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吳撫私服

江南梅子熟時,適逢雨季,故而喚作梅雨。:從芒種過後的第一個丙日入梅,到小暑後的第一個未日出梅,一個月的時間裡幾乎天天下雨。時而瓢潑,時而淅瀝,總之是不要想見到太陽。

這種時節自然不是趕路的好時候。商旅們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不會在梅雨季節的江南跋涉,否則壞了商貨更是吃虧。

天空中又下起了小雨,官道上鈴鐺振響,卻是一驢兩人。驢背上馱着行李,一老一少兩人走在左右,頭戴斗笠,卻沒穿蓑衣。

少年重重打了個噴嚏,揉着鼻頭,不滿道:“老爺,咱們還是就近找家民宿吧。天色也不早了,這一路也趕了不少路了。”

老者其實也只是年過半百,舉目眺望,正是前不着村後不着店。正皺眉時,卻見野地裡立了一根柱子,上面隱約刻字,不由心生好奇。

他沒有理會小奚的話,徑自走了過去。小奚無奈,只好牽了驢兒跟上。

“咦,這上面寫着……”小奚一字一字讀道:“前方二十里,有家客棧,住了不想走……哈,這倒有趣,他又不說是哪家客棧,如何知道我住了不想走?”

老者算了算路程,道:“前面當是唐行了,許是唐行有名的客棧,索性連名字都不說。咱們快走幾步,到了唐行在歇。”

小奚頓時覺得腰桿都要斷了,苦澀道:“老爺,好歹前面找戶人家避避雨吧。您看,這雨越來越大了,若是淋出病來,反而更耽誤事。”

老者伸出手,雨點落在手心上,也並沒多大。他知道是小奚犯懶,但是本性執拗,不肯就此休息。正尋思之間,突然看到柱子背面還訂了了木箱。箱子上鋪了茅草避雨。因爲這箱子接近地面,一時竟沒注意。

“這箱子是幹嘛的?”老者問道。

小奚奴正是好奇的年紀,過去一看,興奮道:“老爺。箱子只有個木搭,沒有鎖。”他蹲着看了一下,又驚喜道:“呦,上面也有字!”

“什麼字?”老者自己上前,讀道:“‘行旅救急之物。可自取之,並告有家客棧隨時添補’。唔,看來那家客棧的名號就叫‘有家客棧’,掌櫃的放了些救急之物。咱們打開看看。”

小奚奴已經拉開了箱門,卻見裡面分了兩格。上面那格頗爲短小,裡面還有幾片薄荷葉。

薄荷葉性辛涼發汗解熱,在江南是常見植物,有經驗的行旅客商都認識。一旦路上遭上頭疼、目赤、身熱、咽喉、牙牀腫痛等等熱邪之症,含裹兩片,就能緩解症狀。堅持到城鎮尋醫問藥。

這東西本身不值錢,不過匆忙之間未必能尋得到,所以也是行旅必備的。雖然看起來這裡放薄荷有些雞肋,看了卻讓人騰起一股濃濃暖意。

在下面的大格子裡,疊着四套蓑衣。

蓑衣也是江南民家必備的。如今已經很少能夠看到真正用蓑草編織的蓑衣了,基本都用了棕絲棕片,防風防雨,而且體積更輕便。民家下地、趕路遇到雨天,都穿蓑衣。在原歷史劇本里的滿清治下,赤貧無衣人家。也用蓑衣遮羞。

這四套蓑衣疊在斗笠裡,正好填滿。

“咱們正好能用。”老爺取了一件,將斗笠原放回去,只穿蓑衣。

小奚奴臉上露出失望的神情。幽幽道:“這下倒是可以走到唐行投宿了。”

“左右不過二十里。”老者道:“何況現在有了蓑衣,就算雨下大了也不怕了。”

小奚奴撇嘴道:“本就該自己帶蓑衣趕路的。偏偏說要自己編,不肯街上買,弄得現在還要拿人家救急的來用。”

老者也不臉紅,道:“咱們也是急用。再說,到了唐行便將蓑衣還他便是。也不枉費主家一片熱心。”

小奚奴無奈道:“老爺總是有理。”

“小的頗多矯情。”老爺隨口當對子對了,自覺還算工整,樂呵呵笑了。

主僕二人正說話要走,見地裡走來一個老農,手裡牽着孫兒。兩人都是蓑衣斗笠,直到走進了方纔叫人發現。

老者上前喚道:“老丈,前面二十里可是唐行?”

老農道:“正是唐行。客官是從這兒取的蓑衣?”

老者道:“正是,見上面寫着自便,又恰巧沒帶蓑衣出門。可是要押些錢物麼?”

老農呵呵一笑,道:“有家客棧的掌櫃每月給老漢五十文大錢,就是要老漢隨手把裡面的薄荷、蓑衣補上。以免往來客商急用時找不到。這都是人家做善事,不用押錢。想起來還,還到有家客棧便是,也都不是值錢物事。”

老者嘆道:“都說江南人心思利,民風刁鑽,卻有這般古道熱腸之人。”

老農不悅,道:“我江南怎麼就民風刁鑽了?只是北人不守規矩罷了,盡惹是非。”

老者呵呵一笑,也不爭辯。他又問了幾句農事,親眼看了看地裡的莊稼長勢,方纔帶了小奚繼續趕路。

直走了良久,小奚沒話找話,道:“老爺,爲何都說江南民風刁鑽呢?”

“此地人最喜訴訟。”老爺面色不變,道:“鄰里之間有些小事都要對簿公堂,不似北地多以和睦爲要。”

小奚擡槓道:“大明律寫了那麼老長,不就是讓人用的麼。”

老爺又道:“大明天下,敢於告官、辱官、圍攻衙門的,也就只有江南了。”

小奚咋舌:“那不跟造反一樣了?”

“那倒也不一樣。”老爺道:“他們告的總是有理。只要有律例爲證,便不是造反了。”

小奚奴似懂非懂,暗道:難道說大明律裡還有教人家告官辱官的條例?

老爺顯然也不屑於跟個長隨說這些,扶着毛驢,輕點竹杖,腳下益發輕快起來。自從他踏上仕途以來,就有一腔正義。無論是在天牢等死,還是如今的十府巡撫,三品顯貴,當年求學時候的志向從未有過絲毫改變。

如今巡撫這大明最爲富庶的地方,如果不能一正國朝綱紀,不能收足賦稅,不能救貧苦於水火,那他就不是海瑞了。

海瑞這個名字,必然要在江南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未完待續。)

三四五姑蘇時報第85章 貴客駕到三九九智珠在握一四六常備柚子葉求月票一六零曲驚四座求月票一四一第一次夏圩會議求月票一六三去拜壽求月票二八五八卦時間二二四說得輕巧第167 女孩子女海賊二九八開工第174章 獻策一二九飲宴二九八開工第22章 第一項任務三二六配方三九零樑房口港第68章 經理二三九嚴明法紀一九八章 迴歸工作第80章 換個爹可好?二七一出發第38章 機會二六三年會第165 天時不足一九六章 回程第166 康家第93章 朱氏和春堂第8章 難度與價值第193章 故訓匯篆二八六可以歸去月票加更第75章 時機三三九李如鬆第165 天時不足第43章 折磨一三三肺腑之言求月票感謝打賞第3章 雨人三零九勝負之數三四一遇敵一一三章 家庭會議第12章 宏觀經濟二三二買房第41章 學問文章三六一安六爺的事三八六章 段家第92章 補貼家用第56章 送上門來的便宜四零四分配任務三八二章 案發三八一章 返航一二三考場異變三更一一七氣口求月票三一七壓力測試第73章 回家祭祖第39章 你會保我一四二三大產業求月票二一一買地紮根三三三冰雪之國三一七壓力測試三六九臨行前的禮物二二七地震之前一五三住店求月票二四六機會第170章 好孩子四百十鄰居第58章 回家四百十鄰居第185章 面試二七二歹人一一六八股教學之破題求月票一二八邀約求月票二零三章 時刻準備着二九零運量第92章 補貼家用第5章 流星第179章 海船二四一招股說明會二七五洞庭一六二贊助商求月票三九七章 市民崛起一六零曲驚四座求月票二一三建築設第178章 去考試三七一精氣神三三六遼陽李成樑第24章 不忍心三五七衛生設施二二四說得輕巧一一三章 家庭會議一零四章 如切如磋九十八章 義兄三四三潛流三四五姑蘇時報三百章 老師來訪二二零唐行客棧三六九臨行前的禮物第65章 抵達第26章 仗勢欺人第180章 山陰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