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二十九章 魯王

陳尋平見孔胤敬仍然不願放棄,當即說道:“如果我說這便是我家主公的意思呢?”

“不,不可能。”孔胤敬笑着搖了搖頭,旋即說道,“將軍還是不要把什麼事情都往劉大將軍身上丟,劉大將軍是絕不會做出這種昏庸的選擇。”

聞言的陳尋平說道:“信不信隨你,不過該說的話我都說了,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來人,送孔先生回去。”

見對方仍然是這種高高在上的態度,陳尋平也懶得再廢話。

只等虎字旗大軍到了曲阜,包括衍聖公在內的這些孔氏人就明白他說的話是真是假了。

一旁的護衛走上前,來到孔胤敬的身旁,道:“孔先生,請吧!”

“你會爲自己的傲慢後悔的。”孔胤敬見陳尋平鐵了心的不願意接受孔氏的好意,執意拿下兗州府城,知道繼續呆下去也沒有什麼用,便轉身往外去。

走的時候,他心中甚至在想,等回去後,一定請衍聖公出面親自給劉恆寫一封信,讓劉恆狠狠責罰手下這些不懂事的人。

然而就在孔胤敬快要走到門口的時候,秦榮在後面說道:“孔先生回去轉告衍聖公一聲,虎字旗大軍很快就會去往曲阜,到時候希望衍聖公和孔氏能夠配合我大軍的行動。”

這番言語傳進孔胤敬的耳朵裡,可孔胤敬並沒有停下,擡腿邁過門檻離開了房間。

“你的這番話怕是一點用也沒有,孔氏的這位衍聖公怎麼可能老老實實配合咱們。”陳尋平笑着對秦榮說道。

虎字旗所到之處的本地鄉紳中,很多都不捨得放棄家中的田地和家中的長工下人,爲此明裡暗裡和虎字旗對着幹,孔氏這樣一個千年世家,更不可能輕易順從,激起法抗纔算是正常。

畢竟虎字旗到了曲阜,不僅要分孔氏的田地,還要對一些罪大惡極的人動刀子。

秦榮笑着對陳尋平解釋道:“怎麼說咱們主母也是出身孔氏,作爲屬下提醒一句總是分內之事。”

“就你心眼多。”聞言的陳尋平擡起右手食指,隔空點了點秦榮,隨後又道,“準備一下吧,還是儘早一些拿下滋陽。”

陳尋平說道:“我擔心的不是大軍能不能拿下滋陽,而是曹光那邊,第一戰兵營只有幾千兵馬,聽說這一次孫傳庭帶來了一萬多大軍,若是加上聊城的兵馬,將近兩萬大軍,曹光他們的壓力肯定不小。”

“我倒覺得曹光能夠擋住孫傳庭帶來的明軍。”秦榮說道,“你要對曹光他們有信心,而且主公已經允許咱們擴軍,只要給是咱們一段時間,擴建出一個戰兵師也不是什麼問題。”

第一戰兵師儲備了大量的基層軍官。

若非沒有得到大同方面的允許,還在河南的時候,第一戰兵師就可以擴建出半個戰兵師出來。

只要有軍事骨幹在,很快就能組建一支軍隊出來,在打上幾仗,戰鬥力就不會弱到哪去。

以虎字旗的兵甲裝備,戰鬥力肯定比明軍強得多。

陳尋平長出了一口氣,道:“但願曹光能夠把孫傳庭擋在聊城一線,不然對付孔氏的時間只能再次往後推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行了,先別想那麼多了,還是先研究一下,該怎麼拿下滋陽,收拾了城中的魯王老兒。”秦榮語氣羊做輕鬆的說。

大明的藩王,在虎字旗眼中全都是散財童子,每一個藩王都能爲虎字旗帶來大量的財富,而虎字旗的各大戰兵師,最愛攻打的就是存在藩王府的城池。

魯藩的第一位魯王是明太祖的第十子,雖然死時年紀不大,這魯王藩這一支是傳自太祖一脈,成爲魯王藩的年代久遠。

當今的魯王是朱壽鏞,在他之前的兩位魯王是其兄長。

而他成爲魯王之前,已經被封爲郡王,喜好佛法,文墨工夫更是比很多混吃等死的藩王要強出不少。

虎字旗大軍雖然還沒有圍攻滋陽城,可被虎字旗佔領的濟寧州距離滋陽城並不遠,騎馬也不過一天的路程。

“王爺,該用膳了。”宮裡的太監總管請魯王朱壽鏞去用膳。

朱壽鏞滿臉愁苦的說道:“本王哪裡吃得下去,也不知道孔氏派去的人和虎賊談的怎麼樣了,到底能不能讓虎賊退兵。”

“王爺且寬心,孔氏那是聖人家族,天底下有幾個敢得罪聖人家族的,虎賊一定會退兵。”太監總管出言寬慰魯王。

一輩子他都沒有出過宮,但知道孔氏這位聖人家族的強大,所以在他看來,只要孔氏出面,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

畢竟孔氏經歷過多個朝代,仍然屹立不倒,自有其本事。

“但願吧!”朱壽鏞輕嘆了口氣。

他也希望孔氏的人能夠勸說虎字旗退兵,這樣滋陽就安全了,他這個魯王也能夠安穩的坐下去,直到壽終正寢的那一天。

太監總管躬身腰說道:“奴婢先替王爺您傳膳,哪怕沒胃口王爺您多少也要吃一點,別孔氏的人還沒回來,先把身子給累垮了。”

對他這樣的太監來說,魯王就是天。

他們這些魯王府的太監一輩子也不可能離開魯王府, 更不可能去京城的那座紫禁城內做宮人。

除非天底下太宗一脈死絕了,魯王纔有可能繼承大統,不然魯王不管如何傳承下去,都是魯王,當然也有可能變成庶民或者是罪民。

“好吧,傳膳。”朱壽鏞確實感覺到有些餓了,便讓下面的人去傳膳。

很快,一道道菜餚被端送了上來,擺放了滿滿一大桌。

作爲魯王,他的一頓飯菜可要比紫禁城裡的崇禎帝吃的更好,畢竟他不需要爲大明的錢糧發愁,而魯王府一代代傳下來,並不缺少金銀玉器這些東西。

至於田產鋪面這些東西,整個兗州府,除了孔氏外,沒有人再能和魯王府相比。

一夜過去,天色剛一亮,滋陽城中的知府帶着同知等官員來到了魯王宮外。

他們之所以來,是因爲孔氏的人已經帶回了虎字旗那邊的消息。

第二千八百四十五章 劉恆認定皇太極將要動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九百五十六章 決戰第二千七百九十章 內鬥的朝鮮臣子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四百零一章 退出商會第二千六百七十四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京中消息第二千三百零九章 以短擊長第二千三百七十七章 離心第二千六百四十四章 豪格找上門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科爾沁部的人到來第四百九十三章 良心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降一級留用第二千六百一十七章 大明再次守住寧錦防線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商討第一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二百八十二章 平戶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重炮第二百八十九章 好心情的王齊福第二千三百四十一章 合格的政客第二千八百三十八章第一千五百零一章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糧商第二千四百二十七章 孔氏來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二千零七十一章 福王是豕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九百六十三章 漠北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意見不和第二千八百五十七章 初露本領的多爾袞第一百零一章 大軍出城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魚貫而出第二百一十七章 侍從司第八百三十五章 備戰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朝廷來人第二千四百九十二章 見面的目的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關寧馬軍第五百六十六章 打響的虎蹲炮第二十七章 石雲虎被困第一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八百章 炮轟蒙古鐵騎第二千二百五十五章 不服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攻打天門關第六百六十九章 運炮第兩千零九章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給守備府送信第二千零二章 活不下去的佃戶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被拋棄的太原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虎字旗的支持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不娶第九百二十一章 逼宮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找上門的陳縣令第二千三百一十六章 背後第二千零五十八章 告急第二百五十章 範永斗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七章 炮轟二梁山大寨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第六百一十四章 決定去大同第三十五章 營嘯第二千三百六十八章 貝勒薩哈廉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風聲鶴唳的大同府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叫城第二千七百八十五章 遭遇馬羣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旨意下達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林知府再出計策第二千九百二十章第三百九十二章 範管家借兵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樑家車隊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出惡氣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加錢第一千零二十章 登記第三百零一章 柳暗花明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兵馬下山第二千九百二十六章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失望的戰果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旨意下達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出城第六百八十二章 相遇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求援第二千九百一十五章 決定第二千七百六十六章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首鼠兩端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闖營第一千零四十章 勸說第二千六百九十七章 山海關外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卜石兔的決定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第一千五百章 想要招安的李廣益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叫破行蹤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爭吵第五百二十五章 開口要人第九百零六章 範永成來見大同巡按第三百四十三章 御前奏本大同匪患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海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火器營營兵牛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通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