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大明正朔,本在建文

王道一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他坐在太師椅上,冷冷地掃了柳鵬一眼:“柳少這些時日倒是作過好一番事業,我在山西的時候,根本沒聽過柳少的名字,可等我回到黃縣的時候,每日每夜都有人在我耳邊提起柳少的名字,談起柳少的事蹟。”

明明這就是下馬威殺威棒,卻捧了柳鵬一把,但柳鵬明白爲名氣所累可不是什麼好事,他趕緊說道:“臬臺老大人過獎了,小人只不過辦了一些無關大局的小事而已,怎及得臬臺老大人鎮撫汾州按察全晉的不世功業。”

只是柳鵬的恭維話王道一根本沒有聽進去,他臉上盡是嚴厲之色:“我知道柳少這些年來功業非凡,甚至還爲鄉里辦了不少好事,但是我覺得諸事都應當適可而止,柳鵬你那風言風語搞得董主薄都下不了臺,可官場自有官場的規矩在,何至於此啊!”

柳鵬不由吃了一驚,連董主薄自己到現在爲止都不明白到底是誰製造了一波政治流言狠狠地暗算了自己,可是現在卻被王道一隨口揭破了真相。

黃縣太原王家果然就是太原王家,縣裡獨一無二的世家名門,其它家族怎麼會有這樣的實力與底氣!

柳鵬覺得在黃縣地面上發生的一切,或許都逃不出太原王家的手心,只是柳鵬卻很從容地說道:“臬臺老大人,小人也是無可奈何,死裡求生罷了,我若是不出手,恐怕就要被衡王府與董主薄活活搞死了!”

“官場自然有官場上的規矩,你製造些風言風語也就罷了,何必又去炮製什麼登州淪亡痛史,把整個山東官場整個登州官場都給罵進去了,你要知道這事情若是敗露出去的話,又該怎麼善後?”

王道一說的自然是天大的實話,若是《登州淪亡痛史》的真相暴露出去,恐怕柳鵬一輩子都翻不了身,只是柳鵬卻是擡起頭說道:“臬臺老大人,小人這登州淪亡痛史只是第一部,您若是讓小人收手,這第二部恐怕沒辦法寫出來了。”

“還有第二部?”王道一勃然大怒:“難道是那所謂青州淪亡痛史?也不對,那只是青州有心人照抄登州淪亡痛史而已!你若是再誹謗朝廷,誹謗藩王,誹謗父母官,必然是死無葬身之地!”

旁邊馬立年看到風頭不對,趕緊在一旁勸道:“柳少,老臬臺是好心好意拉你一把,你何必這般固執,若是再這麼固執下去,恐怕事情就不好辦了。”

柳鵬卻聽出了王道一話裡的意思,說來說去,只說柳鵬“死無葬身之地”,卻沒說他會怎麼處理這件事,知道肯定有戲,當即問道:“老臬臺,您難道不想知道第二部的書名嗎?”

現在不管是王道一還是馬立年,都對柳鵬這登州淪亡痛史之後的第二部書名很有興趣,要知道柳鵬這部《痛史》可是改變了整個登州府的政治格局,逼得黃知府對衡王府下了狠手。

在那之前王道一併不覺得一份普通的揭貼在登州這小地方能有多大能量,或許能在朝堂上或會引起驚天狂瀾,但這樣的窮山惡水,沒有多少讀書人,根本不會有多少威力。

看到王道一和馬立年都以好奇的目光看着自己,柳鵬當即大聲說道:“繼登州淪亡痛史之後,我還想編一部書,書名叫……”

他故意緩了緩,特意來了一個深呼吸,才精神飽滿地報出了書名:“建文亡國痛史!”

馬立年的神色一下子就變了,他根本沒想到柳鵬直接就把話題引到這麼激烈的程度,倒是王道一神情越發肅穆起來,他沉默了好一會,才終於用一種極其沉重又極其正式莊嚴的語氣開口說道:“大明正朔,本在建文。”

柳鵬不由鬆了一口氣,自己昨夜這番功課果然沒白做,王道一這邊他算是過關了。

黃縣太原王家與普通的太原王氏家族不同,這一支的先祖是“靖難孤臣”,所以“自隱其名”,爲了逃避永樂皇帝的追殺,特意從直隸滄州遷山東黃縣,其後隱姓埋名躬耕鄉野,整個家族整整沉淪了幾十年,直到成化年間文禁、黨禁稍馳,第四世王禎才得以考中貢生,授直隸肥鄉訓導,官至代王府教授,才重新成爲衣冠盛族。

靖難之變雖然距離現在已經是兩百春秋,可黃縣太原王氏卻始終以靖難孤臣後裔自居,哪怕他們中了大明朝的進士、舉人、秀才,他們依舊忘記不了那數十年的屈辱與沉淪。

他們從小耳濡目染的歷史,就是王道一現在所說的“大明正朔,本在建文”,不管朝廷怎麼說,他們眼中的永樂皇帝不過是一個篡位的無道僞燕王罷了,真正的大奸大惡之徒,而靖難忠臣都是好人中的好人。

因此柳鵬的這書名可以說是切中了王道一的要害,他又是沉寂了好久才問道:“建文亡國痛史,體例如何?”

柳鵬當即答道:“孔子作春秋而亂賊臣子懼。”

王道一繼續追問書裡的細節:“革除年號又當如何?”

柳鵬當即答道:“本朝二十三年已復建文年號,史臣本當秉筆直書。”

柳鵬之前自然作足了功課,燕王靖難成功之後,建文元年到四年就成了一段大明朝不可涉及的空白歷史,大家只能照官方的奉天靖難記來寫,但年號總不能空着,後來乾脆寫成根本不存在的洪武三十一年到三十五年,

但既然洪武三十一年到三十五年事實上並不存在這麼一年號,大家又改稱革除元年到革除四年,就是不敢秉筆直寫建文年號。

但是這個問題已經在萬曆二十三年得到了糾正,萬曆皇帝下旨恢復了建文年號,現在大可秉筆直書建文年號,但拿一個已經解決的問題來詢問柳鵬只是王道一的試探而已:“那語及永樂年間又當何止?”

這還是正統問題,雖然建文年號的問題得到解決,但是永樂年號的問題又浮上了水面,既然在王道一的眼中成祖卻是一個無恥至極的篡位者,那永樂甚至是其後的洪熙、宣德年號都要出大問題了。

第236章大事化小第40章專司迎送天使第260章姚姐姐要殺人第278章本府任官第584章遼餉第300章雷初陽雪中送炭第395章莊調之第812章 援兵在哪裡第430章鍾羽正第161章丈人看女婿第836章 大怒第810章 石頭火鍋第788章 兇名太盛第600章不歡而散第606章白日夢第86章讓衡王府來領人第43章殺威棒第910章 鄧玉函的條件第712章 各行其是第634章爲中國去一大敵第554章黃招大道第432章柳氏必興第975章 皇太極的上上之策第130章一波未平第844章 賣身投靠第855章 柳氏家臣第283章誰敢不服第822章: 大買賣第186章日進萬金的門路第363章流落街頭第1159章 沒有皇太極的世界第502章:無懈可擊第640章一個都不能少第639章政治掛帥第737章 直取鄆城第754章 海北精騎第286章老實人第316章不敢搞出人命第984章 全殲海北賊第1041章 滅門大案第787章 杜度第768章 柳鵬纔是心腹大患第819章 兄弟齊上陣第600章不歡而散第728章 開原兵備第1002章 菸葉攻勢第230章一萬兩第918章 柳督撫海納百川第913章 兵不厭詐第302章無本萬利第808章 天賜的機會第124章天怨人怒第1170章 長遠第470章平山的流民們第83章惡犬上門第612章官不聊生第908章 大金國的希望第667章皇太極的醜事第626章隨他去第72章我見猶憐第688章 多積禮第697章 最後的時刻第188章太原王家第586章不踢人不行第1167章 減免第408章柳鵬的恐怖傳說第202章有求必應第875章 鄭芝龍第961章 殉葬第1170章 長遠第5章大小姐第1004章 各自爲戰第810章 石頭火鍋第453章莫欺少年第1043章 鋼鐵與煤第669章東西呼應第305章吏部經承第765章 互通有無第946章 湯水建的難處第190章大明正朔,本在建文第953章 洋地黃第74章勢如破竹第952章 可人第36章兩百卷紅顏麗人第335章:善後第76章谷夢雨第1146章 各奔東西第22章書中自有黃金屋(有閱餅,快搶)第361章三千寵愛在一身第1080章 熊遇明第641章突襲第870章 武之望的意外選擇第6章副役第543章小宅子裡的女人們第1131章 將門虎女第1157章 起事第507章:蠻幹第606章白日夢第250章秋糧的問題第1123章 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