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廷議

“大人,後金來襲,已經圍困西平,羅副總兵派人來廣寧求援。”

廣寧,中軍大帳,一名身穿兵甲的武將從帳外走了進來,單膝跪在王化貞身前。

“這些韃子,連年都不讓本官過安生了。”王化貞一甩袖袍,面露不滿之色,說道,“西平有三千守軍在,又有鎮武劉渠的兩萬人在,閭陽的祁秉忠一萬兵馬,後金想要拿下西平,沒有那麼容易。”

中軍遊擊孫得功躬身抱拳,說道:“大人,此時正是挫敗後金兵馬的良機。”

“此話怎講?”王化貞看向孫得功。

孫得功是他的心腹,不然也不會用他做中軍遊擊,哪怕廣寧有傳言說孫得功與後金暗中有勾結,他也並未相信,仍然信任孫得功。

孫得功開口說道:“後金圍困西平,有閭陽和鎮武的兵馬在,便可三面夾擊,同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炒花答應出動四十萬大軍攻打瀋陽,趁着後金顧此失彼之際,末將認爲,應該發動廣寧全部兵力,出城與閭陽鎮武西平會合,聯手擊潰後金來襲兵馬,一舉扭轉我大明與後金的遼東局勢。”

王化貞手捻鬍鬚,面露沉思。

大帳內的祖大壽站了出來,說道:“大人,萬萬不可,孫遊擊的話信不得。”

“祖復宇,你什麼意思?”孫得功瞪向祖大壽。

祖大壽並未看孫得功,而是繼續對王化貞說道:“大人,先不說孫遊擊的計策可不可行,單是孫遊擊與後金的事情還未解釋清楚,他的話便不能相信。”

“祖復宇,你憑什麼認爲老子是後金的內奸!”孫得功漲紅着一張臉,用手指着祖大壽。

祖大壽冷哼一聲,說道:“無風不起浪,廣寧的那些傳言到底是真是假,你孫得功心裡應該最清楚。”

“放屁。”孫得功怒道,“老子一心爲我大明殺敵滅寇,你憑什麼說老子是後金的內奸,老子還說你是後金內奸呢。”

“廣寧城中的那些傳言可不是說我祖某人的。”祖大壽譏諷道。

孫得功轉身看向王化貞,單膝跪地,說道:“大人,末將願意率兵去西平,與後金決一死戰,以全末將一顆忠貞報國之心。”

王化貞虛擡一下右手,說道:“孫遊擊快請起來,本官信你不是後金內奸,廣寧城中的那些傳言,想來是後金故意散播,用來離間你我將帥二人之間的關係。”

孫得功站起身,抱拳說道:“末將謝大人信任。”

“大人,空穴來風未必沒有緣由。”祖大壽說道,“孫得功不過是中軍遊擊,就算後金要離間,也應該離間幾位總兵和大人之間的關係,而不是離間他一箇中軍遊擊將軍。”

王化貞朝祖大壽擺了擺手,說道:“不必再說了,本官已經決定,派廣寧全部兵力與祁秉忠會合,合兵對後金兵馬迎頭痛擊。”

“末將願意率兵出戰。”孫得功站出來請戰。

王化貞滿意的點點頭,旋即說道:“孫得功,祖大壽聽令。”

“末將在。”

孫得功和祖大壽單膝跪地,一抱拳。

王化貞繼續說道:“本官命你們二人,率廣寧兵馬前往閭陽與祁總兵會合,解西平之圍。”

“末將得令。”

孫得功和祖大壽同時答應一聲。

王化貞說道:“好了,現在就出發,本官在廣寧等你們凱旋的消息。”

“是。”孫得功答應一聲,領了帥令,與祖大壽一同離開中軍大帳。

來到大帳外,祖大壽冷聲說道:“孫得功,本將會盯着你,若是本將發現你與後金真有勾結,必將親手砍了你的人頭。”

走在一旁的孫得功瞅了祖大壽一眼,淡淡的說道:“祖將軍有時間盯着本將,不如想想到了戰場,如何才能多殺幾個後金的兵卒。”

“哼。”祖大壽冷哼一聲,先一步走在前面。

孫得功望着祖大壽的背影,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

京城,年味還未完全消散,街上留下不少鞭炮炸開後的殘留的碎紙皮,家家戶戶門外貼着春聯。

內閣首輔劉一燝因爲遼陽和沈遼的事情牽連,已經不再是首輔,接任首輔的人是東林黨出身的葉向高。

葉向高在萬曆四十年便是首輔,後來致仕,這一次新起復,使得東林黨的勢力在朝中到了巔峰,可以說是達到了東林黨人所說的衆正盈朝,而且早在劉一燝還是首輔的時候,東林黨便已經準備推出葉向高接任首輔之位,劉一燝也並非東林黨最信任的人。

葉向高一上任,便大刀闊斧,天啓啓用了熊廷弼爲遼東經略安撫遼東局面,他便藉助內閣,推動王化貞升任遼東巡撫。

兩個人剛一上任,便因爲對後金的策略產生了矛盾。

熊廷弼主張以防爲主,伺機收復失地,而王化貞主張聯合蒙古人一同攻打後金,一舉平定後金之亂。

遼東經略巡撫不合的事情,早就傳到了京城,熊廷弼和王化貞互相指責的奏摺,也經常出現在內閣。

時間一長,朝中大臣都知遼東巡撫和經略不合,與大局有礙,不利於抵禦後金,很多人對遼東的局面開始不看好。

因平苗功勞晉升兵部尚書的張鶴鳴,專爲此事召開廷議。

朝中大臣聚到一起,商議熊廷弼和王化貞去留一事。

廷議召開的人是張鶴鳴,主持廷議的人卻是內閣首輔葉向高。

“諸位大人,下官以爲,熊經略不易繼續留在遼東,如今遼東經撫不和已經鬧得沸沸揚揚,繼續下去,對遼東並無益處。”給事中惠世揚開口說道。

他是東林黨人,與王化貞同爲一黨,自然向着王化貞說話,加上熊廷弼爲楚黨出身,朝中多數人都不希望熊廷弼繼續留在遼東。

“下官認同惠大人所言,熊經略不應繼續留在遼東。”一旁的周朝瑞出聲贊同。

張鶴鳴看向其他大臣,說道:“諸位同僚以爲呢?”

作爲兵部尚書,他極爲信任王化貞,尤其王化貞使用毛文龍收復鎮江,可謂是大明對後金的第一次大捷,所以王化貞所有的建議,他全都支持,也因此使遼東兵馬大半落入王化貞之手。

第八百八十六章 十寨的反擊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虎字旗大軍出現在蒙古大軍營地外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重炮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閉門羹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逃兵第兩千零一十八章 天啓大行第三千零六章 謀劃與清國結盟第一百四十章 跑海之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青城汗帳兩千零三十二章 混入軍中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官軍主動出擊第四百四十四章 羞辱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逆奏本第二千八百三十三章 抓人第二千零九十九章 火銃兵迎戰白桿兵第二千三百六十四章 父子不和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蒙古騎兵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摸黑上島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大同來的奏本第八百八十章 蓋倫船第二百四十四章 去巡撫衙門告狀第二千三百二十五章 墊腳石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第一千四百八十章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代州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第八百一十五章 規勸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大戰開始前的緊張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來人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談崩第二百三十八章 燧發步槍第二千六百零八章第二千六百三十六章 虎字旗的初心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勝利下的殘缺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扎木合再到青城第七百二十七章 盯上虎字旗的財富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龍騎兵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招安失利第二千八百三十一章 提審衍聖公第二百四十章 守備大人的人第九百八十四章 廝殺第二千二百二十五章 碰上了去家裡的人第二千三百九十五章 代善服軟第三百四十一章 痛擊馬匪第七百二十一章 廣寧兵敗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建奴來青城的目的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出逃第五百五十五章 借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暗懷心思的王心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挑選動手的目標第四百零九章 針對虎字旗貨倉的陰謀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棄軍而逃第二千四百八十章 嚇到的孔貞堪第二千九百九十八章 以利誘利第二千八百零五章 上門質問第二千五百二十一章 順天巡撫傅宗龍第二千五百六十八章 譚家寨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登門第二千九百八十五章 擊鼓鳴冤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第二千七百二十九章 英國公府來人第二千二百五十九章 順利的讓人意外第一百五十五章 王朔臣的到來第二千零二章 活不下去的佃戶第二千六百五十五章 失利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流言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送入大牢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認不清自己第二千四百四十三章 沒錢不走第二百六十三章 青城汗帳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棄軍而逃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有客來訪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矛盾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談崩第三十八章 大軍無糧第二千三百九十五章 代善服軟第八百零二章 潰敗第三千零四十八章 土匪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逃命第二百六十三章 青城汗帳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召集村民第二千六百八十三章 幾路大軍進犯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援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埋伏第二千四百二十九章 魯王第二千二百八十三章 旅順南城第二千八百六十一章 憤怒的吳三桂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出兵第九百五十一章 送炮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給守備府送信第五百三十章 外情局送來的消息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虛僞而待第二千三百二十二章 盟使第七百六十七章第二千四百四十一章 大軍開拔第七百八十八章 北虜的信第二千九百四十六章 楊公公施加的壓力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逃出生天的袁氏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