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

要說馬寶也是個聰明人,不聰明怎麼能從歷次幾萬人的敗仗中逃脫?

還能從華夏軍的苦役營裡面逃脫,幫助了尚可喜逃脫,對於逃命他是很有一套的。

看到華夏軍的騎兵旅緊追不捨,他再次甩出一部分兵馬,三千漢軍旗,並且給漢軍旗配備了一百騎兵,這一百騎兵他吩咐了一下,不是和那三千漢軍旗一起,而是掉在漢軍旗後面,就是騎兵旅前面,當看到騎兵旅的兵馬以後,他們用華夏軍的龍騎兵一樣的戰術去對付騎兵旅。

騎兵旅不疑有他,敵人逃跑他們就追,區區百人,他們立刻派出一支百人的斥候騎兵去追擊。

斥候騎兵可是追擊的好手,探路的好手,也是古代戰陣時候,偵查,攔截敵人斥候騎兵的一線死士,十個先鋒九個死,他們都知道自己的使命,他們都是亡命之徒,也堪稱精銳中的精銳,不過他們畢竟是輕騎兵,主要任務是偵查,是攔截敵人的情報,如果都是斥候,雙方雖然殺的血腥,但也不會全滅,除非敵人兵力太強,可現在是華夏軍的騎兵旅兵多,敵人兵少。

魯軍的一百騎兵,華夏軍派出了一百二十名斥候騎兵去攔截。

不過追了三十里地,一百騎兵分成五股,華夏軍軍的斥候騎兵也分成五股追擊,還是兵力比敵人多,不過這些魯軍騎兵可也是精銳,漢軍旗的精銳騎兵,他們可比斥候騎兵更善於軍陣配合,單打獨鬥,陰人,他們不如斥候騎兵,但小股配合出擊,他們還不會比華夏軍斥候騎兵遜色多少。

他們把華夏軍軍斥候騎兵引走五十里地,然後在一個地方會和,一百騎兵,分成兩股,擊殺華夏軍一股斥候騎兵,再對付另外一股,雖然不是全殺,但也讓斥候騎兵損失慘重,不得不逃跑,於是他們再次去尋找另外一股,幾次三番下來,斥候騎兵敗退,魯軍的騎兵緊緊追殺,很快趕上了騎兵旅的一股騎兵,這股騎兵很快派出更多的騎兵追殺敵人騎兵。

於是這一百騎兵就把這一股騎兵的一千騎兵給引走了。

一直追殺了一百多裡地,想要繞回來不可能了,時間上趕不上,這樣六千騎兵就有一千騎兵離開了隊伍。

等騎兵旅五千多騎兵趕上漢軍旗三千步兵的時候,這些騎兵還在七八十里地以外往回跑,那一百漢軍旗騎兵還在後面像蒼蠅一樣吊着他們,不斷襲擊他們,拖慢他們的步伐。

雖然騎兵比步兵快,可也要愛惜馬力,能跑一百里,絕對只跑八十里地,於是他們得半個下午才能追上同樣快速移動的騎兵旅。

五千騎兵同三千漢軍旗魯軍士兵打的不可開交,用了半個小時才解決問題,三千漢軍旗被殺兩千多人,幾百人四散逃跑,騎兵旅分出三百騎兵追擊,然後再次分爲數股追擊馬漢的大軍。

這一次馬漢再次甩出一千鄉勇讓騎兵旅殺,然後再派一百騎兵去引走騎兵旅的騎兵。

高一功雖然聰明,可也有一時轉不過彎來的時候,何況他手下的騎兵,這些騎兵可有一些是原先他的大順軍的騎兵,這些人頭腦簡單,都是從邊軍和農夫中提煉和廝殺上來的人,只知道衝殺,很快一百魯軍騎兵再次引走三百騎兵。

只剩下四千多騎兵的高一功根本不知道他的兵力已經岌岌可危了。

他的四股騎兵再次會和的時候,追上了馬漢的大隊,衝散了一部分百姓,也衝散馬寶賬下一名將領帶領的兩三千人的兵力,既然是將領,當然也有家丁,家將了。

大明的軍隊就是如此,大部分兵丁都是奴僕,只有家丁和家將才是真正士兵,將領帶着自己的家丁和家將同騎兵旅一股騎兵廝殺在一起,拖住了這部分騎兵,等這部分騎兵將敵人再次擊潰,殺了魯軍將領,馬寶的大軍已經去了十幾裡外了。

另外一股騎兵也衝殺了一股帶着百姓撤退的魯軍,他們這邊敵人兵力太少,不過一千人,騎兵旅騎兵殺掉了二三百人,百姓和魯軍士兵就四散逃跑,然後四股騎兵面對敵人大隊兵馬繼續追殺,但敵人大隊兵馬調過頭來,擺出陣勢,騎兵旅兵馬少,就不敢衝了,只能遠遠的吊着。

馬寶乾脆找來騎兵將領,讓他們帶着五千騎兵迎上去,不過戰前,他把將領找來,囑咐了一遍,兩名騎兵將領心領神會,帶着五千騎兵衝上去,一名騎兵將領帶着騎兵衝在前面,兩千騎兵衝過去,和騎兵旅對射一遍,然後拔轉馬頭,不管那些死傷和落馬的騎兵,逃走了。

往哪裡逃,往騎兵旅來的斜方向逃,高一功不得不分出一千五百騎兵去追擊,然後轉身迎上三千敵人後面的騎兵。

這些騎兵不是擁有火繩槍的騎兵,到了跟前轉身就跑,高一功帶着剩餘的兩千多騎兵緊追不捨,雙方一路廝殺,漸漸的高一功發現自己被分流了,自己被引走了,無法在追擊敵人大隊人馬了。

一算,起碼追殺了五十里地,敵人還在逃,騎兵旅也損失了不少兵馬,不抓住敵人,騎兵們不甘心,只能帶着騎兵旅繼續追擊。

張強萬萬想不到,高一功的騎兵旅居然被馬寶用計給引走了。

他操心的更多,他也中了馬寶的計,因爲騎兵旅擊潰的這幾路兵馬,都得他的近衛旅收攏,安置,不得不分出士兵把俘虜和百姓往後方送,於是後方的三千兵馬漸漸會和,卻成了一個看押俘虜的營地。

敵人的俘虜實在太多了,馬寶幾次丟棄的兵馬有兩萬多人,百姓也有三萬多,拖兒帶女的,還有傷員,近衛旅不能不管,三千兵馬根本不夠用,忙的是焦頭爛額的,根本無法去追擊大軍。

於是馬寶再次帶着大隊人馬和華夏軍拉開了腳步,他甩開華夏軍五十里。

等張強回過神來,他身邊只有五千精疲力盡的近衛旅,還有從路上收攏來的騎兵旅五百騎兵,這些都是被引走騎兵,斥候騎兵。

近衛旅的斥候騎兵還在僅僅的追着馬寶的大部隊,隨時回來彙報敵人的方位。

一擡頭,張強發現自己追上了馬寶的大部隊,馬寶轉身迎戰,張強的望遠鏡裡面馬寶看着張強的精疲力盡的五千兵馬笑的很陰險。

張強腦子突然靈光一閃,中計了,馬上派出一百騎兵去後面尋找自己的近衛旅士兵,讓他們丟下潰兵馬上趕來和自己會和,不過八十里地,近衛旅強行軍,幾個小時以後應該能趕過來,同時讓他們趕緊催促後面的第九旅第三團趕上來,然後再次派出一百騎兵在一百里範圍內尋找分散的第四騎兵旅的高一功讓他回來和自己會和,並且寫信讓近衛旅旅長率領後方的兵力趕快趕上來。

想想還不夠,再次派出五十騎兵向耿全麗,秦默,第二十七旅求援,讓他們帶兵馬來,因爲此刻近衛旅已經處於臨沂府地界了。

再過去百里就是臨沂府城,哪裡可是洪承疇的兵馬。

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王之意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賣給你們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七百零一章 全方位覆蓋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三百七十二章 你給我當什麼官?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八百五十章 快逃吧,還打什麼呀第一百章 我這是跟你學的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清內訌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七百八十一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一百七十九章 伏擊12(遂發槍+線膛槍+連發槍)第一百六十九章 伏擊2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鴻逵的危局 晉升侯爵第一百二十六章 降將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五百六十一章 開發寶島2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五百六十五章 縣諮詢局後效第四百五十章 會鰲拜2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四百六十九章 會鰲拜21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二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採購辦公室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鬥2第八百七十七章 就留下北海道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七百三十一章 三王子的請求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一百七十五章 伏擊8第八百九十五章 重新部署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五百二十二章 宅男的告白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六百九十二章 瓊州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