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海上堡壘(四)

第059章 海上堡壘(四)

蕭嚴心中倒吸一口氣,看了看身邊一言不發的信王,這皇家的子孫果然都是人精啊。就是這麼一句話,暗示的成分太濃,魏忠賢今晚怕是要誰不着了。

不過職責所在,蕭嚴也不願意多解釋,只是陪着信王等皇上醒來召見。

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時辰,蕭嚴算是徹底服了,從始自終,眼前這位未來的皇帝都沒有跟自己說一句話,這真的只是個十五歲的孩子嗎?

天啓帝醒來之後問得第一句話就是信王何在,跟前伺候的王體乾躬身道:“回稟萬歲,信王已經在殿外候着了。”

“傳”精神不大好的天啓帝閉着眼睛半天就擠出這麼一個字。

身爲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王體乾規規矩矩的走到信王跟前輕聲道:“王爺,皇上醒了,傳您了!”

信王不由自主的哦了一聲,然後衝蕭嚴點點頭,就跟着王體乾進去了。隨後王體乾躬身出來,順手關上了東閣的殿門,和蕭嚴一起退到了交泰殿外。二個人現在都有各自的心思,所以也沒什麼話好說,寒暄了幾句就站在那裡吹風了。很想回去照看孕妻的蕭嚴也還不能走,他待會還得送信王回王府。已經是第十二天了,蕭嚴一直在宮裡當值,謹慎小心的注意每一個環節,好在下頭的軍官都還算勤勉,沒發生什麼異狀。好在自己知道天啓帝什麼時候歸天,不然這麼熬下去什麼日子是個頭啊。

算算日子,大哥和三弟或許已經到了南洋了,此刻或許正在海面上漂浮着,蕭嚴如是想。

交泰殿內,天啓帝正在跟自己的親弟弟交代着整個帝國的後事,確實是後事了。。。

“吾弟當爲堯舜”天啓帝對信王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就把信王給雷到了。

“皇上”信王被驚得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天啓帝卻一把抓住信王的手放在牀邊道:“還是叫我一聲皇兄吧,這麼幾年的功夫,皇爺爺走了,父皇走了,現在怕是朕也要走了,這一大家子怕是要落到你的肩上了。”

信王再次被震驚了,明代之所以沒有宗室相殘的現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宗室子弟如果不當皇帝,那就不能幹政。換句話說,就是別想有自己的勢力,這點連儲君也不例外。爲什麼後來清朝的康熙時期會出現九龍奪嫡的局面,歸根到底還是康熙怕自己的兒子們變成廢物,所以這個管點事,那個管點事,結果苦了下頭的文武百官不說,連太子爺都被坑掉了,這時典型的坑兒子的案例。張振嶽在後代看一些穿越小說時,看到作者把崇禎寫得是心機十足,能把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寫成這樣,我們也只能拜服作者的想象力了,很適合去寫宮鬥或者官鬥劇。

“皇兄,我怕,我怕自己不行”信王喃喃自語了半天才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天啓帝深吸一口氣看向信王道:“你必須行,我們朱家的江山斷然不能毀在我們兄弟手裡。一直以來,朕費盡心思,籌措款項。爲此不惜多次違背祖制,總算是穩住了局面,遼東的建奴、陝西的災荒都被朕停過來了。而現在這些問題朕卻沒有時間去解決了,需要吾弟你來做了。”

信王聽完眼淚都忍不住的掉下來了:“皇兄,皇兄。”

天啓帝呵呵一笑後緩緩說道:“朕知道,這士林裡朕的風評和皇爺爺一樣,好不到哪去,有說朕是昏君的,好吧,朕就算是昏君。有說朕是魏忠賢傀儡的,好吧,朕就算是魏忠賢的傀儡。可朕無法忍受,居然還有人說朕大字不認半個,天天只會做木匠活,天天只會玩女人。朕何曾大字不識,朕何曾貪圖玩樂哪?咱們的父皇誤信人言啊,居然把皇爺爺的內帑給開了,結果是朝局險些顛覆。吾弟切記,今日皇兄不和你談論是非多錯,只告訴你哪些人可用,那哪些人不可用。”

信王擦了一把眼淚後道:“皇兄您說,先告訴我何人不可用,我一定記下。”

天啓帝猛吸了兩口氣,一時上不來,所以努力換氣,同時手用力握住信王的手,那份不甘和無奈就在那裡。

“東林黨切不可用,這些人自詡爲正人君子,行事偏執也就罷了。動不動就搞黨同伐異,視國家大事如同兒戲,而往往這個時候他們又不講什麼正人君子了。他們本就勢力強盛,內把持科舉,外連接江南士紳,吾弟若是如父皇一般信任他們,那我大明江山必然覆亡在即。我大明局勢敗壞到今天的根本原因就是黨爭,所以趙南星等人百死難辭其咎,朕沒有把他們明正典刑、夷滅九族依然是不忍所致,現在看來,反倒是成全了他們。”

“臣弟明白,東林不可重用,朝臣不可結黨”信王含着熱淚應承道,“可是皇兄,他們畢竟是勢大,皇兄在世他們受了打壓暫時偃旗息鼓,若是皇兄不在了,臣弟當如何?”

天啓帝聞言嘆息道:“朕自以爲聰明,自以爲大明需要的是張居正這樣的幹臣,而非趙南星那樣以公義爲名,行結黨營私爲實的混賬。朕當初爲了對付江南士林,爲了充實內帑,朕違背了祖制,提拔了張振嶽這個武將。他到是沒讓朕看走眼,不到一年的功夫就在江南站穩了腳跟,還替朕籌到了銀子。朕本想把他留給你,幫你再穩定一段時間,朕沒有“兔死狗亨”的想法啊,他卻不信任朕。朕可是爲了讓他有生路,有富貴,把駙馬的名頭都給他,還特地留了個世襲的爵位等着你去賞他。可他辜負了朕,他居然買通朕身邊的太監,暗渡陳倉,以下南洋征討不臣的名義就跑了。他真當朕是傻子,出征有帶着全家一起出徵的嗎?咳咳咳咳。。。”

信王連忙勸說道:“皇兄勿怒,實在不行咱們一道詔書下去,想來數萬南征將士中定然不乏忠於大明之人,這張振嶽還不是手到擒來。”

天啓帝看着信王搖搖頭道:“這張振嶽到也不是奸臣,他只是看破了胡宗憲這些人的結局而已。而且茫茫大海,前程如何亦未可知,隨他去吧,今日種得善緣說不定明日得結善果。。。”

第031章 草原搶婚(一)第074章 一統南洋(六)第051章 出兵討賊(一)第048章 營救紅娘子(二)第016章 三義百貨(一)第065章 光復南京(三)第033章 火併江湖(一)第065章 覺華島主(一)第005章 天啓新貴(五)第077章 北京之行(四)第038章 東林禍國論(六)第014章 後崇禎時代(四)第001章 西南風雲(一)第062章 寧遠大戰(十二)第062章 王師北伐(六)第021章 進軍遼東(二)第020章 穿越火線(二)第047章 新昆明(三)第022章 整頓軍備(二)第017章 火種(二)第029章 蘇州民變(一)第049章 遼東歲月(五)第025章 滔天惡浪(五)第019章 初戰告捷(五)第012章 天日昭昭(九)第026章 中原之行(一)第021章 整頓軍備(一)第011章 唐家兄妹(五)第013章 後崇禎時代(三)第012章 後崇禎時代(二)第057章 張家大少(二)第058章 海上堡壘(三)第027章 一救唐王(五)第043章 武備優先(五)第052章 擁立新君(四)第019章 西南王(二)第062章 剿滅張獻忠(四)第046章 退路(二)第034章 海商之路(一)第026章 東海之戰(一)第047章 三年之約(五)第0002章 三朵奇葩(一)第026章 奇恥大辱(一)第044章 武備優先(六)第037章 海商之路(四)第037章 海商之路(四)第001章 北京的末日(一)第042章 痛擊大順軍(四)第081章 大爆炸(四)第054章 出兵討賊(四)第010章 北京的末日(十)第018章 火種(三)第043章 榮升參將(二)第064章 光復南京(二)第048章 營救紅娘子(二)第010章 定計昆明(四)第007章 天降大任(二)第059章 寧遠大戰(九)第004章 充軍遼東(四)第019章 三義百貨(四)第020章 和記南陽(一)第041章 活捉四王子(六)第038章 背井離鄉第036章 海商之路(三)第079章 大爆炸(二)第006章 再立新君(六)第031章 平臺召對(三)第031章 奇恥大辱(六)第035章 火併江湖(三)第005章 再立新君(五)第024章 歐洲故事(三)第024章 狼城練兵(二)第006章 北京的末日(六)第022章 和記南陽(三)第049章 三年之約(七)第035章 海商之路(二)第062章 剿滅張獻忠(四)第045章 退路(一)第008章 天降大任(三)第016章 出兵歐洲(一)第065章 覺華島主(一)第021章 出兵歐洲(六)第026章 奇恥大辱(一)第006章 再立新君(六)第012章 抗滿游擊隊(二)第058章 寧遠大戰(八)第029章 平臺召對(一)第036章 海商之路(三)第015章 磨牙向北(五)第034章 遊江南(一)第015章 東山再起(四)第011章 躊躇滿志(一)第019章 頭號牙商(三)第042章 痛擊大順軍(四)第028章 牛刀小試(四)第029章 東海之戰(四)熱血男兒化英魂第010章 北京的末日(十)第011章 發家致富(二)第032章 得罪江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