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西南王(二)

第019章 西南王(二)

“蕭總兵,本官一定要參劾你,一定要參劾你。”

“哦,那楊大人你請便吧!”蕭嚴很是無所謂的回覆道:“我還要帶人去黔國公府捉拿奸細,沒功夫陪楊大人您了。”

其實楊畏知如果知道真相,他就不會做這種沒有意義的事情了。爲了控制西南,張振嶽是下了功夫的,首先是命人控制了所有出滇,出黔,出桂的道路,其次是讓秦浩監視雲南地方官員。楊畏知的奏摺還沒傳遞出雲南就會被攔截,然後會有專門的人才仿照他的筆跡來一份內容完全相反的奏摺遞上去。

一般來說這樣操作是沒有成功的可能的,因爲地方官三年就要進行一次大計,就算你能瞞也不過瞞個三年罷了,但是在這明末,由於動亂不斷,起義四起,道路經常堵塞,朝政也因此動盪不安。這個時候不要是三年一次大計了,連許多正常的事務都拖沓了下來。而朝廷的國庫也變得愈發緊張,因爲南直隸藉口道路難行,經常把江南的稅款留滯不送,這下子國庫連老鼠都餓死了。

更糟糕的消息還在後頭,首先是建奴再次入關。

皇太極兵分四路,以大同、宣化一帶爲主攻方向,分別破關口而入。“不攻城池,只在各村堡劫掠”,深入山西中部和河北北部,主要是掠奪明朝財富,消耗明朝經濟和軍事力量。崇禎帝早就得知情報,嚴下旨意,如果城池被後金攻破,守官立即重典處死,然而地方守官只做耳旁風,等到後金軍兵臨城下,各個怯戰,不敢出來對陣,要麼棄城逃跑,要麼緊閉城門,發射大炮而已。明朝南山參將毛鑌,帶部分兵士到永寧開會,永寧城的守將擔心他是後金軍假扮的,四門緊閉,在城上與之對話許久,也不敢放他進來,懼怕後金兵到如此地步,讓人啼笑皆非。閣臣王應熊向崇禎帝奏報說,八月初,後金二十來個騎兵在山西淳縣掠獲婦女小孩千餘人,經過代州城下,望見城上自己的親人,互相悲啼,城上明軍卻不敢發一矢,任金兵從容過去。崇禎聽到後,氣得直跺腳。王應熊還說,淳縣陷落後,後金軍將城中財物捆裝300輛大車而去,幾天後,地方官卻向朝廷報告說,已收復此城。明朝內部的種種腐敗,讓後金兵如入無人之境,在明朝州府臺堡之間往來穿梭。後金諸路兵馬,會於應州,攻克代州,明軍死守大同,堅決不出來對戰,皇太極移師攻萬全左衛(宣化西),斬守備常汝忠,殲滅明軍千餘人,從尚方堡出塞,回到瀋陽。

從崇禎二年第一次入寇以來,到崇禎七年第二次入寇,整整五年時間,朝廷居然拿不出一分錢修繕宣府、大同、薊州的城牆。明明知道建奴還會從這些城防破敗的地方入寇,卻依然抱着能混一天是一天的態度應對,難怪大明氣數盡了,實在是所用的非人啊!

其次就是崇禎皇帝的祖墳被人挖了。

大明崇禎八年(1635年),滎陽大會之後,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起義軍攻破了鳳陽。

事實證明,沒有文化和道德的人最喜歡幹得就是挖人祖墳,由此可見,蔣介石這個反革命頭子還是不錯的,這麼多年都沒去湖南挖人祖墳。高迎祥他們堅信,只要挖了明朝皇帝的祖墳,就等於斷了明朝的龍脈,於是鳳陽朱元璋家的墳頭就被這幫革命領袖給平了。

聽到這個消息,內外交困的崇禎皇帝差點爲之氣絕。

這個時候的西南,崇禎皇帝自然也就顧不上了,張振嶽也夠混蛋,他對於帶兵去打農民軍已經沒什麼興趣了。這年頭幫皇帝幹活沒好處不說,還有一堆王八蛋諸如朝廷文官和兵部的太監在那裡吃拿卡要,而武將更是不堪,搶你功勞不說,甚至暗中還和農民軍暗通款曲,你的作戰計劃可能剛剛出來,還沒過夜就被農民軍知道了,曹文詔是怎麼死的,就是這麼死的。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你真正能做成的事情估計除了兵敗自殺貌似也沒別的了。

所以立志當西南王的張振嶽在給朝廷上奏的摺子中說來說去就是還在平叛,因爲他沒向朝廷要兵要糧,崇禎皇帝也就沒好意思責怪他,日子一久,西南的事情居然跟南洋一樣無人提及了,彷彿大明沒有這麼一塊地方一般。

爲了真正做到大權獨攬,張振嶽毫不客氣的舉起了手中的屠刀。

首先是以“緝拿奸細”爲名,出入黔國公府,逮捕了二百六十多人,這些都是黔國公府的屬官和僕從。張振嶽也顧不上分辨忠奸了,這些人中領頭的被挑出來直接斬首,至於證據好辦的很,自己手下不是有一堆被廢的土司嗎?隨便找一個出來指證自己要殺的人和他們有聯繫就可以了。

秦浩很是得意的隔天就從黔國公府把人抓走,這些人就算求到沐天波母子那裡也沒用,這個時候的黔國公府連自保之力都沒有了,他們已經淪爲張振嶽的傀儡了。

連沐天波三兄弟都被張振嶽以“教習軍政事宜”爲名從黔國公府帶走,天天在狼城跟着張振嶽晃盪。留下的主母陳氏除了看着手下的人不斷被殺,府中的人不斷被替換外,那是毫無辦法。

這樣的恐怖行動進行了一個多月,先後有七十多人被殘酷殺害,一百九十多人被送去了勞工營。雲南計劃修建連接各府的道路,這也是張振嶽爲了真正控制土司勢力而開始的一項工程,這些免費的勞力自然是要派上用場的了。

至於雲南地方官,張振嶽也是分化拉攏瓦解,最終除了那個書呆子楊畏知沒事還跟張振嶽鬥爭外,其他的人已經是隻知有經略而不知有朝廷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改變大明氣數的雲南、貴州、廣西三省的土司改革開始了。。。

第035章 海商之路(二)第028章 牛刀小試(四)第027章 東海之戰(二)第001章 天啓新貴(一)第039章 活捉四王子(四)第052章 擁立新君(四)第010章 北京的末日(十)第027章 中原之行(二)第050章 擁立新君(二)第006章 天降大任(一)第070章 買賣招標(三)第046章 三年之約(四)第043章 荷蘭王國(三)第068章 決戰雅加達(三)第017章 出兵歐洲(二)第0006章 英雄救美(二)第026章 西南新政(一)第071章 買賣招標(四)第058章 寧遠大戰(八)第029章 西南新政(四)第036章 海商之路(三)第006章 出兵雲貴(三)第005章 再立新君(五)第046章 動盪時代(五)第042章 榮升參將(一)第063章 威服南洋(三)第044章 榮升參將(三)第033章 報仇雪恨(二)第020章 穿越火線(二)第034章 大開眼界(二)第055章 出兵討賊(五)第041章 招賢納士(三)第061章 寧遠大戰(十一)第025章 臺灣大海戰(十)危難時刻顯身手第033章 東林禍國論(一)第039章 活捉四王子(四)第016章 三義百貨(一)第007章 遼西七匹狼(二)第024章 一救唐王(二)第037章 風雲變幻(六)第050章 遼東歲月(六)第027章 山西鋤奸(六)第0003章 三朵奇葩(二)第007章 北京的末日(七)第019章 頭號牙商(三)第027章 西南新政(二)第036章 報仇雪恨(五)第005章 天啓新貴(五)第003章 天啓新貴(三)第014章 後崇禎時代(四)第036章 告別南陽(一)第049章 新昆明(五)第009章 唐家兄妹(三)第046章 新昆明(二)第024章 狼城練兵(二)第035章 遊江南(二)第037章 報仇雪恨(六)第037章 告別南陽(二)第060章 寧遠大戰(十)第010章 唐家兄妹(四)第021章 整頓軍備(一)第022章 整頓軍備(二)第046章 退路(二)第083章 天啓帝(一)第007章 唐家兄妹(一)第048章 痛擊大順軍(十)第031章 得罪江家(二)第003章 西方來客(三)第058章 張家大少(三)第087章 天啓帝(五)第021章 出兵歐洲(六)第049章 新昆明(五)第061章 寧遠大戰(十一)第038章 風雲變幻(七)第077章 北京之行(四)第026章 奇恥大辱(一)第015章 天日昭昭(十二)第002章 西南風雲(二)第030章 東海之戰(五)第065章 光復南京(三)第026章 一救唐王(四)第055章 擁立新君(七)第008章 遷都南京(二)第033章 平臺召對(五)第032章 報仇雪恨(一)第071章 買賣招標(四)第021章 整頓軍備(一)第010章 遼西七匹狼(五)第007章 天降大任(二)第022章 山西鋤奸(一)第012章 天日昭昭(九)第047章 痛擊大順軍(九)第020章 臺灣大海戰(五)第004章 再立新君(四)第045章 退路(一)第042章 招賢納士(四)第011章 定計昆明(五)第009章 定計昆明(三)第038章 風雲變幻(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