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開拔

王保注意到楊國柱看向李廣益的眼神,立時明白這裡面有事情。

“亂匪能夠攻佔新平堡,說明實力不弱,本官擔心大同自己的兵馬不是對手,便沒有同意對新平堡用兵,如今王總兵和宣府的兵馬都到了,正是一舉大破亂匪的機會,本官希望兩位總兵能夠金誠合作,待平滅了亂匪,本官定會上奏天子,爲兩位總兵請功。”李廣益看着面前的兩個總兵說道。

楊國柱和王保從座位上站起身。

兩個人面朝李廣益說道:“末將謹遵軍門帥令。”

“王總兵,宣府的兵馬需不需要幾天來休整?”李廣益看向王保。

王保說道:“請軍門放心,末將和手底下的兵馬隨時可以出戰,絕不會耽誤軍門的軍務大事。”

“好。”李廣益點點頭,旋即說道,“糧草的事情,本官會爲你們準備,現在本官命令你二人立刻發兵新平堡,一舉剿滅駐紮在新平堡的這支亂匪。”

“末將領命。”

王保和楊國柱再一次一行禮。

當天,大同和宣府的兩支兵馬,分別從兩個方向,開拔去往新平堡。

作爲大軍主帥的李廣益,並不需要隨軍出征,他只要坐鎮在大同,等待王保和楊國柱從前線帶回來的消息便可。

大戰的氣氛瀰漫在了大同的上空。

楊國柱和王保都是總兵,品級上誰也不比誰差,所以也沒有誰統領誰一說,也正因爲如此,兩個人才沒有走在一起,而是按照李廣益的安排,各自從不同的方向趕往新平堡。

沿路的官府和邊堡,早早接到李廣益送來的公文。

大軍一路上所需糧草,都有當地官府來準備。

大同距離新平堡足有近二百里,而官軍的行軍速度,每天最多走二三十里,再快,隊伍中就要有營兵出現缺少。

然而,就這不足二百里路,苦了沿路的村莊。

畢竟途徑的邊堡和縣城還好,官軍膽子再大也不敢私自進城,可沿路的村莊就不行了,官軍沒走到一處,就禍害一處。

尤其是來自宣府的兵馬,本來就不是大同的兵馬,只是臨時調派到大同,所以禍害當地百姓,沒輕沒重,這讓許多村子沒等官軍來,便一村子一村子的百姓逃到了山上躲避。

兵過如篦。

大同的百姓再次嘗受到了兵災的苦難。

可惜,當地官府根本不管治下的這些村子裡百姓的死活,而且想管也管不了,只能把縣城的城門關閉,阻擋途徑的官軍進城,禍害到城中的百姓。

虎字旗在大同府的暗諜,早早就派人用快馬把官軍去往新平堡的消息送去新平堡。

而相比王保的這支兵馬,楊國柱統率的兵馬行軍速度要快一些。

畢竟他的這支兵馬是大同本地兵馬,哪怕禍害路過的村莊,也不像宣府的兵馬那麼絕,不給百姓留絲毫活路。

加之楊國柱治軍要比王保更嚴,所以情況要好很多。

即便如此,每日裡行軍,最多也只有四十里。

不是不想更快一些,實在是營兵很多連餉都拿不齊,大部分都是面黃肌瘦,行軍的速度想快都快不起來。

兩支官軍還沒有到新平堡,坐鎮在新平堡的第二戰兵師師正張洪便收到了消息。

第二戰兵師的幾個營正全部被張洪叫到了新平堡的將軍府。

原本住在將軍府的黃安一家人,在杜巖走的時候,被一塊帶去了草原。

如今的新平堡上上下下,全部被虎字旗的兵馬駐守,除了城中,新平堡城外還駐紮着兩個戰兵營和第二戰兵師的一個輜重營。

將軍府的一間書房,被張洪改成了作戰會議室。

一張大同地圖掛在了一面牆壁上。

張洪站在地圖一邊,手裡拿着一根木棍,在地圖上的兩處地方點了點,說道:“這兩個方向,是官軍行進的路線,而這兩支分別是來自宣府和大同的邊軍,只要咱們擊潰這兩支兵馬,大同便不會再有太大的力量阻擋咱們虎字旗的大軍。”

說着,他把木棍的一頭在地圖上敲了兩下。

“師正,屬下請求帶領一個大營,去阻擊其中一支官軍。”潘毅站起身請戰。

就在他身邊的另外一個營正也站了起來,說道:“另一支官軍可以交給屬下那個大營。”

張洪朝他們兩個人一擺手,旋即說道:“不,我不準備分兵去主動進攻他們。”

坐在下面的幾個營正愣了一下。

就聽張洪繼續說道:“以官軍的速度,再有四天,差不多能夠趕到新平堡,所以我決定,咱們以逸待勞,等官軍來到新平堡城下,一鼓作氣,全殲了他們。”

他手裡的目光,在地圖上標記新平堡的地方點了點。

在收到官軍發兵新平堡的時候,他就已經決定,一舉擊潰這兩支官軍,然後順勢攻打新平堡周圍的縣城。

若單單爲了一個新平堡,根本不需要他帶領一個戰兵師來,只潘毅這個戰兵大營,就足可以安穩的守住新平堡了。

畢竟距離新平堡二十里外的草原上,還有他們虎字旗的墩堡,可以說新平堡的物資可以源源不斷的輸送過來,保證新平堡不會因爲缺少物資而被官軍攻陷。

新平堡方面派出的哨騎,每日不斷帶來關於官軍最新的消息。

官軍每日裡行軍多少里路,包括官軍每天禍害了多少個村子,都被虎字旗的哨騎如實的記錄下來,然後帶回新平堡。

一路走來的官軍,從上面的將領到下面的營兵,都算是發了財。

可以說每到一處,就搶到一處,別說是普通百姓,就算當地鄉紳在城外的宅院,也都沒有被放過,能搶的都被搶了。

“將軍,前面發現了亂匪的哨騎。”一名總旗跑到自家主將身邊稟報。

虎字旗的哨騎每日裡出現在官軍四周,難免會被官軍發現。

將領一臉大鬍子,他抓了一把自己的鬍子,說道:“他奶奶的,亂匪不好好在新平堡等死,居然還敢來窺探老子的大營,傳令下去,把亂匪的哨騎都給老子抓回來。”

宣府和大同合在一起的兵馬有四五萬,在官軍的將領看來,清剿新平堡的亂匪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條件第兩千零一十六章 退兵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第八百三十七章 找上門第一百章 暗中勾連第二千五百五十六章 對付萊州境內的虎字旗兵馬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魏忠賢頂包第二千八百七十二章第二千五百七十六章 指揮出了問題第六百六十八章 卜石兔的態度第二千二百零八章 厚此薄彼第四百七十八章 兵甲第二千三百五十二章 謀劃青城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好奇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二千六百九十五章 搖擺的祖大壽第二千五百五十章 南下南關島堡的機會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攔截第二千九百四十一章 南京鎮守太監第二千九百一十章 再次被指派的多桑第二千八百六十八章 逃回來的吳三桂第二千九百三十五章 崇禎成了朱由檢第九百二十四章 投效第二千七百八十七章 動手第二千四百二十一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土默特大汗第九十八章 五人會議第一千八百章 無處可逃第五百三十六章 擒獲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流言第一百二十一章 東山會第七百九十四章 戰前準備第二千零八十三章 一逃一追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風聲鶴唳的大同府第二千五百九十三章 接手濟南城防務第九百三十九章 蒙古大軍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逃出生天的袁氏父子第二千七百七十章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擔驚受怕的靈丘縣令第七百七十九章 出戰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勝利與潰敗第二千八百六十九章 逃命的祖大壽第二千二百八十九章 找上門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軍令狀第八百三十七章 找上門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第三千零二十八章 受到質問的史可法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俘虜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甩包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大軍過河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第兩千零一十九章第一百九十五章 初入草原第一千九百六十章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虎字旗來人第一百四十章 跑海之人第二千七百零八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收銀子辦事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奴賊想要的合作第二千九百二十章第六百三十章 被坑了的範永鬥第九百九十章 借力第八百八十七章 逃命第九百二十四章 投效第五百三十一章 土匪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粱酒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吃肉第二千零八十二章第三千零一十五章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攬功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甩鍋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押送俘虜第二千四百二十五章 大軍調往東昌府第一千九百零八章第二千六百八十章 進城鎮壓動亂第二千六百四十五章 父子親情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殺金人第六百零九章 動手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萬人敵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炮上門第八百五十三章 朝廷再出兵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海戰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從京城來的人第二千七百三十三章 見英國公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不戒寺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與大同城共存亡第二千五百二十二章 總督第二千八百一十四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範家找上門來第九百五十五章 勸說卜石兔出兵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蒙古人退走第二千四百二十三章 衝擊首輔的號角第二千九百五十二章 索要九邊諸鎮第三千零一十五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代王府來人第六百五十章 送傳消息第五百四十六章 要好處第二百六十三章 青城汗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