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

雪,越下越大,天地間一片蒼茫,戰場中的一切漸漸變得模糊,彷彿老天爺都不忍心看到生靈間慘烈的廝殺,只好用純淨的雪花矇住自己的雙眼。

但是,此戰必須分出勝負,大明和滿清這對宿敵之間必須有一個倒下去這片古老的土地才能再次迴歸太平,或許是明軍的步兵剛好全部就位,或許是指揮作戰的將領把握了時機,正當雪花使視線變的模糊不清時,明軍的步兵終於開始衝鋒了。

明軍的衝鋒怎麼說呢,一個字,亂,沒有章法,沒有陣型,亂七八糟的沒有一點規律,就如同散兵遊勇般一頓亂衝。

此刻,皇太極的心已經沉到了谷底,一旦明軍衝上來,他基本上就算是完了,但是,放棄不是他的習慣,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就要爭取,只要堅持,堅持,再堅持,或許奇蹟就會出現呢!

見明軍開始衝鋒,他毫不猶豫的下令,所有火炮開始不間斷轟擊,不用瞄準,不用調整位置,反正也瞄不準,就用散彈對着前面一頓轟吧!

散彈攻擊的範圍具體是多大沒個準數,但是,一門火炮的散彈大部分都會落在大概十丈方圓的範圍內,這是大明工部和兵部聯合測試了無數次得出的結論,也就是說,只要火炮不調整位置,就算是散彈,它的落點也是大致固定的。

這個怎麼規避各類火炮的炮彈明軍將士經常演練,所以,除了清軍的第一輪火炮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傷亡,後面每輪轟擊幾乎都轟不到什麼人,明軍竟然在衝鋒的時候還扭來扭去,而且剛好就避開了大部分散彈的攻擊區域!

只要仔細觀察,當然能避的開,看見前面雪地上十丈方圓內都被轟的跟麻子臉一樣了你還往裡踩,找死啊!

當皇太極反應過來,想要命令炮兵每開一炮都輕微調整一下角度的時候,已經遲了,明軍已經衝到了兩百步以內,火炮除非豎起來朝天轟,不然炮彈是落不到這麼近的地方的。

明軍這會兒突然又有了章法,只見他們飛快的排成一排又一排,此起彼伏,波浪般的衝過來,那子彈就如同水流般沒有絲毫停歇,竟然比空中的雪花還密集!

什麼打排槍、分段式射擊、疊浪這些皇太極自然也會,大明的《步兵操典》上寫的詳細着呢,作爲防守一方自然是選擇分段式射擊,他立刻將殘餘的步兵組織起來,站成一排又一排,開始分段式射擊。

到了這個時候就沒什麼花哨可玩了,黑火藥時期的大規模槍戰就是這樣子,你一排來我一排,你一槍來我一槍,就算中彈了也不一定會死,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

這就是所謂的排隊槍斃,雙方都排着隊送上來給對方槍斃,如果運氣好的話,那麼恭喜你,你充當的是執行槍斃的行刑者,如果運氣不好的話,那就只能演繹被槍斃的死刑犯了。

明軍這邊的步兵總數大概是十四萬左右,被清軍一陣炮擊,大概傷亡了一萬人左右,也就是說衝到皇太極跟前的明軍步兵還有十三萬餘,清軍的步兵原本也有十萬,但是被朱慈炅不按常規的火炮衝鋒一把就幹掉將近一半,現在僅剩五萬餘人。

十三萬對五萬,而且明軍中還有一小半裝備了可以連發的轉輪步槍,火力上佔據了絕對優勢,按道理來說皇太極這個時候應該認栽了,但是他還在堅持,但凡有大成就者內心都無比堅韌,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會放棄,在歷史上皇太極的成就還是很大的,所以他壓根就不是那種輕言放棄的人。

像上次在遼東,那是多麼絕望的形勢,先是被小皇帝朱慈炅打得大敗虧輸,然後老王八孫承宗都把堡壘修到他家門口了,幾乎所有人都認爲他怕是要完蛋了,但是,他沒有放棄,而是帶着所有族人來了個乾坤大挪移,翻山越嶺來到蒙古草原,沒用幾年就恢復到了全盛時期!

這次,他之所以還在堅持,自然是期望騎兵那邊出現奇蹟,那騎兵那邊情況又怎麼樣了呢?

他如果能親眼看看滿蒙騎兵的慘狀估計就不會再堅持了,純從騎兵數量上來說,的確是滿蒙聯軍佔據一定的優勢,因爲明軍加上兩路支援總共也才十八萬騎兵,而滿蒙騎兵加起來卻有二十萬,但是,武器裝備的差距之大,不是這兩萬人就能彌補的。

明軍的騎兵可都配備了轉輪步槍,還沒衝到跟前,那子彈就跟下雨一樣,打得滿蒙聯軍人仰馬翻,當然,滿蒙聯軍並不是毫無還手之力,他們的騎術都很好,都知道貼到馬背甚至是馬肚子上躲避子彈,而且他們還有弓箭,捱過一陣槍林彈雨之後他們便可以用弓箭還擊了,確實能給明軍造成不小的傷亡。

但是,槍林彈雨還只是開胃菜,明軍靠近之後那一波又一波的手雷纔是真正殺手鐗,那手雷可是範圍攻擊,你躲哪兒都沒用,甚至連戰馬都要跟着一起挨暴雨梨花針!

所以,雙方尚未碰撞在一起之前滿蒙聯軍基本上就已經傷亡過半了,當然這個傷亡是不算那些被鋼針扎到手上或者扎到腿上的,因爲他們還能戰鬥,如果這都要算,那麼他們基本已經全軍覆沒了!

正式開始肉搏之後左翼的清軍騎兵還算是比較頑強的,五六萬人和明軍十萬人纏鬥在一起並沒有馬上露出敗相,右翼的蒙軍騎兵就不行了,五六萬人面對八萬明軍都沒堅持多久,很快就被擊潰了,不過他們還算挺能逃的,被擊潰之後馬上跟炸開了鍋一樣四散奔逃,着實浪費了右路明軍不少時間。

左路清軍之所以還能跟明軍纏鬥,主要是因爲他們中間高手多,像什麼多爾袞、阿濟格、多鐸、代善、嶽託、濟爾哈朗、鰲拜等等等等,除了皇太極幾乎都來了,而且他們有個很不好的習慣,那就是他們喜歡圍毆明軍主將,曹文詔和秦拱明雖然也是明軍中有數的高手,但每個人都被三四個高手圍毆,他們沒****掉已經算不錯了,那還有功夫去指揮手下戰鬥。

不過,這種情況隨着曹變蛟和祖大弼兩人的到來徹底逆轉了,這兩貨主要是殺的不過癮,沒辦法,右路蒙軍騎兵幾乎是一觸即潰,他們纔剛砍翻幾個蒙將,敵人就開溜了,這讓他們極度的不爽。

不爽怎麼辦呢?反正也沒什麼事了,追剿逃兵他們又沒興趣,打掃戰場也不用親自動手,乾脆去左路幫幫忙算了,於是,多爾袞等人悲劇了。

這兩人具體有多猛真無法衡量,因爲史料不全,唯一有記載的就是祖大弼曾在萬軍陣中打得滿清第一勇士鰲拜滿地找牙,而曹變蛟呢,祖大弼曾經找他比試過,結果被他打得滿地找牙!

隨着這兩員猛將的到來,左路清軍終於奔潰了,按原定計劃,秦拱明匆匆集合了五萬騎兵向步兵交戰區域奔去。

皇太極期盼已久的馬蹄聲終於響起來了,聽那轟隆隆的聲音,起碼有數萬騎兵向這邊趕過來,他迫不及待的掏出望遠鏡遁聲望去,日月龍旗,是明軍!

唯一的希望破滅,他終於絕望了,看着如行雲流水般攻過來的明軍步兵,他痛苦的對身邊的親衛道:”豎白旗,投降!“

一場激戰終於結束,鵝毛般的大雪慢慢覆蓋了整個大地,大明的北疆定矣!

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九章 明爭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章 閹黨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