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

對於放過洪承疇魯國的決定在朝中還是有很多人不理解的,尤其是南明國投靠的那幫官員,他們對於華夏軍放過這幫餘孽簡直就是助紂爲孽,一時間朝中大臣們紛紛擾擾,以各自的方式發出自己的聲音,甚至讓周粥也一度猶豫了很久。

但這種聲音在監察部介入調查以後就銷聲匿跡了,監察部的新任尚書杜歌,對就是杜歌,這個當過監察部副部長,監察部侍郎的傢伙,在結束了對李定國部的援助以後,就返回了朝堂上,可是沒有位置讓他幹啊,很多位置人家雖然是兼職,可是乾的都比他好。

在外交部張亮還在外面的時候,他也只能以外交部侍郎的名義暫代外交部的尚書的工作,可他並沒有事情幹,每天還是就和坐辦公室的人一樣,端着一杯茶,走來走去,十分消閒,直到有一天朱聿健看到他那個樣子,非常惱火,覺得他不幹事情,於是去周粥哪裡告了他一狀,周粥馬上把他叫來,讓一個副首相告一狀,即便是周粥也要做出點什麼,於是對他罰俸半年,下放到了懲戒營當了副總監,每天在礦山上,河道里面,修建道路的工地上跑來跑去,跑了一年之久,直到朱聿健因爲年齡和身體的關係退休了,他才重新返回朝堂。

回來以後還是安插到了監察部任侍郎,侍郎相當於副部長,幹一些文書工作,可這對於他來說還是很爲難,因爲監察部的尚書是陳函輝,老革命了,人家從1644年就是反清的義士,義軍領袖,對工作那是認真負責的,退休之後又被叫回了朝堂,任監察部尚書,雖然他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可是還是親自抓很多工作,因爲知道他同張強的關係,也同尤海波的關係,並沒有怎麼針對他,任由他那麼閒着,直到陳函輝去世,他才被尤海**上了監察部部長的職位。

當上了監察部部長想要清閒也不行了,於是很忙碌,因爲同朱聿健的關係,他對於那些南明官員同樣不是很友好,很多貪污的南明官員被他查出來,直接丟進監獄,所以這次大家鼓嘈這件事的時候,被他以雷霆手段拿下好幾個人,南明官員就閉嘴了。

這一方面也說明這一方面張強把南明國官員收入華夏國朝堂是一個錯誤,明顯把一羣整天知道打嘴仗的人收了進來。

不過張強聽到民情部的報告以後並沒有發作,而是一笑置之。

他在意的是留下魯國這個窗口,華夏國能獲得什麼利益。

利益不小,魯國在即同華夏國簽訂停戰協議以後,又同大清取得了聯繫,這個過程雖然艱險,艱難,但已經主政的康熙皇帝還是原諒了洪承疇的背叛,同時也承認了洪承疇的魯國,同樣和洪承疇簽訂了停戰協議,並且讓洪承疇承認是大清的藩屬國,向大清進貢禮品和金錢。

但因爲實際上朝堂裡面還是有漢人官員的,大清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加上洪承疇曾經是漢臣,因此只是象徵性的給了一些,不過一百萬華夏元而已,這對於幾個月來已經嚐到同泰西人遠航的貿易船隻做買賣,同華夏軍做買賣獲得不菲的稅收的魯國來說,不是什麼大事情。

之後,魯國再次同日本大名打了一場海戰,海戰中殲滅了日本的船隊,使得日本大名,鹿兒島上的大名將軍轉而開始接觸和討好魯國,從而打開了日本市場,日本人的貿易船隊也來到了魯國貿易。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華夏軍獲得了巨大的貿易收入,很多商品出口到魯國中轉,從魯國獲得了日本的金銀銅鐵,補充了這十幾年來同外面的人貿易中損失的金銀庫存,同時把華夏元在一次推送到了大清,大金,魯國,泰西人哪裡,同時雖然華夏國不同泰西人貿易,可是華夏軍同鄭成功的關係好,可以從鄭成功哪裡中轉,於是獲得了的不少南洋的產品。

但魯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聯絡了大清,大金,高麗,日本這個市場,使得華夏軍的國內的產品就近輸送到了以上國家。

這其中就有華夏軍替換下來的金改1火繩槍,現在華夏軍已經全軍替換爲滑膛燧發槍了,手裡大量的金改2火繩槍都交給了東南亞小國地盤上的民兵隊伍,守備部隊也裝備了滑膛燧發槍,野戰旅裝備了前裝燧發線膛槍和前裝滑膛燧發槍。

作爲改進版本的前裝線膛燧發槍肯定要比前裝滑膛燧發槍要先進很多了,不過有個毛病就是雖然打的準,打的遠,可是速度上還是不如前裝滑膛燧發槍,甚至有時候還不如金改2火繩槍,所以那些裝備的部隊都是軍中的精銳射手,人數不多,卻可以在危急時刻用來對付那些該死的游擊隊。

一槍一個,如果一個連隊裡面有十幾個人,那麼游擊隊在被擊斃十幾個人以後,基本上蒙了,或者崩潰了,因爲前裝線膛燧發槍可是打的遠啊,這比前裝滑膛燧發槍和後裝滑膛燧發槍還遠,不說是一百米吧,就是一百五十米,一百八十米,二百米,好的槍手,精英槍手都可以一槍一個,二百米距離,這對於拿着那些大刀長矛,搶奪民兵手裡的火銃和鳥槍,更進一步搶奪去的金改1火繩槍,哪怕有幾支金改2火繩槍的游擊隊精銳部隊都是大麻煩,因爲人家可以打到你,你打不到人家啊。

這一次裝備升級替換,那些精銳民兵大隊直接用上了前裝滑膛燧發槍,民兵大隊用上了金改2火繩槍,普通民兵用上了金改1火繩槍,很多大隊的退伍兵用的都是金改2火繩槍,所以在火力上,游擊隊是根本壓制不了民兵部隊的。

不過儘管這樣,華夏軍倉庫裡面的金改1火繩槍,金改2火繩槍還是不斷的被替換下來,越來越多,於是張強想起了同魯國做買賣。

把繳獲他們的大刀長矛,火銃,鳥槍都一股腦賣給他們,然後又賣給了他們很多金改1火繩槍,金改2火繩槍。

結果知道張強意願的洪承疇直接派人來,要買華夏軍的金改2火繩槍,因爲在同華夏軍的作戰中,洪承疇吃夠了金改2火繩槍的虧。

張強也扭捏,直接賣給他五萬支金改2火繩槍,反正他有了更先進的燧發槍。

於是魯國成了華夏國的對外窗口,張強很是得意的給魯國起了個名字,叫“小香江”意思指後世的我國剛剛建國的時候的香江。

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四百章 反擊2第三百零四章 劉良佐守城第2377章 更迭的臣子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三百五十七章 彙報3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第五百七十一章 充實華夏軍官位第八百八十三章 挑撥與藉口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第一百二十九章 休養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人啊,你能弱一些嗎?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一百三十八章 鄭彩末日4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二十四章 神反轉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用萬思安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十章 殺將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四百三十二章 南明烽火13-敗逃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六百六十二章 求和?2第九十六章 最後一刻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彩末日3第六百七十一章 老爺你好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1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二百九十二章 廝殺正酣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順軍滅亡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