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三十二章 好處少不了孔氏一份

在場的人都明白,沒有之前那麼多藩王的例子在前,魯王也不可能這麼痛快就答應拿出錢糧用來守滋陽城。

即便如此,魯王也捨不得拿出太多的錢糧出來。

「張長史在魯王府這麼多年,可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兗州知府目光希冀的望向張碩誠。

希望能夠通過眼前的這位魯王府長史,從魯王府要來更多的錢糧。

張碩誠自然明白兗州知府是什麼意思,當即一搖頭,說道:「魯王殿下既然說了錢糧的數目,魯王殿下不會輕易的改變,這方面我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這番話一說出來,兗州知府面露失望。

他是真想從魯王府這裡弄來足夠守爲滋陽城的錢糧,誰讓滋陽城內屬魯王府最是富有。

「不過,我倒是有一個辦法,或許能夠解決眼下城中所缺的錢糧問題。」張碩誠轉言又給了兗州府官員希望。

兗州知府急忙問道:「張長史若是能夠解決此事,便是幫了本官的大忙,待虎賊退兵之後,本官定會銘記此次張長史的恩情。」

然而這話聽到張碩誠耳朵裡,跟放屁一樣。

大家都在官場上混,誰要把這種惠而不實的口之語當回事,誰就是大傻子。

「府臺這話我可記下了,真到求上門的那一天,府臺可不能忘記今日之前。」哪怕明知道兗州知府空口白話的許諾,張碩誠還是拿話架了一句。

兗州知府捋了捋鬍鬚,道:「張長史儘管放心,本官向來守諾,所以有什麼好辦法解決眼下滋陽之憂,張長史還請直言相告。」

面對有可能化解眼下滋陽城之危的人,兗州知府十分的客氣。

「府臺見外了,我雖不在知府衙門,只在魯王府做長史,可魯王府也在滋陽城,我同樣也有責任維護滋陽城。」張碩誠笑着說,並沒有急着說出解決滋陽城缺錢糧的辦法。

這時候一旁的兗州同知忍不住開口說道:「張長史就別再客氣了,虎賊大軍都到了眼皮子底下了。」

「看我這個腦子,差點誤了事。」張碩誠用手輕輕一拍額頭,彷彿再衆人面前表示歉意一樣。

可嘴裡還是沒有直接說出解決的辦法。

兗州知府這時候看明白了,這是在要好處,便道:「張長史可是有什麼想法,但說無妨,只要本官能夠做到,絕不推辭。」

「呵呵,府臺這是哪裡的話,作爲滋陽城的一份子,守住滋陽城我也有責任。」張碩誠露出一臉笑容,嘴裡說着一些寡澹無味的話。

如果不看他臉上的笑容,兗州知府一定相信他說的都是真心話。

兗州知府明白,這是該談條件了,便說道:「本官也相信張長史是真心爲了滋陽城好,可也不能讓有功之士寒心。」

「聽聞李閣老是府臺的座師?」張碩誠問道。

兗州知府明白了張碩誠的意思,當即說道:「李閣老是愛才之人,若張長史願意,本官可以爲張長史引薦。」….

【穩定運行多年的,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huanyuan.】

「那就多謝府臺了。」張碩誠臉上笑出了花。

作爲王府長史,若沒有太好的助力,一輩子差不多就被限制在了王府,就算有一天離開了王府,也難以太得朝廷的重用。

前途不如地方上的州府。

可若能搭上內閣閣老的船,有了背景,將來未必不能脫離王府的桎梏,坐上一任督撫。

兗州知府笑着說道:「張長史見外了,大家同在兗州爲官,理應互相扶持。」

「府臺此言令我汗顏。」張碩誠擡手輕輕擦拭一下額頭上並不存在的汗珠

,旋即說道,「滋陽城內不僅只有魯王府,如今魯王殿下已經帶頭捐錢糧用來守城,滋陽城內的其他人理應以魯王殿下爲表率。」

隨着話音落下,在場衆人目光全都看向了一直未言語的孔胤敬。

滋陽城內的士紳不止一家,除了魯王府外,自然當屬曲阜孔氏最爲尊崇。

作爲千年世家的孔氏,甚至比魯王府更加的富有。

被這麼多人盯着的孔胤敬心裡發毛,嘴裡面說道:「這麼大的事情學生做不了主,容學生先行回稟衍聖公。」

同樣不傻的他自然明白這些兗州的官老爺們盯上了孔氏。

「嗯,是應該回去一趟。」兗州知府輕輕點了點頭。

對於眼前這個孔氏之人並沒有太多的尊重。

別看在外人眼中孔胤敬威風八面,可兗州府的官員都清楚,孔胤敬和外面的掮客差不過,只不過普通的掮客是在兩邊左右逢源,而孔胤敬只爲孔氏一家做事情。

孔胤敬在兗州知府面前絲毫不敢拿大,十分客氣的說道:「多謝府臺老爺體諒,學生這便趕回曲阜。」

讓孔氏出出錢糧守滋陽城,在他看來,可比讓魯王出錢糧難多了。

魯王只不過是大明的魯王,而孔氏是歷代王朝的孔氏,更是天下讀書人最爲尊崇的聖人家族孔氏。

沒有了大明,孔氏依然存在,改朝換代也撼動不了孔氏的地位。

「去吧!」兗州知府點了點頭。

孔胤敬挨個和在場的官老爺們拱手告辭,這才轉身快步離去,一刻也不想再多停留。

然而就在他走出沒幾步的時候,兗州知府在後面突然說道:「告訴衍聖公,還是按照以前的辦法,所得錢糧與孔氏對半。」

聽到這話的孔胤敬腳下只稍稍一頓,馬上又恢復了正常。

長史張碩誠看着孔胤敬的身影一點點走遠,這才收回目光,對兗州知府說道:「給孔氏五成,會不會太多了?」

給孔氏五成後,剩下的五成裡面還要拿出一部分用在守城的兵將身上,再剩下的纔會由兗州府上上下下的官員分潤。

在張碩誠看來,孔氏沒有付出什麼便得到了好處,好處的大頭理應落在兗州府一衆官員的身上。

「沒有孔氏出面,此事做不成。」兗州知府對張碩誠說了一句。

作爲兗州知府,他也很無奈,孔氏在兗州的地位實在太高,遠比魯王府對兗州官員更具威脅。

得罪了魯王府,還能落一個不畏藩王的美名,可得罪了孔氏,很可能落得一個不尊聖人,被士林排擠的下場。

關乎到頭頂上的烏紗帽,孰輕孰重心中自然有桿秤。.

腳踝骨折

第二千九百二十一章 代善趕往海州城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海戰第二千七百四十七章 盼新朝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上奏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巡撫被抓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生火銃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第四百六十章 張文合二到靈丘第九百九十章 借力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虎字旗大軍出現在蒙古大軍營地外第二千三百八十九章 嘴邊的鴨子飛了第二千八百九十章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第二千五百六十三章 派去聯絡官府的人選第八百三十七章 找上門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援軍第三千零七章第二千六百七十一章 互相推諉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認命第二百九十七章 來自草原的消息第二千六百五十九章 送往盛京的密信第二百零五章 回程第七百八十五章 憂心忡忡的特木倫第二千三百五十五章 八旗兵動第二千四百一十七章 天雄軍離開順德府第二千七百一十八章第一千零五章 搜身第六十五章 村民送糧第二百五十一章 張三叉的辦法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辭官第二千五百八十章 救人者並非王承胤第六百七十四章 提防第八十六章 要餉銀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逃兵第二千五百二十一章 順天巡撫傅宗龍第七百六十三章 驅趕漢人進攻墩堡第兩千零一十六章 退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胯下之辱第二千三百九十八章 暗諜立功第二千九百七十五章 找回來的周少卿第九百零七章 翻身的機會第八百七十九章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來自金人的報復第八百一十四章 威脅巡撫第三千零四十八章 土匪第三百零九章 水力不足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虎字旗的弱點第二千零五十四章 炮步合作第七百七十九章 出戰第八百六十五章 官軍兵敗第二千三百五十六章 萬騎衝陣,炮齊鳴第一千二百章 副總兵上門第二千二百六十九章 一旁看戲的明堡守軍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內庫銀子第四十五章 魯密銃第兩千零二十五章 見信使第七百五十二章 替蒙古人做事的漢人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皮島的困境第二千三百四十九章 手中刀槍第十章 糧食到手第二千九百二十二章 對遏必隆的處置第二千九百一十六章 夜登蓋州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不放心第八百八十章 蓋倫船第二百八十六章 另外一事!第二千零四十九章第二千零四十九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刁難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處決逃兵第二千二百八十一章 大炮圍城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田間對話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葭州失陷第二千八百七十八章 祖大壽抓人第八百零一章 銃擊蒙古騎兵第二千九百零六章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第二千九百三十六章 血詔第二百零一章 馬匪盯上虎字旗車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尊號令第三千零四十五章 追來的明軍第二千六百八十六章第二千六百八十二章 大直沽登陸第二千七百三十四章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第四章 天不隨人願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第一百零九章 黃槐之死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留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去巡撫衙門告狀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矛盾第三千零二十九章第二千五百三十一章 對二個副手的不滿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抓來第六百三十章 被坑了的範永鬥第三千零一十四章 錢士升之勸第一千四百章 仇怨第二千六百四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六十三章 青城汗帳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