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魏忠賢在宮中勢力極大,而在外廷卻弱一些,到了內閣,更是隻有顧秉謙一人。

面對首輔和次輔兩個人,顧秉謙孤掌難鳴。

在首輔和次輔已經達成一致,其他的閣老沒有多少的選擇餘地,只能跟着首輔和次輔的意見走。

顧秉謙心中十分的不滿,自己這個閣老在內閣一點話語權沒有。

可他更明白,自己什麼都做不了,只能眼睜睜看着內閣被東林黨的兩位大佬把控。

“訓練新兵需要糧餉,這些從哪裡出?”顧秉謙抓着葉向高說過的朝廷無糧餉的問題開始反擊。

葉向高瞥了顧秉謙一眼。

心中明白顧秉謙在故意挑事,也是對他們直接定下大同巡撫人選在發泄不滿。

“糧餉可以由地方上出,暫時讓他們先訓練新兵,等朝廷什麼時候有銀子了,在撥還給他們。”韓爌對顧秉謙說。

聽到這話的顧秉謙冷哼了一聲。

他不知道韓爌是真的不明白,還是在故意裝傻,指望地方上出銀糧訓練新兵,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朝廷出糧餉交給地方訓練新兵,這筆糧餉都未必有一半落到實處。

葉向高似乎也覺得韓爌所言太過異想天開了,爲其補救道:“虎字旗雖然佔據了大板升地,可蒙古人自己未必會甘心,想必虎字旗的主要兵馬都在草原上,留在宣大的兵馬並不多,就算沒有新兵,以宣大兩地邊軍的幾個大營,鉗制住虎字旗留在宣大的那點兵馬還是沒有問題的。”

“萬一虎字旗的心思不在草原上呢!”顧秉謙又道,“草原上都是苦寒之地,虎字旗的主要人員都是明人,說不定他們更願意留在富饒的明國境內,而不是留在貧瘠的草原上。”

葉向高輕輕一笑,道:“顧閣老的擔心本官早就有所準備。”

“不知首輔大人準備怎麼應對?”顧秉謙問道。

葉向高說道:“本官已經決定,派人去一趟察哈爾部,見一見林丹汗,畢竟林丹汗是蒙古人的共主大汗,相信他不願意看到土默特部被明國的一家商號收服。”

“首輔大人想法是好的,可誰又能保證林丹汗會主動對虎字旗出兵?”顧秉謙再次問道。

葉向高笑了笑,道:“這很簡單,只要大明答應林丹汗,會與他們一起出兵對付虎字旗,相信林丹汗爲了得到大板升地,也一定會同意出兵的。”

“大板升地是漠南蒙古最富饒的地方,這裡曾經是察哈爾部的牧場,而青城是草原上的明珠,本官也相信林丹汗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奪回大板升地的機會。”韓爌在一旁說道。

兩個人一附一和,更讓顧秉謙明白,兩個人早在之前恐怕就已經商量好了一切,而把他找來,說是一起商議,也只是通知他一聲而已。

“既然兩位閣老都已經考慮的這麼全面,那我就沒有什麼意見了。”

在內閣,他沒有盟友,面對首輔和次輔的聯手,他只能無奈的選擇退避。

葉向高見顧秉謙退縮了,便笑着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就這麼辦,本官這就去面聖,把內閣的決定呈奏聖上。”

說着,他站起身。

房間裡的其他幾個閣老也都紛紛起身。

葉向高第一個從房裡走了出去,其他的閣老這才依次離開房間。

不過,葉向高離開後直接往乾清宮走去,而其他的內閣成員卻是返回自己辦公的簽押房。

內閣上午決定了大同巡撫的人選,還沒有過正午,李廣益即將接任大同巡撫的消息便從皇宮傳到了外面。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 衆號【書友大本營】 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虎字旗在京城有自己獲取消息的渠道,哪怕沒有魏忠賢,也有其他的人爲虎字旗傳遞消息。

很快,王自行收到了信任大同巡撫人選的消息。

他一刻也不停留,第一時間安排人把這個消息送回宣大。

如今京城裡虎字旗的人馬已經由明轉暗,原本那些明面上的鋪面全都出兌了出去,留下的只是不顯眼的鋪面,而且沒有人知道背後是虎字旗的關係。

王自行因爲早就被京城衙門的人熟知,所以很少會在主動露面,把自己徹底的隱藏在了暗中,哪怕出行,也都是經過了化妝,以防被朝廷的人盯上。

畢竟京城是朝廷的大本營,錦衣衛,東廠,六扇門,兵馬司,還有各部衙門的差役,對王自行來說,小心無大錯。

李廣益人還在甘肅,沒有收到朝廷的旨意,而虎字旗這邊已經把消息送去了宣大,並且通過宣大的外情局,消息送到了青城。

消息是黃鴻親自送到了劉恆的辦公房。

大板升地雖然經過虎字旗的一番開發,仍然是地多人少,更重要的是這裡的土地肥沃,十分適合種糧。

可惜蒙古人不擅長種地,好好的土地全都浪費了,好在幾個板升地有漢人在種地,已經是熟地了,只是剛開荒的田地,暫時沒有多少收成。

好在虎字旗有番薯和土豆這些高產的農作物,哪怕是剛開荒的田地,都種植了不少這些高產的農作物,就算收成不如熟田,也比種穀麥要強的多。

“這個李廣益是來路?你們外情局有沒有查清楚他的底細?”劉恆看完京城送來的密函,問向黃鴻。

黃鴻說道:“李廣益是榆林鎮副總兵李開陽的三叔,原本是陝西兵備道副使,後來調任甘肅任布政使,背後是東林黨是的力氣,可以說是半個東林黨人,這一次他能接替劉宏成爲大同巡撫,背後也是東林黨出的力。”

“東林黨人。”劉恆面露沉思,手指輕輕敲打着桌面。

好一會兒,他才說道:“你派人回新平堡一趟,見到趙先生,告訴他,給李開陽送去一千兩白銀。”

“東主的意思是通過李開陽,交好李廣益?”黃鴻說道。

劉恆點點頭,道:“朝廷既然選擇了換大同巡撫,說明朝廷對咱們起了防備之心,這個時候,咱們沒有必要刺激他們,能夠交好這個李廣益自然最好,若是不能,也無妨,朝廷想要對付咱們沒有那麼容易,相信朝廷那邊的人也知道,不然就不會只是換個巡撫了,而是派大軍來圍剿了。”

“屬下這就安排人把東主的命令傳回新平堡。”黃鴻答應道。

第二百七十六章 虎頭寨第二千零八十八章 逃離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陷入民亂的陝西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來自楊國柱的支持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虛僞而待第六十章 虎頭寨的財富第四百三十五章 進莊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城外的消息第五百三十一章 土匪第二千四百一十四章 被放棄的廣平府第九百八十六章 獲得勝利的虎字旗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悔的郭斌昌第三百零二章 鑄炮師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上大船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出征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羞辱第二千五百二十五章 左良玉到來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開拔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村口設伏第二千三百二十三章 麪皮強硬的草原大汗第二千六百零九章 攔截退兵第二千二百六十三章 近戰神器第三百一十七章 司局級第八百三十一章 平叛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車隊第三百四十二章 主動退走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軍令狀第九百一十六章 支持出兵的浪潮第二千二百三十三章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遼東來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挑選動手的目標第九十章 有人請吃飯第六百五十六章 出戰第二千二百八十五章 戰事失利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聯姻第二千七百二十八章 崇禎口中的奸佞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夜幕下出動第二千五百九十七章 宴請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人回島上去了第二千三百四十八章 拒絕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書第二千零七十七章 河南巡撫人選第二千三百七十三章第四百四十章 民怨第五百八十七章 勸說第二千三百五十六章 萬騎衝陣,炮齊鳴第二千八百八十四章 接踵而來的壞消息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兵新平堡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進青城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汗宮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傀儡第二千零九十章 出城費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使者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失去希望的樑掌櫃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戰來臨第九百一十六章 支持出兵的浪潮第二千六百六十一章 多爾袞的小動作第二千九百六十六章 烙饃攤第二千八百八十七章 青城內的不穩定人員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農兵第二千零八十三章 一逃一追第三百一十章 李樹衡卸任副司長之位第四百零五章 請兵第八百二十七章 水太深第九百一十二章 命令第二千三百五十五章 八旗兵動第四百二十五章第二千八百五十九章 遭遇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矛盾第二千九百六十五章 五省通衢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汗宮第五百九十二章 廣寧衛第二千三百七十六章 汗王的決定第七百一十九章 動員第五百一十八章 對陣第二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二千四百二十二章 一顆換首輔的心第二千八百八十一章 活捉祖大壽第二千九百五十三章 范文程開口要山海關第六百六十八章 卜石兔的態度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山東備倭都司第二千二百二十四章 擔心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大軍進城第二千八百三十七章 大考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誰的兵馬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武死戰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談話第一百零八章 黃槐出逃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野心第二千六百七十五章 進犯延慶第二百一十五章 農戶(補欠更)第七百七十章 路遇蒙古哨騎第二千八百零六章第二千五百四十三章 莽古爾泰與濟爾哈朗帥帳爭吵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上城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滅門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收銀子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