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總有鬥爭

周粥和張強談過話以後,沒有過多少天,整個華夏國官場突然間猶如沸騰的水一樣,變得吵吵嚷嚷,嘰嘰喳喳,翻騰不息了。

從尤海波哪裡傳出了整個官場的官員要調整的消息,這個消息猶如火箭一般瞬間傳遍大江南北,無論是小小的九品巡檢,還是官至一品的各部尚書,超品的副首相等大員們都在想,自己會不會被調整。

嗯,華夏軍還是保留着一些原先大明的官職名稱的,雖然張強調整了不少,可是有些衙門換湯不換藥,實際上乾的事情和大明的衙門乾的事情都差不多,只是名稱和性質變了一些,事情變得更加細分了而已。

大家都在互相打聽消息,被打聽的人是傳出消息的尤海波,一時間尤海波的府邸門前的轎子,馬車都快排到街角去了,整條街快成了他家的待客廣場。

而坐在大堂裡面的尤海波卻內心起伏,平衡不下來,一邊同來訪的官員寒暄着,一邊想着周粥召集他們兩個副首相開的一次決定華夏國南明國官員的前途的會議,是的,朱聿健退了,朱大典這個曾經維護過大明官員的人也退了,以前以朱大典的國舅身份,周助,朱大典的曾經的主人的關係,周粥還有一點自持,但這兩個人一下來,周粥就要對大明官員這個派系動手了。

這或許是張強國王的要求,或許是周粥的自己的想法,他需要全面掌控這個朝堂。

當然全面掌控是不可能的,因爲張強不會允許一派勢力獨大,可清掃掉一批本來在朝堂裡面處於弱勢的南明國官員還是可以的,清掃完了,他就能推上一些自己的心腹來掌控朝局,不會像以前那樣通過張強的威信來維持他對內閣的掌控,但在地方上卻沒有一點勢力。

說實在的他對周粥很是不滿,要不是他是張強的心腹,是張強在內閣中的代言人,尤海波早就聯合一些原先的大明官員,還有他這些年提拔的一些原先大明豪強,鄉紳們身份的官員朝着內閣首相發起衝擊了,現在他已經是副首相了,他也想要成爲首相。

不說其他州,就是他在福建州,浙江州就有不小的實力,還有很多同盟,他已經接到了張煌言,張名振,賀錦,劉良佐,藺養成等人拋來的橄欖枝,幾方達成了一些聯盟關係。

如果他沒有當上副首相,他們只是一些聯盟關係的好友,可當上副首相,這些關係就成爲他的依靠,他的對手當然是金聲了。

相比金聲,他的實力就要弱一些,金聲曾經是吏部尚書,很多南明官員,永曆官員,最重要的是先前培訓的那些華夏軍秀才,舉人這些基層官員都是金聲的門生,這些人目前都已經至少是五品,從四品的州府級官員了,可以說金聲勢力還是名望都比他高出不少。

他只是金華豪強,金聲人家開始就是大明官員,論地方上的名聲,金聲在安徽州,蘇州州,浙江州,福建州,江西州等地是赫赫有名,後來金聲還親自下去管理過廣東州,廣東州的學子都是他的門生故吏,可以說金聲坐在這個副首相位置上其實幹了一大半的首相的活計。

他管理着刑部,工部,商業部,兵部,糧行總部,守備司令總部,新兵訓練總監,尤海波管理着,禮部,學政部,農桑部,懲戒營,民兵總部,諮詢局。

這是兩個人的基本分工,還有一些其他的細碎的分工,但從重要性來說,他覺得自己不如金聲。

這次的開會讓他很是鬧心,因爲他的班底是南明國,魯監國的官員們,還有他在福州府以及金華府的一些鄉村級別的官員,這次周粥說的很明顯,就是要大力提拔原先他們培訓班裡面出去的官員,這恰好是金聲的優勢。

尤海波送走了一些人,正在思考這些問題,管家過來,“老爺,杜歌總監察來了。”

杜歌來了,尤海波站起來,杜歌是他原先的家丁,現在是屬於張強的心腹干將,也是他依仗的又一個在高層的臂助,有了他在,自己不會被邊緣化,這次從福建州巡撫位置上調回中樞,就是證據,他在張強心目中還有分量,畢竟是一起打天下的老臣子,自己支持過他,雖然中間自己走了一段時間,鬧得不是很愉快,可怎麼說後來自己也又回來了。

如今這個局面,尤海波就更加需要杜歌的支持了,雖然杜歌這個人很是不穩定,有一種吊兒郎當的感覺,可畢竟是自己曾經的心腹家將,家丁,怎麼說有一層香火情在裡面,杜歌也沒有什麼班底和駐守,他和他是相互依靠和幫助的,當初也是自己提攜他,他才成爲金華義軍的一員戰將的。

杜歌很是拉風的走了進來,他身上穿的不是華夏軍官員喜歡穿的中山裝,而是馬褂長袍,走起路來很是有一股學者的風範,穩健,斯文,嘴角還帶着一絲笑意。

這段時間他很是得意,終於找到發揮自己能力的地方了,監察部,他享受了那種掌握別人生殺大權的感覺,監察部不僅能監察地方小官,還能監察部級的大官,這使得其他各部的尚書看到他都是一副笑意盈盈的樣子。

這種被人尊敬,被人奉承的感覺比起戰場上廝殺,指揮千軍萬馬更加使人陶醉。

尤海波吏部,張煌言戶部,學政部李光地,刑部肖大壯,禮部錢秉鐙,農業部張名振,工商部朱盼盼,兵部李過,工部萬思元,外交部張亮,民情部黃韜,國防部魏無忌,監察部杜歌,軍情部米林,各部算是配齊了。

另:新兵訓練總監,田顯,軍情部副部長田斌

各方大員,浙江州張名振,福建州李光熊,廣西州金聲,江西州米淳,湖廣州唐殿風,湖北州古月笙,河南州方以智,雲貴州錢秉鐙,安徽州藺養成,雲南州劉良佐,寶島總督朱大有。

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八百九十五章 重新部署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三百七十二章 你給我當什麼官?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兇8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軍圍城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一百八十章 忠誠衛士獎章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二十七章 出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第二百五十一章 鄭鴻逵的危局 勒緊絞索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第二百三十章 孫猴子鑽入了鐵扇公主肚子裡1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四百四十章 南明烽火21-逆轉5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七百零七章 生意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二百九十六章 圍城-炮戰2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六百六十二章 求和?2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世界亂起來,張名振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力強推-突圍第二百五十一章 鄭鴻逵的危局 勒緊絞索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四百三十二章 南明烽火13-敗逃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即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一百零一章 婢女引起的感想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第二百五十一章 鄭鴻逵的危局 勒緊絞索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一百四十五章 鄭彩末日11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八百二十四章 奠定勝局第八百八十章 山西州是被炮灰打下來的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七百五十四章 澳洲危急1第一百六十四章 鐵模築炮法5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盡屠綠營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氣1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閒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