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原州

找誰合適?

當然是找我最合適了!

金求德差一點就是脫口而出嚷出這句話,還好他很快就冷靜下來,知道這錢莊的好處實在太大,簡直就是在空手套白狼,雖然自己肯用心的話能在這方面摻一股,但最多隻能是摻個小股而已,但絕對沒有資格成爲柳鵬在朝鮮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這還是因爲柳鵬拉了他一把的緣故,讓他有機會串聯上了海北軍黑名單的那些地方頭面人物,不然他連這摻一股的資格都沒有。

只是冷靜歸冷靜,金求德還是很激動,他笑着說道:“督撫大人,這件事請教我最合適不過了,我在議政府裡面有熟人,保證幫你把這件事辦得穩穩妥妥。”

朝鮮的議政府跟大明的內閣差不多,只是議政府由於沒有司禮監牽制的緣故,權力更重,金求德還是託柳鵬的福最近纔在議政府裡面認識了幾個朋友,但是他卻覺得只要把柳鵬的具體安排說一說,自己就能在議政府內部找到了一大批老朋友。

實在是這是無法拒絕的誘惑!

雖然對銀票、莊票這些玩意不熟悉,但這畢竟是海北鎮支持下的錢莊,而且已經有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商業運作模式,現在只需要依樣畫葫蘆搬到朝鮮來就行了。

到時候幾張白紙就能變成了無數白花花的銀子,而且整個朝鮮的財富都會操縱在這家錢莊手裡。

一想到這樣的美好前景,金求德甚至覺得柳鵬率兵北進的事情都暫時可以放一放,只要把這件事辦好了,以後他金求德說話就有份量了,他不由站了起來說道:“督撫大人,您放心這件事交給我金求德,我保證把這件事辦得漂漂亮亮!”

如果沒有金求德與他身後這羣朝鮮權貴的支持,海北軍在朝鮮這幾家錢莊的開辦絕對沒有這麼順利,畢竟海北錢莊再怎麼高大上,最終還是想辦法落地才行,而現在藉着柳鵬在朝鮮興大獄抓了上百人的風口,海北軍所謂的“隨軍錢莊”已經在朝鮮好幾個大中城市開業了。

而且錢票、銀票的流通情況也比柳鵬原來估計的情況要好得多,海北軍與朝鮮之中的貿易十分緊密,因此在一些沿海城市海北錢的銀票、錢票本來就是一種比較重要的大宗貿易支付手段。

現在伴隨錢莊的開業與海北軍的入朝,所謂“海北票”一下子就成了重要的支付手段,直接爲升斗小民所使用。

但是海北票更多場合是用於徵購物資,對於普通的朝鮮平民來說,海北軍這麼幹實在跟搶劫沒有區別,但是朝鮮官府也是一樣的搶劫手法,而且比海北軍搶得更兇。

而且遇到建奴朝鮮官兵根本指望不上,海北軍至少留了幾張紙片,而且只有海北軍能對付在朝鮮殺人如麻的建奴,所以大家只能先收下海北票再慢慢想辦法。

很快朝鮮官民就發現手上的這張小紙片並不象他們想象中的那樣只是毫無意義與價值,至少在海北軍的各處錢莊與產業海北票都可以作爲支付手段。

海北軍一方面發出海北票一方面出售貨物收回海北票,甚至連很多地方官府在解納稅賦的時候都願意接收部分海北票作爲支付手段。

如果說前面兩點只是海北軍的慣用手法,那麼最後一點卻是金求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最終幫海北軍辦到,雖然議政府與漢陽的大官僚們現在拒絕承認海北票的實際價值,但是本着“事大主義”,他們對於地方政府所幹的事情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現在的金求德已經成了真正的大人物,他從來沒想到自己還有這麼榮耀的一天,他現在已經成爲整個朝鮮與漢陽的焦點人物。

但是金求德也知道自己的地位從何而來,因此他現在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柳督撫伺候,換句話說就是儘快建立起海北票的信用,順便替自己多賺一點外快。

別看他在柳鵬面前畢恭畢敬,但是在地方頭面人物面前,金求德絕對稱得兇殘至極,地方上只要稍稍有反對,就要被“京城來的大人物”金求德罵得狗血淋頭,別說連腰都站不直,有些不識趣的傢伙甚至直接被關進了大獄。

他甚至把地方豪強與官府都跟海北軍綁在一條繩上,逼着他們把官府的庫存物資與手上的財產變成了一張張海北票,逼得他們與海北鎮結成了利益共同體,一旦海北軍在前線失敗,他們手上的海北票將會一文不值。

在這種情況下,海北票的信用以一個近於奇蹟般的速度建立起來,而且在很短的時間就成爲朝鮮國內僅次於白銀與銅錢的代用貨幣。

大家雖然對海北票還沒有足夠的信任,但至少知道海北票能用得出去,能在市面上買回自己想要的一切,甚至可以用來向官府解納錢糧,只是需要打個很大的折扣而已,但終究不是一張廢紙。

因此朝鮮的地方官府與頭面人員紛紛做出不同的選擇,而金求德仍然用盡一切力量在替海北鎮與錢莊裡的股份效力,他喜滋滋地向柳鵬報喜道:“督撫,事情已經搞定了,漢陽那邊已經答應下來,除了已經派人到江華島之外,馬上送一筆勞軍費過來!”

海北軍在平壤方向上穩紮穩打,未慮勝先慮敗,對於金求德與海北軍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對於漢陽的大人物來說,海北軍在朝鮮每多留一天,情況就會出現巨大的變化,正是因爲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所以這些漢陽的大人物終於下定了決心。

之前朝鮮多多少少還是要些體面,所以送給柳鵬的美人兒只是光海君與李適黨羽的妻女而已,而現在他們已經不要體面了,所以就決定把與光海君一起流放到江華島的光海君妃子一併送過來討柳鵬的歡心,除此之外,他們還願意贈與海北軍一筆勞軍費。

雖然海北軍自願承擔一切軍費和戰費,但柳鵬也不能擋着朝鮮慰勞海北鎮的將士,只是柳鵬臉上的笑容卻顯得有些意味深長:“是準備拿海北票來勞軍?”

“對!”金求德也是一臉笑意:“海北票很快就能漲一波,我已經派人出去造勢了。”

議政府對於海北票在朝鮮的發行與流通是存在很強烈的抵制情緒,但是鑑於事大主義的原則,所以他們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允許許多地方政府在解納錢糧的過程收取海北票。

至於很多地方的政府在海北軍的壓力把庫存的金銀、物資轉換成海北票,議政府雖然拒絕承認這一事實,但也只是“不承認”並拒絕他們把海北票送往漢陽做爲合法的支付手段,只是現在這最後的底線也要堅持不下去了。

爲了讓海北軍大規模出兵,議政府已經決定向海北軍支付不止一筆“勞軍費”,而且漢陽的這些大人物深得這是一個絕妙的辦法,既然是“勞軍”,那麼支付多少什麼時候支付又以什麼手段支付,一切都是議政府這邊的自由。

只是柳鵬聽到金求德講到這,馬上說道:“既然議政府手上有錢,你幫我跑一趟漢陽,就說咱們海北軍遇到了點不大小小的問題,讓他先借五萬兩過來週轉,當然……他願意付金子付銀子,他們若是付海北票的話也沒問題!”

現在金求德已經完全站到了柳鵬這邊:“督撫這一手果然高明,這樣的話,議政府只能想盡辦法搜刮海北票,要知道他們可是爲原州定下了整整十萬兩北海票的賞格!”

“十萬兩?北海票?”柳鵬笑了起來:“行啊,金先生,你趕緊回漢陽,把這十八萬海北票都給我催過來,我看議政府從哪裡籌措這十八萬海北票。”

雖然海北票的發行量在朝鮮的發行量不小,而且信用沒有建立起來,所以在使用過程必須打一個很大的折扣,但是如果朝鮮政府要向海北軍一口氣支付十八萬海北票的話,除了向各級地方政府施加壓力並要求他們立即上解大量海北票之外沒有任何選擇,而各級地方政府也會向更下級政府、官吏轉移壓力,最終把壓力轉移到普通的升斗小民身上。

而且金求德清楚內幕,知道即使如此以海北票在的發行量議政府也不可能一口氣籌措到十八萬海北票,只能分批籌措,海北票卻能借機一升沖天,他連聲讚道:“督撫這事情辦得漂亮……等會,原州拿下了?”

議政府託他向柳鵬帶話,只要拿下原州漢陽方面就願意支付十萬海北票作爲勞軍費,可是按照柳鵬話裡的意思,漢陽方面得立即支付這十萬海北票,那隻能是海北軍只能拿下原州。

柳鵬確認了這個事實:“沒錯,已經拿下了原州,只用兩個連的兵力,看來接下去是打一場大戰了!”

金求德還是不敢相信這個事實:“海北軍只用了兩個連就拿下了原州?”

柳鵬冷靜地答道:“所以接下去肯定要有一場大仗!”

第97章小恩小惠第970章 復聖府第1063章 應天攻略第715章 顏神設縣第725章 人間自有真英雄第146章有仇報仇有怨報怨第315章天怨人怒第169章放貸第1134章 船快沉了第739章 王氏前路第838章 先養起來第580章百劍盟第303章把事情辦漂亮了第349章莫里斯操典第1155章 不合適的建議第1119章 龍華民第550章又怕又敬又愛第104章十八家第69章七十二般手藝第820章 登萊與關寧第840章 雜號總兵第458章莊票問題第301章署職典史第72章我見猶憐第344章三件小事第44章把關第188章太原王家第456章遼東米豆第215章送一座金山銀山第610章威海衛第1095章 九蓮菩薩第1141章 三個連第338章舊案重提第946章 湯水建的難處第55章狂瀾第903章 魏忠賢的底線第823章 幫了大忙第552章黃水大道第1008章 蘇泰皇后第809章 軟肋第734章 一百個牛錄的攻勢第553章玲瓏的金子第207章千金之賞第1157章 起事第314章正人君子張藝赫第106章谷夢雨的報復第774章 講道理第185章金百萬第649章悲劇不會重演第937章 獻完青春獻宗族第843章 亓詩教第805章 談崩第837章 虛名實利第306章鄉貫第510章:柳暗花明第1154章 毫無意義第422章:玉蟬兒的故事第11章錢書辦認輸第962章 來奔第928章 督撫來了第776章 挖牆腳第1017章 我們的舞臺第473章糧商困局第701章 貝勒太涼薄了第951章 小妻子第320章逼供第118章後院起火第64章柳鵬的雄心壯志第265章姚廠公的霸氣第19章去哪兒第900章 一網打盡第669章東西呼應第779章 勝利的希望第408章柳鵬的恐怖傳說第1121章 黑島仁第972章 朝鮮之徵第1107章 罪大惡極第235章欲加之罪第196章徽寧商幫第604章傾城又傾國第943章 外戚之力第643章火不能滅了第891章 光輝第967章 秘方第440章抵押品第441章衡府用度第363章流落街頭第595章大戰在即第813章 朝鮮之變第943章 外戚之力第845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413章蝗災第1033章 飛第53章膽大包天第277章行高於人,人必非之第35章一魚三吃第145章打死我負責第789章 悠長的假期第37章回家第151章常典史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