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活捉四王子(一)

第036章 活捉四王子(一)

“末將署理指揮僉事張振嶽拜見袁大人”雖然眼前這個個子瘦小、皮膚黝黑的袁崇煥和他的歷史功績明顯不對稱,但是張振嶽還是懷着對歷史大神無比崇敬的心情向出寧遠十里迎接的袁崇煥行了大禮。

“不必如此大禮,不必如此大禮,孫督師已經在關城等候了”袁崇煥爲張振嶽的舉動感染,心情很是一陣大好,在來接人之前,袁崇煥最擔心的一點就是張振嶽是個驕傲自大之輩,現在看來這點反而無需擔心,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шшш ☢тt kΛn ☢C○

張振嶽是在三月二十五日抵達寧遠的,一萬五千多人扣除路上病死失蹤的七十多人外,基本上都到了寧遠,這樣的結果堪稱奇蹟了。

最先抵達的是蕭嚴所部,爲此孫承宗親自從山海關趕到了寧遠,他要親眼見一見這支所謂的虎狼之師。

當皓首白鬚的孫承宗看到排列的齊齊整整的七千五百騎兵和用石灰特製的“巴雅喇”的人頭時,心花怒放的大摸自己的白鬚,他轉身對張振嶽誇讚道:“人才難得,人才難得,了不起,了不起啊!”

點校是十分嚴格的,因爲孫承宗已經是被邊軍搞怕了,不過即使如此孫承宗也不虞有他,不顧部下祖大壽擔心有詐的勸阻,在袁崇煥、張振宇、烏恩其等人的陪同下親自下城樓到城外的空地上點校兵馬。

“嗯,這些人是女真人?”孫承宗一看民族裝束就看出索倫兵是女真人了,然後十分驚訝的看向張振嶽。

張振嶽連忙躬身道:“回稟督師,這些人並非女真,而是索倫人,全部是末將在東海一戰中從巴雅喇手裡救出來的,絕對忠誠可靠。”

見孫承宗點點頭沒有多言,張振嶽又介紹道:“一共七千五百騎兵,其中蒙古兵三千,漢兵二千,索倫兵二千五百人。”

孫承宗沒有接話,又是仔細看了看,才發現這支軍隊的士兵素質雖然頗高,但是裝備缺乏嚴重,一是用的弓箭十分落後,二是鎧甲護具嚴重不足,全軍七千五百人,帶甲着不過千人而已。想想自己麾下的那十一萬邊兵,裝備到是齊全,可卻不思作戰,專想逃跑,到是浪費了好裝備。想到這裡,孫承宗轉首對袁崇煥道:“元素啊,我想了許久,這個兵甲器械的管理要有個新章程,不是什麼兵營都能獲得鎧甲護具的,作戰部隊應該優先配甲,資源應當合理分配纔是。”

袁崇煥連忙拱手道:“是,卑職稍晚就和馬總兵,祖參將議定此事,先把寧遠前線各營的問題解決了。”

孫承宗在點校完畢後,就要離開了寧遠,這時已經換上指揮僉事官服的張振嶽靈機一動,拉着諸將一起半跪道:“吾等願意以死報效朝廷,只是目前新軍初成,有其兵而無其名,還請督師賜名。”

孫承宗滿意的點點頭笑道:“此事莫急,待老夫回到山海關請到朝廷的旨意便可。只是張振嶽,烏恩其,本督師有一言相問於你二人,若是將你二人所部拆散,你二人可願否?”

烏恩其還沒反應過來,機靈的張振嶽連忙道:“回稟督師,這裡的七千五百將士並非張某等人的私兵,乃是吾皇萬歲的兵馬,但憑朝廷任用。”

烏恩其看到孫承宗的目光又投向了自己,連忙道:“張振嶽安答要說的就是我要說的。”

孫承宗哈哈大笑,連說三個好字就離開了。。。

十五天後,兵部職方司派員前來點校後,宣讀了天啓皇帝的聖旨。將這七千五百人一分爲三。其中三千蒙古人被編爲寧遠騎兵,設參將一員,都司三員,烏恩其被任命爲正三品參將,阿古拉,特穆爾,左良玉爲都司,該部歸屬副總兵滿桂指揮,強調一句,時任寧遠總兵爲尤世祿。之前所授都指揮使一職雖然也是正三品武官,但那是管衛所的,而參將則是軍隊內部的官職,用今天的話說烏恩其他們被劃到了野戰軍的作戰序列中去了。估計是孫承宗認爲這三千蒙古人是最強戰力,斷然沒有閒置的道理。

而二千由遺民組成的漢兵則和這次逃回來的六千漢民一起被編入了寧遠衛所,歸屬於袁崇煥名下,由五品衛指揮僉事何可綱負責。至於李傑,由於救民有功,被授了個六品的千戶之職,一併去了寧遠衛所。

張振嶽這二千五百索倫兵則在孫承宗反覆考慮後並沒有被劃入參將祖大壽這支遼軍名下,而是單獨成一軍,稱索倫鐵騎。張振嶽被授了個遊擊將軍,蕭嚴、宋小魯、逯恆遠、逯恆祥、逯恆章五人分任千總,各轄五百人,索倫鐵騎歸屬於副總兵魯之甲管轄。

這麼一堆任命下來,品級什麼的不要說烏恩其,蕭嚴和宋小魯都搞不明白了,他們悄悄來問張振嶽。

張振嶽笑着道:“其實明代的武官官制並不複雜,只是分爲地方部隊和野戰部隊上有所出入而已。咱們兄弟現在等於是被分到了野戰部隊了,太多的我也不清楚,這好像總兵官一職在遼東就只有山海關總兵官馬世龍、寧遠總兵官尤世祿,不過馬世龍是總鎮總兵,咱們的尤世祿是個遊擊總兵。咱們寧遠還有二個副總兵官滿桂和魯之甲,這相當於後世的軍長、副軍長。下頭是五個參將李承先、朱梅、祖大壽、烏恩其、趙率教,相當於是後世的師長,地方上則是都指揮使。至於我這個遊擊將軍嚴格來說也是從四品的官位,相當於旅長,地方上則是指揮同知。你們幾個的千總相當於後世的團長,下頭的把總相當於後世的營長,標長就相當於連長,現在懂了吧?”

蕭嚴和宋小魯聽完之後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朝着張振嶽一陣猛搖腦袋。

張振嶽氣道:“不懂就滾蛋,我現在可不光是你們的大哥,還是你們的上官了,官大一級壓死人知道不,我現在就可以壓死你們。”

終於在這個時代捧上鐵飯碗的三兄弟打鬧在了一起。。。

而寧遠城也隨着張振嶽等人的到來,野戰部隊擴大到了二萬五千多人,地方部隊也達到了六千之數,真正的是雄兵三萬守寧遠了。。。

第044章 痛擊大順軍(六)第035章 東林禍國論(三)第003章 英雄救美(三)第003章 充軍遼東(三)第056章 張家大少(一)第036章 報仇雪恨(五)第036章 大開眼界(四)第064章 威服南洋(四)第009章 天降大任(四)第0003章 三朵奇葩(二)第043章 動盪時代(二)第018章 出兵歐洲(三)第025章 臺灣大海戰(十)第068章 買賣招標(一)第030章 太行山上(三)第012章 東山再起(一)第033章 火併江湖(一)第035章 海商之路(二)第053章 啓航(三)第042章 動盪時代(一)第017章 總督江南(二)第050章 遼東歲月(六)第002章 充軍遼東(二)第038章 背井離鄉第014章 後崇禎時代(四)第029章 太行山上(一)第0005章 英雄救美(一)第021章 出兵歐洲(六)第025章 狼城練兵(三)第017章 臺灣大海戰(二)第010章 北京的末日(十)第004章 英雄救美(四)第064章 剿滅張獻忠(六)第005章 英雄救美(五)第072章 一統南洋(四)第009章 北京的末日(九)第017章 臺灣大海戰(二)第071章 一統南洋(三)第014章 磨牙向北(四)第019章 西南王(二)第012章 磨牙向北(二)第025章 滔天惡浪(五)第019章 初戰告捷(五)第023章 整頓軍備(三)第010章 唐家兄妹(四)第013章 大叛亂(二)第054章 出兵討賊(四)第010章 遼西七匹狼(五)第037章 遊江南(四)第021章 臺灣大海戰(六)第033章 草原搶婚(三)第067章 光復南京(五)第029章 西南新政(四)第024章 東海窩集部(二)第054章 寧遠大戰(四)第052章 啓航(二)第042章 痛擊大順軍(四)第030章 蘇州民變(二)第007章 遷都南京(一)第058章 張家大少(三)第005章 北京的末日(五)第015章 東山再起(四)第025章 臺灣大海戰(十)第066章 決戰雅加達(一)第029章 平臺召對(一)第062章 寧遠大戰(十二)第068章 張獻忠之死(三)第060章 王師北伐(四)第049章 營救紅娘子(三)第058章 寧遠大戰(八)第021章 和記南陽(二)第004章 天啓新貴(四)第044章 榮升參將(三)第070章 光復南京(八)第017章 大叛亂(六)第045章 三年之約(二)第022章 和記南陽(三)第061章 王師北伐(五)第006章 遼西七匹狼(一)第017章 總督江南(二)第028章 東海之戰(三)第033章 大開眼界(一)第005章 英雄救美(五)第005章 充軍遼東(五)第001章 天啓新貴(一)第043章 動盪時代(二)第041章 荷蘭王國(一)第027章 山西鋤奸(六)第067章 覺華島主(三)第025章 臺灣大海戰(十)第041章 招賢納士(三)第030章 太行山上(三)第014章 躊躇滿志(四)第035章 報仇雪恨(四)第065章 威服南洋(五)第023章 一救唐王(一)第012章 磨牙向北(二)第024章 鬥智鬥狠(一)第050章 遼東歲月(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