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北京的末日(七)

第007章 北京的末日(七)

“臣妾就是死也要和陛下死在一起”周皇后一臉堅毅的對崇禎帝道:“臣妾的家人可以對不起陛下,但是臣妾不能,臣妾生是陛下的女人,死也是陛下的女人。”

袁貴妃也哭泣道:“臣妾也不走。”

崇禎帝到了這個時候腦子反而分外清明起來,他的目光投向站在一側的秦浩,看樣子也看得出威國公是謀劃多時了,這大明的江山終歸是難保啊,兒子們出了虎穴也不過是再入狼窩罷了。可身爲父親和丈夫,自己能做的不就是讓他們活下去嗎?

他搖了搖頭:“這是旨意,你們去請懿安皇后同行吧!”

“陛下。。。”周皇后和袁貴妃哭泣道。

“別說了,朕這個父皇是不合格的,兒子還需要你這個親生母親輔佐。”

崇禎帝一步一步走到秦浩面前道:“威國公還有什麼事情需要朕辦嗎?”

秦浩終於認識到,崇禎畢竟是皇帝,就算是大廈將傾,那股撲面而來的威勢也不是自己能坦然面對的。他立刻半跪俯首道:“威國公說了,他能有今天全靠先帝和陛下栽培,所以他不敢有太多要求,只求能盡心王事。但是威國公有個不情之請,還請陛下成全。”

都到這個光景了,崇禎帝不怕人提要求,就怕人不提要求了,所以他點點頭道:“直言無妨!”

“原唐王朱聿鍵當日行事不周,失之操切,還請陛下念在宗室的情分上下旨恢復他的王爵。”

崇禎帝感嘆道:“這個人朕知道,他的妹妹就是張振嶽的夫人安平公主吧!張振嶽果然是個念舊情的人。”

這時,王承恩領着四個皇子進來了,崇禎帝指着他們四個道:“你們都是朕的好兒子,可惜朕不是一個好父親,沒辦法繼續庇護你們了,你們記得了,以後安平公主就是你們的大姑母,而威國公就是你們的姑父。”

崇禎帝不知道自己隨口給定的親戚關係讓張振嶽不舒服了很久一段時間,姑父你妹啊,一想到後世的不要辜負(姑父),他就心驚肉跳。。。

太子朱慈烺帶頭出聲道:“兒子明白,兒子一定會聽姑父母的話,不讓父親操心。”

看着這個有點胖呼呼的兒子懂事的模樣,崇禎帝很是放心的點點頭。過了一會,懿安皇后到了,叔侄簡單問候幾句後。崇禎帝對懿安皇后道:“弟弟無能,沒能守住皇兄傳給朕的江山,以後還請嫂嫂看在皇兄的份上,多多照應這幾個侄兒吧!”

然後對鞏永固等人道:“走吧,都走吧!”

“皇后呢?”崇禎帝突然問道。

一個宮女跑進來道:“不好了,皇后娘娘自縊了。。。”

這真是怎一個亂字了得啊,秦浩有點頭大。。。

而這個時候,在明朝投降的文武勳貴的帶領下,李自成已經騎馬進了正陽門,到了承天門下。正月初三從西安誓師出征,短短七十幾天,大順軍不費吹灰之力,就一舉攻破大明的都城。革命領袖李自成和他的戰友們欣喜若狂。

此刻的李自成頭戴氈笠,身着戎裝,春風滿面,顧盼自如。一路上,異常肅靜。沿街兩旁,家家戶戶在門外擺設香案,門上大書“大順皇帝萬歲萬萬歲”。人們跪伏在香案旁邊,不敢擡頭,額頭上都粘着 “順民”二字。在這些跪伏的人羣中,有許多我們已經熟識的老兄,包括魏藻德、陳演、張縉彥、光時亨。。。

來到承天門(現在叫天安門)前,李自成勒住烏龍駒,看了一眼高懸在門樓上豎着的“承天之門”牌匾,忽然從背後抽出一支鵰翎箭來。

“各位,看匾牌上由上而下那四個金字——“承天之門”。我如果一箭射中‘天’字,就一定能天下一統,江山永固。”

大家齊聲叫好。誰都知道闖王是神箭手,百步穿楊,百發百中。

只見闖王彎弓搭箭,猛一用力,弓弦一響,“嗖”的一聲一箭直奔門牌。大家仰臉定睛一看,不僅傻眼了:鵰翎箭沒射中“天”字,而是牢牢釘在“天”字下面。

李自成也是一愣。承天門前突然沉寂無聲。

還是丞相牛金星頭腦機靈,忙上前躬身施禮:

“恭賀陛下,一箭射在‘天’字下面,正說明大王能夠奪取天下,坐穩天下。”

李自成聽了轉憂爲喜,投弓大笑。文武羣臣和護駕士兵一片歡呼:

“萬歲!萬歲!”

但是李自成的好心情到此就爲止了,因爲承天門並沒有就此向這位擁有三十萬革命小將的革命領袖打開。

李自成很是意外的向投降自己的兵部尚書張縉彥問道:“張大人,這是怎麼回事啊?”

張縉彥支支吾吾了半天,李自成才聽明白了,和着這守承天門的不是京營的油子兵,而是崇禎帝的內操軍,準確來說就是一幫子太監。

李自成大怒,外頭這麼多有傢伙的都投降了,這幫子死閹貨居然還敢阻擋自己的“天威”。

“進攻!殺光他們”李自成怒道。

不過最後李自成說了一句讓所有投降的文武官員臉紅的話,“俺老李一路殺過來,也就這幫閹貨有種,居然敢抵擋俺老李。”

李自成這話分明就說這些投降的人其實是沒種了,這些平日高高在上的傢伙是又羞又恨,卻又無可奈何,形勢比人強,忍了吧!

內操軍的忠義確實不是蓋得,但是實力也是不夠看的,平日仗着人多對付幾個鼠輩或許可以,但是對付成千上萬久經沙場的鼠輩那就有點不夠看了。

儘管如此,內操軍的二千名太監都選擇了死戰到底,用他們手中的武器狠狠的向賊軍殺去。明史把明亡之因歸於太監,這其實是有些無恥了,至少紫禁城能證明這一點。不單單是太監死戰,害怕被**凌辱的三百宮女也選擇了集體自殺。

崇禎帝也算是節儉的可以了,偌大的皇宮,服侍的人員居然不到三千人,可惜大明還是亡了。皇帝再能省,也架不住下頭耗子多啊!

第028章 東海之戰(三)第021章 滔天惡浪(一)第034章 海商之路(一)第0006章 英雄救美(二)第038章 風雲變幻(七)第012章 後崇禎時代(二)第074章 一統南洋(六)第031章 西南新政(六)第032章 草原搶婚(二)第039章 招賢納士(一)第070章 一統南洋(二)第018章 西南王(一)第051章 出兵討賊(一)第055章 寧遠大戰(五)第005章 天啓新貴(五)第034章 東林禍國論(二)第051章 出兵討賊(一)第065章 剿滅張獻忠(七)第060章 王師北伐(四)第011章 磨牙向北(一)第031章 得罪江家(二)第037章 風雲變幻(六)第011章 定計昆明(五)第019章 初戰告捷(五)第073章 一統南洋(五)第013章 大叛亂(二)第072章 一統南洋(四)第028章 一救唐王(六)第012章 東山再起(一)第066章 張獻忠之死(一)第053章 擁立新君(五)第011章 後崇禎時代(一)第064章 寧遠大戰(十四)第004章 充軍遼東(四)第072章 一統南洋(四)第016章 大叛亂(五)第046章 三年之約(三)第009章 唐家兄妹(三)第019章 出兵歐洲(四)第062章 王師北伐(六)第040章 招賢納士(二)第062章 王師北伐(六)第057章 王師北伐(一)第043章 招賢納士(五)第022章 山西鋤奸(一)第006章 再立新君(六)第069章 光復南京(七)第043章 荷蘭王國(三)第033章 平臺召對(五)第002章 英雄救美(二)第042章 武備優先(四)第048章 遼東歲月(四)第034章 海商之路(一)第020章 臺灣大海戰(五)第063章 寧遠大戰(十三)第025章 狼城練兵(三)第043章 動盪時代(二)第048章 遼東歲月(四)第065章 光復南京(三)第026章 中原之行(一)第041章 招賢納士(三)第026章 牛刀小試(二)熱血男兒化英魂第021章 整頓軍備(一)第044章 動盪時代(三)第033章 大開眼界(一)第007章 遷都南京(一)第002章 天啓新貴(二)第011章 抗滿游擊隊(一)第040章 活捉四王子(五)第073章 買賣招標(六)第017章 出兵歐洲(二)第008章 遷都南京(二)第002章 西南風雲(二)第016章 總督江南(一)第051章 啓航(一)第026章 奇恥大辱(一)第064章 寧遠大戰(十四)第037章 告別南陽(二)第015章 躊躇滿志(五)第028章 中原之行(三)第035章 報仇雪恨(四)第005章 充軍遼東(五)第009章 唐家兄妹(三)第067章 決戰雅加達(二)第065章 威服南洋(五)第029章 一救唐王(七)第030章 平臺召對(二)第055章 出兵討賊(五)第019章 西南王(二)第030章 西南新政(五)第006章 天日昭昭(三)第003章 英雄救美(三)第063章 威服南洋(三)第039章 痛擊大順軍(一)第041章 活捉四王子(六)第014章 天日昭昭(十一)第056章 擁立新君(八)第050章 擁立新君(二)第005章 天日昭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