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鄭家村事件

新安縣在洛陽城西北方向,相距不足百里,可以說是在洛陽城的眼皮子底下。

“新安那邊出什麼事情了?”洪承疇見李樹衡面色陰沉,好奇新安縣出了什麼事情惹怒了這位河南巡撫。

李樹衡甩手把新安縣送來的文公丟給洪承疇,黑着臉說道:“你自己看看吧!居然在眼皮子底下出了這種事情。”

洪承疇打開公文翻看起來。

很快,他便看完了裡面的內容,臉色肉眼可見的變得難看起來。

“這些人膽子也太大了,什麼事情都敢幹,簡直無法無天!”看了新安縣公文的洪承疇怒火中燒。

無論如何他也沒想到,居然有地方表面上打着農會和農兵的幌子,暗中卻仍然實施過去的治民之策,把持着地方上的法治權。

原來,新安縣鄉下有一個叫鄭家村的地方,村子裡除了幾戶人家是外姓外,整個村子都姓鄭。

鄭家村雖然成立了農會,可農會仍然是鄭家村的幾個族老把控,而鄭家村的農兵也是以這幾家族老家裡的打手爲主。

表面上一切都按照虎字旗的要求去做了,田地也分了,事實上田地能讓把控在這幾個族老手中。

分到田的鄭家村百姓名義上是這些田地的主人,暗中卻仍然是別人家的佃戶,哪怕分了田也不是真正屬於自己。

百姓們稍有不從,這些充當農兵的打手便出面整治不服從的百姓,逼迫整個村子裡的百姓繼續按照以前的老規矩。

村子裡除了多一個農會和一些由打手轉變成的農兵外,其他的和以前沒有什麼不同。

“你先起來吧!”李樹衡對一直跪在地上的新安縣公差說了一句,旋即又補充道,“先帶他下去休息。”

“是。”巡撫衙門的衙役躬身行禮後,帶着新安縣的公差退了出去。

洪承疇把新安縣的公文放回到李樹衡面前的桌桉上,同時嘴裡說道:“這種事情絕不能任其發展下去,應該立刻解決,否則極容易使得其他人效彷。”

“你有什麼建議?”恢復冷靜的李樹衡詢問洪承疇。

他心中明白。

洪承疇做過布政使參議,後來又到陝西做了布政使督糧參政,對地方上的事情十分熟悉和了解。

所以劉恆才把對方派過來協助他治理河南。

洪承疇抿嘴想了想,道:“單憑几個鄉村族老不可能把持的了農會,新安縣衙門中肯定有人爲這個鄭家村打掩護,甚至有衙門裡的人截斷了鄭家村百姓上告的路。”

“嗯,和我想的一樣。”李樹衡點點頭,旋即說道,“連新安縣縣長都解決不了此事,新安縣衙的問題可能已經很嚴重了。”

鄭家村的百姓又不是傻子,田地都分到手了,怎麼可能繼續揹負沉重的佃租繼續給別人做佃戶。

洪承疇說道:“下官親自去一趟新安縣,解決鄭家村的事情,順便也看看衙門裡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農會和農兵的事情一直都是他在操持。

現在出現鄭家村這件事情,就算他並不知情,也要爲此事承擔部分責任,而且一旦給人留下一種無能的印象,將會影響到他在虎字旗內部的發展。

既然他投靠了虎字旗,又怎肯只做一個布政使就滿足了。

選擇投靠虎字旗之前,他在大明那邊就已經是督糧道參政了,距離布政使也只差一步之遙而已。

“也好,你親自去一趟新安縣我也能放心。”李樹衡說道,“因爲鄭家村的事情,新安縣的農兵無法保證是否可信,我給你一箇中隊的人馬帶過去,以保證你的安全。”

洪承疇對於李樹衡給他一隊兵馬並不意外。

像鄭家村這樣的地方宗族勢力,一旦狗急跳牆,必將訴之於武力。

“鄭家村的事情處置到什麼程度合適?”洪承疇徵詢李樹衡的意見。

聽到這話的李樹衡冷聲說道:“所有參與此事的鄭家村族老,當着鄭家村百姓的面進行公審,能不能活命就看他們這些年有沒有積下陰德,至於涉及到的其他人員,問題嚴重者允許你公開處斬,從犯送去山西挖煤。”

對於鄭家村這些公然違抗虎字旗政策的族老,和那些勾結鄭家村族老之人,他心中恨極。

這些人在虎字旗治下的河南起了一個壞頭,一旦讓這些人把事情做成了,等於直接挖斷了虎字旗獲取底層百姓的民心,極容易讓虎字旗在河南還很脆弱的民心徹底垮掉。

洪承疇領了命令,帶上了一百多洛陽城守軍趕往新安縣。

由於兵馬都是步卒的關係,直到第二天他才趕到新安縣。

新安縣縣長辦公的衙門口仍然是新安縣曾經的縣衙。

只不過,新安縣縣長是從山西派來過來的,而且再來河南之前,曾在山西做了半年多的縣丞。

新安縣已經被虎字旗大軍攻下多日,而虎字旗大軍不像其他勢力的軍隊那樣,喜歡每攻下一座城池後進行屠城和劫掠城中百姓。

新安縣縣城沒有遭受大軍的破壞,所以城中恢復了以往的生機,街上叫賣聲不斷,來往的行人也有不少。

洪承疇騎着高頭大馬進了新安縣縣城,身後隨行一隊全副武裝的兵馬,就虎蹲炮都帶了好幾門。

街上的人見到,立刻明白馬上的洪承疇是爲厲害的人,所以街上的行人紛紛避讓,有膽小者甚至跪在大街兩側。

就像以往百姓遇到官員出行時一樣。

虎字旗很少見到乘坐轎子的官員,幾乎虎字旗所有在地方上爲官的人員,多是騎馬和乘坐馬車。

因爲坐轎子並不實用,騎馬和坐馬車都要比乘坐轎子更方便。

更重要是,身靠草原的虎字旗並不缺少牲口用。

虎字旗每年都通過草原上的貿易,從漠北和漠南的蒙古部族中換來大量的牲口,所以虎字旗纔有條件成立一支龍騎兵。

洪承疇爲了農會的事情,來過新安縣,清楚新安縣縣衙在什麼地方。

他帶着兵馬進城後,徑直來到了新安縣縣衙。

喜歡大明流匪請大家收藏:()大明流匪筆下文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援軍第九百一十六章 支持出兵的浪潮第四百三十三章 謀劃第二千五百七十一章 推炮進寨第八百零二章 潰敗第七百一十三章 賠罪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抓李三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藏銀第二千二百二十五章 碰上了去家裡的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逃兵第二千零六十七章 求兵失利第九百四十六章 內部的矛盾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串聯第二千七百六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談合作第四百三十五章 進莊第二千八百四十一章 皇太極登基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埋伏第一千六百二十章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逃出生天的袁氏父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匪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退路第九百八十八章 換大汗第二千六百五十八章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捉楊鶴第五百七十八章 簽押房第一百五十七章 徐有財喪命第七百六十七章第二千六百七十五章 進犯延慶第二千八百三十三章 抓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出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布和的態度第一百七十三章 虎蹲炮能不能打到山坡上第四百五十章 對四輪大車感興趣的天啓第七百四十二章 拒絕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涌動第五百三十章 外情局送來的消息第二千六百六十二章 召集三大戰區主帥第二千七百九十九章 范文程受傷第二千八百二十四章第兩千零二十四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到賭坊抓人第二千六百四十一章 投效第三百九十五章 你們不是馬匪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汗的旨意第二千六百零七章 皇太極想要鑄銀元第一千零八十章 調集兵馬第三百五十八章 朱由校的不滿第四百七十二章 黃安求見第二千八百零三章 尋求力量第二千零四十八章 過河第二千二百九十三章 老好人首輔第二千二百八十九章 找上門第二千二百二十五章 碰上了去家裡的人第八百八十九章 十寨覆滅第二千六百二十五章 棄城第七百七十三章 分兵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西安堡朱家第兩千零二章 信使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聯姻第二千三百一十八章 西逃的蒙古大汗第二千六百零七章 皇太極想要鑄銀元第二千八百九十六章 命令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不夠粗俗暴露行蹤第四百八十九章 動心的田生蘭第七百五十二章 替蒙古人做事的漢人第二千七百七十五章 南都建都第二千二百四十七章 鉅艦第九百三十章 揭短第九百四十三章 退兵第三千零二十九章第四百零一章 退出商會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錦衣衛初遇劉恆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第二千七百五十二章 勳貴車隊被攔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使者第二千二百九十六章 天使到來第二千二百一十三章 河南戰事了結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談崩第三千零二十章 擔憂第三百七十五章 侍從司閻唯心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擒獲代王第二千四百二十九章 魯王第四百五十五章 怒腦第二千二百九十章 害怕的王老爺第三百六十八章 範永斗的陰謀第二千二百四十六章 拿下鹿島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暗爭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平安銀子第二千三百六十三章 斷後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明軍水師敗退第六百七十六章 徐記商隊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援軍請假(去醫院)第二千六百七十九章 鉅鹿城生亂第八百三十章 駱思恭進宮第二千五百五十四章 山東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