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爭吵

啓稟撫軍,賊寇已破西嶺和兩嶺二關,目前到了天門關,距離陽曲已不足百里。”

飛騎帶回來前方的戰況。

房間裡在座的都是山西高官。

巡撫潘希光眉頭深皺。

“你先下去吧!”布政使童廣祿示意帶回消息的飛騎先下去。

飛騎朝屋中幾位官員行了一禮,躬身退了出去。

童廣祿回身看向潘希光說道:“撫軍不用太過擔心,解總兵已經帶兵去了天門關,定能阻擊賊寇的勢頭。”

“解總兵先前敗過一次,如今又折損了不少兵馬,恐怕他未必能成功擋住來犯的賊寇。”提刑按察使司的按察使周大昌說道。

童廣祿側身對他說道:“上一次解總兵是在野戰上吃了賊寇的虧,這一次不同,解總兵只要守住天門關即可,不需要出城野戰,就算兵馬少一些,想來守住還是沒有多大問題。”

“雁門關那樣的險關還不是失守。”按察使周大昌反駁道。

聽到這話的童廣祿臉一沉,語帶不滿的說道:“現在說的是天門關的事情,你扯雁門關做什麼,再說了,解總兵真要守不住天門關,陽曲將會直面賊寇兵鋒,這對你又有什麼好處。”

“我當然希望天門關能被守住,現在說的是天門關萬一守不住怎麼辦?”周大昌語氣激動的反駁道。

啪!

坐在主位上的潘希光,見兩個人越吵愈烈,手掌重重的拍在了桌子上。

“吵吵吵,就知道吵,都什麼時候了,還有心在這裡爭吵。”潘希光制止住爭吵的二人,同時對兩個人斥責了一番。

就在這時候,房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很快,潘希光的幕僚面帶喜色的從外面走了進來。

“好消息,東翁好消息,京城送來的急函,內閣已經命陝西的榆林鎮,真定府的神武衛,開封府的宣武衛,三個方向同時派大軍來援咱們山西。”

聽到這話的潘希光神色一喜,急忙問道:“消息可否準確?”

屋中的布政使和巡按使兩個人也都緊張的看着走到屋裡的幕僚。

“千真萬確,三地這時應該已經收到了出兵的命令,這則消息也是兵部第一時間派人送到山西。”幕僚肯定的點點頭。

“好呀,好!”潘希光撫掌大笑,心頭的陰霾一掃而空。

布政使童廣祿笑着說道:“有了這三地的兵馬來援,尤其是榆林鎮的兵馬,想來這一次咱們定能守住陽曲了。”

“有沒有說三地的援兵什麼時候到?”按察使周大昌問向幕僚。

布政使童廣祿也連忙問道:“對,對,對,有沒有說他們什麼時候能到山西?”

幕僚一回身,面向周大昌說道:“這倒沒有說,不過三地距離咱們陝西都不算特別遠,尤其是榆林鎮和神武衛距離太原府要近一些,應當能早一些趕過來。”

“從這兩地趕過來,再快也要十來日,也不知解總兵能不能堅持到援兵到來。”按察使周大昌看向潘希光。

聽到這話,潘希光面露沉思。

“有天門關在,解總兵難道還守不了十日,周按察使也太看得起這些賊寇了。”布政使童廣祿不以爲然的說。

按察使周大昌沒有理會他,而是向潘希光提議道:“撫軍,不如再派一支兵馬過去協助解總兵守住天門關。”

“不行,陽曲哪裡還有兵可抽調去天門關,再說陽曲還要不要守了。”還沒等潘希光開口,布政使童廣祿率先出來反對。

按察使周大昌道:“天門關一丟,陽曲更難守住,下官倒是覺得陽曲這裡留太多兵馬並無太大用處。”

“不行,不行,絕對不行,先不說解總兵已經帶走了大部分兵馬去了天門關,若是把最後一點兵馬也都派去天門關,萬一天門關失守,陽曲還拿什麼去抵擋來犯的賊寇,總不能你我全都束手待斃吧!”布政使童廣祿大搖其頭,反對繼續從陽曲派兵支援天門關。

“只有保住天門關,陽曲才能無恙。”按察使周大昌爭辯道。

布政使童廣祿道:“朝廷已經派出了援兵,天門關就算有事,只要咱們在陽曲多堅持幾天,堅持到朝廷派來的援兵,如此,太原府也算沒有全部落入賊寇手中。”

“我看你這是怕死。”按察使周大昌譏諷道。

布政使童廣祿眉宇一豎,怒道:“胡說八道,本官早已做好了爲國盡忠的準備,反倒是你,一心要把曲陽所剩的兵馬全都送去天門關,本官看你這是不安好心,說不定心裡盼着賊寇拿下太原府全境。”

“你,你信口雌黃,我這麼做也是爲能夠保住太原府。”按察使周大昌氣的雙目充血,語氣都有些結巴起來。

“行了你們兩個,都別吵了。”潘希光打斷兩個人之間的爭吵,旋即說道,“本官決定,派撫標營去往天門關,交由解士公統率。”

“撫軍,萬萬不可呀!”

布政使童廣祿連忙出言勸阻。

一旁的按察使周大昌面帶得意的說道:“撫軍這是一心爲了太原府的安危,不像你,貪生怕死,說不定賊寇真的來的陽曲,你第一個臨陣脫逃。”

“胡說,本官甘願與陽曲共存亡,誓死守衛陽曲,絕不會做出棄城而逃的卑劣之事。”布政使童廣祿狠狠地瞪向周大昌。

坐在主位上的潘希光眼見兩個人又要吵起來,出言道:“撫標營離開後,童藩臺募集城中青壯來守城,就算天門關有失,陽曲也不至於無兵可用。”

“是。”布政使童廣祿答應道。

潘希光繼續說道:“周按察使,你把陽曲的鄉紳大戶都召集起來,讓他們拿出一筆錢糧用來戍守陽曲。”

“下官謹遵撫軍之命。”按察使周大昌應下差事。

“行了,都去忙各自的事情吧!”

潘希光對兩個人下了逐客令。

“下官告退。”

布政使童廣祿和按察使周大昌躬身行了一禮,轉而結伴離開。

兩個人一走,幕僚突然開口說道:“東翁,童藩臺和周按察使這番爭吵,怕是很難齊心協力一起做事。”

第三百六十三章 下藥第十七章 流民新兵的改變第二千一百七十章 召集部將第四百三十六章 危局第七百一十五章 服軟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交代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第二千九百一十章 再次被指派的多桑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上任初戰第二千六百三十四章 大軍進城第四十八章 徐家拿走了銀子第一千八百九十章第七百六十九章 回靈丘第二千六百六十九章 裝滿石頭的木箱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白水王二第二千三百三十三章 石河驛第五百二十四章 提條件第九百九十七章 消息第二千五百七十二章 炮手教頭林旗官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戰前會議第二千九百零六章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找上門的陳縣令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魚第七百三十七章 板升城城內的漢商第七百八十四章 蒙古大軍南下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分不清是好是壞第二千四百八十七章 前往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青城的律法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輜重兵師第八百四十七章 死硬到底的李懷信第二千九百八十五章 擊鼓鳴冤第二千九百九十三章 入宮後的試探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二千四百四十四章 互不退讓第一千九百零六章第八百九十六章 伏擊第二千九百三十五章 崇禎成了朱由檢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受阻第二百一十一章 無從下嘴第四百六十九章 沈遼失守第三千零一十一章 錢謙益的大義凜然第二千九百二十二章 對遏必隆的處置第二千五百零七章 流水的兵部尚書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遞話第二千二百七十二章 霰彈第九百九十章 借力第二千五百三十七章 弓箭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交稅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惱怒第二千零五十二章 殺縣令第二千四百六十五章 遠嫁大同的孔氏女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謀劃第九百八十七章 停戰第一百零六章 官軍再次進攻第二千二百九十二章 目光落向草原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異動第兩千零三十三章第二千六百八十四章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汗宮殺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謀劃第二千九百七十五章 找回來的周少卿第一千零四十章 勸說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出兵第二千九百七十二章 父與子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進宮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要糧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離開青城第二千八百四十一章 皇太極登基第二千四百九十章 求情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逃命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幾個漢商的不瞞第三百四十九章 制衡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第九章 要財不要命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降一級留用第二千三百八十三章 生死一戰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交銀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議事結束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菸草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首鼠兩端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處罰第四百九十五章 輜重隊第七百一十六章 讀書人的失望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開拔第二千零六十二章 徵銀第二百二十一章 虎字旗上門第八百四十章 官軍入靈丘第二千三百一十五章 封鎖第二千七百七十四章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青城的律法第二千零九十四章 湖廣援兵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懷信的親兵到來第四章 天不隨人願第一百零二章 一隊人馬去東山第二千五百萬一十二章 炮擊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陷入慌亂的卜石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