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歐洲爆梗王,爹呀,求求您不要禪讓

漢武帝的功績:政治方面,推行察舉制、削弱諸侯王,無限拔高皇權,加強集權。

軍事方面:遠征漠北,出使西域,經略西南,收復朝鮮,擴大版圖。

經濟方面:實行幣制改革,推行鹽鐵官營和均輸平準政策。

而漢光武帝最大的功績,就是統一華夏,再造大漢。

被漢武帝全方位碾壓。

“皇爺爺,孫兒覺得,世人皆看到漢武帝光輝的一面,卻沒看到漢武帝晚年,政治極爲黑暗,昏聵到濫殺,大漢沒有崩潰,只能謝皇天庇佑。”

“而漢光武帝,的確功績不如漢武帝,可他晚年沒有作妖,東漢才得以延續。”

“所以孫兒覺得,漢光武帝更應該排在前面。”

朱佑梐這是在吹捧朱祁鈺呢。

同樣是歷史級別的大帝,朱祁鈺晚年就沒作妖,這是朱祁鈺最大的優點。

“若看功績呢?”

“那肯定第五該排漢武帝。”朱佑梐斬釘截鐵道。

就是說,第五是漢光武帝,第六纔是漢武帝。

“繼續排。”

“孫兒以爲,第六是漢武帝,第七是唐玄宗,第八是宋太祖,第九是隋文帝,第十是元世祖。”

這小子可挺敢排!

“元世祖不如唐玄宗嗎?”朱祁鈺問。

“煌煌盛唐,在唐玄宗手中綻放,爲千古佳話。”

“元世祖再厲害,卻是站在祖宗的肩膀之上,所以孫兒將他排在後面,但又排在本朝太宗的前面。”

朱佑梐的意思是,元世祖和明太宗是一樣的人。

功績夠高,但不夠驚豔。

其實,忽必烈也是先祖太耀眼,導致他再厲害,也總被人忽略,有點像是劉邦,不過劉邦是臣子太耀眼。

“接着說。”

“第十一明太宗,第十二武則天,第十三宋武帝,第十四漢文帝,第十五魏武帝,第十六唐高宗,第十七宋仁宗,第十八後周世宗,第十九漢宣帝,第二十北魏孝文帝。”

朱祁鈺其實對後面的人物不感興趣。

聊了一會之後,便讓太孫退下了。

朱佑梐有點失望,老爺子看來禪讓之心已經定了,他不願再多坐幾年皇位了,只想隱居後宮安享晚年了。

那他的好日子就到頭了,他老爹登上帝位,肯定會折磨死他的。

然而,祖孫間的對話傳到市井上去,傳得沸沸揚揚。

民間比較一致的認爲,漢武帝一定能進前五,漢光武帝應該排在第六。

前五的人選,倒是得到普遍認可。

秦始皇、唐太宗、朱祁鈺、明太祖、漢武帝。

但是,位次爭議性非常大。

有的人把唐太宗排在第一位,有的人將朱祁鈺排在第一位,似乎就沒人把明太祖和漢武帝排在第一位上。

看得出來這兩位都不得人心。

甚至有人把漢光武帝排第一去了,主打的晚年仁善。

這也反映了民間對朱祁鈺的期待,朱祁鈺晚年就很像漢光武帝,是個仁善長者,所以天下人都愛他。

朱祁鈺最近幾天,天天都在看報紙,越看越滿意,身體也跟着大好了,人逢喜事精神爽。

尤其是把他排在第一的報紙,他看了很多遍。

之後,越來越多的媒體,把朱祁鈺排在了第一位上。

名次逐漸變成了,朱祁鈺,唐太宗,秦始皇,明太祖,漢武帝。

朱祁鈺在宮裡看得越多,宮外報紙就越氾濫。

即便有的人,將名次稍微更換一下,變成朱祁鈺、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漢武帝,也無妨。

反正朱祁鈺肯定是牢牢霸榜第一。

正在封禪的朱見漭,也看到了報紙,不禁嘴角抽搐,這老爺子現在心思都在身後名上,肯定是真心不想當皇帝了。

那就添一把火,只要今年讓孤登基,孤就讓你坐上千古第一帝的位置又有何難?

朱見漭篤定了朱祁鈺禪讓之心已定。

朱厚煐則在視察青海。

青海比較慘,人口只有1300萬人,常住人口則只有四百多萬人。

主要是青海禁牧,爲保護水土而禁牧,還在青海生存的,一般都是礦工和僱工,朝廷準備墊高青海的土壤,讓青海變成棉花種植基地,富饒起來。

青海礦產比較豐富,填海用的石頭,基本都從青海挖掘。

所以,常住人口基本都是給朝廷打工的。

流失的人口,一般都跑去長安了。

還有一些去江南打工了。

其實,青海並不是特別缺水,主要是地形和氣候,限制了青海的發展。

等到北方加高後,青海氣溫上升,這塊廣袤地區會變得不一樣的。

朱厚煐在視察中,也看到了報紙,原來老爺子這麼在意身後名呀,千古第一帝,着實霸氣。

千古皇帝排名的風潮,也吹到了藩國去。

很多藩國皇帝都理直氣壯的認爲,景泰帝就是千古第一帝。

視線來到西歐。

朱佑樘收到了老皇帝的回信,信中老皇帝含糊其辭,只是解答了他第一封信件的疑惑,至於之後的信件內容,老皇帝絕口不提。 Wωω• тt kǎn• ℃O

很顯然,老皇帝看不到他的其他信件,這次能回信,肯定是因爲朱見漭離開了京師,老皇帝纔看到了幾封信件,才偷偷回信的。

“皇爺爺竟這般艱難,唉。”

朱佑樘心中嘆息,一代大帝晚年竟也落得這般境地,他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兒子,可不能學皇爺爺,皇爺爺就是對兒孫太好了,才養出來這些白眼狼。

做皇帝,必須要心狠,他可不想當鬨堂大笑。

“希臘之事,怕是皇爺爺做不了主了。”

朱佑樘滿臉陰鷙:“四叔對孤可有很大的看法呢,尤其在孤幫了商王之後,他肯定不願意將希臘給我。”

“哼,你的兒子太貪婪了,一個波蘭還喂不飽你們,想要德國,哼,德法是孤的盤中餐!”

“歐洲這塊地方,第一個楔進來的是我父王!”

“這片江山基業只能由我楚王這一脈來繼承!”

“這是皇爺爺當年說好的,伱想變?你算個什麼東西啊四叔!”

朱佑樘向來和老四不對付,因爲老四一脈,封了四個王,在這一點上,老皇帝就一點都不公平。

不過,作爲兒孫,不敢埋怨老皇帝,那麼就將氣兒往朱見漭身上撒。

商魯戰爭,大元雖然沒旗幟鮮明的支持商國,其實魯國的情報,全是大元提供的。

隋國和商國和談,也是他朱佑樘一手促成的。

朱佑樘沒得到什麼好處,卻見不得別人好。

所謂的歐聯體,維京人已經被趕進凍土森林裡去了,除了搶掠,他們什麼都幹不了,擺在他們面前的路,要麼出來投降,要麼躲在森林裡挨凍。

捷克斯洛伐克,也被蔡國、齊國、趙國打得夠嗆。

巴爾幹半島上的諸多國家,也都被大元吞併了,正在消化之中。

英國和荷蘭半死不活了。

法德尚能勉強維持,但他們卻被大明藩國包圍,等到奧斯曼徹底崩潰,大明就會抽出手來,對付這兩個國家。

現在,德國已經閉關鎖國了。

因爲大批大批德國人,往藩國跑。

德國被迫關閉出入境,可還是擋不住德國人跑路,德國首選移民的地方,就是丹麥。

丹麥是大明的冀國,皇帝是朱佑枬,陳王第二子。

朱佑枬立國之後,國內移民比較少,導致很多維京人、德國人、法國人,都往丹麥跑。

丹麥人口眨眼就突破了一百萬,漢人卻只有五萬人。

丹麥移民只有一條限制,會說漢話,懂漢文,經過一輪考試,達到及格線,就允許入境,獲得戶籍。

這對德法百姓來說太容易了。

隨着大明強勢佔領世界之後,漢文已經逐漸影響歐洲,歐洲陸陸續續全在說漢語行漢文,但那時候只是初級漢化。

當時,漢化最徹底的就是希臘。

歐聯體成立後,就開始停止漢化了。

隨着奧斯曼戰爭,奧斯曼大敗之後,德法就開始去漢化。

不過,此時已經爲時已晚,大明潛移默化漢化歐洲,已經有了三十多年的歷史。

大明完勝奧斯曼之後,奧斯曼吐出來太多領土,導致國家一蹶不振,僅靠地形尚且和明軍周旋,但被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德法百姓都不是傻子,天下誰最強大家當然清楚了,人都有慕強心理的,自然就不學自己的文化了,開始全面學習漢語。

近兩年,德國開始全面禁止使用漢文。

甚至推出,用漢文者誅族的法律。

可民間百姓會說德語的人很少,又害怕被殺頭,就開始用代號說話,用摩斯電碼說話。

因爲漢語全是違禁詞,不讓我們說,我們就說摩斯電碼。

再看看德國報紙,全是摩斯電碼。

搞得德皇都看不懂,這是什麼呀?

民間百姓卻看得明白呀。

摩斯電碼通譯過來,還是漢文。

德皇一怒之下,嚴禁地方使用摩斯電碼,用摩斯電碼和漢文同罪。

好長一段時間,德國都沒有報紙。

因爲沒法寫呀。

寫報紙那人都不會說德語,看報紙的更不會了,索性就不出版了唄,餓死就忍着唄。

偶爾有幾個會說的,有個屁用啊,讀者聽不懂。

民間總有聰明人士,玩梗吧,咱們說反話!

但不能說漢語,玩梗也不允許呀。

民間只能保持沉默,用眼神交流,上面不讓我們說話,說話就犯法,那我們就不說話。

德國人心態也好,換做暴躁明人,早就衝上去把德皇撕碎了。

但德國人能忍啊。

別說不允許用漢語,就是被異族統治,他們也不覺得是問題,也會老老實實跪下的。

只要不砍他們的頭,他們就能永遠忍下去,天生忍者。

就算砍頭,只要不砍到我,我就不會造反。

造反多虧呀,這世道能活一天是一天,好死不如賴活着,只要有一口飯吃,我們堅決不造反。

被壓迫無所謂,我們都習慣了。

不讓說話,那都是小事。

用眼神交流,總不能把我們眼珠子也挖下去吧。

挖了也沒事,不耽誤吃不耽誤喝的。

德國人超級能忍。

可德皇發現,民間一個說話的都沒有,他也有點慌了,朝中官員說話也謹言慎行,有時候他們說的那些話,他也聽不懂。

他驀然發現,自己也不太聽得懂德語呀。

他就學兩年德語,其他時間都在學漢語啊。

而朝中官員,學的都是漢語!

德國行文,也寫的是漢文。

爲什麼?

大明強大呀。

師夷長技以制夷,是我們的國策呀,堅持千古不動搖。

什麼文字啊,文化呀,沒用的東西,扔掉算了。

這叫擁抱大時代,跟緊時代潮流。

德國真不是第一個跪舔大明的,第一個跪舔大明的是英國,第二個是法國。

可現在德國舔的最徹底。

德語早就沒人會說的了。

連德皇自己都不會說,反而要求民間全說德語,難怪現在沒人說話呢,都不會說。

他自己下命令的時候,都得說漢語。

多麼諷刺。

德皇最終決定,允許說一些漢語,但不允許民間妄議朝政,更不允許宣傳大明的好,決不允許說關於移民的話題。

進行輿論管制,必須要歌頌德國,歌頌德皇。

本來歡呼的民間,頓時被扼住脖子。

歌頌你der啊。

歌頌你能不讓我移民嗎?我現在就想去大明,你讓嗎?

你有什麼好讓我歌頌的,歌頌你被大明藩國欺負後,拿老百姓撒氣嗎?歌頌你被趙國打得屁滾尿流,回來薅老百姓羊毛嗎?

可是,既然是管制,下面就得執行。

誰敢敢不聽話,就得吃槍子兒。

那就玩梗吧。

好話反說。

那我們太擅長了,只要別割我們的脖子,我們都能忍的,我們好乖的。

現在,德國報紙上一篇篇文章都寫得特別逗,如果只看到德國好的人,就會發現這是一片歌頌文章;可如果身處德國社會最底層,就會發現,這是一篇罵人的文章。

寫這篇文章的人都該死。

苦難往往會造就文學家。

苦難時代,文學家是最多的。

德國這個時代,也造就了很多文學家,原來他們都是指鼻子破口大罵,這回進行管制了。

有一個文學家就因爲說錯了話,被砍掉了腦袋。

其他文學家老實了。

不敢亂說話了。

那就開始說反話,處處歌頌,處處反話。

也就德皇,心胸寬廣,換做其他皇帝,早就祝他九族了。

主要是德皇沒看懂。

他看這文章都在歌頌他呀,全是好話呀。

德皇還表揚了這個文學家。

導致民間鬨堂大笑。

原來還能這樣玩啊。

自此之後,玩梗就在德國玩開了。

看看德國的報紙,就能讓人捧腹大笑。

久而久之,德國報紙火到了趙國和大元,迅速火爆了整個歐洲,席捲全世界。

大明現在都能看見德國的報紙,實在是太逗了。

個個都是人才。

偏偏這些人才,沒事在家摳字玩。

說話也得動腦子嘛,省着老年癡呆。

德皇現在聽不進去真話,也不想聽真話,他就喜歡歌功頌德的聲音,民間也遍地是吹捧的聲音。

德國的形勢越來越糟,可國內呢,看不到那些亂七八糟的新聞,全是一片大好。

甚至,德國對趙戰爭中,取得了多少勝利。

德國百姓的生活水平節節攀升。

可百姓互相看了看,我怎麼不知道?

原來我們德國遙遙領先全世界呀!連大明都不如我們德國幸福呀。

最有意思的是,德國有一項幸福指數統計,德國是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

你是認真的嗎?

沒看見每天有多少人,冒着槍口往丹麥跑嗎?

沒看見有多少人爲了一塊麪包打得尋死覓活的嗎?

你這麼牛,怎麼不去攻打丹麥呢!

шωш ▲тt kan ▲¢O

丹麥那麼小,去打他呀!

德國連丹麥都不敢打,何況趙國、大元、大明嘍?

吹牛不上稅!

可老百姓不敢說呀,報紙上全篇寫着,德國遙遙領先!

德皇看完之後,非常滿意呀。

既然民間幸福指數這麼高,那就徵兵,攻打丹麥,讓丹麥這隻小狗總掠奪我們的人口,乾死他。

可是,德國剛發佈徵兵令,所有男人都在跑。

真恨爹媽少生兩條腿。

德皇看見徵兵人數,立刻就生氣了,你們敢迎着往丹麥跑,爲什麼不爲自己的祖國當兵呢?

你們明明說了,德國遙遙領先,明明說了,我愛德國勝於愛自己,明明說了,德國有難,雖遠必誅!

可是,你們在騙朕嗎?

德國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呢!到你們匹夫爲國靖忠的時候了!到你們上戰場,爲朕的千年富貴衝鋒陷陣的時候了!

爲什麼都不上呢?

朕是皇帝啊!

你們在逼朕求你們嗎?

德皇下令,強制徵兵,每家每戶必出一丁。

從下達聖旨之後,德國逃亡丹麥的人越來越多,報紙上歌功頌德的聲音越來越多。

德皇一看報紙,民間歌舞昇平啊,天下民心都在他德皇手裡。

可爲什麼徵不上來兵呢!

這些屁民沒用!

他們不可靠!

當初不給他們權力,就是無比正確的!

他們不配擁有權力,他們就是天生的奴隸,天生被蹂躪的對象!活該!

德皇恨死了這些口是心非的傢伙。

德國進行深層次管制,對那些說壞話的,全都變成大明探子,全是我們的敵人!

德國報紙又清淨了。

看着上面歌功頌德的文章,德皇舒服了。

我德皇就喜歡你們這些說真話的人,哈哈哈哈!

天下最幸福的,就是我們德國!

隔壁丹麥賺麻了。

每天接收幾百個來自德國的逃人,通過漢語考試後,就授予丹麥國籍。

朱佑枬是個非常聰明的人,現在白人是仇敵,等以後白人肯定比漢人值錢。

物以稀爲貴呀。

看看幹國,靠混血美人,賺的盆滿鉢滿。

朱佑枬也想做這個生意。 這些漢化了的白人,就值錢了喲。

別管男人女人,都要。

想生出漂亮的孩子,男女都很重要的。

丹麥這個位置,想靠經濟崛起,千萬別妄想了,至於什麼工業革命,別做夢了,還是想點現實的吧。

就做北歐美人國,保證成爲發達國家,這是條捷徑。

怎麼把人變得漂亮呢?

冀國也有自己的一套,一是父母長相端正,二是醫美髮達。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要引領審美潮流。

就是說,什麼是美?這個價值觀,是別人灌輸給你的,就像一個明人,欣賞不來白人和黑人的美,同樣的,人家也欣賞不了明人的美。

可是,在世界迅速連成一個整體的大時代,所有人的審美都在變化。

就像是國內,第四代混血,不管黑白,都十分受追捧。

因爲審美在變。

這個審美,其實是朝廷灌輸的,不,準確的講,是資本在灌輸。

資本爲了賺取更多的錢,他們就會灌輸對應的審美,因爲他們會批量創造出這類型的美人和帥哥。

或者說,他們手上就有這樣的,可主流審美不接受,那麼就得做營銷讓他們接受,然後玩高端,讓這種審美備受吹捧。

朱佑枬玩得比干國更高端。

幹國的基因工程,主要是迎合主流審美。

冀國,則要創造審美,引領審美觀。

丹麥自然是來者不拒。

朱佑枬對冀國有着清晰的認識,現階段靠國內移民,把一個國家做大做強,已經不現實了。

現在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中間階段。

想成功,就得走捷徑。

世界上缺什麼,絕不缺漢人國家。

反而最缺一個白人國家,一個黑人國家。

可這樣的國家,在當今世界是不允許存在的,那麼,能不能存在一個僞漢人國家呢。

就像現在的丹麥,漢人人口五萬人,白人人口卻達到了140萬人。

他不擔心重蹈魯國的覆轍。

因爲丹麥壓根就不想做軍事強國,也不參與爭霸,他會做一箇中立國。

他這鬼地方,爭霸也沒路子呀。

一箇中立國,就不能限制移民,就要允許全世界人隨便移民,不限黑白黃。

朱佑枬也不擔心容貌變化。

漢人所認同的是文化,是漢文化。

只要大家說一樣的話,難道長相不一樣,不是一種特殊符號嗎?這樣能讓人印象深刻呀。

再說了,統治者只要是純血漢人,那麼那些長得和我們不一樣的人,他們纔會惶惶不可終日呢。

朱佑枬就看得通透,世界需要多樣化,只有多樣化,才能賺取更多的錢。

德國自斷臂膀,他賺麻了。

說實話,朱佑枬更喜歡丹麥這個國名,比冀國好聽多了。

朱佑樘,一直在冷眼旁觀。

他還真沒想到,玩梗的報紙在世界上爆火,看得出來,世界人都比較無聊,喜歡一些開心的喜劇。

主要是德國人有才。

朱佑樘也想讓國內人發展玩梗型說話,發現國內人說話直不楞騰的,一點都不好玩。

罵人就直接罵,一點都不委婉。

根本不會玩梗,不懂幽默。

也對,誰正常人玩梗啊,那都是神經病乾的。

德國的每一份報紙,朱佑樘都看,看完哈哈大笑,笑得肚子疼。

他和德國鄰國,德國什麼鬼樣子,他太清楚了,結合德國的形勢,越看這梗越好玩。

朱佑樘其實一直想北征。

可是,趙國卻將德國視爲自己的囊中之物,看看趙王打仗,他就知道自己的大軍打不過趙王。

朱老四是真會生兒子呀。

個個都是名將,最厲害的就是趙王。

大元當務之急,就是消化掉半島上的遺民。

隔壁的陳國,正在恢復元氣之中。

陳國其實想再封一個兒子去荷蘭,卻遭到個個諸侯國的拒絕,尤其是幹王,幹王一直想將自己的兒子,在英格蘭和荷蘭二選一,陳國已經得到了丹麥,不能貪圖再多土地了。

幹王朱見濱還真有戲。

這幾年,幹王乾的非常好,地處非洲尖上,國家卻是非洲最富的國家。

能不富嗎?就憑人家的基因工程,就遙遙領先了。

幹國已經研究到了第五代。

第五代混血,更加優秀。

只是,混血兒有一個巨大的弱點,就是顏值巔峰期太短,十三歲到二十三歲這個期間是最漂亮的,過了三十就成了豬。

漢人就比較抗老。

而加入過多漢人基因後,容貌就變得不立體,丟掉了那種驚豔之美,不過巔峰期變長了。

重點是,現在人喜歡稀奇古怪的美,特殊的美,異域的美,差異化的美。

幹王也沒搞清楚,世界上對美的認知,咋變得這麼快呢?

不過,幹國的基因工程遙遙領先,總能批量創造優秀人才出來,適應新型審美。

目前,世界上所有風月之地,超一等的就是幹國混血兒,價格超級貴。

近兩年,世界上的達官顯貴,都以擁有一個幹國混血的妾室爲榮,女人養面首也優先選幹國混血。

主要幹國名聲打出去了。

他們還創造了一個新人種,棕色人種。

幹國已經投入第六代基因研究了。

幹王得償所願,從鄂王,改封號爲幹王之後,他已經希望朝廷允許,將荷蘭分封給自己的二兒子。

其實,最好的地方是希臘。

可希臘是大元的禁臠,絕對不允許任何人染指的。

幹王現在不打算爭霸,他就想搞錢。

這兩年,朱見濱沒少給他爹寫信,可一直沒有回信,近來才收到一封信,並沒有提封他兒子的事。

這讓他多少有些生氣,老爺子真是偏心,朱見漭家有四個王,最後還讓他回國當皇帝去了。

他們想有兩個王都困難。

老四家就有四個王,現在又當上了太子。

老爺子是真偏心啊!

和他一樣想法的藩王很多,都認爲老皇帝偏心。

不過,想到老爺子很久不回信了,很有可能老爺子說了不算了。

朱見濱也有這種懷疑,走一步看一步吧。

視線返回國內。

朱見漭完成崑崙山封禪之後,便啓程返回京師了。

老皇帝第二次封禪崑崙,按理說是於理不合,不過想想宋真宗那個玩意兒,都能去泰山封禪。

朱祁鈺封禪崑崙山兩次有什麼奇怪的。

再說了,人家功勞確實夠大。

崑崙山封禪也是他提出來的,就算封禪三次五次又有什麼不可以的。

朝野上下反而都很支持。

朱見漭心情也是極好的。

回京就要着手登基了。

他聽說了,朝廷已經開始準備登基大典了,老皇帝要先退位,然後他就登基。

禪讓這個流程走完,估計要到景泰六十九年了。

老爺子身體又變好了。

鬼知道他還能活幾年,反正朱見漭絕對不等了。

在回京之前,他給老爺子通了電話,老爺子親口告訴他,朝廷正在準備他的登基大典。

恰恰說明老皇帝是真心禪位的。

朱見漭抱着開心至極的心情返回京師。

立刻拜見老爹。

“老四回來了?”

朱祁鈺心情不錯:“朕這次能看清楚你了,哈哈,朕看你精神多了,好啊。”

“朝廷正在準備你的登基大典,欽天監算過日子了,七月十六是個好日子,朕在那天退位,再找個好日子,你便登基繼承皇位。”

“大明這副擔子,也要徹底交到你手裡了。”

“開不開心啊?”

朱見漭哪裡敢說開心啊,連忙說不敢受禪讓云云。

“少跟朕說這些假話,朕要禪位給你,是真心實意的,你若跟朕打馬虎眼,乾脆朕就坐到死算了。”朱祁鈺冷笑。

“爹呀,您就別逗兒子了!”朱見漭苦笑。

“哈哈哈!”

朱祁鈺大笑:“你是太子,垂涎皇位是人之常情。”

“朕都告訴你了,朕坐了六十八年皇位,早就坐膩了坐倦了。”

“禪讓給你後,朕也能好好在後宮之中,安享晚年。”

“朕不再養心殿礙你的眼,讓人把鹹安宮收拾出來便行,朕去鹹安宮去住。”

朱見漭趕緊道:“爹,您住慣了養心殿,要搬去鹹安宮,兒子心裡不舒服。”

“哦,那朕活慣了,難道還不死嘍?”

朱祁鈺笑道:“住哪無所謂,只要你心裡有你爹,爹就知足了。”

朱見漭的心又被焐熱了。

眼淚流了出來,哽咽道:“爹呀,兒子不孝!”

“一個住處罷了,鹹安宮清淨,你皇祖母就在鹹安宮裡薨逝的。”

“她呀,最疼愛你爹我了。”

“現在我老了,去陪陪她,是很正常的。”

朱祁鈺笑着道。

可是,在朱見漭磕頭的那一瞬間,眸中閃過一絲寒意。

這就是兒子!

他住了五十多年的養心殿,說讓他走就走,這還不是幹清宮呢!一個偏殿而已,都不肯給他!

把幹清宮倒出來,也就罷了!

養心殿也不允許住嗎?

顯然是看他礙眼!一眼都不想看他這個老厭物!

再不濟,也該搬去慈寧宮,那裡纔像點樣子,起碼慈寧宮是個住人的地方!

鹹安宮是什麼地方?在皇城的東南角,那是冷宮!

再說了,他母親吳太后死在那裡呀,她死的時候,眼睛都閉不上,讓朕去遭罪嗎?

真是狠心的兒女啊。

朕當年就狠心,你跟朕真是一脈相承啊。

朱祁鈺十分生氣:“老四呀,你也奔波一段日子了,回去歇息吧,好好準備準備。”

“謝謝爹恩遇。”朱見漭磕頭。

朱祁鈺還在笑。

看來朕這個大帝,和漢武帝差的太遠了呀,也不如太祖皇帝呀,真是悲哀。

朱祁鈺面容陰冷。

皇帝禪讓的日期定下的消息,不脛而走,鬧得滿世界風雨。

頃刻之間,所有藩國都慌了。

從種種跡象表明,老皇帝早就被朱見漭圈禁了,這場所謂的禪讓,不過是朱見漭自導自演的一場戲而已。

最可怕的是,朱見漭登基之後,一定會威脅到所有人的利益的。

他絕對不會像老皇帝那樣對所有兒子都極盡疼愛的。

朱見漭登基,對所有人都有害。

就算朱見漭登基是必然,但他爹還在,那就不允許他登基,好處多佔一天是一天。

頃刻之間,藩國的奏疏如雪花般傳入中樞。

朝廷內部都懵逼了。

藩國上疏並不多,集體上疏的事情基本沒發生過的,關鍵是藩國不止上一封奏疏,而是上很多封。

就是反對朱見漭受禪讓登基。

有人的直接說了,自古以來,沒有孝順的太子,受父親禪讓登基的。

也有人明說了,朱見漭圈禁了陛下,自導自演這一出好戲,我們堅決反對。

不止全世界藩王反對。

民間也是輿情洶洶。

主要還是各藩國的探子在民間活動的結果。

至於有沒有老皇帝推波助瀾,那就不知道了。

按理說,朱見漭可以強行登基,不管藩王同不同意。

可人要臉樹要皮啊。

他不能被人扣上一頂不孝的帽子,就算坐上皇位,也不會安穩的。

他是順位繼承,皇位不該有瑕疵。

關鍵是,民間輿情洶洶,幾十億人反對朱見漭受禪讓登基。

這個時候,養心殿裡的皇帝生氣了,說禪讓是他自己的意願,不受別人指使,非要禪讓給老四,日子都定下來了,國家大事豈容兒戲?不用問別人的意見。

老皇帝斬釘截鐵的話,傳到宮外,直接引爆了民間。

所有人都認爲,老皇帝絕對被朱見漭給控制了,不然不會說出如此冷硬的話語。

哪有皇帝坐夠了,非要禪讓的呢?

陛下是李淵?

陛下,如果有人逼你的,你就眨眨眼。

關鍵是民間報紙,通篇謾罵之詞,全在謾罵朱見漭不孝,逼迫老皇帝禪讓云云。

朱見漭的口碑直接就崩了。

本來旗幟鮮明支持朱見漭的大臣們,這個時候也不敢吭聲了。

朱見漭內憂外患。

他去求老皇帝收回成命。

“不要聽他們的,朕是真心實意要禪讓的,朕這幾天連下了幾道聖旨,爲什麼他們都不信呢?”

朱祁鈺也很生氣:“朕知道你孝順,朕從來沒說過你不孝!”

“好了,不討論這個問題了。”

“七月十六,朕就退位!”

“到時候皇位上坐着誰,朕也不管,如果他們還反對,就讓他們坐皇位好了!”

朱見漭感動得流淚。

可他還是很清醒的,現在都罵他不孝啊。

這個罵名他擔不起的。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也沒人敢指鼻子罵他不孝,大明不一樣呀,大明允許人說話,現在天下人都在罵他不孝。

就算大明能夠管制輿論。

可世界輿論管不住啊。

現在是世界百姓,幾十億百姓都在罵他。

有些老兵,已經坐車來北京了,要來拱衛陛下。

他聽完都哭笑不得。

“老四,不要勸朕,朕心意已決!”朱祁鈺再將一軍。

你老四不是非要皇位嗎?

好,朕就給你!

看你能不能坐上去!

朱祁鈺最狠的是,你不要朕也給你,到時候皇位空懸,就看你能不能坐。

朱見漭現在真的焦頭爛額。

近兩天,藩國的奏疏,已經不是質問了,而是要提兵上京,拱衛陛下了。

這哪是拱衛陛下呀,這是換太子啊。

也有人直說了,就是要換太子。

朱見漭真的憋屈,他是被夾在中間的。

說實話,不是他要求禪讓的,而是老皇帝非禪讓不可。

然後天下臣民反對,對於臣民反對吧,他已經料到了,不過當朝臣子都被他搞定了,民間鬧幾天也就過去了。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所有藩國一致反對!

魏王更是已經啓程入京了。

鄰近的藩國都在派兵入京。

朱見漭現在想退一步,這個時候再往前一步,就是烈火烹油,最終引火燒身。

可他想退後一步,他爹不幹啊。

他爹非要往前一步。

他偏要退位。

“爹呀,求求您憐憫孩兒,莫要退位,是孩兒癡心妄想,不該奢求皇位,求求爹收回成命!”朱見漭覺得自己很滑稽。

他有多麼渴望皇位,只有他自己知道。

可皇位距離自己只有一毫米的距離的時候。

他反悔了,不要了……

這都什麼事啊。

第94章 撒歡兒地搶,放肆地殺!快讓老子在血第121章 請衍聖公移居四平之城!請耿寺卿喝第233章 黎鐉京師見聞錄,朕就是蔑視安南了第467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硬抗世界(二)第118章 黑化吧,于謙!成國公不老實,就換第134章 撿起來,呈上來,朕拿金印砸死你!第477章 戰後復甦:影視繁榮(十)第248章 用磚頭蹭頭皮,大侄子,叔這是幫你第215章 遇伏,誰敢殺我歐信?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344章 建立信用社會體系,信用大明,朱祁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450章 黃昏之前:孫太后紅匣子的秘密(三第164章第122章 寧願讓天下百姓餓死,也要給你家造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175章 壯哉于謙!大明邊境北推萬里!第218章 秋天的第一件毛衣,金忠遭難!第292章 景泰九年大總結,君臣無時不在鬥(第25章 來人,把這個亂臣賊子剮了!(求收藏第398章 郕國吳國篇:與死神共舞,毒物縱橫第266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邊境向南推,開疆第97章 拿回皇權的第一把火!朕發財了!第306章 士紳的屁股,烽煙四起以報之!第484章 【番外二:談允賢錯亂時空,今夕何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第398章 郕國吳國篇:與死神共舞,毒物縱橫第124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歲!你們端起飯碗第221章 用燭臺幫漠北王修理睫毛!第140章 吐出一粒肉渣,朕就從你身上割一斤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59章 以監生爲刀,請陛下修奸臣錄!朕獨愛第342章 大明最嚴女子保護法,爲大明女權保第202章 收回世券,罵死成國太夫人!(七夕第156章 欺君之罪的下場!林朱鬥法,敲打方第180章 先誅孔,再殺文人,定乾坤!第231章 你個皇帝的心思壞得很,一句話都不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171章 殺雞儆猴,殺張家,嚇孫家,釣出大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75章 京營出征,朝堂爭鋒!朕此生,定要橫第280章 詭異的倭寇犯邊!外族死多少,朕不第191章 袞袞諸公,一幫蠢物!魑魅魍魎,全第466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發出時代的吶喊(第352章 截流印度河,灌溉西域,千古第一大第50章 報復來了!內帑被盜!第108章 使團刺番案!朝陽學舍掛牌!第296章 把人掛在炮彈上,轟出去!第7章 掰開他的狗嘴,灌進去!第166章 看于謙將計就計,送韃靼軍上西天!第231章 你個皇帝的心思壞得很,一句話都不第16章 朱祁鎮,你就是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第234章 陛下談判談得很好,但下次別談了第160章 想裂土分王?就憑你姓朱?一羣豬狗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316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狠狠鞭笞王誠!第119章 支棱起來,勵志做竇憲的于謙!先殺第76章 預料之中,行刺鑾駕!開殺吧,皇帝!第74章 汪汪汪!把陳循推入屎坑!和胡濙做政第335章 迴鑾,日新月異的大明!中學爲本,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178章 接受投誠,俘虜全部斬首,築成京觀第48章 查!查查這些混子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被屏蔽了第118章 黑化吧,于謙!成國公不老實,就換第476章 戰後復甦:兄終弟及(七)第218章 秋天的第一件毛衣,金忠遭難!第190章 殺呀殺呀,殺出了大案,有人聚兵意第170章 你喜歡磕頭,就一直磕,磕到你清醒第37章 兵權到手,先拿誰開刀?(三千字求收第209章 皇太后,乖,當狗才會有富貴!第149章 殺瘋了,趙王和朱祁鎮越看越像!第190章 殺呀殺呀,殺出了大案,有人聚兵意第107章 于謙的淡定,瓦剌來使!貪官如豬狗第325章 明中六大奇案,紅丸案第85章 當朕的狗不丟人!強收軍權入軍機處!第173章 科舉舞弊案,神秘力量露頭!第394章 許國寧國篇:基建狂魔和造娃狂魔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459章 大戰起,用戰爭解決政治難題(一)第108章 使團刺番案!朝陽學舍掛牌!第61章 戲水!陛下,你的手……朕最後一枚銅第119章 支棱起來,勵志做竇憲的于謙!先殺第56章 大開殺戒!清洗尚食局!先把這籌謀戕第295章 平黔,剿撫一體,政治大於軍事第123章 嚇尿褲子了?今年,朕要讓邊軍穿上第170章 你喜歡磕頭,就一直磕,磕到你清醒第6章 拖出去,杖斃!第41章 往朱祁鎮頭上扣屎盆子!(近七千字求第326章 朱祁鎮,爽死了!第153章 三年犁清地方,方能重拳出擊!(均第159章 誰能使大明變強,爲朕所用,朕就允第174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第313章 明中六大奇案,養濟院瘦馬案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351章 畫王八和外交論,武力征服到外交斡第422章 瀾滄篇 東歐風雲 朱佑榶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