情常駐(第二更)414.第413章 今日請客明朝宴(第五更)第1009章 路過俱買比之窮第1105章 對岸信號燃烽火201.第201章 北官尋路何以問(第五更)413.第412章 頭伏餃子急報馳(第四更)371.第368章 聽言盛夏亦覺冷(第一更)第1062章 民心如日情不孤第1014章 賞臉獻唱誰無辜414.第413章 今日請客明朝宴(第五更)第12章 心存虔誠事自靈(第二更)第969章 閒人不養多暗示842.第836章 傳統技術標準尋823.第817章 各有忙碌缺產量第614章 卑劣陰暗看綱常142.第142章 朝堂官員因何忙(第二更)第665章 船欲遠行儀器管828.第822章 傳承爲重千古恨394.第393章 稱呼立知爲何村(第五更)第971章 震撼不止明精銳382.第381章 孩童可聚導遊當(第三更)第697章 新衣新鞋拒裹腳140.第140章 簡單買賣做成花(第五更)887.第881章 民遇好官錢掛鉤415.第414章 特殊待遇尋常見(第一更)第512章 箱子一開衆驚愕(第四更)721.第716章 激流澎湃何可當50.第50章 再徵勞役夜趕路(第三更)735.第730章 民生樸素心思活732.第727章 婚嫁來年夜選魚70.第70章 孩童嬉笑善念還(第一更)第1151章 環境如舊心獨在84.第84章 現場學習良知重(第三更)260.第259章 無數不解才知道(第一更 月票第1005章 天地之差無相比816.第810章 文明相處不迷茫279.第277章 安心微服藏深處(第一更 月票謝第523章 騙養一時家人疾(第五更)124.第124章 欲問之事已先備(第四更)第561章 理解有誤待傳信(第四更)202.第202章 一盤大棋命犯女(第六更)66.第66章 羊湯無求後續思(第三更)第1028章 乳糖不耐胃腸嬌75.第75章 簡單操作莫惆悵(第三更)753.第747章 無之貴賤在其需87.第87章 宮中團聚樣品回(第三更)第653章 寧肯飛翔不連岸第501章 宮殿修建同可停(第三更)755.第749章 生命哲學一剎那第497章 認知不同預算差(第四更)第1156章 懷柔付出不能省813.第807章 芭蕉可鮮士氣昂260.第259章 無數不解才知道(第一更 月票第490章 越是比照越心沉(第二更)第927章 一藥兩做醋不濃126.第126章 禮儀繁瑣明日期(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