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四共贏

三七四 共贏

徐元佐暗道這位世兄年紀還小,解釋道:“就是把家產送給老師,或是給老師爲奴。”

“這個……”鄭存恩更加迷茫了:“他們爲何要送家產給家父呢?”

“這個……”徐元佐呵呵笑了一聲:“民俗,民俗。”

鄭存恩搖了搖頭:“本地並無此等風俗,怕是世兄搞錯了。”

徐元佐微笑道:“恐怕是我錯了。”

——錯在跟你個小屁孩聊社會潛規則!

徐元佐盤算着找個合適的人談談,他道:“久疏問候,恩師可有兄弟?”

“家父是獨子。”鄭存恩道。

“呃……可有關係近些的堂兄弟?”徐元佐又問道。

“喔,一般家裡有事,我娘都叫我去找強叔。”鄭存恩道。

強叔是鄭岳家的老鄰居,如今還住在茅棚裡。他那茅棚比徐元佐在唐行給難民準備的臨時住房還要糟糕,不過這個四十多歲的單身漢並沒有什麼不滿。他不會說官話,所以還得鄭存恩在一旁翻譯,使得徐元佐有些拘謹,以免不小心帶壞了小朋友。

“現在阿岳家不是挺好麼,受族裡照顧,住瓦房,每個月還給米糧。族裡分了他們家十來畝地,就是佃給我在種。”強叔茫然地對徐元佐道。

“阿岳家從來沒給族裡做過事,如今族裡肯照顧他們已經是很給面子了。”強叔又道。

徐元佐聽着,懷疑自己可能因爲成見產生了一些誤會。他覺得鄭老師家已經苦不堪言了,但是在當地人看來,卻是十分照顧鄭進士家。徐元佐本身沒有宗族概念,就連徐階恐怕都沒有。江南的徐氏宗親更像是個鬆散的聯盟,大家因爲同一個姓就抱抱徐老爺子的金大腿。

到了閩南。宗族就像是個盈利組織。你得給宗族做出貢獻,宗族纔會反饋給你庇護。鄭嶽以前是破落戶,根本談不上宗族貢獻,現在能有這樣的照顧已經算是鄭氏宗親格外照顧了。這種關係如此現實而緊密,難怪從北宋至今,閩黨的戰鬥力都十分強大。

徐元佐這纔信了。爲何明人筆記裡經常有些清官致仕之後連的棺材都買不起,還要門人捐獻。這分明是因爲他們在有意無意之中被宗族邊緣化了。鄭嶽若是再不醒悟,恐怕宗族連如今的照顧都會漸漸撤掉——難怪老師身爲進士輩出的長樂人,最終才混了個雲南參政致仕。

“如今族中誰說了算?”徐元佐問道。

族長有祭祀權,出於大宗長房。這在早年間是極大的優勢,所以族長往往佔據了族裡的最大資源。然而隨着科舉制度的完善,官僚階層成了社會骨幹,而血統並不能必然帶來科舉上的成功,所以族長掌握虛權。而士紳控制地方,已然成了流行。即便士紳屬於小宗,大宗的族長還是得卑躬屈膝來打秋風,借片子。

“族裡是鄭峙說了算。”強說道:“他是舉人公。”

徐元佐暗道:果然是金舉人,銀進士。

這也十分現實,舉人常年在鄉里,跟官府打交道較多。進士是不能原籍任官的,一旦遊宦。可能到死都不能回家。在鄉間的影響力,還真不如宅在鄉里的舉人。而且這年頭不是說你不想當官就能不當的。雖然可以請病假,但官品不夠高,很容易被御史彈劾。這種彈劾可是重罪,所以當官本身也被視作一個種盡忠的義務。

徐元佐叫程中原準備禮物,去求見鄭峙。他這種沒有官身的小生員,沒有強有力的介紹人可能連主人家面都見不到。還好他有徐階的片子。徐閣老名動天下,還在福建做過官,好歹攀上幾分香火情。

當然,如果鄭家是鐵桿的程朱世家,遞徐閣老的片子也可能引來反作用。

徐元佐放手一搏。總算鄭峙沒有推說“身體不適”,在中堂接待了徐元佐。

兩人見面都是一驚。徐元佐驚訝於鄭峙的年邁,鄭峙驚訝于徐元佐的年輕。這種情形之下,自然沒有寒暄可言,徐元佐開門見山,道:“學生此番來拜謁太公,深知族中對恩師一家的關照之恩,特來致謝。”

鄭峙坦然撫須道:“無妨無妨,說起來他還是我的族弟,我們都是山字輩,哈哈。”

徐元佐見他不似作僞,但是有些話卻不能不問。他道:“恩師既然皇榜提名,優免總是有的……不過家裡地少,不知是否能有益於宗親。”

鄭峙知道徐元佐是懷疑宗親佔了他老師的便宜。不過能把話說得這麼好聽,總不能當下一個耳光打上去。他道:“朝廷給的優免自然是有的。在別處或許大有用場,但在長樂卻是基本用不上。”

“哦?”

“長樂位在沿海,經常因爲海寇滋擾顆粒無收,所以朝廷慣例會免去賦稅。”鄭峙笑了笑:“而且我湖建還有一個別名:八山一水一分田,說的就是山多田少。故而朝廷優免在我鄉還真是沒多大用場。”

徐元佐聽了無比蛋疼:他是從天下賦稅最重的蘇鬆來的,還真沒想到福建人根本不介意賦稅問題。聽鄭峙的潛臺詞,好像只要朝廷不識相來收稅,那就聯絡海賊攻打一下港口,朝廷自然就免稅了。說起來,前兩年林道乾還攻佔了澄海溪東寨,後來接受了招安,不知道是否另有內幕。

“阿嶽在松江任官,過得可還好麼?”鄭峙掌握了話語節奏,反守爲攻:“我這族弟也是太過清高,到了那邊連家書也不見來幾封。不管怎麼說都是鄭家人吶。”

——這就是說鄭老師不會做人了。

徐元佐聽了也是暗道鄭老師在爲人處世上略顯糟糕,說好聽點就是情商低。說得難聽點,那叫不知道自己根基斤兩所在。他換位思考,自己若是鄭嶽這個環境,肯定要跟宗族打好關係,利用福建同鄉在官場上更上一步啊!

“老師在華亭也是極爲艱苦。連婢女都用不起。”徐元佐嘆道:“是以學生這次來長樂,也是想與先生商議,看是否有開源之道。”

鄭峙並不意外。長樂是科舉大縣,福州是科舉大府,福建是科舉大省,每次考試之後都有利益重新分配的問題。如此一兩百年下來。大家早就形成了各種規則,想以進士身份硬擠進來,就算鄭峙沒意見,也過不了其他人的關卡。

“願聞其詳。”鄭峙道。

徐元佐清了清喉嚨,道:“長樂立縣也久,勢家大戶肯定已經容不得別人進來分潤了。鄭家若是壞了規矩,怕是要被整個長樂縣的士族羣起而攻之。”

“正是如此。”鄭峙應道,敏銳地發現徐元佐用了“鄭家”這個大概念,不由覺得這年輕人還是挺會說話的。

徐元佐繼續道:“先生可考慮過海峽對岸的巨島?”

鄭峙微微一愣。笑道:“那島上可等閒去不得。”

“敢請教?”

“那島上有海賊的港口,是他們躲避官兵的要地,豈容得咱們上去?”鄭峙又道:“更何況島上有食人土著,伏道殺人,防不勝防。這些若說起來也不甚很麻煩,但是島上更有瘴癘疫病,一旦染上斷無生理。你說這麼個地方,誰還肯去?去了又能種多少糧食?”

徐元佐呵呵一笑:“鄭家沒有糖寮吧。”

鄭峙不以爲然道:“自然是沒有的。”

“我一路行來。見鄭家商鋪之中也沒出售白糖的。”徐元佐道。

鄭峙明白了徐元佐的意思,道:“白糖是厚利。誰人不知,不過絕非我家能夠插手罷了。”

徐元佐笑道:“所以去對面島上就是不錯的選擇。甘蔗最要緊的就是水土,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深耕之下定然能夠種出好甘蔗來。至於先生之前說的那些麻煩,豈無應對之策?”

鄭峙知道這是數萬兩一年的大買賣。頗爲動心,朝前坐了坐:“如何對策?”

徐元佐笑道:“海賊可不會種蔗榨糖,但是他們會殺人搶地。若是咱們與他們合作,鄭家負責送人上島,開墾種植。海賊負責保護蔗田。擊殺野人。我這兒負責轉運蔗糖,分銷江南乃至京師、遼東。咱們三家,各盡其能,各得其利,可謂共贏。”

“那瘴癘瘧疾呢?”

“那不過是由蚊蟲傳染的疫病,只要將雜草根除,沼澤填平,自然就去了小半。然後廣用艾草驅蚊,又能去小半。若是防不勝防,最終還是得了這病,我還有後手。此番帶了江南名醫十人,正是從古方之中尋一治瘧之術。如今雖未成功,但是並非不可醫治。”徐元佐道。

鄭峙撫須思索,道:“照你這般說來,此事倒是簡單得很?”

“天下事有難易乎?爲則易,不爲則難。”徐元佐笑道:“想來那些海賊困守臺島,也是坐擁寶山而不自知。一旦咱們與他們解說清楚,斷然不會拒絕的。”

鄭峙又道:“既然稱之爲賊,難道不會食言而肥?”

“若是如此,咱們也不是吃素的。”徐元佐的笑容上染上了一層寒霜。

鄭峙沒有給徐元佐一個準信,但是邀請他晚上住在家中。徐元佐則考慮到恩師鄭嶽的面子,還是決定在縣城外找一座寺廟借住。同時他還要給鄭岳家裡買些地蓋房子,總不能讓師母和太公住在那麼寒酸的小院裡。

好在福建雖然耕地少,但是宅地不少。因爲多山,所以福建人早就總結出了一套依山建房的本事。而且這邊石料也算便宜,並沒有因爲通貨膨脹而嚇壞徐元佐。

徐元佐叫程中原去跑程序,自然也給他交了不少學費。官府由此才知道鄭嶽並非沒有背景的小進士,人家現在搭上了徐閣老的大船。一時間縣裡鄉里都有人來與鄭嶽認同年,攀關係,少不得贊助一些銀子,或是安排些人幫忙,給徐元佐少了許多麻煩。

在長樂住了旬日,羅振權已經開始有些焦躁了。終於有一天,徐元佐叫他一起前去海上釣魚。羅振權毫無戒備,直到出海才知道釣魚是假,與人商談纔是真的。

對方也是一艘小船,大船遠在數裡之外,只是海天之際的小黑點。兩艘小船在一處暗礁旁相聚,那邊人看了看徐元佐和羅振權,揚聲喊了一聲:“好書生!”

羅振權一眼就認出這是標準的海賊,而且還是以搶劫爲主經商爲輔的真海賊。雖然東海海商也搶船殺人,但終究還是以經商爲主。他不由替徐元佐捏了一把汗。

徐元佐起身抱拳,對羅振權道:“別愣着了,幫忙翻譯。”

羅振權木然點了點頭,還在準備隨時逃跑。

來者自報姓名,正是在南海上赫赫有名的林道乾。聽口音他是潮州府人,好在羅振權勉強能聽懂一些,徐元佐是徹底聽不懂,交流得磕磕絆絆。

“你、我、鄭家,三家,魎洪(臺灣)種甘蔗。”徐元佐費勁地作着手勢。

不等羅振權翻譯,林道乾身後戴着斗笠的船伕卻笑出聲了。

那聲音清脆悅耳,顯然是個姑娘家。那姑娘飛快地將徐元佐的話翻譯給了林道乾,又用官話道:“我當家的問,我們有什麼好處。”

徐元佐如蒙大赦:“姐姐原來是南直人。這下好辦了。”他道:“好處自然是有的。只要貴當家的能夠保證魎洪的安全,不叫蔗農被土著侵擾,最後咱們將紅利分成三份。各得其一,公平無比。”

那姑娘譯過去之後,又得了林道乾的回答,道:“我們怎知你是否有隱瞞?”

“一起做生意,我何必佔那點小便宜?”徐元佐笑道:“這是千秋百載的生意。林當家的,我聽聞你在潮陽縣招收舊部,可見也是想做番事業的人。想來你也發現了,爲何官兵越打越大,其實沒有其他秘訣,有錢罷了。咱們一起種甘蔗賺錢,每年的銀子就跟莊稼一樣穩定,你大可以拿了銀子去造船,重複昔日盛況。豈不是比你苦熬要好?”

林道乾面色漆黑,那南直的女子倒是頗爲動心。她竟然接替徐元佐,與林道乾商量起在臺灣長住的事。

嘉靖年間,林道乾在福建外海被俞大猷擊破,就是躲在北港休養生息恢復元氣。對於臺灣他要比鄭峙熟悉得多,不過正因爲熟悉,所以對於瘧疾也是極其畏懼。徐元佐雖然誇口說有對瘧疾的良藥,但還是難以徹底打消林道乾的顧慮。

“實在不行,就試了再說。”徐元佐道。

祝大家上元節快樂~~~!

(未完待續。)

三九九智珠在握第51章 娘來了一三零詩才求月票二一八海瑞要來了四零三餘波第23章 銀子!第31章 信字當頭第59章 讀書秘法二一二合夥二四九陸樹聲三零五前途漫漫四零五家事第77章 合作第23章 銀子!三零二扁舟送風來第190章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四一二銀行招股說明書第72章 新計劃一零六章 人力缺口二四二誰說了算一六三去拜壽求月票二四二誰說了算二六七公益事業三一二盤問三零五前途漫漫三四九展望第167 女孩子女海賊三零三蘇州盟友二零三章 時刻準備着二零一章 準備着手第13章 虛者實之四零一火燒鼎甲堂三三三冰雪之國第45章 買賣敲定二六五少年熱血二八七方略三六二保鏢三五七衛生設施第82章 徳不稱位一三六早鍛鍊求月票三零二扁舟送風來二七二歹人二二一露出馬腳一五四住店二三三三冰雪之國二七六案例分析二一八海瑞要來了第47章 銀子去哪兒了二零七章 還有銀子第84章 請客第9章 準備第3章 雨人一二五梅先生二五六教做人三九八戰爭號角第94章 野心九十六章 隆慶三年來了一五三住店求月票二八七方略第21章 安六爺三零三蘇州盟友一二四取中一五四住店二三八八勝利的董事會第184 有鳳毛第43章 折磨二四四仁壽堂的起航三五七衛生設施第70章 忠誠度一五六約稿二零六章 靴兄靴弟一二一瓜田李下第36章 誠意二二零唐行客棧第400 舒振邦的出息一五三住店求月票第173章 小誤會一零四章 如切如磋一五四住店二三五三章 送米第7章 首位客戶二五八洽談一四二三大產業求月票三三九李如鬆二三二買房二一二合夥第170章 好孩子三七三鄭老師家二七九莫欺少年窮第39章 你會保我二六八銀子的用法四零三餘波一三六早鍛鍊求月票二六四拜託三二九遼人嚮導第43章 對手三四零出關第86章 暗藏洞天三三零盛宴加更感謝盟主二八九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