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答應他

王真慧知道柳鵬是打定主意要坐山觀虎鬥,讓徐鴻儒的教軍再鬧一鬧鬧到無法收拾他再面善後,只是這件事對她來說只有益處沒有壞處,因此她告訴柳鵬:“這一次鄆城之行,肯定讓你滿意至極,讓你知道與我合作只有好處沒有任何壞處。”

只是鄒城的大敗與張榜的戰死卻讓山東巡撫趙彥覺得焦頭爛額,覺得事情已經無法善後。

他原本以爲海北軍鄆城大捷之後,對付這股蓮妖已經是摧枯拉朽,根本不用費多大力氣。

哪料想蓮妖竟然是這麼難對付,幾天時間就重新死灰復燃,勢頭甚至比起事之初還要可怕一些。

山東都司楊國棟與遊擊將軍張榜聯手上陣使足了十成力氣,結果還是大敗而敗,而且最讓他無法接受的不是遊擊張榜戰死沙場,而是五經博士孟憲光死於蓮妖之手。

從表面來看,孟憲光只是一個標準的小人物,只是一個小小的五經博士,而且一輩子從來沒有幹過什麼大事,但是他既然出身於亞聖府,而且還是孟氏世襲的五經博士,是亞聖孟子的第六十代嫡孫,在天下士林的影響就太大了,現在不知道有多少老夫子在追問這件事。

士林風評一差,他這個巡撫就覺得特別難辦,因此他朝着一旁的鎮守山東總兵官楊肇基問道:“楊總兵,蓮妖現在大舉圍攻兗州府城,你覺得有幾成勝算的把握?”

楊肇基畢竟是做過大同總兵官的大人物,他經年與韃子廝殺,見過的世面要比現在這局面大得多,他當即脫口而出:“十把勝算,絕對有十成勝算,但是要速勝,恐怕非得海北軍出手不可,一旦日久生變絕對不堪設想!”

海北軍與省軍可以說是現在山東省內官軍的兩大派系,楊肇基可以說是省軍系頂天立地的第一號人物,因此他原本是絕不願意誇獎柳鵬哪怕一個字的好話。

但是最近省軍遭受的連環打擊實在太大了,先是楊肇基一手扶植起來的漕運參將宋志輔在鄆城大敗特敗,不得已帶着殘部投奔海北鎮。

如果宋志輔光是投靠了柳鵬也就罷了,他一投奔過去就拼命跟柳鵬表忠心,直接就跟楊肇基斷絕往來甚至惡語相向,嚴重影響了楊肇基的威望甚至他對省軍系的掌控。

而接着省軍系的山東都司楊國棟大敗而歸,遊擊張榜與五經博士孟憲光都戰死沙場,這一敗對於楊總兵的打擊就更大了,讓他認識到必須要與柳鵬合作才行。

而且楊肇基已經看得非常清楚,哪怕省軍打得再漂亮,只要柳鵬在背後拆臺,最後敗下陣來的還是省軍,海北鎮纔是真正決定戰場勝負的關鍵因素。

這次楊國棟、張榜的失敗就是一個很好的典型例子,他們以爲柳鵬會與教軍在運河上拼命纏鬥,但是事實證明柳鵬完全採取穩紮穩打徐徐前進的策略,立即讓聞香教有機會轉移主力到鄒縣圍攻楊國棟與張榜的兵馬。

據說聞香教剛剛起事的時候,柳鵬還從自己的私牢之中把幾千名聞香教衆禮送出境,大大加強了教軍的實力,聞香教之所以折騰到現在這等無法收拾的地步,就是柳鵬覺得聞香教鬧一鬧對海北鎮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這些事實讓楊肇基明白一個事實,柳鵬翻雲覆雨的能量大得可怕,雖然不曾直接參戰卻能決定戰局的勝負。

所以省軍這次兗州之戰柳鵬必須率軍參戰,而且還絕對不能拆省軍的臺,不然省軍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中了暗算全軍崩潰。

而趙彥則是皺起了眉頭說道:“這位柳大少現在在濟寧州日子過得不錯,據說是日日風流夜夜笙歌,身邊每天都有不重樣的小美人,不好請啊!”

他知道現在柳鵬呆在濟寧不但整日閒情雅緻,還跟濟寧當時的縉紳來往十分密切,有點樂不思蜀的意思。

既然柳鵬不肯離開濟寧,那麼海北軍的主力也繼續呆在濟寧附近,只是派了兩支偏師沿着運河徐徐南下而已,在這種情況蓮妖自然就放過了海北軍,重點打擊楊肇基的省軍系。

趙彥幾次準備調動柳鵬的海北軍,都被柳鵬找各種各樣的藉口推開,而且柳鵬的理由確實有幾分可信。

濟寧州曾經承受過蓮妖將近一個月的不斷圍攻,現在濟寧官民縉紳都是一羣驚弓之鳥,都一心希望柳鵬能在濟寧多呆一段時間,最好是蓮妖平定之後才離開濟寧,反正有海北軍在濟寧自然是萬無一失,因此他也是一再挽留海北軍。

只是對於趙彥來說,柳鵬與海北軍的缺席帶來了太多麻煩,現在楊肇基的話卻逼着他下了最後的決定:“楊總兵,你知道不知道,要讓柳道臺出兵,省裡要付出多大代價嗎?”

楊總兵毫不在意地問道:“能有多大的代價,頂多就是拿走我的總兵官銜罷了!”

只是楊肇基是把柳鵬看得太簡單,趙彥搖了搖頭說道:“海北鎮這批驕兵悍將如果能象楊總兵這麼想,那我真是謝天謝地了,他們的算計比楊總兵你狠得多,他們不要虛名,他們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楊肇基一下子就好奇起來:“什麼實實在在的好處,莫不成是保住宋志輔的漕運參將。”

對於宋志輔這個省軍系的叛徒,他並沒有恨之入骨,而是能理解宋志輔,但是理解歸理解,能收拾宋志輔的時候他決不猶豫。

而趙彥當即說道:“宋志輔的漕運參將已經是他們吃到口裡的肥肉,怎麼可能吐出來,更不可能拿出來跟省裡談判!柳僉憲是準備在一心運河組建一支三五百人的水上巡防總隊,並要省裡給以珔式名義。”

三五百人的水上巡防總隊兵力自然不多,但問題在於柳鵬是開原兵備道,他的海北鎮兵馬更是一向是駐於登萊兩府,只有一部分人馬駐於青州府的莒州與諸城兩地,在西三府境內一直並沒有一兵一卒的存在。

現在柳鵬卻要公然把手伸到運河來組建一支水上巡防總隊,甚至還要省裡給這支水上巡防總隊以正式名義,這是趙彥無法接受的條件。

如果說宋志輔這個漕運參將投奔了海北鎮已經是一個讓趙彥焦頭爛額的大問題,那麼柳鵬要求增設水上巡防總隊就是赤祼祼地向省裡表示,即使宋志輔這個漕運參將不幹了,柳鵬仍然不會放棄運河上的利益。

加上柳鵬準備向運河兩岸再發放若干把盟劍,讓趙彥覺得焦頭爛額,畢竟運河是整個山東的命脈,萬萬不容有失。

而楊肇基當即問道:“柳道臺就只有這麼一個要求嗎?他沒順便要個官職嗎?”

“官職他倒是隻要一個巡檢而已,但是問題這水上巡防總隊若是設起來,運河上從此要多事!”

“給他!便是”

楊肇基卻是想到了什麼,他大聲說道:“柳道臺既然要這個名義,咱們就給他們,反正過段時間咱們又不是巡撫又不是總兵官,我們替後人擔憂什麼啊!”

趙彥已經明白楊總兵的意思,只要平定這次蓮妖之亂,他與楊總兵雖然是有功之臣,但也是功魁禍首,十有**是要調任他地,不可能繼續留在山東。

既然調任的話,就不必爲運河上以後發生的事情擔心,只是他還是十分猶豫道:“只是這麼幹,恐怕後患無窮!”

“那也是後任擔心的事情!”楊總兵大大方方地說道:“現在最重要的把這夥蓮妖拿下來再說!再說了,以柳僉憲的戰功,他提這麼一點小小的要求難道就過份嗎?一點也不過份。”

趙彥原本以爲柳鵬提出的要求非常非常過份,但是仔細一想,特別是與柳鵬在鄆城立下的封侯之功一比,柳鵬只要一個小小的水上巡防總隊與一個小小的巡檢,一點都不過分。

恰恰相反,大明開國三百年以來,沒有幾個象柳鵬這麼好說話的道臣了,自己之所以覺得柳鵬太過分,是把柳鵬看作那些本來應當對巡撫屈膝下跪的世職武臣,而不是一位跟巡撫地位相去並不遠的道臣。

既然想通了這一點,趙彥當即說道:“肇基,你這話說得不錯,既然這樣的話,我們不如……”

只是趙彥話說到這,就聽到外面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接着是十萬火急的軍情:“蓮妖圍攻大舉兗州府城,現在援遼粵兵折損兩千有奇!”

趙彥與楊肇基都是齊齊色變,這批援遼粵兵是準備用於對關外的一支精銳大兵,不遠萬里從廣東調過來準備出關作戰,結果路過山東的時候被趙彥強行扣下來平定蓮妖之亂

爲了把這支精銳扣下來平定蓮妖之亂,趙彥還跟兵部打了好一陣的筆墨官司。

而現在趙彥與楊肇基都十分倚重於這支援遼粵兵,以爲與拼湊上陣的京操班軍不同,這支粵兵是真正的精銳營兵,只要上陣就能大挫蓮妖,哪料想才第一次上陣就反被蓮妖大破,折損了足足兩千人。

第878章 武夫風範第112章書屋第956章 菸葉攻勢第406章治大兵若烹小鮮第439章海滄食鹽大使第180章身份不同了第710章 袁可立第308章衡府儀衛司第988章 名單第213章擴編第1020章 重載第279章一些小小的要求第328章雁過拔毛第696章 滄海橫流第251章福王藩田第1099章 再加一把火第695章 萬軍齊發第1076章 阻力第16章常典史第311章不靠譜的金百萬第115章天馬行空的思路第307章莊票的用處第1109章 寬嚴相濟第795章 放眼蒼穹,心懷天下第1116章 顯應仙姑第1122章 雷霆第1160章 挺進中原第312章五義蠶行第301章署職典史第118章後院起火第27章凶神惡煞第1019章 運輸革命第60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第815章 我有了第926章 承諾第41章討價還價第136章以遼制遼第284章饒峰銘第694章 裂土封爵第374章礦苗第626章隨他去第717章 完顏若雪第1055章 去鳳陽第737章 直取鄆城第1048章 風口之上第826章 起事第665章功可掩過第888章 陰謀的味道第1123章 難堪第977章 措手不及第588章回避不了的問題第297章北山谷,和豐倉第460章小夥計第955章 菸葉第388章門庭若市第324章陳別雪的消息第112章書屋第654章梅家寨戰死到最後一人第803章 割草第158章官逼軍反第1102章 最後的救命稻草第745章 只差了一點點第729章 招兵買馬第829章 起義第452章:舉賢不避親第437章得尺進丈第1117章 歸圓大師第472章:縱虎歸山第802章 鄧玉函第709章 真正天命第865章 武之望第1115章 勝利的信心第1154章 毫無意義第509章:絕無此事第920章: 雪中送炭第206章陳別雪第260章姚姐姐要殺人第1031章 那一刻的火光第328章雁過拔毛第46章張玉冠第665章功可掩過第870章 武之望的意外選擇第1105章 幕府第557章瑜君第1062章 選擇第955章 菸葉第240章預備倉到手第683章 百年國運第384章拉過來第541章誹謗第39章丁宮的刮目相看第1008章 蘇泰皇后第767章 金州的援兵第403章東征大軍第321章下班京操軍第440章抵押品第889章 鐵石心腸第107章柳鵬的底細第91章英姿勃發第1166章 陝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