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黃知府

一個案子當然不可能一直大張旗鼓地查下去,因此黃知府爲了長遠考慮,決定先把大部分人馬都抽調回來,只留了六七個馬快重點關注這個案子。

這本來是最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經過有心人的刻意解讀,卻成了黃知府的莫大罪名,似乎只要繼續大事追索下去,這案子立馬就能破掉一般。

而且有心人添油加醋的內容可不僅僅是黃知府縱容福山銀案那麼簡單,他不斷暗示衡王府是登州府一切盜匪的總後臺,而衡王府支持的這些盜匪之所以能在登州府橫行無忌,關健就在於現任的登州知府緝盜無力故意縱容甚至與與衡王府勾結得很深。

揭貼中很快點出了衡王府與黃知府的幾次相互往來,這本來是很正常的日常往來,但是經過有心人解讀之後,卻成了黃知府勾結衡王府的鐵證。

黃知府說到這,氣得都冒煙了:“老夫沒想到居然有人用心如此險惡,老夫只不過是準備到下面清理大獄,處理積案,他都能解讀成這是衡王授意我招募亡命之徒!”

本來黃知府聽說自己的老對頭就在登州府境內,甚至有些風聲說他現在就關於某座大牢之中,所以才特意搞了一次清獄行動,順便處理掉一批積案。

只是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是阻力重重,在黃縣那邊甚至還惹出了天大的大笑話,現在更有人把這件事與衡王謀反牽連在一起。

黃知府是萬曆三十二年進士出身,中進士的時候他都快六十歲了,所以比起其它同年來說,他可以說是無慾無求,不想入閣拜相,只好平平穩穩地做官。

黃知府只花了六年時間就轉任登州知府,現在在登州已經做了整整三年知府,正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登州府雖然是窮山惡水、遠惡軍州,但三年下來,油水終究不少,黃知府無慾無求,覺得自己心滿意足了。

當然若是順便收拾了當年的老仇家,那更是一件美事,可是現在清清白白的清獄行動卻變成了極其嚴重的政治構陷。

溝通藩王這個罪名太重了,哪怕他有許多同年、同鄉的關係,哪怕他能證明自己的清白,都別想在官場上混下去了。

春風得意的徐管事趕緊表功:“這幫人用心險惡至極,竟然利用清獄之事構陷老爺,顯然這次清獄是擊中了他們的要害,我們得用心把登州的大牢都梳理一遍,一定能查出真兇來。”

“不!清獄的事趕緊停掉!”黃知府當即做了決定:“就暫時放過江蕩山一馬,口頭知會下面一句,未決的那些懸案由縣裡儘快自行清理,不要有人繼續嚷冤了。”

黃知府考了半輩子的進士,到現在只做了八年官而已,在官場上不能算是真正的老手,但是他一看到這份揭貼,就知道只能暫時放過這老仇家。

若是繼續蠻幹下去,或者真能抓住那江蕩山,但也完全坐實了這揭貼上的罪名,坐實了自己與衡王府素有勾結。

在當下的登州府,只要跟衡王府有過接觸,不管是什麼原因什麼理由,哪怕出發點是好,或者結果明顯有利於登州府,那都是千錯萬錯,何況是自己風傳要替衡王府招募亡命之徒,那簡直是死無葬身之地。

象他這種進士出身的官員,向來是平步青雲,不管犯了多大的錯誤,哪怕是同時得罪了皇帝、內閣與司禮監,最多也不過是貶爲一任典史,然後很快就回任知縣、知府。

多少雜途出身的官員,奮鬥一輩子,佳仕途終點的極限不過是典史而已,進士老爺貶無可貶的最低點卻也是典史,而且按照沒多任就能回任知縣、知府。

但是進士老爺可以撈錢,可以玩女人,可以胡作非爲,可以捅出天大的漏子,卻也有着不可逾越的政治規則。

第一個不得逾越的政治規則就是不得勾結太監,本朝初年張居正勾連馮保死後被徹底打倒,到如今普天之下對張居正的評價已經徹底反轉過來,都認爲張居政於國於民皆有大功,但是士林仍然一致認爲他勾連馮保逼走高拱是大錯特錯錯無可錯。

甚至連張居正兩個兒子編撰《張太嶽集》的時候,爲了要不要收入張居正給馮保寫的墓誌銘,都糾結了許久,最後雖然收了進去,卻還特別加了段註解。

張居正一代名相尚且如此,何況是其它人,勾結內官就是與整個士林作對,立即要聲敗名裂,哪怕是致仕林下將生平著作編成集子的時候,也會特意把宦官應酬往來的文字記錄都刪得乾乾淨淨,以免留下話柄身後被人恥笑。

第二個恰恰是勾結藩王府,尤其是同藩王府不清不白沾親帶故,那更是不得逾越的政治規則,不然政治前途就受到極大影響。

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正統八年,周王之弟汝陽王第五女選配黃阜,當時“阜親父璿見任開封府知府,親兄平見任吏部文選清吏司主事”。

老父親是副省級城市的第一把手,兄長是批發天下官帽子的吏部小天官,結果就因爲這場聯姻,“璿(致仕)閒住,平改外職”,老父親的開封市委書記就地免職,兄長也只能外調做個小官,整個家族的命運急轉直下。

黃知府差不多六十歲才中了進士出來做官,到現在總共也只做了八年官而已,所以年齡雖然已經不小了,但是他還真想多做幾年官。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縱然是登州這樣的窮山惡水,多作幾年知府也是極好的,而且他進士出身,只要不犯上什麼錯誤,說不定過上一兩年就調到富裕地方再幹一任知府甚至是更高級別的職務。

可是若是觸犯了勾連藩王這條不可逾越的政治規則,十個進士出身也保全不了黃知府。

現在最重要的是自證清白,黃知府看了一遍這份揭貼,趕緊交代下去:“福山銀案得限期破獲了,破不了就摘了他們的官帽子,還有衡王府如果有人到登州來打秋風,一律給我趕回去,一個也不許留在登州府內,他們若是敢留下來,那就自求多福吧!”

第656章科爾沁福晉第470章平山的流民們第671章偷雞不成第730章 搏天三鳳第522章緩兵之計第724章 示威第436章借力打力第785章 非半年不可第396章主公第449章:眼光要放遠第942章 駐軍與築城第1047章 柳鵬的野望第566章做差了第739章 王氏前路第810章 石頭火鍋第356章大眼井第3章及時雨第474章始作俑者第78章逼婚第1027章 畏懼引發的大潮第1013章 葉赫故國第1129章 安平失守第985章 好算計第1066章 誠意伯府第839章 遼海巡撫第935章 爭功第338章舊案重提第944章 學習院第160章合流第287章倉副使第1106章 有所準備第374章礦苗第161章丈人看女婿第594章求情第1041章 滅門大案第1137章 壓倒性優勢第728章 開原兵備第331章終日打雁反被雁啄第246章石佛口第892章 鄧玉函的到來第998章 人設第602章遼海佈局第181章小事一樁第1106章 有所準備第823章 幫了大忙第1114章 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第748章 盟劍之爭第134章禁海令第1167章 減免第400章衡王借兵第945章 學習院的女皇第381章飛來橫禍第530章 魏瑜君第781章 爭先恐後第414章祖宗法度第1089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80章兼祧第185章金百萬第1085章 無法拒絕的禮物第1147章 只有你不許走第1155章 不合適的建議第1098章 輸不起第675章 以漢制漢第45章南轅北轍第507章:蠻幹第1136章 內應的人選第231章發財了第318章戰利品第617章:京邊錢糧第130章一波未平第643章火不能滅了第541章誹謗第195章王道一的家事第835章 地裂第342章萬金一諾第181章小事一樁第478章:必勝第1151章 鑲藍旗的最後時刻第290章江陵餘黨第277章行高於人,人必非之第622章海右會第195章王道一的家事第826章 起事第786章 各有各的如意算盤第960章 天崩第1033章 飛第482章三處錢莊第242章海砂第1170章 長遠第748章 盟劍之爭第956章 菸葉攻勢第1040章 興旺發達第1096章 第三者第994章 勁敵第75章你有聚寶盆第431章亂臣賊子狼子野心第667章皇太極的醜事第24章潘驢鄧小閒(有閱餅,快搶)第262章姚姐姐的威風第406章治大兵若烹小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