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山西鋤奸(二)

第023章 山西鋤奸(二)

歷史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我們歌頌的到底是英雄和正義,還是權貴和邪惡。

尚可喜是個什麼東西,鐵桿漢奸一枚,靠着吃同胞的肉,喝同胞的血上的位,雖然因果報應,他的子孫後來被他的主子給遺棄了,但是他是漢奸總是事實吧,他吃過人肉總是事實吧,他是畜生這總是事實吧!可偏偏就是這麼多事實,都抵不過一個平南敬王的封爵。

300年後,居然還有一羣自稱尚可喜後人的無恥下流的東西,穿着滿清的官服舉行尚可喜誕辰300週年紀念活動,這都是誰的褲子拉鍊沒拉好,把這幫恬不知恥的東西露出來了。這漢奸還他媽當出品味來了。

如果說尚可喜之流還只是他們家自娛自樂,那麼如晉商這樣的,就是全民娛樂了。在後世有那麼一段日子,張振嶽他們特別愛看《喬家大院》,這片子太勵志了。但是等到張振嶽書讀的多了,道理明白的多了,他突然發出了一個感悟,這個山西的商人真TM的。

後世那些財大氣粗,把自己家鄉挖得一塌糊塗,賺着人命錢的煤老闆就不去評論了。反正是洪洞縣裡無好官,山西沒有好風光。

在明清相交之際,有一幫據說是山西商人老祖的畜生,爲了自家的幸福生活,爲了自家的盆滿鉢滿,開始了人類歷史上最醜陋的原始積累,他們連黑社會和李自成這樣的革命領袖都不如。

在印度神話中有三位主神:創造神、破壞神和調和之神,創造神主管創造,破壞神專管對前者的勞動成果進行破壞,調和之神居中進行協調。而努爾哈赤先生則是個純粹的破壞神,在遼東大地專搞破壞,不搞建設,佔一塊地方就搶光一片,當時的遼東連老鼠都沒發生存。當然,努爾哈赤不是不想搞建設,而是他的手下除了打仗和打獵在行,對種地、打鐵一竅不通。更糟糕的是當地自然災害連年不斷,溫飽成了最大的問題。據記載,自萬曆年間開始的“小冰河時期”,CPI一路飆升。當時後金統治區雖然只有七十萬人口,但百姓易子而食,米價曾高達八十兩一石,布也要二十兩一匹。

晉商看中這一點,就以張家口爲基地,從全國各地採集商品,然後往返關內外,從事販貿活動,爲後金政權大量輸送糧食、衣物、炊具等基本生活物資。努爾哈赤也不虧待他們,把人蔘、鹿茸、獸皮等貴重物品交換給對方,讓這幫唯利是圖的奸商們高興的不得了。漸漸的,雙方建立了很深厚的利益關係,重視間諜戰的努爾哈赤就把雙方貿易內容從食品衣服擴大到情報。據《清實錄》記載,天命三年(1618),時有山東、山西、河東、河西、蘇杭等處在撫順貿易者16人,努爾哈赤“皆厚給資費,書七大恨之言,付之遣還”。後金崇德三年(1637),皇太極曾命滿族貴族帶領100名內地漢族商賈,攜帶貨物到歸化城貿易。清兵入關,軍費支出猛增,財政十分困難,對此,都察院參政祖可法、張存仁曾建言:“山東乃糧運之道,山西乃商賈之途,急宜招撫,若二省兵民歸我版圖,則財賦有出,國用不匱矣。”由此可見,後金政權對晉商的重視程度有多高。皇太極的戰爭機器所需的全部的火藥、八成的糧食和超過六成的金屬,都來自“誠信”通天的晉商。

對雙方而言,這是一筆雙贏的買賣正是通過晉商,後金纔可能把劫掠來的財物、古董和金銀購變成糧食,來養活被擄掠來的幾百人人口。遼東的米價最終降到了一兩四石,人口增加了數倍,糧價卻壓到了最峰時的幾百分之一。而交易另一方的晉商集團,僅在在崇禎十五年就窖藏了上千萬的銀兩,這些功績在清廷入關後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被御賜了皇商地位。

前面所說的範永鬥、王登庫、靳良玉、王大宇、樑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爲首的“八大家”操縱張家口的貿易活動,並以商爲名,暗中爲滿清輸送軍需物資和情報。他們在滿清最困難的時候給滿清提供糧食,是有名的漢奸家族。滿清入主中原後,爲“財賦有出,國用不匱”,順治初年即將範永鬥、王登庫、靳良玉、王大宇、樑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八位山西有功之商召入京城,賜宴便殿,入籍內務府,封爲皇商。

不要覺得他們只是倒賣一些物資,他們甚至還對大明王朝的中樞進行了成功的滲透。

孫承宗、袁崇煥出鎮遼東期間,對後金也就是現在的滿清進行了經濟上的絞殺戰,如果這個政策能夠成功,甚至不用大明出一兵一卒,滿清也會早早的就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是這觸犯了山西商人的利益,他們請交好的官員出面,不斷的彈劾,不斷的攻擊污衊。最終孫承宗罷官,袁崇煥送命,這裡面晉商是出了大力且有大功的。

其實有明一代,由於士大夫階層的腐朽,不僅僅是晉商一家賣國,當初安徽徽州人胡宗憲在浙江一帶抗倭的時候,那個倭寇的頭子是誰?王直和徐海,巧了,這兩位還是徽商呢?

人家覺得海外貿易利潤大,可朝廷命令禁海,能做海外貿易的也就是江浙的士大夫家族了。所以人家被逼得沒活路了,一咬牙一跺腳,僱傭了一批日本人來侵犯沿海,後來日本人數量不夠,他們就把自己手下的中國人也湊上去,硬是把大明鬧騰個不行。直到他們的徽州老鄉設計把他們弄死這個事情纔算完。

所以這世上的事情有因必有果,張振嶽已經管不着晉商集團是怎麼一步一步走到漢奸的道路上來的了。他只知道一件事,既然這麼多同胞因爲你們的行爲付出了家破人亡的代價,整個民族遭受了那麼多的苦難,那麼就沒理由你們還能繼續安享富貴,有因必有果。。。

第018章 出兵歐洲(三)第047章 遼東歲月(三)第046章 三年之約(四)第020章 穿越火線(二)第020章 西南王(三)第069章 一統南洋(一)第016章 三義百貨(一)第0004章 三朵奇葩(三)第006章 再立新君(六)第063章 光復南京(一)第066章 覺華島主(二)見義勇爲三兄弟第030章 太行山上(三)第018章 三義百貨(三)第062章 威服南洋(二)第028章 西南新政(三)第006章 英雄救美(六)第019章 總督江南(四)第013章 後崇禎時代(三)第008章 天降大任(三)第056章 擁立新君(八)第051章 出兵討賊(一)第039章 武備優先(一)第039章 大混戰(二)第022章 山西鋤奸(一)第017章 三義百貨(二)第051章 啓航(一)第084章 天啓帝(二)第031章 得罪江家(二)第014章 天日昭昭(十一)第076章 北京之行(三)第036章 海商之路(三)第035章 東林禍國論(三)第035章 報仇雪恨(四)第059章 寧遠大戰(九)第044章 武備優先(六)第068章 買賣招標(一)第032章 蘇州民變(四)第008章 遷都南京(二)第010章 北京的末日(十)第025章 山西鋤奸(四)第006章 天日昭昭(三)第077章 北京之行(四)第039章 武備優先(一)第062章 寧遠大戰(十二)第084章 天啓帝(二)第047章 新昆明(三)第012章 天日昭昭(九)第0005章 英雄救美(一)第011章 後崇禎時代(一)第038章 活捉四王子(三)第066章 張獻忠之死(一)第062章 剿滅張獻忠(四)第021章 和記南陽(二)第038章 風雲變幻(七)第031章 草原搶婚(一)第002章 西方來客(二)第032章 報仇雪恨(一)第044章 招賢納士(六)第007章 北京的末日(七)第011章 躊躇滿志(一)第026章 東海之戰(一)第021章 西南王(四)第018章 初戰告捷(四)第027章 中原之行(二)第005章 再立新君(五)第021章 滔天惡浪(一)第033章 大開眼界(一)第018章 三義百貨(三)第064章 威服南洋(四)第046章 遼東歲月(二)第062章 寧遠大戰(十二)第011章 定計昆明(五)第004章 天啓新貴(四)第022章 進軍遼東(三)第046章 三年之約(四)第044章 武備優先(六)第055章 擁立新君(七)第020章 西南王(三)第008章 天日昭昭(五)第006章 天降大任(一)第067章 決戰雅加達(二)第020章 進軍遼東(一)第017章 大叛亂(六)第012章 躊躇滿志(二)第017章 頭號牙商(一)第038章 遊江南(五)第0007章 英雄救美(三)第001章 充軍遼東(一)第062章 剿滅張獻忠(四)第018章 初戰告捷(四)第033章 火併江湖(一)第058章 海上堡壘(二)第034章 風雲變幻(三)第024章 一救唐王(二)第001章 再立新君(一)第024章 臺灣大海戰(九)第0009章 大戰野豬(二)第003章 再立新君(三)第069章 買賣招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