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章 回家過年

九十一章 回家過年

徐元佐已經很多年沒有過春節了。

在那個西化潮流衝擊下的社會,春節已經越來越多地變成了旅遊的好機會,以至於原本應該守在家裡的節日也變成了旅遊旺季。

如今回到大明,徐元佐終於又體驗到了小時候的春節。雖然沒有聯歡晚會,也沒有驚天動地的煙花禮炮,但是家裡人喜氣洋洋忙裡忙外倒是如出一轍。就連十分不可靠的父親徐賀,竟然都乖乖呆在家裡,偶爾於街坊鄰居之間走動,並沒有出去廝混。

徐元佐這回回家帶了大包小包許多東西,甚至還牽了一頭騾子專門用來馱年貨。說起來這也是撐場面的虛頭,要用的硬貨早就讓姐姐帶回家了。不過他還是得將面子撐足,專門買了一大口袋的麪食點心,只要沿途有人招呼,叫一聲“徐哥哥”或是“徐大郎”,他便抓出一把,說些吉利話。

如此從碼頭一直走到家裡,花費的銀錢倒是不多,時間卻不少。

這是因爲虛榮心大滿足麼?

當然不是!這是最樸素的公共關係啊!

徐元佐對明朝的認識越深刻,越發感覺到了聲望的重要性。

聲望高了,你做什麼都有人捧着。聲望不夠,做什麼都沒人搭理。就說最簡單的招人,東主擔心≠↓招到坑爹的學徒,學徒也不願去臭名昭著的吝嗇鬼家幹活。這就是聲望的最直觀體現。

看到徐元佐身後跟着高頭大馬騾,騾子上馱着大包小包的年貨,任誰都知道:徐家大哥真是闊氣了!

再看他熱情洋溢地跟人打招呼,說好話,送點心,雖然都是微不足道的小惠——朱裡這地方還有誰家靠那兩塊麪點過年?但是給人留下的印象卻是,這位年少發達的少年,並沒有忘本,寬厚溫良之心倒是絲毫沒有變過。

的確,在徐元佐沒有發跡的時候,他是“癡肥蠢笨”,如今闊氣了自然就是“寬厚溫良”。

徐良佐早在半道上就堵住了哥哥,也跟在馬騾之側,卻是忙着掏點心的。他不知道哥哥的用心,倒是享受了哥哥形象變化帶來的好處。如今沒人叫他“徐傻子他弟”,都似模似樣地叫他“徐家二哥”。

雖然母親說這是因爲他長大了,街坊鄰里自然要改正規稱呼,但徐良佐卻相信這是因爲他哥有名頭了。

“你少吃些,剩下這些帶到后街去,各家分些,叫你的小夥伴也沾沾喜氣。”徐元佐到了家,一撩衣襬,只一個人就將騾背上的貨色卸了下來。看得徐良佐眼睛發直:“哥哥,你力氣大了許多,怕不比吳叔他們有力了。”

“要多多強筋健骨。”徐元佐隨口關照一聲,將東西分批送到後院,聽到屋裡傳來一聲乾咳聲。

那是老爹在拿腔作勢等他進去問安呢。

出必告,返必面,小門小戶也得有這個禮數啊。

“哥,我能騎騾子去麼?”徐良佐並不知道徐元佐內心中的糾結,還一臉高興地跳着。

徐元佐點了點頭:“不許讓它跑,只能慢慢走。”

“好咧!”徐良佐興奮地跟騾子溝通感情去了。

徐元佐一振衣衫,邁入堂中,見父母高座,自然是在等他。

“父親,母親,兒子回來,問二位大人安好。”徐元佐上前行禮。

徐母已經笑着下來,一把拉住徐元佐的手臂:“每次見你都要瘦些,真不知道在那邊受了多少苦。”

“在外做事,耗費心力也是應該的。”徐元佐這回帶了一百兩銀子回來,都是安記傾銀鋪裡取的真銀子。這筆銀子交給母親,也好讓她更有安全感。不過現在父親在場,他卻不打算當下就提銀子的事。

徐賀也起身下了一步,道:“你倒是做了好事不吱聲。若不是陸家的大郎來找我說布匹的事,我卻不知道原來你找了他。”陸鼎元比徐賀年輕些,以前也是叫徐賀世兄。如今又成了徐元佐的世兄,只好各論各的,儘量避免三人同時在場的尷尬。

徐元佐道:“雖然要我信得過,也得父親熟識的人才好。”

徐賀聽了這話倒是舒服了許多,道:“只是你這孩子終究不明道理。哪有主動找外人一起行商的?你就不怕這條路他走熟了,又多個搶飯碗的?”這是父子之間才能說的體己話,因爲商路之所以有利潤,就是這種人脈上的稀缺性。

要搞到貨不難,關鍵是能否安全地走到外地市場,並且平安賣出去。這個過程如果順利,利潤就落袋了。如果不順利,虧得血本無歸也是常有的事。徐賀若是不做假賬,只說鈔關、牙行換了新人,索要既多,又狠狠壓價,他之前兩年沒掙到銀子也就很合理了。

徐元佐卻根本沒想過做這種長途販賣的苦差事。他有數百年的眼界,難道還去做這種回報率低,風險大,機會成本極高的買賣?

當然是要搶佔上游市場,控制貿易上流,坐地收錢。

“我在徐家還能幹好幾年,到時候的事到時候再說。”徐元佐道:“說不定那時候我和弟弟都有了出身呢。”

徐賀一想也是,吩咐道:“你在縣尊老父母那裡,可別失了臉面。就算他調走,也是一尊大神。”

“這是自然。”徐元佐覺得今天父親說話倒是正常了許多,心中漸漸放鬆。

“但是!”徐賀突然臉色一變:“你既然有取貨的門路,怎地只取那麼些許?再多些豈不是賺得更多!”

徐元佐嘆了口氣,暗道:果然還是原形畢露。

“父親,有多大的胃口吃多少飯。”徐元佐道:“往年父親做的只是這一半的買賣,貿然帶許多貨出去,能行麼?”

“有什麼不能行的!”徐賀脖子一梗:“我還怕賣不出去麼?”

“要叫我再弄一倍的貨,我也能弄來。再多十倍也不是不行。”徐元佐坐到了餐桌前,自顧自倒了杯水,一飲而盡:“如今這三千五百匹各色絹布,差不多要兩百料的艙位,我相信父親還是能搞來的。但若是三萬五千匹,你能找來那麼許多艙位麼?”

從徐賀的表情上,徐元佐也知道這老爹根本沒有想過運輸上面的問題。照道理說,腳價是行商的大頭成本支出,合格的行商必然是斤斤計較於各程腳價,然後制定最合理的水陸運輸方式,有時候甚至不惜多繞遠路,保證自己的利潤。

像徐賀這樣捧着飯碗埋頭吃飯,根本不管不顧的行商,即便在大明也是不合格的。

“首先是找不到那麼多的船。”徐元佐道:“其次是在舟陸轉換時候,未必能找到那麼多腳伕。再就是現在這些貨,我再找個少年與你們同去,三個人能夠看顧得過來。若是再多十倍,就得在各地找可靠的車馬行,多出來的利潤未必能抵消沿途的風險。”

“最爲關鍵的,你突然數倍貨物運過去,當地供求關係你可清楚?是否會導致牙行壓價?一旦壓價,路上的成本能否支撐?”徐元佐嘆了口氣:“所以並非貨越多,賺得越多。”

徐賀想了想,道:“我可以就近賣給外來的行商,或是牙行啊!”

徐元佐抿了抿嘴,果然是目光短淺之輩啊。他也無從解釋這種侵犯別人市場佔有率而可能導致的不良後果,只是搖頭道:“這是奪人口食,終究不是長遠之計。先在熟悉的市場把這批貨消化掉,若是沒有問題,後年多招了人手,再考慮擴大規模吧。”

徐賀對此聽得有些雲山霧罩,尤其一些郡城的行話術語讓他有些自卑,卻又不好意思問。

比如這個“規模”,大概說的便是“格局”的意思吧。

父子倆言談將盡,徐母適時道:“今年元佐有這般光景,明年也好尋個好人家的姑娘,把大事定了。”

徐元佐一愣,恍然大悟:明年可不就是十六了麼!

二八四劉永和一三三肺腑之言求月票感謝打賞一四一第一次夏圩會議求月票第33章 上陣父子兵一二九飲宴三一四移民策二零八章 下手二五三精英小分隊一二五梅先生第75章 時機三六一安六爺的事第190章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二六二年末一九七章 金山島巡檢司二三七不速之客三八二章 案發二七九莫欺少年窮二七九莫欺少年窮二四六機會三五四學在四夷一三一正餐求月票三二五進京四零五家事二三二買房三九零樑房口港三五八消費市場三五四學在四夷二一八海瑞要來了二五三精英小分隊一四九質疑求月票推薦票三七二長樂第53章 鋪路一二五梅先生第177章 官差如虎三一五生意上門三九四劫匪第191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第4章 瞎先生一五五賺吆喝求月票三九九智珠在握三四七東窗事發一二五梅先生一五五賺吆喝求月票二二四說得輕巧二七三破落歹人三二五進京四一四餘音三六六人生如戲第74章 家訪二四九陸樹聲二四六機會三零三蘇州盟友二一五工作會議第100章 收益第188章 瑚璉之器一三一正餐求月票第37章 善政三五六機械廠三零六奔前程第95章 銀和錢二六六豐收年第97章 緊抓思想教育一三八一擲三千金三更第31章 信字當頭三三零盛宴加更感謝盟主三零五前途漫漫一六二贊助商求月票一五一不足爲外人道求月票三四七東窗事發二零四章 順水推舟一六一免費演出求月票二九二決策二零一章 準備着手三零九勝負之數三八六章 段家第43章 對手三四三潛流一五三住店求月票三九四肉票一五九創刊號一一八難乎哉不難矣二八零東山西山二五二律師團三三二美味致謝加更二二八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34章 羅家子三九四肉票三百十車牀二二四說得輕巧第71章 前方有套第31章 信字當頭第16章 徐管事第75章 時機三三四圈地二一四新領域二二六交易第45章 買賣敲定三九一會面二一五工作會議二六四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