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

大明終於出兵了,八十萬大軍帶着五十萬俘虜三路齊出,這麼大的動靜就算是個瞎子都能知道,更何況皇太極一點都不瞎,錦衣衛在草原安插了無數密探,他何嘗不是在中原安插了無數密探呢,大家都是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說的又都是漢語,只要不傻帽的跑到敵人跟前大聲喊我是奸細,一般都能隱藏下來。

八十萬大軍壓境,皇太極不但沒有驚慌,反而覺得很興奮,他一直盼望着小皇帝能來草原和他一決雌雄,並不是說明軍以任何一種方式進入草原他都歡迎,其實有種情況他也害怕,那就是小皇帝學漢武帝和唐太宗,派精銳騎兵攆着他的屁股打,如果真是那樣,他也受不了。

明軍雖然不是以騎兵爲主,但一等軍團和二等軍團的騎兵加起來也有二十多萬,如果派上盧象升、曹文詔、曹變蛟這樣的猛將統領,直奔他的汗庭而來,其他什麼都不管,那他真要哭了,因爲他滿蒙騎兵加起來也才二十來萬,而且裝備還比人家差一點,怎麼打都是個輸!

還好小皇帝沒有那麼做,反而是以他最希望看到的方式來進攻草原的,他不怕明軍人多,也不怕明軍同時進攻三大草原,來的人越多越好,分的路也是越多越好,人越多截了他們的糧道之後崩潰的越快,分的路越多,越容易被他集合優勢兵力各個擊破。

話說明軍都是火槍加火炮了,冷兵器在他們跟前簡直就跟送菜無異,皇太極爲什麼還這麼有信心呢?難道他在遼東吃的虧還不夠嗎?

這個皇太極當然知道,他也是有底牌的,因爲他偷學了大明的技術,清軍可不同於農民起義軍,農民起義軍那是到處亂竄,胡搞瞎搞,壓根就沒想過要發展軍工,也沒想過要製造先進的裝備,清軍可是有組織有紀律的正規化部隊,以前的後金和現在的滿清那也是有工部的,在戰場什麼武器能克敵制勝,他們就會往那個方向去鑽研,去發展。

這個並不是瞎胡說,在歷史上,在崇禎朝的時候,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後金就研究出了紅夷大炮的製造方法,至少在火炮技術上一點都不比大明差,甚至在當時整個世界上都是處於前列的,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可能列強中就有滿清的身影了。

但是,明朝對火藥武器的粗製濫造成了典型的反面教材,拿着熱武器的明軍甚至還不如滿清降服的蒙古部落的騎兵,再對比一下元朝和明朝的國力和戰力,發展熱武器的明軍拍馬都趕不上縱橫歐亞的蒙古鐵騎,這種強烈的對比讓滿清漸漸放棄了火藥武器的研製,轉而重視冷兵器作戰。

每種武器的應用和發展都是要看戰場實效的,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航空母艦動不動就拋錨,一會兒發動機壞了,一會兒核反應堆又泄露了,艦載的戰鬥機更是一起飛就掉海里了,又或是一降落就把甲板給撞個窟窿,甚至是炸的甲板上的工作人員死傷慘重,那還有哪個國家敢發展航母,這樣的航母拉到戰場上不是給敵人幫忙嗎!

出於戰場實用性的原因,歷史上滿清放棄了火藥武器的發展,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誰去幹啊!也出於同樣的原因,在崇正朝皇太極十分重視火藥武器的發展,因爲明軍裝備上火藥武器之後太猛了,在遼東打得他簡直找不着北,如果不跟着發展火藥武器,那還怎麼跟明軍打,不如直接投降算了!

像現在,皇太極也在察哈爾草原隱蔽處建立了軍工廠,規模和佈局甚至都跟王恭廠是一樣的,裡面甚至也有簡易的車牀和銑牀等機牀設備!這些都是他花大價錢從大明不良商販那裡買過來的,現在大明並沒有對民間實施技術封鎖,民間的加工作坊還是能在工部買到簡易的車牀和銑牀等設備的,只是沒有軍用的精良,也沒有軍用的功率大而已。

這蒸汽動力說白了就是個簡單常見東西,幾乎每個人都燒過水,也都看到過蒸汽,只是沒有往動力那方面想而已,所以滿清現在其實已經掌握了蒸汽動力技術,只是他們沒有大明那麼多人才,發展起來比較緩慢而已。

滿清的技術是比大明差一點,但是普通的二四式燧發槍,三一七式榴彈炮和四一七式榴彈炮都能量產了,皇太極的近衛兵團甚至還配備了少量的五一八式榴彈炮!

當然,皇太極對這些東西的保密工作都做的很好,從生產到裝備到操練他都異常小心,跟做賊似的,不是正統的八旗子弟他壓根就不會配備火藥武器,而且他還嚴令這些東西只准在秘密操練的時候用,平時都不準拿出來,所以錦衣衛的密探並沒有察覺到清軍已經大量裝備火藥武器了。

他就是要陰小皇帝朱慈炅一把,給明軍來下狠的,想着小皇帝看到裝備着同樣火藥武器的清軍時吃驚的表情,皇太極就爽的不行,來吧,來吧,趕緊來,進了大草原你就別想再出去了!

明軍並沒有他想象中來的快,據探子來報,明軍並沒有直接進入三大草原,三路大軍都在各個入口處停下來了,他們都在做同樣的事情,那就是修堡壘!

這點皇太極並沒有覺得太驚奇,因糧草被截而導致大軍潰敗的事情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又不是什麼新鮮事,小皇帝要這個都不知道那就是個白癡了,他認爲朱慈炅讓三路大軍都在他們經過的入口處修個堡壘絕對是爲了屯放糧草。

他原來一直不明白明軍爲什麼要帶上五十萬俘虜,現在他終於明白了,原來是爲了修堡壘,不過爲了修三個堡壘而動用五十萬人,小皇帝還真是奢侈啊,五萬人就足夠了嗎,人傻錢多還是怎麼滴!

修堡壘用來做屯糧之所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糧草起碼不是露天堆放的,敵人要來截糧是比較困難的,壞處就是屯糧之所就擺那兒了,敵人都不用去找,如果發了狠不顧損失的硬攻,糧草同樣要被劫。

皇太極分析了一番之後,更興奮了,小皇帝是不知道他已經有上千門火炮了,修個堡壘他以前是沒有什麼辦法,現在嘛,把火炮全拉過去,一頓轟,三下兩下就攻下來了。

在他看來,小皇帝這是走了步死棋,只要明軍深入草原,他就率軍去把三處糧草全截了,到時候明軍絕對不攻自破,這天下必將是滿清的天下!

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