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天日昭昭(二)

第005章 天日昭昭(二)

大明崇禎二年八月,皇太極在寧錦之戰二年之後終於清醒的認識到,僅憑八旗的力量,要想打通寧遠直逼山海關根本是扯蛋。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估計再過幾年,不用打八旗就完蛋了。就在這個讓他心急如焚的時候,皇太極從山西商人口中得到了一個十分準確的情報,那就是明軍對蒙古一側的防禦已經形同虛設了,整個薊鎮一千二百里的長城已經起不到防禦的作用了。而守軍更是吃空餉嚴重,戰鬥力幾乎爲零。

一個大膽的想法開始浮現在皇太極的腦海中,繞道蒙古,進軍中原。這可是皇太極老爹努爾哈赤辛辛苦苦了一輩子也沒敢做的事情啊,剛一提出來就遭到了幾位大貝勒的反對,不過這個時候的皇太極已經坐穩了汗位,他下了決心的事情,自然不會不了了之。

大明崇禎二年九月,皇太極對八旗進行了最大規模的動員,組織了五萬軍隊,號稱十萬,途經蒙古,繞道古北口,於十一月一日突入中原。己巳之變的大幕被拉開了,歷史再次頑固的回到了它原有的軌道上來了。

承平日久的人在面對災難的時候表現的往往不是堅強,而是脆弱。建奴鐵騎所至,各州府縣的表現只能用白癡來形容。平日這些自命不凡的父母官,以及在老百姓面親人五人六的官差老爺們,在大難臨頭時的表現簡直是令人髮指。既沒有組織青壯去抵抗,也沒有組織百姓逃命。放棄職責自行逃命是普遍現象,甚至還有投降建奴當帶路黨的,成功擴大了建奴的破壞範圍。

這裡面不能不說明軍內部問題多多,害人害己。袁崇煥在得知建奴突破古北口的烽火後,立刻派接替蕭嚴出任山海關總兵的趙率教帶領三千鐵騎晝夜兼程趕往遵化迎戰,他自己點起一萬四千遼東精銳隨後趕來。

以三千人迎戰最少五萬人的八旗,袁崇煥難道是傻了,當然不是。趙率教是袁崇煥的愛將,爲了趙率教袁崇煥都不惜和自己的搭檔滿桂翻臉,自然不存在坑趙率教一說了。

其實無論是袁崇煥還是趙率教本人都計劃好了的,趙率教這三千人只要趕到遵化城,然後像釘子一樣紮在城裡,建奴的攻擊勢頭就自然被遏制了。

以皇太極用兵的謹慎,他不可能允許在自己背後還存在明軍精銳的情況下繼續向北京突進的。而只要皇太極放慢了腳步,袁崇煥就能就位了,到時候北京的局面就變成和寧遠一樣,接下來就要輪到八旗吐血了。

計劃是美好的,趙率教也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袁崇煥對他的偏愛是有道理的。十一月三日,趙率教帶着三千精銳搶在建奴主力阿濟格部到達之前趕到了遵化城,一切都十分順利,接下來進城,利用遵化的城防噁心建奴就可以了。

可是這個時候出狀況了,趙率教是山海關總兵,這遵化的守將朱國彥也是個總兵,雖然兩個人能力不是一個檔次,可都是大明的總兵。於是一向以忠臣自詡的朱國彥就說了,你們遼東軍不許入城,就在城外打野戰好了。聽到這話,趙率教的肺當場就氣炸了:“姓朱的,我就三千人,怎麼跟建奴野戰,你速速開門,我們一同守城,等待督師大軍到來,你不要誤了督師的大事。”

朱國彥搖搖頭,這個不行,老子不過那個什麼鳥督師管。其實朱國彥是存了點小心思的,這遵化城的守軍雖然號稱一萬多,但是實際五千不到,而且多爲老弱殘兵,這怎麼守城?所以他直接對巡撫王元雅道:“咱們正好讓遼東軍先在城外挫一挫建奴的銳氣,這城就好守了。”

這話裡話外,根本就沒把趙率教等人的死活放在心上。這那裡是什麼友軍啊,這比敵人還壞。

趙率教進城不得,退走又不敢(袁崇煥強調令行禁止)。於是次日一大早,趙率教就不得不帶着露宿一夜,水米爲進的遼東軍和阿濟格帶領的四營六千正白旗(原正黃旗)建奴精銳進行了一場毫無懸念的野戰,趙率教本人被阿濟格射殺,其部三千遼東軍全部戰死。

朱國彥所期望的挫建奴銳氣的想法也成了扯蛋,建奴的銳氣沒什麼影響,城下三千遼東軍精銳慘死的景象到是把遵化城守軍的膽氣給挫了。

結果建奴僅僅是一次試探性攻城,平日不習操練的遵化守軍就自行潰散了。害人害己的朱國彥不知道是覺得自己平日帶病無法,還是覺得愧對趙率教和三千友軍,最後也是全家自殺死了個乾淨。忠臣之名到是全了,可這位忠臣辦出來的事情卻讓人恨得只咬牙齒。。。

蕭嚴是十一月二日收到朝廷的勤王烽火的,此時他已經在宣府任職差不多五個月了,雖然修長城的事情因爲沒錢的關係一件都沒做。但是宣府的兵馬讓他一番整頓下來,但也湊齊了戰馬一萬八千匹,馬步軍五萬人,他於十一月四日、趙率教戰死的這天召集了這包括天雄軍和天狼軍的精銳,齊齊的朝着四百里外的京師進發了。此刻他的內心十分茫然,大哥不在,而歷史也還在按照原來的軌道在走,接下來估計就是袁崇煥被捉,自己能改變這些嗎?

蕭嚴看了看遠方,又看了看身後長長的行軍隊伍,對自己的副總兵黃得功道:“去,把斥候都撒出去,這些建奴很厲害的,非常善於奔襲,讓大家槍不離身,箭不離手,隨時戒備。晚上全部靠山紮營。”

十一月六日,蕭嚴自覺行軍緩慢,乃命黃得功帶三萬步軍押後緩行。他自己和孫傳庭、盧象升一起統帥二萬騎軍於八日先行趕到薊州和袁崇煥會師,併成功擊退了圍攻薊州的建奴阿巴泰部。宣府兵也是繼遼東軍後第二支趕到京師附近勤王的軍隊。

督師袁崇煥在戰後檢閱了蕭嚴麾下的這二萬精銳之後,立刻覺得自己底氣足了不少,這時傳來建奴大軍越過薊州直撲京師的消息,袁崇煥立刻點起這三萬四千精銳回援京師。。。

第014章 磨牙向北(四)第068章 買賣招標(一)第054章 出兵討賊(四)第047章 營救紅娘子(一)第001章 西方來客(一)危難時刻顯身手第011章 抗滿游擊隊(一)第027章 西南新政(二)第012章 天日昭昭(九)第026章 西南新政(一)第003章 英雄救美(三)第006章 再立新君(六)第052章 啓航(二)第057章 王師北伐(一)第014章 天日昭昭(十一)第063章 寧遠大戰(十三)第016章 東山再起(五)第026章 中原之行(一)第073章 買賣招標(六)第005章 再立新君(五)第011章 抗滿游擊隊(一)第010章 北京的末日(十)第010章 北京的末日(十)第008章 遼西七匹狼(三)第033章 報仇雪恨(二)第003章 英雄救美(三)第010章 北京的末日(十)第0009章 大戰野豬(二)第006章 北京的末日(六)第049章 擁立新君(一)第031章 草原搶婚(一)第0008章 大戰野豬(一)第023章 山西鋤奸(二)第022章 山西鋤奸(一)第022章 歐洲故事(一)第024章 歐洲故事(三)第028章 西南新政(三)第0002章 三朵奇葩(一)第050章 新昆明(六)第022章 和記南陽(三)第005章 再立新君(五)第020章 西南王(三)第057章 寧遠大戰(七)第037章 東林禍國論(五)第058章 王師北伐(二)第024章 鬥智鬥狠(一)第044章 動盪時代(三)第027章 奇恥大辱(二)第041章 武備優先(三)第014章 天日昭昭(十一)第004章 天啓新貴(四)第003章 充軍遼東(三)第068章 光復南京(六)第062章 威服南洋(二)第010章 遷都南京(四)第019章 三義百貨(四)第068章 光復南京(六)第0002章 三朵奇葩(一)第001章 英雄救美(一)第036章 風雲變幻(五)第002章 充軍遼東(二)第064章 光復南京(二)第031章 西南新政(六)第025章 東海窩集部(三)第015章 東山再起(四)第054章 擁立新君(六)第029章 蘇州民變(一)第001章 充軍遼東(一)第066章 覺華島主(二)第024章 東海窩集部(二)第020章 臺灣大海戰(五)第067章 張獻忠之死(二)第050章 遼東歲月(六)第060章 剿滅張獻忠(二)第006章 英雄救美(六)第020章 臺灣大海戰(五)第025章 牛刀小試(一)第029章 奇恥大辱(四)第030章 蘇州民變(二)第001章 西南風雲(一)第001章 充軍遼東(一)第018章 頭號牙商(二)第034章 報仇雪恨(三)第034章 草原搶婚(四)第046章 動盪時代(五)第039章 招賢納士(一)第041章 東林禍國論(九)第067章 張獻忠之死(二)第026章 東海之戰(一)第075章 北京之行(二)第045章 退路(一)第046章 新昆明(二)第065章 剿滅張獻忠(七)第014章 大叛亂(三)第022章 西南王(五)第060章 王師北伐(四)第056章 海上堡壘(一)第060章 剿滅張獻忠(二)第039章 大混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