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炮轟倫敦,發明大爆發,書寫革命,

第二次明奧戰爭中,大明處於壓倒式優勢。

歐羅巴再次戰雲密佈。

德皇派兵支援奧斯曼帝國,試圖打通伊斯坦布爾,兵臨黑海。

卻在此時。

卡馬爾聯盟宣佈解體,丹麥獨立,瑞典獨立,挪威獨立,冰島獨立,芬蘭被趙國侵吞。

大明發來賀電。

結果,維京四國,直接倒向歐聯體,向大明宣戰。

大明的賀電發了一個寂寞。

地中海總督李承勳,派兵攻打丹麥,幫助陳王第二子朱佑枬建立冀國。

德國艦隊在北海與明軍血戰。

預計,明陳十三萬大軍,在英國本土,屠殺超過四十萬人口。

地中海艦隊一戰丟掉了元氣,三年內無力再打大戰。

英國本土第一次遭到如此可怕的破壞。

一個月後,明陳聯軍從英國撤軍,回手擊沉了幾艘維京人的軍艦,陳國軍隊又攔截了部分沒回來的維京人。

最狠的是,明軍將屍體暴曬後,丟進水源裡,導致整條河整條河的散發瘟疫。

誰知道大明轉道去攻打英國,英國直接沙比了。

本來駐紮在愛爾蘭的各國軍隊,也陸續撤走。

收到明軍登陸倫敦的消息後,陳國派遣十萬陸軍,放棄守備本土,向倫敦增兵。

城外就別說了,一片修羅場。

按照估算,明軍艦隊陸戰隊不超過三萬人,根本沒想到,陳國會選擇放棄本土,以自己的本土換取英國的本土,這種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戰法。

沒錯,明軍撤軍後,英國就爆發了瘟疫。

英國也想堅壁清野,問題是國內剛興起的資本家,捨不得放棄工廠、農場,結果,他們全都被屠。

本來是圖謀丹麥的。

站在倫敦城中,每日都能聽到城外哭天喊地的聲音,無邊的大火,燃起滔天的黑煙,在城中每天都能看見。

大楚封鎖國門,積極準備藥物,準備防疫。

於景泰六十一年,英國大疫爆發,這波病毒,席捲到了法國。

明軍艦隊派三萬海軍陸戰隊登陸英國本土,兵圍倫敦,用重炮轟擊倫敦城門,對倫敦附近城池展開屠殺。

陳國事先就有準備,提前閉關鎖國,默默舔舐傷口,而李承勳則封閉了直布羅陀海峽,關閉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通道。

陳國主要固守大城市,堅壁清野,放棄農村,放棄城外的工廠,損失並不大。

英軍艦隊在海上呢,主力也沒在本土。

沒錯,這個時候,陳國本土正在被維京人蹂躪。

英國最慘,國家被屠了五分之一人口,國內一片赤地,農田都被潑了石油,點燃後,完全焚燬。

並對境內所有大明船支進行警告,不許靠近英國海域。

德、法代價也不小。

對整個倫敦附近,展開燒殺擄掠。

明軍艦隊擺脫三國艦隊夾擊,退出北海,雖然損失比較大,但在英國的搶掠,也算粗略回本。

將其全部斬首,築成京觀。

英法參戰,截斷明軍艦隊的後路,明軍改在英國登陸。

可求援的使臣,根本逃不出倫敦。

足足損失了五分之一的人口啊。

大明從本土,給歐非藩國送來大批大批藥物。

明人對瘟疫記憶猶新。

李承勳手下艦隊損失慘重,170艘中型戰艦沉沒,戰死士兵超過七千人。

河流被潑大量農藥,整個國家的水源,遭到嚴重污染。

駐紮在愛爾蘭的明軍士兵,開始攻佔曼徹斯特。

英王慌忙求援。

只有英國百姓正在哭泣,他們的王在宮廷內也在哭泣。

然後驅趕活着的英國人,攻打倫敦,每天城外都有海量的平民慘死。狀況慘不忍睹。

很多居民被燒死。

倫敦城內很多建築被焚燬。

而沒有愛爾蘭的英國,人口不超過二百萬!

法國皇帝路易十二感染大疫,病死。

弗拉索瓦一世登基。

然而,宮廷內多位貴人感染了瘟疫,無法治療而死亡,其中就包括路易十二的女兒,弗拉索瓦的妻子。

公主一死,他的地位搖搖欲墜。

幸好瘟疫開始在法國氾濫。

弗拉索瓦靠自己的能力,幫助法國度過瘟疫,勉強維持住法國皇帝的寶座。

朱佑樘是真壞呀,這個時候,竟然驅逐羅馬教宗,不許他們在楚國內部停留。

雖然引起了很多基教徒的反對。

但朱佑樘的意思是,反對的人一概跟着走,大楚不留別有用心的人!

從此之後,大楚沒有基教徒!

羅馬教宗直接尿了。

你這是逼我們去死啊!

他們之前還慶幸呢,楚國準備及時,沒有大疫,結果剛高興沒幾分鐘,楚國竟然敢驅逐他們。

而且,只驅逐他們的人!

教宗幾千年的東西,全都要留在楚國!

朱佑樘簡直臉都不要了!

可是,在火槍的逼迫下,所有教宗人員,限時離開楚國,否則就要擊殺。

爲了控制局面,楚軍開槍誅殺了幾位重要成員。

這下誰都看出來了,楚國是一定和羅馬教宗決裂了。

甚至,開始驅趕基教徒。

以前都是教宗罵別人是異端。

這回好了,他們成了異端了。

一羣羣人,步履蹣跚的往楚法邊境走去,連一輛驢車都沒有,很多成員死在了路上。

朱佑樘是真狠啊,屍體一律煉化,讓他們帶着骨灰走。

教宗哪裡受過這種窩囊氣啊。

連大明皇帝,都得平等對待他們。

可他們忘記了,歐聯體和大明宣戰了,大明皇帝早已不將他們視爲朋友了。

不然朱佑樘不敢這樣做的。

教皇發佈,十字軍南征,攻打楚國!

可各國都在防疫,這波英國瘟疫來得猝不及防,直接席捲整個歐羅巴。

陳國和楚國是免於危難了。

可正在戰爭的匈牙利和奧斯曼,也被瘟疫席捲,明軍也跟着傳染上了。

這波瘟疫,症狀是咳嗽、胸悶、發高燒。

能熬過去就活了,熬不過去也就死了。

執掌匈牙利戰爭的胡世寧立刻轉入防守狀態,進行防疫,雖然準備粗糙,還是挽救了很多士兵性命。

對得病的士兵進行隔離,每日觀察。

戴口罩,勤洗手。

這是張仲景提出來的辦法,華夏用了兩千年了,效果非常好。

歐羅巴可沒有這辦法啊。

他們只能放任瘟疫大面積傳染,然後靠命硬抗。

正在瘟疫集中爆發的階段。

本土送來大批青黴素,對患者進行注射治療,再次挽救了大批士兵生命。

但因爲瘟疫喪生的士兵,高達4萬人。

得過瘟疫的士兵,超過25萬人。

而在奧斯曼戰場上,第二次明奧戰爭,大明取得了壓倒式領先,結果一波大疫,生生將戰爭進程打斷。

大批大批士兵得病,王瓊和王憲立刻進行隔離治療。

本土送來青黴素等治療藥物,還有大批中藥材,算是挽救了士兵生命。

但大好的戰局優勢卻沒了。

本來能一戰滅了奧斯曼,結果給了奧斯曼喘息之機。

大明被迫停止戰爭進程。

轉攻爲守。

以保全士兵生命爲先,各大藩國積極供應物品,同時切斷和歐洲的聯絡,進入閉關鎖國的狀態。

奧斯曼上下一片沸騰,並對外宣傳,是神對他們的賜恩,幫助他們贏得了戰爭。

雖然奧斯曼上下被瘟疫席捲,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

但國還在。

奧斯曼皇帝賽利姆,可是個非常厲害的人,他天天驅趕着染疫士兵,往明軍大營裡面衝。

反正就看誰命硬唄。

這個辦法,大大增加了明軍非戰爭減員。

第一次奧斯曼戰爭,大明雖然戰敗,損失卻在五萬左右,而這一場瘟疫,死亡人數高達12萬。

王瓊和王憲嗚呼哀哉,明明取得了戰爭轉折點,一場大疫,帶走了勝利果實。

誰也不知道這場瘟疫什麼時候能過去,下次戰機到底在哪。

可是一百多萬人啊。

吃喝拉撒就是一個海量的數字。

也就大明能夠支撐起來如此規模的對外征戰,換做一個小國,早就崩潰了。

如果再吃國內兩年,估計皇帝也撐不住了。

他倆犯愁啊。

明奧戰爭,進入停滯狀態。

而整個歐洲,都被瘟疫點燃了,每天都有人在死。

最慘的是瘟疫爆發地英國。

僅僅過去半年,英國就死了六十萬人,人口銳減到了九十萬人。

而本土農場都被毀掉,耕作器具也被燒燬,想恢復生產需要時間,想去買糧,法德也自顧不暇了,根本不可能賣糧食給英國。

英國可能會爆發有史以來最大的糧荒。

不知道這場災難過去,英國還剩下幾個人?

英王向神祈禱。

而民間已經有人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只有造反這一條路了。

英國已經走上了末路。

楚、陳等國放出話來,這次瘟疫,英國要負全責。

英國也冤枉,說這是明軍制造的瘟疫,歐聯體應該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諸多藩國和英國開始隔空罵戰。

此刻,歐聯體皇帝德皇,離奇地感染了瘟疫,德國上下一片惶恐,死亡人數已經沒法統計了。

德國本是明奧戰爭、明匈戰爭、商波戰爭中的最大獲利者,卻因爲一場瘟疫,全都沒了。

德國人口正在銳減,士兵互相傳染,無數英勇的戰士死在病牀上。

現在連皇帝都染上了。

德國上下一片恐慌。

德皇在皇宮裡高燒不止,有大臣建議,大明有特效藥,可以從大明購買特效藥。

剛開始德皇還挺硬氣的,後來燒得腦袋迷糊的,答應了去買。

大明當然不賣了。

還把德皇奚落一頓。

然後德皇就從黑市去買,從特殊渠道從軍中購買,還真買到了青黴素,一針下去,竟真的保住了他的狗命。

“我們德國一定要掌握這種藥品。”德皇兩眼發藍。

而這波瘟疫,正在向東歐流竄。

齊國、趙國也開始有人感染了。

但他們沒有大規模戰爭,只要閉關鎖國,及時控制感染人數,就不會有太多問題。

現在擔心的是,德國會發瘋似的,對他們進行死亡性衝擊。

這種可能性不小。

奧斯曼就用死人換活人,導致駐紮土耳其的明軍吃了大虧。

真是想好事沒有,想壞事說來就來。

德皇派遣瘟疫大軍,侵襲商、趙、齊、魯四國。

四國直接罵娘。

歐羅巴這邊被一場瘟疫攪得天翻地覆。

然而,這東西正在長着翅膀一樣往大明傳播。

大明送完藥品後,切斷了和歐洲的聯絡。

大明人口太多了,一旦瘟疫傳進來,大明可就毀了。

景泰六十一年,皇帝命令關閉港口、碼頭,暫時閉關鎖國,對急於銷售的商品送到貿易島上去,能存放的商品暫時停放在港口,這段時間的存放費用,朝廷來出。

朝野上下,皆認爲一場瘟疫而已,不至於如此興師動衆。

但皇帝一意孤行。

歐洲瘟疫橫行,國內閉關鎖國。

導致國內外大量熱錢,涌進了文娛行業。

皇帝想爲大明打造多條腿走路,穩步發展,不能只靠房地產,也要有實業,有文學、漫畫、相聲、小品、戲劇、舞臺劇等文娛行業,有旅遊、服務等副業。

對房地產,進行軟着陸。

房價確實虛高,但要把虛高,變成實高。

並對高污染的產業,進行對外轉移,經濟發展要和保護環境相協調。

我們既要賺錢,又要美好的環境,經濟循序漸進增長,不急不緩,穩穩地往前走。

景泰六十一年,境內人口正式突破了30億。

國內經濟進一步走高。

去年,景泰六十年財政收入高達24億元,國企、皇企總收入達到270億元,其中皇企佔大頭。

經濟極端繁榮。

但並沒有推動電氣革命。

蒸汽機,民間尚未完全普及,電氣革命只是皇帝提出來的一個概念,民間對這個概念將信將疑。

但老皇帝歲數大,民間稱他是祥瑞。

老皇帝的功績,有目共睹。

即便年老,也不昏庸,國家飛速前進,有一半都是老皇帝的功勞,而老皇帝近幾年又親手造就了文娛大繁榮。

今年更是融資百億,親自下場,投資地方樂園建設,未來小說、漫畫會走進現實,百姓隨處可見。

皇帝打算聯動大IP,打造衍生周邊產品產業鏈。

就說寵物小精靈,一部漫畫,就足夠打造一個產業園了,吸引兒童進來消費。

皇帝的意思是,各地打造不同的樂園,促進地方旅遊業的發展,建設充滿地方特色的旅遊業。

把多個大IP拆分,分在一些有特色旅遊的城市,比如樂山大佛,聯動這個景區,做一個充滿特色的遊樂園。

對於一些沒有本地特色的城市,要挖掘地方特色,創造地方特色。

皇帝在景泰六十一年的新年賀詞中強調,特色兩個字。

每一個地方,都要擁有自己的特色。

挖掘歷史特色,賦予時代特色,加強原有特色,樹立新特色。

吸引來了遊客,要把遊客留住,源源不斷的吸引新遊客來,這是產業發展的新要求新目標。

老皇帝的每一句話,都有時代指向性作用。

當初,他把希臘文化、埃及文化搬去邊疆省,如今邊疆省已經打造了獨特的冰雪文化樂園。

而隨着文娛行業發展,帶火了一條又一條旅遊路線。

百姓動起來,遠比綁在原地,更加有效。

拉動經濟的三輛馬車,消費,投資和出口。

國內消費,不止是衣食住行,要滿足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追求高品位生活。

說到投資,皇帝打算建立完善的股票市場,如今尚在評估之中,預計一到兩年內,建立完善的投資環境。

讓百姓能夠參與到資本運作當中來。

出口,就是對藩國的商品出口,這一點大明一直遙遙領先。

而旅遊業,是需要不停推陳出新的。

之前是歷史熱,現在就是武俠熱了。

在發展原有旅遊優勢的同時,要發展新旅遊項目。

文娛大IP,就是新旅遊項目。

抓住文娛大IP風口,誰就能抓住下一波遊客的心。

爲了促進圖書、漫畫行業的高速發展,中樞決定設立李白文學獎、顧愷之繪畫獎、屈原小說獎、吳道子漫畫獎、班固推理小說獎等等獎項。

決定成立滹沱河文學節和秦淮河文學節,汴河文學節。

設立多個獎項,三個文學節,都是每三年辦一次,今年滹沱河文學節,明年就是秦淮河文學節,後年是汴河文學節,交替來辦。

每年評選出優質小說,並由文學節宣傳委員會,向讀者朋友們推薦,力求打造優質內容。

暫時設十個獎項,未來會增加。

爲了遴選出百姓喜聞樂見的故事,然後打造大IP。

今年,中樞打算斥資20億,改造景區項目,對一些優質山水,進行改造建設,並由中樞牽頭,吸引地方資本,參與投資。

說來說去,就是刺激消費。

房地產想再發展已經很難了,除非鼓吹房地產泡沫,否則房地產能維持高位不降價,就不錯了。

必須得找到發展的新突破口。

一隻腳是電氣革命,帶動產業鏈的更新換代,促進大環境繁榮;另一隻腳就是大文娛,利用好當代良好學習氛圍,充分發展文娛行業。

並要帶動文娛下游產業鏈的發展,比如戲劇、舞臺劇、相聲、小品、脫口秀、評書、快板、歌舞等文化項目,助推下游產業鏈。

對精彩的文學作品,給予表彰、支持、發展。

全力打造文娛大IP。

除了這兩條路外,就是股票市場了。

股票要成爲替代房地產的蓄水池,在未來會逐漸替代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成爲大明的兩條腿,堅定不移的向前走。

景泰六十年,大明第一支鋼筆誕生。

大明出現了書寫革命。

鋼筆要比毛筆更加方便書寫,有民間學者提出,放棄毛筆,使用鋼筆。

可遭到保守派的拒絕。

認爲毛筆,是華夏的根,絕不能丟掉。

而鋼筆和毛筆之爭,已經爭吵了一年。

中樞也在吵。

有人說鋼筆方便,便於攜帶、隨時能用,有人說橫着寫字,就喪失了文字的美感。

說什麼的都有,任何一個新事物誕生,都需要時間去適應。

倒是景泰六十一年,宮中開始使用鋼筆寫字,爲了適應鋼筆,開始橫着寫。

倒是沒有強制規定。 反正想用毛筆就繼續用毛筆,想用鋼筆,就用鋼筆,喜歡橫着寫就橫着寫,喜歡豎着寫就豎着寫,中樞不做限制。

而景泰六十一年,誕生三項最重要的發明。

一項是鉛筆。

皇帝在景泰四十年的時候,就提出鉛筆的理念,可這些年,一直無法燒製出來合格的鉛筆芯,後來是木頭無法合成。

今年徹底攻關成功,機器壓製出來的成品鉛筆。

給書畫行業,帶來了驚天鉅變。

鉛筆畫、素描,成爲了新畫派。

鉛筆和鋼筆,直接誕生了書寫革命,鉛筆肯定比毛筆更方便,比鋼筆容易攜帶。

而爲了適應鉛筆和鋼筆,文字也必須開始簡化。

其實,文字的簡化從古到今,一直在做的,從大篆到小篆,到漢隸,就是文字在簡化。

如今的繁體字,也在不停簡化。

雖然使得文字失去了原本的象徵意義,但書寫方便嘛,節約時間,節約用紙。

到現在,民間紙張已經很便宜了,年紀大的百姓依舊捨不得用紙張擦屁股。

因爲那是對紙的褻瀆!

現在的人,對筆墨紙硯有着難以言說的崇拜。

但隨着年輕一代的不停長大,已經開始習慣用衛生紙了,對紙張的崇拜也在變少,這就意味着知識隨手可及,對知識的崇拜也在降低。

而老人是絕對不捨得浪費一張紙的,哪怕一塊紙,都要寫滿字,纔會戀戀不捨丟掉。

民間還有珍藏報紙的習慣。

看完報紙,都捨不得損壞一點點,好好疊整齊後,存放起來,隔一段日子還要拿出來晾曬,永遠保存下去。

漢人之所以能保證完整的法統。

就是因爲漢人敬愛文字,敬愛紙墨筆硯。

所以華夏是世界上唯一存在至今不曾斷絕的文明古國,唯一一個。

每一段歷史,都記得清清楚楚。

所有文化,都不曾被毀掉。

這在世界史上,絕無僅有。

第二項發明,是照相機!

沒錯,是照相機。

其實在景泰五十九年的時候,民間就有匠人在專利局註冊照相機的專利。

就是一個簡陋的木箱子,藉助暗箱繪畫成像原理,拍出了世界上第一張永久性照片。

這項技術,稟報上中樞來,皇帝特別感興趣,將這位人才詔到宮中來,他注資500萬,只佔20%股權,並幫他組建團隊,攻堅照相機技術。

直到今年,第一個穩定版照相機出現了。

但曝光時間需要20分鐘。

之前那一部,需要8個小時才能成像,都不如請畫師畫一幅了。

今年,製作成功後,他親自給皇帝拍了一張照片。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拍攝照片的皇帝。

這件事引起京師的轟動。

無數達官顯貴,都邀請他爲自己拍攝照片。

這家公司也引來無數投資的人注資。

這傢伙也是個經商天才,對所有投資敬謝不敏,全都收下,然後擴大生產,狠狠賺一筆。

倒是皇帝從他手中買到了版權使用專利,創辦了大明第二家照相機企業。

並對招募團隊,對照相機進行革新。

並提出攝像機的理念。

還要從黑白往彩色方向研究。

皇帝對這家公司,注資兩千萬,並招募民間光學人才,組建實驗室,開始研究。

第三項發明,也跟光學有關,是顯微鏡。

大明生物專家第一次通過顯微鏡觀察到了微生物。

通過對微生物進行研究,營養專家提出新食譜,認爲人不能吃生食物。

可明人很早之前就不吃生物。

在景泰八年時,皇帝就提出,水必須燒開了才能喝,並強制在民間執行。

到現在,民間已經基本不喝生水了。

如今觀察到了微生物,百姓看到後,更加不敢喝生水吃生東西了。

顯微鏡,開啓了微生物學的研究里程。

還藉助顯微鏡等儀器,提出了新化學元素表。

化學元素表,是每個小學生必背科目,和乘法口訣、拼音一樣,都是要背的。

生物學科裡,多了一門微生物學。

大明正在向現代社會,邁大步大躍進。

景泰六十一年,大明第一個電冰箱模型誕生。

還有民間手藝人獻寶中樞,第一個拖拉機模型誕生。

機械,已經從蒸汽機的研究,到了汽車、輪船的研究。

皇帝對科學技術的支持,絕無僅有,對於一些新註冊的專利,以及民間獻寶人,都予以物質獎勵和資金支持。

根據宮中太監統計,皇帝投資了約14萬家企業。

無疾而終的很多。

據說,皇帝掌握着專利局裡一大半的專利。

因爲那些公司都倒閉了,專利權只能落在投資人手上,皇帝又將所有專利的所有權買回來,就變成了皇帝手裡攥着大批專利。

等公司能上市的時候,天下人就會知道,這些專利會多麼值錢。

都以爲皇帝養心殿下有一個寶庫。

卻不知道,這十幾萬個專利,比黃金寶庫更重要。

皇帝還捏着幾百個大IP的版權呢。

這些可都是錢啊。

看看奧特曼漫畫,一個漫畫就養活了一個家族幾代人的揮霍。

皇帝手裡攥着幾百部漫畫版權,他還在投資漫畫行業,未來會有幾萬、幾十萬個漫畫版權。

還有無數經典小說的版權呢。

大明可沒有版權人死就變成公共版權的規定,是你的,就永遠是你的,你家族可永遠擁有這個版權。

只要後世之君不瞎跳,皇家就永遠是最富的。

景泰六十一年,科技創造迎來重大成功。

民間百姓,也過得順風順水,今年工資又漲了,除了房子貴之外,物價維持穩定,並沒有漲價。

民間一個普通工人工資超過了2000塊。

工程師工資破萬。

民間全部資產,預估約有1萬億。

因爲要發行股票,皇帝正在和朝臣商議,是否可以發行紙幣,用紙幣逐漸替代銀幣。

此事在中樞尚在商議中,因爲寶鈔的失敗,民間依舊不太信任紙幣。

皇帝的意思是,一起發行。

時間長了,百姓也就認了。

直接從銀幣變成紙幣,容易引起恐慌,循序漸進的改變,保護期爲二十年,二十年後,徹底讓銀幣退出歷史舞臺。

民間經濟專家很多,也參與了這次討論。

他們提出,紙幣要和銀子掛鉤,推行銀本位。

但銀本位,錢是不值錢的。

如果有充足的黃金儲備,最好推出金本位貨幣,把紙幣卯定黃金,明元就變成了明金。

只要明元和黃金等價,那麼大明的紙幣就不會崩盤。

因爲白銀太多了。

一旦和美洲藩國打起了白銀戰爭,大明的白銀儲量是非常吃虧的。

而發行紙幣,是能避免戰爭,採用經濟戰爭就可以薅世界羊毛的。

這一點,老皇帝覺得很扯淡。

沒有核武器,經濟手段頂個屁用啊。

大明現在幫藩國繼藩,等着藩國翅膀硬了,就會和大明翻臉了,至於大明還能守住多少疆土,看後世之君的治政水平吧。

如果不爲了股票,皇帝壓根就不想發行紙幣。

沒必要啊。

大明擁有美洲白銀之後,白銀儲量非常優厚。

就說國庫裡,就存着海量的白銀,未來十年,市場都吃不下去的。

而如果採用金本位,那麼白銀怎麼辦?

所以呀,現在不是發行紙幣的時候。

皇帝也是這樣想的,紙幣要用金本位,發行紙幣,就意味着放棄銀幣,庫存的存銀可就沒地方消耗了。

之前想薅世界羊毛,那是得有核。

沒有核,薅誰呀?你薅誰誰打你,戰爭只要在可控階段,就會有人鋌而走險,千萬別高估人性。

如今還在討論階段。

此時,在中亞。

上次因爲皇帝處置不公,許國反覆上疏皇帝,請求皇帝公平劃分領土。

他對於佔領的領土,絕不肯放棄。

四國因爲領土糾紛,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階段。

也就老皇帝還活着。

四國還沒動手,一旦老皇帝駕崩,他們就會立刻打出狗腦子。

皇帝只是稍加試探,他們就原形畢露了。

朱祁鈺壓根就沒想過,兄弟之間能和睦相處,他需要的是外藩拱衛大明,而不是外藩來侵吞大明領土。

所以,大明要挑起外藩之間的戰爭。

充當外藩中間的裁判。

以此來穩坐釣魚臺。

前提是大明皇帝是微操高手,反正他是不看好朱見淇,朱佑榶年齡還小,看不出什麼特異之處。

朝中官員,對於微操外國,也沒有多少經驗。

他必須在臨死前,讓皇族、朝臣學會微操外藩的手段,以此來保住大明宗主國的地位。

此時,來自歐洲的瘟疫傳播到了大明。

大明已經出現了首例。

朝廷早就準備好防疫了,儘量把瘟疫控制海島之外,不要進入大明。

從外藩回京述職的官員,被阻攔在海島之上,暫時隔離,不允許回到大明。

聖誕節之時。

有民間人向皇帝獻禮,並申請了有聲電話的專利。

皇帝重賞了此人。

這個專利,是一個構想型專利,也是民間手藝人想去中樞搏一把的原因。

因爲皇帝非常重視民間發明創造,很多民間手藝人,都想憑藉一件發明得到晉身之資。

前面很多人都成功了,近幾年來宮中獻寶的人很多,宮中還成立個獻寶局,專門聆聽民間百姓的稀奇古怪的想法,全都會寫成奏疏,送給皇帝看。

若皇帝看完覺得不錯,就會詔見這位獻寶人。

這位獻寶人也是,他提出一個構想。

如果人對着一塊鐵皮說話,聲波將引起鐵皮振動。

如果在鐵皮後面放上一塊磁鐵,鐵皮的振動會在電磁線圈中產生相應的電流,這個電流可以通過電線傳向遠處,遠處類似的裝置也會發生同樣的振動,併發出聲音。

一個簡單的構想,和一次實驗,就是電話構想。

皇帝重賞此人,並投資2000萬,用於電話研究。

一起獻禮的,還有一個關於電報的構想,把文字轉變成電流,通過電流傳輸到電線的另一端。

他們同時掌握了電磁學的原理。

乾脆,總投資5000萬,一起研究電話和電報機。

雖然只是構想階段,足以證明大明要進入電氣時代了。

宮中又公佈了多部小說和漫畫,聖誕節重磅小說是劉裕大帝。

大帝系列,增加了劉宋開國皇帝劉裕。

聖誕節宮中推出重磅圖書、漫畫,已經是常規手段了。

今年更多一樣,是滿朝臣子的一張合照。

皇帝一身戎裝,擁簇在衆多臣子中間,照了一張合照。

這張合照,刊登在各大報刊上,天下臣民,再睹天顏。

皇帝雖老,氣勢如虹。

一身戎裝,手拄利劍,顯得霸氣十足。

太子、太孫一左一右,朝臣站在皇帝身後,衆星捧月。

太子妃賦詩一首,同時刊登在報刊上。

皇帝發表聖誕講話,提出科技發展纔是硬道理,注重保護專利,發展科技,科教興國。

晚宴之後,皇帝把閣部重臣留下。

“諸卿,歐洲瘟疫肆虐,大明統治歐洲,怕是要過幾年了。”

朱祁鈺嘆息:“如果大明沒有了外敵,就一定會內亂,諸多藩國肯定會互相攻伐。”

“爾等可有辦法,讓大明永遠做宗主國?”

朝臣面色一苦。

皇帝希望朝臣能在中樞,微操國外局勢,這點着實有點想當然了,除非那種電話能出現,否則想都別想。

見朝臣都低下了頭。

“怎麼?是不敢說呀?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說啊?”朱祁鈺沉着臉問。

朝臣都跪在地上。

張敷華苦笑道:“陛下,此事真沒法操縱,臣等不是諸王肚中蛔蟲,如何操縱諸王啊?”

“大魚吃小魚,大魚會越來越強大。”

“朕在各大洲上,多分封諸王,就是互相制衡,可不希望冒出來一個龐然大物,成爲大明發展的掣肘。”

朱祁鈺不滿張敷華的敷衍態度:“你說呢?”

皇帝的構想是,藩國能威脅到大明,促使大明能高速發展,又不能超越大明,必須把藩國控制在可控範圍內。

讓他們成爲大明的磨刀石,而不是成爲大明的對手。

世界要保持一超多強的狀態,纔是最好的。

着實有點又想要這個,又想要那個的狀態。

張敷華認爲沒法微操。

“沒辦法就去想,想到了再來稟報朕。”

朱祁鈺覺得朝臣愚蠢,帶英是怎麼微操全球局勢的?

不就是制衡嘛!

爲什麼換大明來微操世界,卻這麼難呢?

因爲帶英扼守咽喉要道,在咽喉要道上部署重兵,所以才能微操世界。

大明爲什麼不行?

因爲大明把咽喉要道都分封出去了呀,當然不行了。

現階段大明軍艦能遊弋世界各地,那是因爲老皇帝還在,一旦太子登基後,就未必可以了。

還有一點,就是當時其他國家很落後。

現在藩國哪個落後?

看看帶英打同水平國家的戰爭,他們狗屁都不是。

也就欺負欺負亞洲,欺負欺負原始人。

不是他們微操水平高,而是敵人太弱了,真硬碰硬的話,英軍是最垃圾的軍隊,沒有之一。

大明現在能隨便拿捏歐羅巴,因爲他們太弱了。

一樣的道理。

可藩國就不一樣了,縱然有十年技術保質期,但一個鐵路,就足夠讓藩國進入現代化了。

大明資本家賺得盆滿鉢滿,卻讓各國逐漸脫離了大明掌控。

當初朝臣就反對大明給藩國修鐵路。

可是,他們忽略了技術革新,從蒸汽時代必須要進入電氣時代的,從電氣時代是要進入科技時代的。

大明只要技術領先,就會永遠強大下去。

他都把大明領到這一步了,若還能落後,後世之君乾脆抹脖子自殺去吧。

“罷了,今日不談此事。”

朱祁鈺讓他們起來:“朕打算再設一個節日,叫萬聖節。”

“以華夏諸聖誕生日爲祭祀日,朕覺得挑出一個日子來,下半年節日少,就定在十一月初十一。”

“將此日,定爲諸聖祭祀日。”

這不是農曆版雙十一嘛。

朝臣臉色各異,都覺得大明節日太多了,春節、國慶、元宵、清明、端午、聖誕、中秋、萬聖、元旦,大節就九個。

小節不計其數。

“啓稟陛下。”

太子是朝臣嘴替:“兒臣以爲,大明節日過多,若個個節日都休假的話,對生產不利。”

“再說了,公祭日是清明節呀,何必再單立一個節日呢?”

“據兒臣所知,萬聖節是西方節,兒臣覺得咱們不該過。”

他說完又有幾分驚恐,擔心他爹又罵他。

“太子說的是。”

“歡度佳節嘛,說明大明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再多一些也是好的。”

“朕還打算設立母親節、父親節,這雙節只放半天假,在這一天,讓民間百姓向辛勞的父母表達愛意。”

朱祁鈺一口氣增加了三個節日。

本來還想加入一個感恩節的,但朝臣反對聲音很大。

節日多過不是壞事,能帶動旅遊啊。

“陛下呀,旅遊重要還是工作重要呀?如果民間工廠因爲節日過多,而工資壓力太大,倒閉的話,可就會造成很多人失業了,這可不利於經濟發展。”

“微臣認爲,父親節、母親節不能放假半天,早放兩個小時吧。”

“萬聖節,放假一天。”

“您看如何?”

因爲大明是從除夕到元宵,都是休息的,一共休息十七天到十九天。

中間是有一個國慶節的。

李東陽道:“把清明節改爲一天假期,您看如何?”

皇帝微微凝眉,看向劉健。

“陛下,微臣贊同李閣老的話,工廠壓力大呀。”

大明職工是上五天半,休息一天半,但這一天半,允許半天加班時間,等於說法定只放一天假。

有五個節日放三天,串休的話,能擠出五天時間。

現在又加入一個,放一天的,兩個放兩個小時的,把清明節調爲放假一天,是比較合理的。

“那就再加一個感恩節,感恩父母的節日,也放一天假。”

“下半年假期少,放在下半年。”

“你們挑一天出來放假,今年就開始放。”

皇帝直接拍板決定了。

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413章 引水 填海 加高三大工程,氣溫升高第263章 合縱連橫,出使安南!第412章 收復倭國,大明最後一塊拼圖集齊,第301章 南巡的準備,皇帝的經濟霸權!第70章 收走永壽宮炊具,給皇太后加點肉!驚第93章 京畿大清洗!數三聲,殺一人,殺出個第86章 楊信戰敗,瓦剌洶洶!迫不及待,收攏第474章 戰後復甦:皇族的親情,由校和由檢第235章 大明版年會,猜謎夜宴!第325章 明中六大奇案,紅丸案第137章 她還要幫着漠北王造反嗎?第467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硬抗世界(二)第475章 戰後復甦:天啓朝的太子歸屬(六)第46章 朕都替英國公蒙羞!第255章 兒到用時方恨少!第403章 唐國金國篇:大融合和議會第102章 胡濙,你來決定,朱軫是死是活!要第416章 以人爲本的大明,大案頻發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98章 京中百官,家中有女者,皆入宮伺候!第471章 戰後復甦:朱祁鈺的戰略思想一一應第445章 景泰七十年,大限將至:胡濙的秘密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345章 大明版Made In China,碎葉,大明的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477章 戰後復甦:影視繁榮(十)第126章 爲大明立膽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359章 白話運動,新大陸和奧運會第24章 把高谷的心挖出來,看看是不是黑的!第259章 胡濙妙計,四龍降世,死結變同喜!第453章 至暗時刻:張太皇太后之謎(六)第341章 建文疑雲,胡濙病故,地中海縱火犯第388章 老皇帝的家底兒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116章 公主薨逝,你們駙馬爲什麼不跟着去第372章 朕是老了,不是提不動刀了第2章 你們逼朕做暴君!第483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3)完】第482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2)】第245章 來,伺候本官出恭!尹輝,快請坐,第63章 搞錢!徵收保護賦!願有來生,還做你第96章 皇太后,朕賜你一匹驢!奴婢謝陛下隆第460章 大戰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二第348章 大明有變廢爲寶 點石成金的能力,爲第96章 皇太后,朕賜你一匹驢!奴婢謝陛下隆第200章 覆盤土木堡,這叫打仗?乾脆抹脖子第77章 飛翔的感覺!死了多可惜,朕就願意看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254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產,逼繳認第144章 太祖的子孫,怎麼能都是廢物呢?朕第138章 皇太后,朕踩着你,也踩着整個大明第144章 太祖的子孫,怎麼能都是廢物呢?朕第278章 王竑第二劍,劍斬士紳!(135萬大章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87章 你敢欺(輕)辱(bo)哀家?第251章 腿絆兒加砍刀腳,撂倒應天府尹!第341章 建文疑雲,胡濙病故,地中海縱火犯第13章 門在你在,門失你亡第44章 請陛下御駕去死!(求收藏)第389章 皇帝正在奪走孩子們的童年,歷史最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賜蟒服!第250章 宗室,把你們殺了當肥料養花,花都第228章 雙帝會,仁道霸道之爭,請漠北王執第479章 終章:天下無皇,皇在心中(大結局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146章 小產真相,錢王妃發瘋,卻把最溫柔第51章 三江感言—致我最可愛的讀者朋友們!第445章 景泰七十年,大限將至:胡濙的秘密第169章 十四萬精兵,毀於一旦第48章 查!查查這些混子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第372章 朕是老了,不是提不動刀了第470章 戰後復甦:隆慶帝的獻身(一)第472章 戰後復甦:電腦的誕生(三)第174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第106章 陛下待朝臣,如慈父般溫暖!第425章 湄公省林邑省交趾省孟加拉省篇:旅第451章 時光不可逆:朕和朕的后妃們(四)第363章 皇子封國,朕教皇子們用皇權,朱見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第436章 縱向對比千古帝君,朕還是第一!第234章 陛下談判談得很好,但下次別談了第87章 你敢欺(輕)辱(bo)哀家?第435章 盤點歷代帝王,朕朱祁鈺千古第一!第291章 除夕賜宴,去年賜火鍋,今年賜燒烤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172章 朕不殺人,心裡難受,去把和張瑾有第34章 朕賜你天子劍,可敢殺他?(三千字求第398章 郕國吳國篇:與死神共舞,毒物縱橫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215章 遇伏,誰敢殺我歐信?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486章 【番外三:朱見漭現代生活錄】【完第292章 景泰九年大總結,君臣無時不在鬥(第80章 殺陳狗!解陳黨!奪皇權!任何人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