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

崇正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對於朱慈炅來說,貌似是個很普通的日子,他跟往常一樣,早早起來,上了早朝,然後便來到御書房,開始處理軍務。&1t;/p

一切是那麼的正常,沒有絲毫的波瀾。&1t;/p

最近前線的形勢非常的好,比利牛斯山脈法軍棱堡被攻克的消息不斷傳來,佔領整個比利牛斯山脈,讓西法攻防形勢逆轉應該只是時間問題。&1t;/p

朱慈炅開始將目光轉向其他地方,稍微往右一點,就是歐亞鐵路,不過,地圖上手指頭長那麼一段距離卻代表着數千裡遠,歐亞鐵路短期內是修不到神聖羅馬帝國的,這一路暫時不用想了。&1t;/p

再往右一點,就是沙俄了,這會兒西伯利亞正冰封天地呢,暫時也沒什麼好想的。&1t;/p

再往右,越過整個西伯利亞,再越過白令海峽,就是美洲大6了,他是有計劃要從此地開始海外殖民之路,但是,現在大明對那邊的情況還不是很清楚,哪裡是土著的地盤,哪裡又有列強的蹤跡,甚至哪裡適合建港口都不知道。&1t;/p

他前世也沒去過美洲,對那邊的地形地貌沒有一點直觀的認知,總不能憑印象胡亂一點,然後就派人去建港口吧!&1t;/p

他要運氣好,點的地方適合建港口倒也罷了,要是點個根本就不適合建港口的地方,豈不勞民傷財,浪費時間。&1t;/p

所以,他派出了一個以工部官員爲主導,兼有錦衣衛密探,6軍,海軍級戰列艦和武裝福船的大型探險隊前去美洲大6東海岸探索。&1t;/p

美洲大6的開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先,必須建立一個港口和海軍基地,這樣明軍纔有落腳點。&1t;/p

至於從白令海峽那邊直接修鐵路過去,那是不現實的,不管是在海上建橋還是修海底隧道,大明現在都沒這技術。&1t;/p

再說,那裡靠近北極圈,一年差不多有半年處於冰封期,修築鐵路純屬費力不討好。&1t;/p

他準備先在冰封線以下找到個適合建立港口和海軍基地,然後再以那裡爲中心,展開偵查,用鐵路線慢慢向南北兩邊擴散。&1t;/p

不過,這些都要等探險隊回來才能展開,暫時也不用想了。&1t;/p

再往東,越過美洲大6又回到了歐6和非洲一線,現在大明在那邊的海軍實力還不足以與反哈布斯堡聯盟列強抗衡,貌似那邊暫時也沒什麼事做,他總不能讓鄭成功冒險出擊吧!&1t;/p

盯着世界地圖看了幾圈,朱慈炅現,這會兒還真沒什麼可做的,倒不是說大明現在已經稱霸全球了,主要還是時機不對。&1t;/p

他原本是想休整一段時間再跟反哈布斯堡聯盟來場大決戰的,誰知道反哈布斯堡聯盟卻先動手了,搞的他措手不及,現在都還沒完全準備好。&1t;/p

既然無事可做,那就去後宮轉轉吧,現在後宮可是皇子公主扎堆,歡聲笑語不斷,他沒事的時候基本都在那裡待着,逗逗兒女,溜溜狗,對他來說也是很幸福的事情。&1t;/p

他剛站起來,正準備招呼曹化淳擺駕後宮呢,腦海裡突然響起系統美女久違的聲音:”叮咚,恭喜你完成最後的榮耀任務改寫歷史,現在放獎勵:鐵甲戰艦圖紙。“&1t;/p

朱慈炅只感覺腦袋如同灌鉛般,沉重無比,他不由自主的跌回椅子上,這時候,無數圖紙資料正不停的往他腦海裡灌:什麼鐵甲戰艦、什麼電焊機、什麼鉚釘、什麼起重設備等等等等,應有盡有,簡直就跟小型百科全書一樣。&1t;/p

系統美女已經說了,這是最後的榮耀任務,所以灌注知識比較多,僅次於上次的榮耀獎勵,不過,貌似有些知識已經與他後世掌握的知識相重疊了,也許這東西就跟複製粘貼一樣,原本有的就不需要佔據空間了,他竟然沒有像上次那樣,被灌的直翻白眼。&1t;/p

這次,他只是略微感覺到有點難受而已。&1t;/p

不知道過了多久,系統終於停止了灌注。&1t;/p

系統美女一如既往,緊接着提示道:”叮咚,友情提示:榮耀任務結束,系統獎勵結束!提示完畢,祝你遊戲愉快。“&1t;/p

這就完了?連聲招呼都不打就這麼消失了?&1t;/p

朱慈炅一動不動的坐在那裡,情緒低落至極,一絲憂傷慢慢出現在他的臉上,他忍不住長嘆了一口氣。&1t;/p

”唉“&1t;/p

他此刻並沒有想鐵甲戰艦的事情,甚至系統美女的離去他都沒怎麼在意,因爲,他知道今天爲什麼會放這最後的獎勵了。&1t;/p

後世歷史上的今天,也就是崇禎朝的今天,正是崇禎自縊之日,正是明朝滅亡之時!&1t;/p

他不知不覺間渡過了最慘痛的時刻,他已經徹底改寫了明朝的歷史!&1t;/p

現在,大明不但沒有滅亡,反而變得異常強大,縱觀世界,現在又有誰能與大明抗衡!&1t;/p

現在的大明,疆域最大,人口最多,科技最達,擊敗列強,稱霸世界只是時間問題!&1t;/p

這一刻,他或許應該驕傲。&1t;/p

這一刻,他或許應該自豪。&1t;/p

但是,他卻莫名感到憂傷。&1t;/p

或許,崇禎朝那段歷史,實在是太過悲慘了。&1t;/p

或許,崇禎朝的這一天,實在是太過淒涼了。&1t;/p

他,感同身受。&1t;/p

他,倍感憂傷。&1t;/p

他,總想做點什麼來彌補這個遺憾。&1t;/p

沉默良久,他終於再次站起來,對着門口朗聲道:”曹化淳。“&1t;/p

曹化淳一如既往的躬身疾步走進來,恭敬的道:”微臣在。“&1t;/p

朱慈炅用飽含滄桑的語氣,低沉的道:”派人去請信王、信王妃,還有朕的所有兄弟姐妹過來,讓他們過來聚一聚;另外,派人通知太后,皇后,皇貴妃,貴妃,還有所有皇子公主,今天中午,和五叔一家人一起吃個飯;你算算人數,看總共有多少人,讓御膳房準備一下,挑最好的食材,做幾桌宴席出來,就在坤寧宮擺宴,去吧。“&1t;/p

皇上爲什麼會突然想着要擺宴請信王一家人呢,好像過年節的時候都沒這麼隆重的過吧?&1t;/p

曹化淳雖然心中疑惑,卻沒有問什麼,他只是稍微愣了一下,便拱手應命,躬身退出去安排去了。&1t;/p

朱慈炅則再次坐下來,就那麼呆呆的坐着。&1t;/p

往事一幕幕在他腦海浮現,主要還是他重生之後的事情,前世種種已經太過久遠,慢慢變的模糊了,這世的經歷,纔是他腦海中的主旋律。&1t;/p

朕終於改變歷史了,朕的大明沒有亡,朕的大明不會亡!&1t;/p

ps:推薦新銳作家鳳溪凰躍的新作《隋末之大亂世召喚》,身負皇室後裔這一重大使命,意外獲得能召喚歷代文臣武將的召喚石,從此高麒開始復國之路。有興趣的書友不要錯過哦。&1t;/p

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序章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腳大汗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十八章 鑽牀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