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剿滅張獻忠(二)

第060章 剿滅張獻忠(二)

張獻忠在明末就是個傳奇,誰都知道,造反是個掉腦袋的事情。而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都不是第一批造反的,最早造反的那幫人現在基本上都已經成了死人了。

但是要論持續時間和資歷,除了張獻忠,自然是再無第二人了。人家張獻忠當八大王的時候,李自成還在高迎祥麾下當闖將呢!

無論張獻忠怎麼嗜殺,無論張獻忠怎麼不是東西,他的才略還是很不錯的。除了在隴西那次吃了蕭嚴的虧,幾乎賠光家底外,張獻忠再也沒有讓自己陷入到過山窮水盡的地步。

這一次似乎也不例外,當張獻忠在重慶城下發傻的時候,一條重要的消息被內間送來。明軍主帥張振嶽在成都和四川總兵劉鎮藩不和,結果兩軍發生火併,劉鎮藩被殺。

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張獻忠掐着指頭一想,這都已經是火併王倫了,那估摸着下頭的軍隊是沒多少戰鬥力了。

張獻忠立刻做出決定,繞過重慶,揮師西進,直取成都,浩浩蕩蕩二十萬大西軍就朝着成都殺奔過去。

張獻忠也不傻,他的計劃是佔據全川的,所以他留下了三萬人馬,佔據入川的要求,總之不能讓蕭嚴的軍隊入川。。。

大明崇禎十七年二月十七日,張獻忠揮師二十萬在成都平原上和張振嶽進行了一次著名的決戰,龍泉驛之戰。

不能說這次作戰的情報不對等,因爲張獻忠安插在成都的內奸給張獻忠傳來了大量的情報。不過很可惜,這些情報實際上是的假的,是張振嶽故意放給張獻忠的假情報。

實際上張振嶽手下兩大剛剛完成整合的特務機構非常厲害,無論是秦浩領導的安平衛還是宋小楚領導黑衣衛都是非常厲害的存在。這個宋小楚就是當初張振嶽定親的第一任妻子宋二丫的親弟弟,這個傢伙一直跟隨着張振岳父母去了湖南,因爲不喜歡多說話,加上慮事周全,忠誠可靠,所以成爲了黑衣衛的指揮使。黑衣衛僅僅通過幾次監控,張獻忠安排在四川的內間就被他們挖出來了,緊跟着他們還有意識的控制這些內間,不斷給張獻忠放假消息,鼓勵其西進。從目前的情形來看,張獻忠還真的是上當了,傻乎乎的就帶着二十多萬人奔着成都來了。

張獻忠是真的不知道張振嶽的底細和厲害,不然他絕對不會在這廣闊的,適合騎兵衝擊的平原上擺開陣勢決戰了。。。

根據“除惡務盡”的原則,張振嶽這次是下了大功夫的,不僅是把烏恩其的一萬鐵騎從南洋調到了成都,而且還收買了張獻忠手下的將領劉進忠,就是那個奉命帶着三萬人在重慶打援的傢伙。張獻忠怕這小子出工不出力,還特別許諾,無論損失多少人,自己都會給他補齊。不過很顯然這樣的承諾沒有效果,蕭嚴的大軍剛出現在重慶,這個劉進忠就毫不猶豫的向秦良玉投降了。蕭嚴殺俘的惡名早就傳遍了大江南北,劉進忠怕蕭嚴腦袋一熱把自己給宰了,那自己就樂子大了,所以他選擇向秦良玉投降。

蕭嚴根本就不理這事,他僅僅是跟秦良玉客氣了幾句,就帶着五萬飛龍軍過境了。當時飛龍軍的行軍隊伍給久久不能離去的秦良玉狠狠的上可一課,“這支軍隊是真正的無敵精銳,張獻忠必敗。”

沒有了四大義子,張獻忠麾下的心腹大將變成了王定國、馮雙禮、白文選、馬元定四人。全軍分爲一百二十營,有“虎威、豹韜、龍韜、鷹揚爲宿衛”,設都督領之。城外設大營十,小營十二,中置老營,名爲御營,獻忠居之。又命王定國爲平東將軍,監十九營;馮雙禮爲安西將軍,監十六營;白文選爲撫南將軍,監十五營;馬元定爲定北將軍,監二十營。

千萬別以爲張獻忠的軍隊是拿鋤頭在作戰的農民,其實到了這會啊,就算當初是農民出身,現在也都是百戰老兵了。清一色的大明官家制式武器,這張獻忠的軍隊也不知道變成明軍都幾回了,反正裝備是不差的。

火炮,人有之,火槍,人有之,戰馬,人亦有之。平時和明軍交手的時候,這些傢伙一股腦的砸上去,一般的明軍根本不夠瞧。就是左良玉的兵馬親至,張獻忠也時不時能討些便宜。

正是因爲這些,張獻忠纔有了第一次堂而皇之和明軍主力決戰的勇氣。

二月十七日晨,二十萬大西軍在龍泉驛列隊完畢,張獻忠此刻豪氣沖天。

而張振嶽親自指揮的五萬猛虎軍則在張獻忠大軍對面800米開外的土坡上也完成了集結,張振嶽連一個川軍都不用,他覺得,五萬猛虎軍就夠了。

這讓原本對張振嶽很是不服的川軍各將驚訝不已,他們安排好各自部隊守衛成都後,紛紛選擇找個安全的位置觀戰。。。

張彥宏已經顧不上看父親的位置在那裡了,他們班每一個人,甚至是他們團的每一個人剛剛纔把大炮推到了指定位置,正在非常瘋狂的把拉炮的戰馬牽走拴好,把炮彈從馬車上一箱箱搬下來,忙得大家都光了膀子。

炮兵陣地位於戰場左側的一個土山上,這裡的視角很好,而且迎敵一面有很多低矮的灌木,所以師屬重炮和旅屬火炮團共三個炮團都被放在了這裡,而且大炮都進行了基本的僞裝,加上戒備深嚴,所以張獻忠不知道這裡居然有270門大炮對着他。在炮兵陣地的右側則是火槍兵的方陣,至於騎兵團則藏在右側的樹林後面休息,所以五萬明軍往陣前一站,居然給人感覺是個連三萬都不到的樣子。

所以張獻忠纔會指着對面的明軍哈哈大笑道:“張振嶽,庸才耳,居然就帶着這麼點人就敢來獻醜,我看他是昏頭了,待會斬殺張振嶽者,賞銀一兩。”

下頭的諸將聽聞此言也是跟着哈哈大笑起來。

第003章 西方來客(三)第017章 三義百貨(二)第049章 新昆明(五)第010章 唐家兄妹(四)第071章 一統南洋(三)第006章 英雄救美(六)第017章 臺灣大海戰(二)第004章 英雄救美(四)第022章 進軍遼東(三)第001章 西南風雲(一)第014章 後崇禎時代(四)見義勇爲三兄弟第014章 大叛亂(三)第041章 活捉四王子(六)第012章 躊躇滿志(二)第037章 海商之路(四)第004章 英雄救美(四)第059章 王師北伐(三)第060章 王師北伐(四)第005章 出兵雲貴(二)第056章 擁立新君(八)第039章 活捉四王子(四)第010章 北京的末日(十)第049章 遼東歲月(五)第008章 天降大任(三)第016章 總督江南(一)第035章 大開眼界(三)第011章 後崇禎時代(一)第002章 天啓新貴(二)第008章 北京的末日(八)第007章 唐家兄妹(一)第026章 中原之行(一)第056章 擁立新君(八)第028章 鬥智鬥狠(五)第009章 天日昭昭(六)第007章 唐家兄妹(一)第032章 太行山上(五)第022章 歐洲故事(一)第067章 覺華島主(三)第036章 告別南陽(一)第031章 牛刀小試(七)第039章 告別南陽(四)第040章 招賢納士(二)第038章 背井離鄉第019章 臺灣大海戰(四)第032章 得罪江家(三)第044章 武備優先(六)第076章 北京之行(三)第017章 出兵歐洲(二)第001章 再立新君(一)第037章 報仇雪恨(六)第077章 北京之行(四)第066章 光復南京(四)第067章 張獻忠之死(二)第084章 天啓帝(二)第008章 遼西七匹狼(三)第036章 告別南陽(一)第025章 臺灣大海戰(十)第083章 天啓帝(一)第020章 進軍遼東(一)第0001章 魂歸大明第053章 出兵討賊(三)第010章 遷都南京(四)第021章 滔天惡浪(一)第029章 太行山上(一)第045章 遼東歲月(一)第001章 英雄救美(一)第021章 整頓軍備(一)第012章 躊躇滿志(二)第001章 充軍遼東(一)第044章 痛擊大順軍(六)第012章 後崇禎時代(二)第015章 躊躇滿志(五)第044章 三年之約(一)第002章 再立新君(二)第051章 出兵討賊(一)第021章 整頓軍備(一)第055章 啓航(五)第035章 海商之路(二)第008章 遷都南京(二)第010章 北京的末日(十)第020章 進軍遼東(一)第005章 再立新君(五)第045章 退路(一)第022章 臺灣大海戰(七)第036章 大開眼界(四)第028章 中原之行(三)第015章 大叛亂(四)第032章 風雲變幻(一)第028章 一救唐王(六)第042章 榮升參將(一)第018章 三義百貨(三)第002章 英雄救美(二)第010章 定計昆明(四)第055章 啓航(五)第068章 張獻忠之死(三)第008章 天日昭昭(五)第052章 寧遠大戰(二)第018章 三義百貨(三)第010章 遷都南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