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同流合污

而《山東軍興紀略》裡對於《濰縣誌》的說法作出更合理而且更有力的說明:“……萬曆四十三年,濰縣土賊於安然引青州賊入濰縣,賊軍結寨數十衆至萬餘,柳鎮守親率義師出濰縣擊賊,黃山館之師摧破七重營壘深入賊巢於家樓,陣斬於安然以下賊首,於家樓良民自此歸附鎮守!”

《龍口軍興紀實》的說法因爲時局關係則更緩和一些:“於家樓民雖百戶,實爲青萊必爭之地,從衡賊時則爲巨寇,歸附王師以來則爲王師根本之地,良將強兵米穀布帛皆出於此地。”

而數百年的歷史學家則認爲:“於家樓雖然始終是一個小小的村莊,但這個小小的村莊卻不知道出了多少英雄人物,而龍口崛起的真正關鍵就是擊敗了原本佔據於家樓的土賊於安然佔據了這裡,從此獲得一個絕好的兵源地與糧產地。”

雖然這樣的說法與歷史事實已經相去甚遠,但是還有些歷史學家則作爲完全相反的判斷:“面對萬曆四十三、四年的大旱災,以龍口柳氏、北山谷氏爲首的統治階級不但坐視不理,而且大發國難財,在這種情況下,以於安然爲首的於家樓起義軍揭竿而起,聲勢浩大!”

“即使按照封建文人粉飾過的說法,起義軍仍然是“衆至逾萬”、“爲害青萊”,以至於“州縣不能制反而其害”,以至於封建統治階級不得不把全部希望寄託在龍口巡防隊這支反動透頂軍隊的身上。”

“在當時的反動官僚之中,分巡海右道馬杜恭是特別陰險惡毒的一個人,他雖然貴爲按察僉事分巡海右道,卻因爲人民羣衆的反抗怒火已經成了燎原之勢,所以把鎮壓人民起義的希望全部寄託在當時只是小小招遠縣丞的柳鵬身上!”

“……馬杜恭的格外舉動甚至在封建統治階級之中都有很多非議,但是馬杜恭卻始終認爲“撫平亂事必柳氏也”,從一開始就不遺餘力支持這支反動透頂的封建軍隊!”

“……於家樓是兩種命運的決戰,於安然作爲農民起義軍的領袖,表現出一種起義軍領袖特別的莫大勇氣與非凡智慧,但是在他身上也有着農民起義軍無法擺脫的若干問題。”

“……在付出很大代價之後,龍口巡防隊才把於家樓起義軍鎮壓下去,爲了防止於家樓人民再次發動起義,反動官僚楊廣文甚至把他最重要的心腹江然派到於家樓主持鎮壓人民反抗的具體行動,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於家樓成爲了一個真正的反動巢穴,但是我們仍然能從流傳下來的江然傳記裡看到於家樓人民的種種反抗行動!”

但不管後人如何述說,於家樓這座小村莊總算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命運轉折點,而安然也不得不考慮自己的人生大事問題。

對他來說,這是個大問題。

不過比起安然考慮的人生大事,現在衡王爺考慮的纔是真正的大問題了。

“輸了?”

衡王爺直到這一刻還不敢相信他聽到的事實:“我們怎麼會輸!”

是啊!衡府軍怎麼可能會輸啊,哪怕是天崩地裂,現在這支衡府軍也不可能會輸啊!

雖然衡王爺不得出城,但是對於這支衡府軍的一切舉動,衡王爺都是瞭如指掌如數家珍,他甚至知道還有一支衡府軍在濰縣於家樓死守,而這支由邢達統率的救援大軍總兵力多達七百人,他們只要與於家樓的守兵會合,自然就能反敗爲勝。

只是下面逃回來的殘兵敗將當然不可能說出全部的真相,他把全部責任都推到了馬杜恭的反水身上:“都是分巡海右道的馬杜恭馬道臺跟柳鵬柳小賊同流合污的緣故,若不是馬杜恭跟柳小賊同流合污狼狽爲奸,我們衡王府不可能輸!”

“馬杜恭?我記住這個名字!”

現在衡王爺當然是把馬杜恭記得清清楚楚,要知道衡王府在青州府就藩一百多年,從來就沒吃過這樣的大虧,雖然不知道損失了多少兵力與裝備,但是衡王爺覺得自己不敢仔細去數,若是數清楚的話,或許自己會心疼得幾個月都睡不好覺。

只是柳鵬打勝伏尚且要善後,衡王府這一仗大輸特輸那更是要把問題善後好,要知道前線傳來的消息可是龍口與馬杜恭的聯軍現在大舉進入青州府,

他們沒有把衡王府殘存的兵力作爲真正的目標,而是強行佔據了衡王府的諸多產業,現在衡王府不但在軍事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空前損失,在經濟上同樣是遭受百年未遇的空前損失。

因此衡王府真把馬杜恭給恨上了,他恨馬杜恭的程度甚至超過了柳鵬這個罪魁禍首:“馬杜恭雖然是分巡海右道,但是他這麼胡作非爲,青州府不出面管一管嗎?就是青州府不出面,下面的州縣也要管一管吧!”

只是下面的世子當即說道:“這事不但馬杜恭牽連進來,而且還有一位姚廠公在替龍口那邊煽風點火,現在州縣雖然敢當面斥責無視大明法度的馬道臺,但是遇上無法無天的姚廠公,那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世子的意思自然就是州縣長官如果遇上一位馬道臺或是一位姚廠公,或許還敢頂一頂,但是遇到兩者聯手,那根本就連抵抗的勇氣都欠奉。

實際這並非是事實,州縣長官早就苦於無法對抗這場大災,只是自身力量有限而衡王府又太強勢,現在柳鵬橫空出世,又有了姚廠公與馬道臺的全力支持,他們不知道有多開心,哪有可能抵制龍口西征。

真正出面抵制的是衡王府的莊頭、管事和其它頭目,只是柳鵬把馬道臺與姚廠公都一起請過來,他們頂多就是說幾句怪話,然後只能老老實實地把衡王府的產業交給龍口代爲管理。

而現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衡王爺是第一次真正失態:“怎麼可能?不是跟福王府那邊都談好了,他們怎麼又回來搶我們的莊田,再這麼折騰下去,我們衡王府恐怕就要餓死了!”

周杜達苦笑地說道:“徐典膳是徐典膳,姚廠公是姚廠公,這恐怕是兩回事!”

衡王爺瞪了周杜達一眼,嫌他說了大實話,只是他不由長嘆了一口氣:“祖宗若是有靈,想必一定能保全衡府安然度過這道難關!”

現在衡王爺是真正害怕了!

一個道臣算得了什麼,嘉慶、隆慶之際的山東巡撫洪芳洲曾經對衡王府下手,當時洪芳洲不但是山東巡撫而且還是天下名臣,最終還不是被衡王府送到南京掛個閒職,至於另一位對藩王下手的山東巡撫邵錫下場就更慘了。

不管是巡撫、巡按還是布政使、按察使,只要跟藩王作對肯定不會落得好下場,藩王在地方上經營上百年根深蒂固,不知有多少辦法可以收拾這些方面官,更不要說馬杜恭不過是一個道臺罷了。

可是現在姚廠公與福王府捲進來那就是天大的麻煩了!

雖然大家都是天子的骨肉至親,但是不管是衡王爺還是衡王世子都很清楚,福王纔是天家真正的骨肉至親,若是羣臣力爭國本,天家早就把大明的江山都給了這位不爭氣的福王爺。

但正是這位福王爺沒拿到江山大統,所以萬曆皇帝對他有一種補償心理,不管什麼樣的好東西都儘可能傳給福王府,而對於現在的衡王府來說,這就是最壞的壞消息了。

福王府若是對民田下手,那些文臣肯定會出來大鬧特鬧,但是福王府若是對衡王府的莊田與產業下手,那麼這些文臣只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兩個王府去狗咬狗。

不管在什麼層面上的較量,少了文官的牽制之後衡王府肯定是大輸特輸,恐怕衡王府這一百多年積攢下來的家當就要全部歸了福王府,到時候姚廠公肯定會在萬曆皇帝與鄭娘娘面前獲得一個“辦事得力”的評語。

這樣不行!這樣絕對不行!

因此衡王爺連連搖頭說道:“徐進那邊有消息沒有?”

他對於這個福王府的小典膳可以說是恨之入骨,但是現在他又不得不把徐進視爲救命稻草,指望已經撈足的徐進能擋住姚廠公的步伐,只是衡王世子很快給出了一個讓人十分失望的答案:“徐進早跑過去跟姚廠公同流合污,現在出面強佔我們莊田產業的就是徐進這個狗賊!”

對於這個結果衡王爺是萬分失望,他只能問道:“那我們有沒有龍口那邊的關係?有姚廠公與馬道臺那邊的關係也好!”

如果只是龍口大獲全勝,衡王爺自然還會堅持下去與龍口決一勝負,他們既然是天家血脈,就對自己有着莫名其妙的信心,但是姚廠公的橫空出世卻把他們的所有信心都打得粉碎。

衡王爺知道這件事絕不能拖下去,一旦拖得長久讓福王府把自己的莊田產業都佔得乾乾淨淨,那自己就全面被動了。

第792章 不能放手第850章 島津氏第796章 鷸蚌相爭第1015章 朝鮮北邊第1135章 唯一可行的辦法第132章登萊淪亡痛史第958章 宣傳戰第1161章 都不滿意第793章 不入京的藉口第957章 海上英雄第542章臨清會第289章好姐姐第496章:招遠楊氏第169章放貸第453章莫欺少年第91章英姿勃發第780章 兗州捷報第582章不得不鬧第1101章 最後的援軍第728章 開原兵備第615章不得不爭第962章 來奔第566章做差了第112章書屋第360章通房丫環第575章青史留名第685章 美人如玉第1052章 接管第102章清場第300章雷初陽雪中送炭第462章冷風吹過來第602章遼海佈局第146章有仇報仇有怨報怨第50章嚇尿了第1059章 戴罪立功第1012章 察哈爾斡耳朵第99章包在我身上第1019章 運輸革命第584章遼餉第141章大局爲重第1015章 朝鮮北邊第591章問罪第781章 爭先恐後第498章:理學名家第65章夢雨小姐出事了第1129章 安平失守第932章 王啓峰第842章 小心思第853章 蔡雲揚第1005章 易幟第579章:海運第1005章 易幟第376章靠譜的德蒙斯第73章狐假虎威第646章殺李永芳第312章五義蠶行第1149章 既得隴復望蜀第622章海右會第870章 武之望的意外選擇第211章雪崩第934章 榆林鋪第627章永無寧日第881章 魏忠賢的如意算盤第28章香燭店第1063章 應天攻略第96章孫氏兄弟第82章衡府閹奴第475章:大事不好第138章出獄第129章年關第1109章 寬嚴相濟第680章 誠意十足第290章江陵餘黨第731章 舉人從賊第156章霍球想過來第150章刀山火海都去得第406章治大兵若烹小鮮第860章 科爾沁第245章東府絲東府收第90章合夥大計第1061章 李越光第1117章 歸圓大師第53章膽大包天第37章回家第816章 烏蟒島第813章 朝鮮之變第461章引蛇出洞第384章拉過來第50章嚇尿了第348章德蒙斯第754章 海北精騎第111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853章 蔡雲揚第114章別開生路第1111章 突如其來第349章莫里斯操典第722章 螳螂捕蟬第685章 美人如玉第873章 無可奈何第1156章 嶺北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