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最是別離話桑麻(第五更)

第596章 最是別離話桑麻(第五更)

“井管和井頭我們不拿走,我們用這裡的礦石做新的,給你們留下個土高爐,你們此地許多年前開始就用煤炭冶煉鐵礦石。

這個是墊子,多給你們留兩套,這個用羊皮做的,豬皮、牛皮全能做,記得看大小和厚薄。

咱的井選在凹陷的地方,如此地勢低,即便乾旱的時候,依舊能打出水來。

往後儘量喝井水,河水有時候太髒了,如果有條件,就燒開了喝……”

下丘村的人在給大同縣城及周圍住窯洞的百姓打完井之後,開始講解。

等着密封用的皮墊壞了,百姓要自己想辦法去弄皮子,兔子皮一樣能用。

不僅僅水井的事情,還有餵雞的步驟,大同有窯的,而且是名窯。

能燒窯必然能夠有餵雞吃了補鈣的東西,大同窯從此地爲遼國的時候就存在着,元朝的時候更是燒了不少好瓷器。

附近有鐵礦和煤礦,許多以前就有人開採與冶煉。

除了這些,便是捕魚後把魚肉吃了,魚骨頭磨成粉餵雞,配合着石膏粉,下軟殼蛋的雞的蛋殼立即硬起來。

軍隊在工匠的指點下用洛陽鏟挖窯洞,其他的地方建高爐和水泥窯。

當高爐與窯建好,等着乾的時候,小麥開始收割,大家拿着鐮刀幫忙。

工匠們製作設備,腳踏式脫粒機,孩子們挎個籃子拾麥穗,不時互相聞聞,臉上都抹了粉,香香的。

大同的百姓高興瘋了,他們看到有人跑去山上找石頭,回來幫忙鑽石磨,大大小小的石磨在工匠手上像藝術品一樣被鑽出來。

有更多的窯洞住,有隨時能壓水的水井,有那麼多的石磨、石碾子、石舂、石磙。

軍隊幹活速度太快了,工匠手藝了得,這就是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的隊伍。

石磨是用鑽頭來刻的,不是用鑿子一點點鑿。

掛上蒸汽機,雕刻石頭的速度才快呢!

還有燜焦的、洗煤的、製作蜂窩煤的,山西就不缺黏土,煤泥一混合,就是蜂窩煤。

大家吃喝後的廁所,全是肥料,現在不能拿出來用,需要漚,必須發酵好了,再撒上石灰殺蟲殺菌。

等到了大豆與高粱相繼收穫完,再種冬小麥的時候,這個肥才能用上。

當地的百姓這輩子就沒遇到過如此的情況,有若做夢般。

他們面對的是整個大明最精銳的軍隊、最好的工匠團體、最先進的技術、最完善的指揮體系。

“產量平均減一成,還是抗不過倒春寒,關鍵在於缺少輔助工具,比如地膜。”

里長向朱標和朱樉說明情況,麥子已經收完了,正在翻耕上肥。

朱標兄弟二人知道什麼是地膜,下丘村的實驗室能造出來,鋪在地裡,又能應對乾旱報溼,又可以保溫。

尤其是大地種菜先育苗,地膜扣上,菜苗在天冷的時候開始生長,剛剛暖和,正好移栽,比正常的菜早一個來月。

大棚裡育苗就這麼幹的,始終先人一步,種瓜更厲害,別人的瓜還得等成熟的時候,這邊的瓜上市了。

“里長,咱還是覺得大棚比較好用,地膜做不出來,難度太大,看伱們的製備,成本高到難以承受。”

朱樉還是認爲大棚好,尤其是培育蔬菜秧苗方面。 實驗室的東西確實神奇,可惜無法工業化生產,只能知道有這種東西和技術。

朱標同樣放棄地膜:“教大家如何使用高爐,順便再建平爐鍊鋼,咱走的時候百姓就知道怎麼用了。

有人願意過來投資,就讓他們投資,講好條件,不能讓人平白佔便宜。

這裡有天然鹼嗎?有的話咱們燒玻璃吧!能燒陶瓷的地方就有燒玻璃的原料,就差個鹼。”

他現在越學越聰明,都知道怎麼造玻璃和炸藥了。

“殿下,這裡有鹽鹼地,可以熬土鹼的,沒有方便挖的鹼礦。”里長給出答案。

“那不就完事了?能夠來回轉化,想提純就提純,想要燒鹼就有燒鹼,想要純鹼就有純鹼,這個我就能做。”

朱樉來精神了,簡單,他會,一點都不難。

朱標一樣點頭,對,我也懂,化學很神奇的。

“做嗎?咱們最多再呆半個月,把事情處理完去北平。如果一起努力,可以弄出來二百畝大棚。”

“行,讓大家加快速度,如此可以給陽曲縣那裡冬天提供新鮮蔬菜,我留人手負責,二弟不能再扔人了。”

朱標選擇做下來,他知道一個大棚對於當地的影響有多大,百姓冬天能吃到蔬菜,補充葉綠素與維生素。

他既然來一次,下回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能爲百姓提供些東西就提供吧!

他下令,原來這裡有的陶瓷窯,幫着燒下耐火磚,再用耐火磚建玻璃窯。

本地的百姓跟着忙來忙去的,知道減產一成,卻不難過,因爲大豆的生長週期短,即便沒有完全成熟,煮着也能吃。

隊伍之所以再次再停留半個月,是爲了讓小雞孵化出來,並且讓老母雞帶領,否則種完地就走。

那些拿自百姓的雞蛋,最後會選擇出苗的還給百姓,按照比例算。

比如百分之七十,百姓給十個蛋,就還給百姓七隻小雞。

藉着這個時間,還能捕魚,修修路、建幾座石頭橋或木頭橋,清理下溝渠。

讓百姓自己去修那條路和搭一座橋是很難的,百姓不懂技術,得請人,或者官府幫忙找來人。

這之前是元朝的地方,現在官府組織不怎麼好,精力全放在了軍隊上,一個個衛纔是重點。

工匠們出手,小船負責在小河裡幫忙,寬幾丈的小河纔是百姓最需要有橋的。

再寬的話,就用船了,平時大家走的路不遠,就是過河難,有時候得繞很遠才能到對岸。

五丈寬的河,不漲水的時候往裡放大石頭,踩石頭走,漲水就沒辦法了。

有了一座橋,什麼時候都能過,還不用擔心不小心掉進去。

百姓就這樣看着一座座橋修成,一個個大棚建好,田地種上大豆與高粱,再學習下如何處理收割時間差。

當一隻只小雞喳喳叫着跟在老母雞身後學習本領的時候,隊伍整隊完畢。

一個個地方的百姓羣落中的人跑出來,跪在路邊哇哇大哭。

第532章 但求讀書人生轉(第四更)818.第812章 國家壟斷毀銅錢96.第96章 人性最難送面子(第三更)334.第331章 心懷仇恨情報供(第一更)第928章 產地歷史今何同773.第767章 除礁成功玩具多第507章 改變模式貧苦地(第四更)765.第759章 民生改變在技術第1085章 回款簡單稅務免285.第283章 王府街名古來尋(第一更 月票第994章 一句情報文字早第548章 立春策略送他物(第一更)746.第741章 豐收歸來技欲學第1176章 裝備緣由給留顏832.第826章 說好借錢卻先審第1125章 放鬆效率不一同第895章 人員不該食有變第534章 統治認可心愈濃(第一更)第532章 但求讀書人生轉(第四更)141.第141章 宮中輔助基層造(第一更)68.第68章 藥方入信湯何灌(第二更)第1178章 多層相連包圍圈第571章 丞相被貶剩一人(第一更)第1018章 風俗有別節同處第976章 精銳培養輕易舉第637章 卑微永存玄學道717.第712章 利益關聯廣傳告144.第144章 奪本而走有小草(第四更)341.第338章 閒來無事聖出行(第一更 月票399.第398章 市場服務有一同(第五更)111.第111章 名稱聽罷耗心神(第一更)889.第883章 青黃不接販豆難第17章 欲種他物鹽水稱(第二更)第522章 箱子再開不遠路(第四更)730.第725章 小竈方教帝王術70.第70章 孩童嬉笑善念還(第一更)第485章 速度辦法籤長短(記得投票啊!隨手第1102章 一擔挑賣價格廉第444章 地形猶照縣誌比(第一更 月中了來點68.第68章 藥方入信湯何灌(第二更)第536章 齊心協力認可同(第三更)第963章 殺伐輜重民生濟834.第828章 正負變幻形勢牽739.第734章 事有對比方有襯第1129章 留存飲酒擺活牲第19章 微服私訪知縣至(第一更 有票的請投第437章 琅琊山下碼頭說(第四更)864.第858章 技校學堂軍事中745.第740章 爲公無私貪墨事804.第798章 電影動畫難度極182.第182章 丹青店中有答問(第二更)819.第813章 合浦採珠用新術第902章 時間不急精服務第1171章 行業衝擊借便利49.第49章 自我催眠房難住(第二更)第497章 認知不同預算差(第四更)第581章 公心私心凡塵心(第四更)第955章 路艱當炸公車罪第923章 快慢皆有可再問222.第222章 除夕應邀多感慨(第六更 月票)第605章 應用爲先其餘次第648章 話題跳躍輾轉騰第587章 心存鬥志樂山高(第一更)254.第253章 圖書館中相知淺(第一更 月票第1017章 悟道入迷學無窮312.第310章 不止技術也觀念(第五更)第691章 主意爭出因扇貝308.第306章 也裝一回贈豆水(第一更 月票推825.第819章 大明海事寶鈔問264.第263章 計劃一出爲成套(第五更)282.第280章 店鋪統一親王匯(第四更)327.第324章 丹青可繪山河壯(第六更)342.第339章 參觀舒心笑語盈(第二更)250.第249章 另有設計天作弄(第三更)第465章 熟悉味道幸福至(第二更)765.第759章 民生改變在技術814.第808章 政治博弈零食常742.第737章 福利逼迫話北地第16章 拿錢問價應同樂(第一更 票,嘿嘿!890.第884章 習慣改變看官員第504章 佈局方成新亮燈(第一更)875.第869章 降價傾銷資源取124.第124章 欲問之事已先備(第四更)96.第96章 人性最難送面子(第三更)118.第118章 也作玩笑皆免單(第六更)783.第777章 稅收分級分紅無41.第41章 成本估算蒸血網(盟主墨蘇加更)291.第289章 湖民衆至情波瀾(第一更 月票第642章 供需矛盾路易尋第652章 北方需求交換多第577章 春寒難免當先局(第三更)第516章 果真清涼地下埋(第三更)第1104章 快速領悟專業重第694章 一站購物冰珍貴第541章 全魚宴請技術升(第五更)267.第265章 一擴再擴工程浩(第一更 月票)851.第845章 週期最難有下藥第470章 喜悅一託青色連(第二更)第25章 竹蓀價高種養值(第二更)857.第851章 聽講初試江難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