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奇謀不誤兩相合(第二更)

雨一直下,幾許人間牽掛。

最後一次出去捕獵的將士今天要承受最難熬的時刻,百姓們不進山採藥了。

鳳陽的官員再次到來,不過不是太子召見,他們屬於主動詢問情況。

如此的陰雨天,許多人感覺沒有食慾,潮溼,肚子難受。

關鍵還有一點悶熱,想喝水又發現肚子返酸。

屬於低氣壓下的血液中含氧量減少的正常反應,尤其是氣溫不降低的情況中。

空氣中都是水霧,就是一個個小水珠,呼吸的時候氧氣就少了。

幹體力活的人在這個環境中反應不大,甚至有的更亢奮。

官員運動量少,才最難受。

對於新陳代謝速度快的孩子,這時反而更舒服,叫陰天樂,許多孩子都經歷過。

尤其在少年時代,喜歡打個傘出去溜達,或者對着窗戶外面使勁呼吸。

官員們認爲自己不舒服,太子殿下與秦王殿下也就不舒服。

其實兩個人根本沒問題,二人用筷子在各自面前的大盆裡拌菜呢!

下丘村的孩子在做飯,他倆過來認爲幹看着不太好,就要了個活兒。

一個人拌千張絲和綠豆芽,調料全放好了。

一個人再弄小蔥拌豆腐,黃豆的豆瓣醬提前炒過的。

下丘村的孩子們在煎魚塊,一小塊一小塊的,魚頭和魚尾巴不要,就吃肉,沒有魚刺兒。

朱聞天用一口大鍋炸一個個大大的餅,像炸油條一樣,不過一次就放一大片面,炸完再切。

旁邊的大蒸鍋裡蒸着東西,那是茄子,蒸熟後會把炒好的肉末澆在上面,比炒的肉末茄子好吃,沒有那麼多的油和蒜末。

“你們坐,咱這裡快拌好了,一會兒吃飯。洗了不少蔥和黃瓜,那邊炒雞蛋肉醬,蘸着吃,還有生菜。”

朱標手上動作不停,讓鳳陽的官員自己找位置先坐下。

官員們哪敢坐啊!太子和秦王在幹活呢!

他們就站在旁邊看,知道這裡的廚房屬於下丘村。除了出發的第一天,之後就開始負責太子和秦王的飲食。

聽聞在應天府便是如此,太子最初每天去取飯菜,後來村子的婦人帶飯菜進太子府。

又過片刻,所有的飯菜做好,下丘村的人擺出來。

官員們洗手,開吃。

吃幾口就發現不像之前那麼難受了,而且哪一個菜都覺得好,切好的餅越嚼越香。

“太子殿下、秦王殿下,今天氣壓太低,故此菜鹹了些,同時喝黃瓜湯。

如此中和一下胃酸,又因爲鹽多需要補充水分,這樣會把胃酸一起代謝出去。

昨天晚上就感覺到了,提前安排的,看着哪裡不合適,可以立即調整。”

里長之前也跟着忙,他在看蒸茄子的爐竈。

朱標與朱樉吃得香呢,怎麼可能有意見?

“太子殿下、秦王殿下,最近食宿可還安穩?”

知府秦譽帶隊伍過來本是想問問太子與秦王難受不難受,結果自己現在吃飯就不難受了。

下次遇到同樣的天氣,照着做飯。

朱標嚥下嘴裡的魚肉:“後日隊伍會離開,繼續前行,本宮留下幾個人負責收藥材。 本地地形地貌多,山亦不少,山雖不高,尋常人卻難以深入。

待草藥採取差不多時,又恰值農閒,不若領百姓修幾條山路,再選經驗豐富的獵戶組織修獵人屋。”

朱標根本不提自己的吃住的問題,吃得香、睡得安。

他反而提出要求,把路修一修,平地上的路不用修,已經修差不多了。

之前蓋宮殿,往來的石頭、五色土、木頭,一律走路,路自然便修出來。

倒是附近山上的路沒人管,野獸清理不乾淨的,此地的山清理了,旁的山上野獸會過來。

草藥分四季採收,百姓需時常進山,路不好,再缺少安全屋,會把命搭進去。

“殿下所言極是,正巧今年百姓還未出徭役,便把日子用上。”知府秦譽表示沒問題。

朱標看對方一眼:“帶一部分百姓打漁,給幹活的人吃肉,只能幹半個月,之後休息,準備收稻子。

收好了稻子曬完,再幹另外半個月,不可耽誤秋收,亦不能累到百姓。”

“殿下說得是。”知府額頭瞬間見汗,下小雨,天悶,人容易出汗。

他哪想到太子算着秋收的日子呢!自己剛纔都未曾考慮這點。

一頓午飯吃完,官員們又冒雨回去,太子與秦王不需要自己等人照看。

“兄長,其實收完水稻,正好能夠在鳳陽縣先輪種,打個樣兒給其他地方看。

可惜咱們出行帶了太多的牲畜,無法抽調出來給他們用。

只能等明年看情況安排,北地從河套到燕州,本地有牛馬,二十萬頭牛馬分配一番,應存剩餘。”

朱樉吃飯時便在琢磨此事,他們的隊伍從各處抽調牲口,不能再由應天府等府抽牲口支援鳳陽縣。

“是呀!非人力可爲,如打仗一般,哪有許多奇謀啊!”

朱標同樣心中不舒服,眼看機會在近前,卻難以把握。

說着他扭頭看里長,眼中充滿期待,意思是,你能去問問藏起來的高人不?

里長迎上朱標的目光,未琢磨高人的事情,他主動出主意:“二位殿下,咱們下一個地方要去汝州寶豐縣。

既然如此,咱就不去開封,直接向西。調集船隻,把東西裝上船,送到洛陽。

咱們從汝州巡視完,到洛陽匯合物資,繼續使船,沿洛水西行,於洛南縣上岸。

那時離着西安便很近了,需要翻個山,開封則不管。

寶豐縣那裡不僅僅是苦鹽的產地,同樣是煤炭的主產地。”

朱標和朱樉的眼睛同時亮了,二人一起說:“地圖。”

陪在旁邊的人立即跑去找盒子,裝地圖的盒子取來,里長熟練地看編號,抽出兩卷展開。

地圖上一條條的河啊!果然有一條能夠抵達洛南,再向西一點,即爲西安。

“好,不去開封,直接到汝州,部分東西送到船上,咱們留下牲口,再留下懂輪種的人。

等他們種完,再運牲口去追咱們,差一個多月的時間而已。

如此兩不耽誤,另外隊伍裡的一些牲口還能歇歇。”

朱標鬆口氣,奇謀,幫鳳陽百姓都不重要了,高人厲害。

759.第753章 施肉自因新孕來732.第727章 婚嫁來年夜選魚291.第289章 湖民衆至情波瀾(第一更 月票779.第773章 小年天暖計劃定第4章 多番計劃來日長241.第241章 不識文字圖鋪路(第二更)第1074章 工具傳播煩心累161.第161章 幾度離合到如今(第一更)第923章 快慢皆有可再問第541章 全魚宴請技術升(第五更)第960章 地氣有接路爲民第1056章 資源儲備井水傍第955章 路艱當炸公車罪124.第124章 欲問之事已先備(第四更)第579章 組織能手父劉基(第二更)第950章 人口增加鎮轉縣第515章 野驢成羣路缺水(第二更)120.第120章 碗口銃送烤肉串(第八更 投票啊第1010章 查案被否念復寄285.第283章 王府街名古來尋(第一更 月票第485章 速度辦法籤長短(記得投票啊!隨手第1077章 唧筒出霧背風坡837.第831章 紙幣接收阻礙抓第508章 煤有所出土有爲(第五更)387.第386章 往來人多證繁華(第三更)408.第407章 宣傳初提抽文盲(第四更)第564章 隊伍歸來傳喜訊(第二更)第535章 糧草不急野驢誘(第二更)第1035章 離別無傷路急趕430.第429章 前拒後願中原後(第一更)379.第378章 人性難透深如海(第六更)91.第91章 議價減半乃大頭(第一更)第587章 心存鬥志樂山高(第一更)840.第834章 清明螺香鐵網抓831.第825章 百姓踊躍鈔不足272.第270章 養育不圖人茫然(第六更 月票謝第477章 炫計吸引再拿捏(第四更)46.第46章 一首宋詞信一封(第二更)第578章 災害預報有民生急(第一更)769.第763章 小農作主工作輔第698章 教育爲首貿易多203.第203章 一番操作可多舉(第七更)第437章 琅琊山下碼頭說(第四更)第684章 言史道政幾度聞772.第766章 兵種剋制言戰術第969章 閒人不養多暗示862.第856章 忙碌準備知不同54.第54章 南京送貨去又還(第三更)45.第45章 月色迷人入深坑(第一更)第438章 赴宴喝湯受折磨(第五更)第654章 知識底蘊衆願學376.第375章 此事簡單無須愁(第三更)第1151章 環境如舊心獨在第618章 寶寶靈動多笑顏74.第74章 同事同心不同狀(第二更)757.第751章 陶瓷內鬥外事簡229.第229章 市司買牛別府學(第一更)393.第392章 生計安排不言愁(第四更)第674章 北平復旱人焦躁854.第848章 國朝難改循環中278.第276章 試前甘露降鐘山(第六更 月票305.第303章 技術傳授待賞來(第四更)851.第845章 週期最難有下藥第3章 第三更 此生應許道不悔142.第142章 朝堂官員因何忙(第二更)第961章 關口尷尬兩翁婿37.第37章 里長暴露懂高人(第一更)第556章 雪地無敵技術引(第三更)第1105章 對岸信號燃烽火304.第302章 走過四季花常開(第三更)255.第254章 刊印得利又爲民(第二更月票 推第1063章 瑰寶不賤增定製第523章 騙養一時家人疾(第五更)727.第722章 免費出工天有鏡第450章 如此情形莫驚詫(第二更)90.第90章 人情相顧仁義留(第三更)第608章 商品交換由錢幣第692章 經濟積極架空罪825.第819章 大明海事寶鈔問第936章 經濟金融關聯鎖第544章 日到三十喜相迎(第二更)第1055章 數據初講不賒賬46.第46章 一首宋詞信一封(第二更)123.第123章 笨蛋村子他是誰(第三更)263.第262章 佈局複製燒新竈(第四更 月票259.第258章 舊詞再填實話告(第六更 月票,第1163章 形勢有變增數量255.第254章 刊印得利又爲民(第二更月票 推76.第76章 太子玉佩下官心(第一更)第1153章 打架無視重雞雛第1107章 公開講課來知州第997章 自由難尋皆政治878.第872章 發報人羣面向誰第592章 大雨瓢潑路艱難(第一更)第1027章 繁衍如此口難調第478章 一年爲期方仿學(第五更)第990章 知識儲備驅邪怪737.第732章 糖人能吹合理問217.第217章 大明棟樑財物計(第一更 月票第1004章 生產輔助把線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