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沈遼失守

時近四月,天氣越來越熱,大地已經化開,地裡的麥苗開始吐穗,再有一個月便可以收穫。

自打張文合離開靈丘後,一連幾個月,徐通都沒有再做針對虎字旗的事情。

當然,不是他不想,而是已經自顧不暇。

因爲徵收各家商鋪剿匪銀子的事情,大同官員紛紛上奏,彈劾徐通,甚至連宮裡都傳來申斥的旨意。

若不是他這個巡撫剛上任不久,不宜立即罷免,吏部早就把他這個巡撫撤換了。

“大當家,京城來消息了。”趙武拿着竹筒走進簽押房。

劉恆放下手裡的公文,說道:“拿過來。”

趙武拔下竹筒的塞子,把裡面的信交到了劉恆手中。

看完信,劉恆把信按在手下,喃喃自語道:“瀋陽,遼陽終究還是丟了,後金大勢已成,歷史終究沒有改變。”

哪怕明知道遼東會是這樣一個結果,可當他知道了遼東的戰況,還是難免讓他心中悲傷。

他的悲傷不是爲了大明,也不是爲了大明朝廷,更不是爲了朱家天下,而是爲了遼東的百姓,爲了大明千千萬萬的百姓。

趙武見劉恆神情不對,關切的問道:“大當家,您怎麼了?”

“沒事。”回過神的劉恆擺了擺手。

對於三月發生在遼東的這一戰,他早已經知道結果,現如今手裡的這封信,也只是對這個結果的再一次肯定。

趙武拿起案桌上的大茶缸,把裡面的水全都倒掉,重新換上了新茶,倒上剛燒開的熱水,重新放在劉恆的案桌上。

劉恆拿起火摺子,把信燒掉,紙灰丟到地上用腳碾碎,然後才道:“去把趙先生和許學武找來。”

“是。”趙五答應一聲,退出簽押房。

時間不長,最先來到簽押房的是許學武。

他一進來,先是朝劉恆行了一禮,然後雙手垂立身體兩側,身形筆直,嘴裡說道:“大當家您找屬下?”

劉恆放下手裡的大茶缸,說道:“大員島那邊的情況如何了?現在有多少艘咱們自己的船隻?”

侍從司有大員島送回來的消息,作爲侍從司的實際管理者,自然對一些重要的事情有所瞭解。

甚至很多劉恆自己都不清楚的事情,侍從司都已經整理出來,形成了文檔。

許學武說道:“大員島因爲人手所限,開荒的土地並不多,水手也只是勉強夠用,到是船廠那裡,自大沽口搬到笨港之後,已經開始造船,但缺少大木,到目前爲止咱們虎字旗一共打造五艘海船,還有一艘船是從鄭千戶手中買來。”

“這麼說咱們虎字旗一共有六艘自己的船隻?”劉恆問向許學武。

許學武回答道:“是有六艘海船,但因爲水手不足的關係,笨港的船廠開始以檢修船隻爲主,新船的建造已經放緩。”

劉恆點點頭,旋即說道:“傳信給大員島,要求他們派一艘船來大沽口,有任務。”

“是。”許學武答應一聲。

劉恆繼續說道:“告訴黃重的兵器局,打造一批兵甲,兵器以長矛爲主,配上一些刀和箭矢,甲要鎖子甲和棉甲,半個月內,必須湊齊二百人的兵甲。”

“是,屬下回去就派人通知黃司局長。”許學武答應道。

“兵甲的事情用軍政司的命令,由侍從司擬文,到我這裡用印。”劉恆補充了一句。

“是。”許學武答應一聲。

劉恆繼續說道:“你先等一會兒,一會兒趙先生過來。”

時間不長,趙宇圖從外面走進簽押房。

一進來,他便到:“大當家您找我?”

“坐。”劉恆伸手示意趙宇圖坐下。

趙宇圖走到一旁的板凳前,坐了下來。

劉恆這纔開口說道:“你們後勤局需要準備出一批糧食,要夠五六百人吃上三個月的,半個月後,交由第一千人隊運送去大沽口。”

坐在凳子上的趙宇圖問道:“大員島不是已經能夠自給自足了,怎麼還要準備糧食,不會是出什麼事情了吧!”

劉恆說道:“糧食不是給大員島的,是給皮島送去的。”

“皮島?”趙宇圖面露不解。

“跟我來。”

劉恆說了一聲,然後自己站起身,走到側面的牆壁前面。

牆壁上掛着兩張地圖,其中一張是大明和蒙古地圖,另一張是關於海上的地圖,上面標記着各處的港口,還有呂宋,倭國,大員島。

劉恆擡手一指海上那張地圖的一處地方,說道:“這裡就是皮島。”

趙宇圖走近後,仔細打量了那處被指到的地方,說道:“這裡應該是朝鮮地界了吧?大當家你想要佔據這個小島?”

劉恆用手點了點地圖上的皮島,說道,“這個島上已經有人了。”

“朝鮮人?”趙宇圖問。

“不是。”劉恆說道,“是一個叫毛文龍的遊擊將軍,從遼東過去的。”

趙宇圖一愣。

不過,沒等他開口問,劉恆解釋道:“剛收到京城送來的消息,遼東明軍大敗,瀋陽遼陽都丟了,遼東經略袁應泰自盡,朝廷重新起復熊廷弼,去做遼東經略,遼東巡撫是王化貞。”

“怎麼就敗了呢!”趙宇圖不願意相信明軍又一次大敗。

在他眼裡,遼東女真不過是疥癬之疾,楊鎬三路大軍之敗就已經夠不可思議,現在又敗,而且還丟了瀋陽和遼陽兩座重城。

“明軍之敗不在外,而在內。”劉恆說了一句。

當初薩爾滸一戰他親身經歷過,或者說是他的前身親身經歷過,女真人是厲害,可明軍這邊各營的親兵家丁也不弱。

可惜當時大軍還沒出徵,事情就鬧的沸沸揚揚,被女真人探知了楊鎬的行軍路線和戰略,幾個總兵又各懷心思,最後纔給了女真人各個擊破的機會。

“唉……”趙宇圖嘆了一口氣。

去年一連換了三個皇帝,黨爭越發嚴重,沒有人關心遼東的事情,只顧着忙於爭鬥,最後遼東的明軍一敗再敗。

趙宇圖說道:“皮島地處後金後方,若是那個毛遊擊能夠在這個地方站穩腳跟,對女真人何嘗不是一個威脅。”

作爲讀書人,他不願意看到大明接連失利,心中還是希望明軍可以剿滅女真人這夥叛亂。

第二百六十三章 青城汗帳第七百三十五章 爭權第九百九十九章 離去第一百二十四章 老熟人第二千三百六十四章 父子不和第八百零二章 潰敗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第八百七十六章 招安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合作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擒獲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涼山土匪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個主動站出來分田的人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本地鄉紳拜訪第二千二百七十七章 再請第四十七章 翻牆入院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找上門第二千九百七十四章 趕出驛館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招降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拔營第四百四十八章 退朝第五百九十九章 得到消息的徐通第六百四十二章 楊遠的提議第二千七百六十七章 從遼東半島退兵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第二批人員第五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消息第二千四百零七章 一個不留第二千二百四十八章 破襲的謀劃第二千八百二十八章第八百五十九章 騎兵衝鋒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追擊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俄木布洪第七百七十二章 應對第二千七百三十三章 見英國公第六百九十八章 拒絕與兀魯特部的合作第三百九十七章 講武堂第六百七十九章 用飯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獻家財第一百零九章 卜石兔退兵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忠賢請假(去醫院)第二千三百五十五章 八旗兵動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滿桂誤我第二千二百四十六章 拿下鹿島第三百四十四章 查大同匪患請假看病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驚怒第七百五十一章 退兵第三千零三十八章 魏國公的道理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上萬大軍圍攻天成衛第五百八十三章 千人騎兵隊統領第九百八十七章 停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進青城的規矩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察哈爾部使者第三百八十四章 炮手教官第三千零三十八章 魏國公的道理第八百一十章 交代第二千九百一十二章 等不到的援軍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第一千一百零九章第三千零一十四章 錢士升之勸第三十五章 營嘯第二百四十八章 來信之人第二千零六十五章 洛陽城破第二千四百一十六章 優勢不再第五百四十五章 被劫貨物的消息第二千三百七十二章 一場二邊都心知肚明的偷襲第九百五十五章 勸說卜石兔出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參謀部第七百三十三章 重要的消息第二千三百九十五章 代善服軟第二百五十八章 蒙古甲騎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找上門第五十五章 襲營第二千三百八十七章 嶽託兵敗第二百二十二章 討要銀子第四百一十章 陳尋平要造反第二千八百三十六章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第六百七十六章 徐記商隊第六百三十七章 用飯第四百八十九章 動心的田生蘭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堅守城牆的縣令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勝利下的殘缺第十九章 惱怒的趙宇圖第二千四百五十六章 衙門換人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陳尋平和張三叉的到來第九百五十三章 怒火撞頭的卜石兔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第二千九百五十三章 范文程開口要山海關第二千六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來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買第二百一十五章 農戶(補欠更)第二千三百五十七章 斬帥的機會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朝廷來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服軟第二千八百三十章第二千七百三十二章 半路被攔的安鄉伯第二千五百六十章 來自登萊的求援第二千九百八十六章 不見第二千四百八十二章 孔氏對餘淮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