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英雄救美(一)

第001章 英雄救美(一)

南陽府,元時直隸於河南江北行省。洪武初,隸屬於河南布政使。領州二,縣十一。距布政司約六百八十里。

南陽倚(府駐地)於洪武二十四年建唐王府,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唐王被封於此。城南有精山、北有百重山、雉衡山。又有分水嶺,其水北流入於汝水,南流入於淯水(白河的古代稱呼)。西南有臥龍岡。東有淯水,一名白河,下流至湖廣襄陽縣界入漢水。西南有湍水,西北有洱水,皆流入淯水。

和襄城相比,南陽要繁盛了百倍不止,南來北往的商隊如螞蟻一般忙忙碌碌穿梭不停,各種叫賣的小販更是遍地都是。至於集市更是熱鬧的不行,過往的人羣都是摩肩接踵,用揮袖如雲,揮汗如雨八個字來形容絕不爲過。

這也是當初爲什麼張振嶽沒有聽從父輩的建議去遼東,而是選擇逃往南陽的原因。大隱隱於市,這樣一個人口稠密的地方要藏下他們三兄弟實在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了。相反如果是去遼寧,固然是邊塞要地朝廷不及,但是畢竟人煙稀少,真要抓捕,往人煙處設卡就是了,自己這些人總不能和野獸一樣窩在山裡不出來吧。

張振嶽看着這南陽城熱鬧的場面,心中不由一熱,說不定自己還能在這個地方東山再起,再開一家百貨棧了,也許南陽曆史上最大的超市就不會是於東來而是他們三兄弟開的了。如果不是遇到某個故人的話,這個設想或許還有變爲現實的可能。。。

三人初到南陽,自然是要找個地方落腳了。同德客棧就是三人的第一個落腳點,不過他們在這裡註定是隻能住一晚的。三人是用通過胡老爹弄來的假路引辦的入住,這一點保不齊就會成爲將來六扇門找到自己這些人的線索,所以小心無大錯。

張振嶽很快就通過酒館招到了南陽當地的地痞無賴,然後通過他們搞到了一份新的路引,以此來變更自己這些人的身份,接下來租房租地做生意什麼的就要靠這個新的路引了。

路引原本是明初朱元璋爲了加強帝國對於地方人丁控制和管理的一個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流動,爲社會的進步發展製造了麻煩,可在單方面提高了政府管理的實際控制力方面這個制度卻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可惜隨着時間的推延,這項制度的力度不斷下降,到了明朝末年更是名存實亡形同虛設。當然這也是爲什麼明朝末年資本主義能夠萌芽的基本原因,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所有的農村青壯富裕勞動力到深圳等沿海地區務工都需要村支書打介紹信纔可以成行,那麼沿海地區的廉價勞動力從何而來?與此同時就是隨着帝王時代體制的特色,任何一個王朝在開國十年後就會隨着權貴階層的出現和固化而不可避免的產生諸如吏治腐敗的問題。

大明帝國設置路引的初衷是爲了方便朝廷打擊匪類控制地方,可後來就漸漸偏離了這個初衷,這玩意現如今已經變成各級地方官員和小吏生財之道了。所以張振嶽他們手上這三份路引,除了名字以外全都是真的,經得起別人的查驗。原因則是開具這玩意的恰恰就是衙門自己本身,而所謂兜售這些路引的地痞流氓不過是些頂着名頭的中間人罷了。就這個中間人身份還要感謝律法反腐敗,如果不反腐敗了,這個中間人或者說牙人就沒有存在的空間了。

張振嶽他們三人的新身份是南方來的行商,不過現在計劃在南陽落戶經營了,他們很快就通過專門負責房屋租賃的牙人租到了一個二進的小院子。這裡離唐王府和集市都不算遠,房屋本身條件也不錯,所以這租金自然也不便宜,每月三兩銀子。

而衙門負責這個街區事務的小吏在例行公事的收取了一個小紅包後,只是裝模作樣查驗了一下路引就算是完成檢查了。於是,被大明朝廷下令全國海捕的三大要犯就這樣大搖大擺的在河南布政使司名下的南陽府安頓了下來。

“大哥,咱們接下來做什麼買賣好啊?總不能在這裡坐吃山空吧?”在南陽的新家剛剛搞完衛生的蕭嚴有些擔憂的問張振嶽,。

“咱們是不是把百貨棧在南陽再開一家啊”宋小魯到沒蕭嚴那麼習慣性的遠慮,只是有啥說啥而已。

張振嶽搖搖頭道:“不要急,先搞清這個地頭爲妙,這個時代比我們那個強調法治社會的時代恐怕要複雜的多,咱們最好不要輕易露財,不然會惹大麻煩。”

蕭嚴和宋小魯對視一眼後點點頭,他們現在對張振嶽這個大哥是很信服的,說什麼就是什麼。

張振嶽很是欣慰的安排道:“那好,我們三個一起把房間收拾一下,完事後出去轉轉,探探南陽府這塊寶地的深淺。。。”

整理好房間都已經是下午了,張振嶽一行三人上街了。由於人生地不熟的關係,雖然飢腸轆轆,但張振嶽出門第一件事情還是十分穩妥的找了個鐵匠鋪,專門定製了三個匕首。這種匕首完全是參照後世的瑞士軍刀畫出來的,而且他們還不顧鐵匠的反對,專門在這個匕首上帶了血槽。至於匕首的長度,剛好可以塞進靴子裡不會被人發現,而且隨時可以抽出來護身應急。當然訂金是豐厚的,畢竟朝廷明文規定民間不得私自鑄造兵器,人家鐵匠鋪的老闆算是接私活了。臨走的時候,張振嶽他們還一人買了一根半尺長的鐵棍,長度剛好可以藏在手心。然後他們讓鐵匠把前端磨尖,後端拉個可以扣在拇指上的環扣。在匕首出來之前,這三根只有不到前臂一半長的尖鐵棍就算是護身的傢伙了。

“走,咱們找個有名的地方吃個晚飯,順帶探探這個地方的虛實”覺得胃在造反的張振嶽提議大家去吃頓好的。

這個建議在任何時候都是受人歡迎的,蕭嚴和宋小魯自然是樂得食指大動紛紛叫好。

第023章 臺灣大海戰(八)第036章 海商之路(三)第046章 遼東歲月(二)第012章 發家致富(三)第016章 出兵歐洲(一)第012章 躊躇滿志(二)第070章 光復南京(八)第087章 天啓帝(五)第022章 臺灣大海戰(七)第001章 再立新君(一)第004章 天日昭昭(一)第037章 告別南陽(二)第054章 寧遠大戰(四)第027章 中原之行(二)第040章 招賢納士(二)第007章 遼西七匹狼(二)第041章 東林禍國論(九)第062章 威服南洋(二)第053章 出兵討賊(三)第087章 天啓帝(五)第004章 出兵雲貴(一)第025章 滔天惡浪(五)第038章 風雲變幻(七)第027章 東海之戰(二)第058章 海上堡壘(三)第033章 風雲變幻(二)第032章 太行山上(五)第029章 蘇州民變(一)第040章 武備優先(二)第063章 光復南京(一)第068章 張獻忠之死(三)第005章 出兵雲貴(二)第020章 總督江南(五)第074章 北京之行(一)第060章 寧遠大戰(十)第051章 寧遠大戰(一)第022章 滔天惡浪(二)第026章 牛刀小試(二)第044章 榮升參將(三)第012章 大叛亂(一)第037章 報仇雪恨(六)第026章 東海之戰(一)第032章 風雲變幻(一)第026章 一救唐王(四)第074章 北京之行(一)第063章 光復南京(一)第044章 動盪時代(三)第040章 活捉四王子(五)第001章 北京的末日(一)第014章 東山再起(三)第005章 北京的末日(五)第045章 退路(一)第020章 穿越火線(二)第059章 王師北伐(三)第007章 天日昭昭(四)第071章 一統南洋(三)第005章 英雄救美(五)第031章 太行山上(四)第003章 天啓新貴(三)第034章 東林禍國論(二)第071章 一統南洋(三)第007章 唐家兄妹(一)第066章 覺華島主(二)第060章 寧遠大戰(十)第030章 奇恥大辱(五)第073章 買賣招標(六)第031章 太行山上(四)第052章 啓航(二)第017章 大叛亂(六)第038章 風雲變幻(七)第011章 唐家兄妹(五)第048章 三年之約(六)第029章 平臺召對(一)第048章 營救紅娘子(二)第085章 天啓帝(三)第047章 新昆明(三)第005章 充軍遼東(五)第047章 營救紅娘子(一)第023章 滔天惡浪(三)第084章 天啓帝(二)第019章 三義百貨(四)第053章 啓航(三)第088章 天啓帝(六)第032章 得罪江家(三)第053章 寧遠大戰(三)第001章 天啓新貴(一)第068章 光復南京(六)第046章 退路(二)第009章 定計昆明(三)第028章 奇恥大辱(三)第063章 剿滅張獻忠(五)第061章 王師北伐(五)第064章 剿滅張獻忠(六)第037章 告別南陽(二)第083章 天啓帝(一)第068章 買賣招標(一)第0008章 大戰野豬(一)第024章 歐洲故事(三)第009章 遼西七匹狼(四)第037章 告別南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