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房價 鐵路和保險,皇帝成了瞎子聾子

西班牙崩盤後,葡萄牙迅速崛起,霸佔着亞歐貿易、歐美貿易,尤其在美洲有幾十個金銀礦。

據朱佑樘所知,皇帝在北美,分封了七王。

北美是大明的夏地,皇三十一子朱見漠被封爲夏王。

他和夏王不熟,倒是皇二十五子朱見澎,和他光着屁股長大的,他被分封在美洲東海岸,是越王。

正好和歐洲相對,朱見深和他有書信往來。

越王給他送來不少消息,葡萄牙的金銀礦,主要在越國境內。

葡萄牙勢大,越王也得捏着鼻子認,國內開採金銀礦,還得讓葡萄牙摻進一手來。

所以,打葡萄牙,要和越王聯手,在大西洋上,滅掉葡萄牙的無敵艦隊,他才能偷家。

還得聯絡卡馬爾聯盟。

北歐三國肯定願意搶葡萄牙一波。

上次侵楚戰爭中,英國被維京人蹂躪,這幾年,英國一直在策動卡馬爾三國分裂。

問題是,他們敢不支持,皇帝就敢讓他們消失。

大明新技術有十年保護期,各藩國也可參與技術研發,可以獨立研發,也可以和大明聯合研發。

德法倒是牽頭,組建歐羅巴技術同盟,共同攻關蒸汽機。

白髮蒼蒼的朱祁鈺,自然而然地叫了一聲,卻恍然道:“馮孝不在了?唉,老了,記性越來越差了。”

只要他動換太子的念頭,太子就能被換掉,因爲太子雖然處理國家大事,但他沒有班底,尤其沒有軍中的班底。

“楚王去世了?”

一方面是分攤首輔的權力,另一方面也是監督太子。

朱祁鈺越來越能苟,特別能活。

奈何五王都沒這心思,不肯將錢投入這裡。

唯獨大明不會出售,除非對大明有突出貢獻的藩國,才能予以特殊銷售,至於這條規則如何實行,皇帝沒說過。

皇帝在公開場合露面越來越少,日常政務全部由太子朱見淇,以及沒有封出去的皇子處置。

後來不了了之。

隨着皇帝年齡增大,脾氣愈發古怪。

太祖皇帝活到了71歲,但太祖皇帝工作量多大?

目光轉回國內。

大明也用了三十多年,砸進去幾億銀幣,才造出蒸汽機,形成產業鏈。

就如景泰四十一年發現的電。

大楚和德國展開過一段時間的技術聯合研發,奈何無法攻關蒸汽機的難題,蒸汽機這東西都出來幾百年了,發展非常緩慢。

景泰五十二年,朱祁鈺今年74歲了。

正在應用於各行各行,前景十分廣闊。

其實,就是用這十年發展新技術,形成技術壟斷,再把舊技術淘汰賣給藩國。

很多藩國不滿,認爲藩國和大明是一體的,大明有的東西,藩國應該共享,專利費照付便是。

長壽秘訣是談妃,談妃今年六十歲了,卻不見特別衰老,她日日給皇帝精心調理藥膳。

國內市場蓬勃,暫時還不需要開拓國外市場,所以民間倒是支持皇帝的聖旨。

都督府、軍機處的兵權,牢牢攥在皇帝手裡。

目前,大明掌握蒸汽機技術的公司,在大明註冊的有112家,註冊在藩國的有4家。

朱見深在位的時候,想和非洲五王聯合,成立一個科研所,研發蒸汽機。

只是朱見深在位的時候,和他們關係搞僵了,應該多多許諾一些好處,拉攏維京人。

奈何歐羅巴每個國家都有一百個心眼子,哪裡能夠共享技術啊,不互相使壞就不錯了。

這些年,他主抓大方向,小事由太子拍板,大事才由他過目,內閣輔臣,增加到了13個人。

皇帝也自學了醫學,對飲食、情緒都是極爲控制的。

大明發明出來火車、蒸汽船已經不是秘密了,但這些技術,大明卻不對外公開,甚至藩國都沒有。

重要事務,則在養心殿裡處置。

荷蘭和英國走的特別近,據說他們在破譯大明的蒸汽機技術。

在景泰五十年,皇帝召開藩國聯盟會議,直接告訴各藩國,大明新技術有十年保護期,保護期一過,就允許藩國使用。

“馮孝……”

太子只是他的工具人。

朱佑樘請劉大夏來,和劉大夏密議。

十年來,發展緩慢,皇帝殺了幾個牽頭研發的,並斥資幾千萬,投入電力研發行業。

這一點皇帝十分堅決。

朱祁鈺仍然記得當年那個鼻涕娃,渾身心眼子,奪門之變時,他還想給朱祁鎮開門。

一轉眼,人都死了。

往事如煙,讓人唏噓。

“回皇爺,楚王是去年薨逝的,奴婢聽說,是由楚太子繼位,改國號爲大楚。”汪直這是挑撥離間了。

朱祁鈺哼了一聲:“等劉大夏回朝,他就會自稱朕了。改就改吧,分封出去了,就別想太多。”

“皇爺,歐羅巴只有大明一個封國,難免勢單力孤,奴婢覺得可再封去一個。”

汪直這是要挾制朱佑樘。

朱佑樘的野心太大了。

雖然威脅不到大明。

但噁心啊,這些年,大明爲了楚國,花了多少錢死了多少人?你說改就改?問過大明同意了嗎?

這種野心暴露,其實就是蠢。

朱見深對朱佑樘的評價是正確的,看似寬仁,其實狠辣,看似果決,其實受制於內庭。

“你看上西班牙了?”朱祁鈺不反對太監干政,但反對沒有本事的人亂政。

汪直自小長在宮裡,在幹清宮伺候三十多年了,眼光見識皆是一流,就是這人貪權,一旦放出去,就是個禍國殃民的傢伙。

但皇帝不在乎。

世人誰不貪權,若貪權有罪的話,人都該被殺死,有能力的人貪權就貪權了,沒能力的人上來纔是災難呢。

“瞞不住皇爺,西班牙極致衰落了。”

汪直認真道:“奴婢的意思是,我大明封一藩王,佔據西班牙,最好將對面的丹吉爾也佔下來,直布羅陀海峽,完全掌握着。”

“如此一來,西班牙和意大利遙遙相望,守望相助也可,互相挾制也罷。”

朱祁鈺也這樣想過。

但朱佑樘不會同意的,西班牙他想封給自己的兒子。

可他就沒想過,憑他,能在極致排外的歐羅巴,建立另一個大封國?大楚背後沒有大明,幾次戰爭早就被滅了。

朱佑樘是不知天高地厚啊,連自己的弟弟們都管不了,還垂涎西班牙。

想佔據西班牙,就得打崩葡萄牙,除了大明,誰有這個本事?

其實,朱祁鈺沒有使勁往一個大洲封王,而是每個洲五個六個,這是給他們留足地盤,以後封自己的兒子們。

也是因爲大明不可能集中力量,開發一個藩國的地盤。

讓他們慢慢開發、慢慢懷柔。

百年之後,正片大洲的地盤,就全都是漢人的了。

“你覺得誰合適?”

還沒有封國的皇子,只剩下最小的兩個,皇四十子朱見溽和皇四十一子朱見涯。

兩個皇子年幼,也沒有什麼特別才能,封國的事也就擱置下來了。

其實,隨着中樞收到波蘭麪條軍的消息後,朱祁鈺就想佔據波蘭這塊地方,分封給老四十和四十一。

可惜這兩個皇子,才能不顯,去東歐容易被商王吃幹抹淨。

朱見漭同樣野心爆棚,他在穩固商國的同時,估計也在爲兒子的封國做打算了。

波蘭和白俄羅斯肯定是他的自留地。

但波羅的海領土面積那麼大,商王是吃不下的。

商王兒子少,孫子多。

還有旁邊的大隋、大魏、大伊等國家,兒子都不少,估計都想尋機分封到這邊去。

“奴婢不敢置喙皇子,但宮中兩位皇子,都適合分封去西歐。”汪直討個巧。

西班牙。

同樣是塊爛地,無非霸着直布羅陀海峽而已,若沒了海峽,早就崩潰了。

關鍵是,佔據海峽就是衆矢之的,去繼藩的皇子,要會長袖善舞,左右逢源,才能活得好。

性格強硬,也討不到便宜,西班牙沒有王霸之基,就得做一個苟王,左右逢源,才行。

可養在深宮裡的皇子,不出去欺負人就不錯了,看看非洲五王,個頂個的蠢。

不幫着大楚,反而就一心貪圖享受,這種蠢貨,也就他朱祁鈺活着的時候還行,等他朱祁鈺死了,看看朱佑樘吞不吞併他們就完了。

老四十和老四十一,同樣不聰明。

此事他要和項忠商議一番,歐洲必須再有一個藩國,遏制楚國野心。

隨着蒸汽機研發成功,國內發生巨大變化。

世界第一條鐵路,京津鐵路,於景泰四十九年,正式開通,如今運營三年了,事故率並不高。

這麼短的一條鐵路,耗時三年,而兩京鐵路,僅用一年就修建成功了。

因爲第一條路,摸着石頭過河,沒有經驗,什麼問題都有,一點點解決,工程師稀缺、鐵路工稀缺,什麼都缺,所以很慢。

但第一條鐵路成功後,越修越快,熟練工也越來越多。

六年來,主幹線十四條鐵路,已經修出了框架,當前大明最長的鐵路,是京哈鐵路,從北京到哈爾濱。

如今最重要的鐵路,一條是京滬鐵路,是南京到上海的鐵路,另一條是甘西鐵路,連結甘肅和西域。

鐵路絕對是吞金獸,一寸一黃金。

爲何說鐵路代表着工業國家的水平,代表着綜合國力,因爲修鐵路,會帶動整個機械產業鏈。

大量技術,會在修鐵路過程中成熟、發展、催生出新技術。

饒是無比富饒的大明,在修鐵路問題上,多少有些支撐不住,太耗錢了。

蒸汽機還應用於船舶、工廠、軍工、化學、採礦都有涉及,各行各業都在革新。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蒸汽機在大明發展,房價進一步飆升。

特大城市的房價,像北京,地段好的居民樓,已經達到了3000塊一尺,寸土寸金。

爲了維持房價,在景泰五十年時,中樞下旨,古宅用於人文保護,不許買賣出售,主要用於參觀。

持有大批園子的大水喉直接罵娘。

持有大宅子的人,也在罵娘。

本來住樓的還向往一所大宅子呢,瞬間笑出了豬叫,覺得樓房也不錯嘛,除了沒有土地產權、建築問題多、不隔音、物業亂收費等等問題外,也不錯的。

這道政策,導致樓房價格大漲。

而旅遊,也是房地產帶起來的行業,因爲百姓兜裡有錢,想投資買房啊,那就得出門走走,考察考察哪裡有價值吧。

尤其是鐵路發展,交通愈發便利。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已經成爲潮流。

其實,現代人看到的一切,背後都是營銷手段,什麼說走就走的旅行,什麼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都是營銷。

只要有利益,就會有團隊操縱,開始營銷,最經典的營銷案例,就是鑽石、牛油果。

老百姓看到的,都是人家想讓你們看到的,和什麼年代沒有關係,火了只是代表適應這個年代罷了。

大明社會發展起來了,做營銷的很多。

一個個品牌的背後,都是營銷手段,百姓看到的一切,都是營銷出來的。

大衆沒有審美,是營銷團隊賦予的大衆審美。

時代是循環的,人一直都在原地踏步,只是被戰爭毀掉了一個又一個文明,導致人都忘記了過去。

旅遊業發達,那就得搞建設啊。

旅遊資源,都是真金白銀的投入,纔好看,那種天然景觀,也得經過改造,不然千篇一律怎麼看?

投入了真金白銀,就得想方設法的吸引遊客來,成爲地方旅遊局頭疼的問題。

而第一次旅遊新鮮,越往後閾值越高。

景區都是一錘子買賣,所以各種宰客,頻出不窮。

前面的人吃肉,後面的人喝湯,隨着旅遊業越來越發達,火的地方人滿爲患,不火的地方湯都喝不到。

可錢投了,收不回成本是有罪的。

就有天才想到用浪漫做文章。

尤其隨着中樞不停放寬對女子的限制,大批女子走出家門,和男子享受一樣的社會權利。

浪漫,這個詞就是爲女子創造出來的。

也是爲了掏空她們口袋賦予的詞彙特殊含義。

最終市場證明了,製造浪漫,遠比什麼人文、自然景觀,什麼歷史意義強太多了。

一句浪漫,人流就能把一個城市踩爆。

大明沒有公務員鐵飯碗一說,也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任何人都靠政績說話,能者上庸者下,從景泰八年開始,一直都是這樣。

千萬別低估一顆想當官的心。

旅遊局官員天天整活,報紙上層出不窮的好東西,勾得人心癢癢。

浪漫被旅遊開發出來後。

整個大明都發現了,女人的錢最好賺。

看看做女裝的,盆滿鉢滿,做男裝的,一屁股債。

賣首飾的,天天數錢,做皮帶生意的,天天流淚。

搞多少人文景觀,多少詩人寫了多少詩文,那種自然噱頭更吸引不到人了,女人就喜歡什麼浪漫啊,什麼愛情啊,讀豪放派一萬首詩,也不如婉約派一首歌頌愛情的詩歌。

尤其是新一代女孩子長大之後,這種風氣愈演愈烈。

再加上受新文化運動影響,她們從小就接受了男女平等的教育,獨立、平等是她們提出來的新口號。

她們擁有自己的家庭後,有了自己的孩子,對待愛情的觀念,更加開放,自然而然的,花錢也更加開明。

以前的人是能省則省,現在的人,是花明天的錢。

風氣浮躁,人才會花錢,反而越現實越摳兒。

這是大明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是最開放、最自由的時代,也是沉迷在夢中的時代。

萬幸。

在房地產有崩盤預兆的時候,鐵路被髮展起來了,龐大的鐵路網成功吸納了來自房地產的資金。

因爲鐵路,讓民間百姓對房地產更加有信心,反向刺激房地產發展。

原因是大明在變好。

以前以爲,盛極而衰,大明發展到這一步,已經是最好的了,從古至今,沒有過這樣的盛世。

開元盛世,繁盛不比今天差,轉眼間血崩了。

可鐵路的開通,讓所有人發現,現在纔是盛世的起點,因爲鐵路改變太多東西了。

直接改變了戰爭方式。

大明行軍打仗,最難的是後勤,解決後勤問題,大明就是無敵的。

火車的運力,足以支撐大明去任何地方打仗,哪怕現在爆發了安史之亂,大明也能依靠火車,快速平叛。

而蒸汽機,又改變各行各業。

革新行業,是巨大的機遇,足以讓所有人低下頭,將目光放在蒸汽機的應用上,專心做技術研究,而不是造反上。

沒人天生是反賊,要是有一個穩定的工作,一項穩定的收入,造反這種事,幾乎沒多少人願意參加。

再加上大明沒有外敵,北方的遊牧民族,如今都歸化了,全都加入搞錢大軍裡了,誰苦哈哈遊牧啊,開廠子賺錢不香嗎?

最重要的是,大明財政有錢,景泰五十一年,大明財政收入27億,國企總收入突破了100億。

沒看錯,比之前翻了幾倍。

因爲通脹。

大明目前總資產達到了2000億。

墨西哥銀子實在太多了,銀子在墨西哥,就是石頭。

外界還不知道的是,大明壓幣廠,有存銀500億,尚且沒有投入市場。

金幣也不少,民間總金幣達到了50億。

所以說,民間資產高度膨脹,房價跟着漲是正常的,當然了,物價也是跟着漲的。

現在民間一個普通工人,工資1500塊左右。

所以,這幾年有大批大批工人,被藩國高薪挖走,全家移民藩國。

主動移民越來越多。

人挪死樹挪活嘛,隨着長達四十年的大移民,民間百姓都看開了,去藩國也沒有不好,都是一樣的活。

藩國和大明,除了距離上有區別外,其他的沒有任何區別。

移過去的人都寫信回來了,說那邊多麼好,也有人回來探親的,多邊交流導致大家對藩國不再是戴着有色眼鏡看人了。

現在還流行互通有無。

再看看藩國能賺多少錢?

尤其美洲發現後,美洲遍地是白銀,可在民間傳得沸沸揚揚。

每年都有大量百姓主動移民去美洲。

預計從美洲發現後,移民過去的人超過了一個億,這幾年移民過去的人越來越多。

其次是澳大利亞,建設二十來年了,都是風景如畫,很能賺錢的好地方。

每個藩國都有自己的藩國法律。

像那些天生壞種,早就移走了。

真沒人敢在大明犯罪。

比如說,大明刑罰上說,拐賣兒童、婦女者,九族蠆盆,不許掩埋,直接焚燒後揚進大海。

犯小罪,比如不許女童上學,父母黥面,在臉上刻字。

大明的刑罰千奇百怪,可謂是對人性毀滅性打擊。

像捕魚兒海、突厥、韃靼幾個邊疆省,就會看到各種黥面的人,臉上刻的字千奇百怪。

反正犯了什麼罪,一眼就能看明白,都寫臉上呢。

黥面後直接流放邊疆。

現在流放地都是特別冷的地方,冬天零下50度,極端天氣時零下50度,能活着都難。

冤假錯案肯定有,一旦被翻出來,所有審理人員黥面流放。所以呀,翻案特別難,幾乎不可能的。

壞人都想着主動移民,去藩國壞去,藩國缺人,什麼人都要,在大明犯罪成本太高了。

中樞是鼓勵主動移民的,對主動移民的人,送一筆移民金,以及移民套裝。

景泰四十七年,大理寺發現有個團伙,專門騙取中樞移民金,被發現後,他們逃之夭夭。

大理寺費了老鼻子勁兒,把他們都緝拿歸案,然後全國遊街,一邊遊街一邊凌遲,震懾全國人,不許想着佔朝廷的便宜。

藩國缺人,大明人滿爲患,人口已經達到恐怖的30億人了。

幸好,大明有幾大塊糧倉,西域糧倉、東北糧倉、孟加拉糧倉、暹羅糧倉、婆羅洲糧倉、湖廣糧倉等等幾大塊,吃飯倒是沒問題。

主要得益於化肥和農藥的推廣。

在這一塊,大明遙遙領先。

但技術卻是嚴格壟斷的,藩國也得從大明購買化肥和農藥,甚至還得購買種子。

大明培育出來的種子,特別高產。

每年技術都在革新。

在種地這方面,大明誰也不服。

藩國的明人種地技術也牛叉,大明專利局裡面,很多農業技術,都是藩國註冊的。

值得一提的是。

景泰五十年,大明推出養老金制度,提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自己年輕時候從工資里扣除一部分,公司則給補貼相對應的部分,朝廷補貼小部分,國家成立社保局,建立社保賬戶,等到退休後,靠養老金生活。

中樞下旨的時候,民間聲音寥寥。

誰願意相信中樞啊,那幫貪官污吏,我們把錢交給你,肯定被貪了。

工廠主跟更不願意啊,教育得我拿錢,農業補貼得我掏錢,現在還交什麼養老保險,瘋了吧?

但是,中樞下旨,民間強制執行,覆蓋全民。

內閣首輔朱英帶頭交的。

朝臣陸陸續續都跟進了。

當時皇帝提出來時,朱英都不好意思聽,皇帝這是朝民間要錢啊,到時候給不給,還不是皇帝一句話的事?

果然,皇帝就說,社保賬戶的錢,用作統一投資,主要投資鐵路、公路等穩賺不賠的買賣。

這番話冠冕堂皇。

其實就是皇帝嫌棄鐵路建得慢,中樞也不能把錢都掏出來,砸進鐵路里,也不想讓民間佔股更多。

金錢缺口太大,中樞議論很久,也沒個章程。

最後皇帝想出這麼一個法子,讓百姓交養老保險。

至於民間愛怎麼罵怎麼罵去,反正朕沒幾年活頭了,史書只會記載修了多少鐵路,開創創新性政策,誰管民間罵不罵的。

朱祁鈺看得開。

他就想看到今天的繁榮,他就想看到景泰盛世,後世崩不崩,關他屁事。

民間沸反盈天。

工廠主堅決反對交這個錢,讓職工交可以,憑什麼我來補?應該政府全補,你們收工廠的稅,收產品的稅,還收工人的稅。

收了這麼多稅,你們幹什麼了?

不就是養幾個老爺,騎在老百姓頭上得吃得喝嘛!

你們是皇帝是大臣,伱們的兒子還是貴族,世代公卿,我們呢?辛辛苦苦賺點錢,全都交稅了!

可,反對無效。

工人們也跟着鬧。

當工人,本就朝不保夕,還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憑什麼啊?

行,你們有軍隊,我們認,繳了!

商品稅,我們怕,繳了,認。

鬼才信你的什麼保險,到時候你能把我們交上去的錢還給我們?糊弄鬼呢吧!

這就是一羣吃人不吐骨頭的貴族!

信他們的話,不如吃幾口屎冷靜冷靜。

行,養老保險我們也忍了,生育保險是什麼鬼?我們大男人也生育嗎?生你大爺!

這年頭生育是找穩婆,沒人去什麼醫院,那就是個吸血的地方,一包藥他敢賣一百,還不好使,治死人也不犯罪,簡直是殺人魔窟。

繳納年工資額的千分之一,失業後,去社保局領取三個月補助。

這叫補助嗎?

我們交的自己存起來,失業了不會拿出來花啊?我們是沒手啊,還是沒腦子啊!

該買不起房子的不照樣買不起嘛!

工人們罷工了。

但有什麼用?

皇帝缺錢了,他想在死前看到鐵路建設成功,至於百姓怎麼想的,他不管。

景泰五十年六月,邊軍主動繳納三險一金。

隨之,一些民間大財團,。

至於罷工停產的,很快就沒聲音了,都乖乖的交了。

不交的,可能消失了吧……

皇帝對收稅很有經驗。

景泰五十二年初,財部提出收資產稅,對民間資產進行覈算,高於一定限額的,徵資產稅。

而資產稅,用作地方發展,不收歸中樞。

因爲收不上來。

一旦收到中樞來,民間資本一定造反。

而用在地方發展上,地方官員肯定玩了命的去收,收上來用作本省市建設。

然後,各省市憑藉這些資本,成立鐵路公司,投入到鐵路建設中來。

“醫療體系爲什麼還建不起來?老百姓看病就醫是大事,是關乎民生的大事,必須要快速建起來!”

景泰五十二年春天,朱祁鈺在養心殿裡發飆。

然後,各地醫院,如雨後春筍般崛起。

但這些醫院都是私立的。

公立醫院根本沒用,猴子進去都能當醫生。

千萬別覺得是笑話,大明太醫院,御醫連字都不會寫的有很多,他們給皇帝看病啊,連字都不會寫。

景泰八年,太醫院改革,清除了多少這樣的渣子。

所以,醫院絕不能放在中樞手裡,關鍵這東西時時刻刻有糾紛,是個大雷,中樞當了裁判,就別看重這點小錢了,吃相不能太難看。

醫院剛建起來,中樞又增加兩項保險,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

變成了五險一金。

並下旨,保險必須覆蓋全民,全民必須享受保險。

至於農村,皇帝想出了讓農民主動去社保局繳納保險,補貼的部分,由朝廷貼錢補。

看似是百姓佔了便宜,卻沒算銀行利息,算上利息,穩賠。

規定的享受保險年齡是55歲,男女平等,都是55歲。

按照繳納的年限來算,15年回本。

可大明活到70歲以上的人,是少數人。

雖然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人均壽命達到了57歲,這個數字,距離70歲還很遠呢。

等以後延到60歲,更別想回本了。

關鍵是中樞特別中樞孩子的教育問題,孩子的成長問題,對於養老問題,卻避而不談。

彷彿是讓年輕人快速創造效益,創造完了,沒用了就立刻去死。

在中樞眼裡,天下百姓就是轉圈拉磨的驢。

中樞貼心的提出,爲保證百姓老年生活、身體健康,一切都是爲百姓着想,所以提出了千古以來最完善的養老制度,這是歷史性的突破。

民間筆桿子也在吹噓皇帝仁慈,將天下百姓視爲兒女。

一時之間,吹捧之聲遍地都是。

朱祁鈺雖然不太聽,但很滿意民間的態度。

“大明又往前邁出歷史性的一步啊。”

朱祁鈺得意洋洋:“讓百姓老有所依,病有所治,這都是朕的功業啊。”

反正筆桿子在他手上,他想怎麼吹就怎麼吹唄。

那些敢抹黑景泰帝的,統統殺掉。

朱祁鈺現在聽不得破話。

朝中老臣跟他說話,都是戰戰兢兢的,這老皇帝越老越古怪。

“這筆錢也不能放在銀行躺着,成立一個基金管理公司,妥善管理這筆錢,必須投入到穩賺不賠的買賣裡。”

“不能把老百姓的錢給虧沒了。”

“任何人不許挪用,任何情況不許挪用。”

朱祁鈺還算有點良心:“幾十個億啊,未來會有幾百億,上千億,掌握在中樞手裡。”

有了這筆錢,大明不說傳承千年,五百年國祚肯定穩了。

朝臣表示無奈,哪來的穩賺不賠的買賣呀?

再說了,錢放在中樞,保準明天就被吃幹抹淨,朝中官員現在貪污成風。

皇帝根本不知道,沒人敢跟皇帝說,擔心皇帝一口氣沒上來,氣死了。

太子是知道的,他擔心自己把他爹氣死,太子之位沒了。

所以,朱祁鈺挖空心思給中樞搞錢,中樞卻把他當成個傻瓜糊弄,朱祁鈺沾沾自喜的時候,朝臣眼神都很怪異。

主要是皇帝對權柄抓得越來越鬆了。

不然沒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做手腳的。

民間罵得對。

中樞官員是壟斷型的,世代公卿,隔絕了下面上升途徑,這就造成了上下不通,早晚會出事的。

然而,這種壟斷,恰恰是皇帝一手促成的。

他爲了給兒子們打造班底,就讓兒子們和重臣通婚,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壟斷。

恐怕皇帝都無力敲碎這種壟斷了。

因爲這些家族的勢力,深入藩國,一旦大明對他們下手,他們就會鼓譟藩國造反。

一旦藩國全反了,景泰帝就是歷史罪人了。

他爲了藩國,砸進去幾十億,大明還不停給藩國供血,如果藩國造反,豈不說明景泰帝做錯了?

所以,這一層窗戶紙沒人敢捅破。

如今躍居中樞的人,不再是和景泰帝並肩作戰那些人了,都是躺在功勞簿上的紈絝。

縱然有劉健、李東陽、謝遷等能臣,但他們難道不想做世代公卿嗎?他們會親手毀掉對臣子最好的時代嗎?

誰都知道皇帝是什麼人。

一旦皇帝掀桌子,他可是誰都敢殺的!

現在所有人都在等皇帝死,皇帝死了,太子登基,所有人就安全了。

誰都看出來了,太子就是一個廢廢,他登基,最多是鬨堂大笑而已,遠遠做不到皇帝那樣陰狠。

他秉政這些年,大明貪污成風,他根本無力制止,這就看出來,太子朱見淇就是個廢物。

等他登基後,是掌握不住皇權的。

再說了,皇帝今年74了,在歷朝歷代的皇帝中,也是高壽的。

沒準明天就沒了。

捅破這層窗戶紙,萬一皇帝駕崩,沒人給撐腰,捅破窗戶紙的人可就倒黴了。

“朕怎麼覺得,看不懂羣臣了。”

在養心殿裡,朱祁鈺喃喃自語:“是朕的耳目失靈了嗎?”

噗通!

汪直嚇得跪在地上,養心殿上下都匍匐在地,大氣兒不敢喘。

皇帝是老了,不是死了。

他想殺人,誰也擋不住他。

因爲他掌兵權,有絕對的皇權。

“汪直,你說呢?”朱祁鈺掙開渾濁的老眼,眸中兇光一閃即逝。

他忽然想到了皇帝的新裝這則童話。

今天他那麼高興,朝臣只是恭維吹捧他,這讓他敏銳察覺到不對勁。

他可以裝傻,但討厭被人欺騙。

“奴婢不知。”汪直額頭上都是冷汗。

他也知道的。

朝野上下都知道的,就皇帝一個人不知道。

“你出這麼多汗幹什麼?”

朱祁鈺嗤笑:“去把錦衣衛指揮使的人頭拿來,朕要看。”

汪直嚇得一哆嗦:“皇爺。”

“去!”

朱祁鈺喃喃自語:“看來朕是老眼昏花了,人都看不準了。”

等朱見淇收到口諭,走進養心殿時,嚇了一跳,他爹坐在御座上,面前擺着一顆人頭,他正在盯着那顆人頭看。

“兒臣朱見淇,祝聖上萬安。”朱見淇老老實實跪着。

朱祁鈺沒有說話,只是看着腦袋。

“認識嗎?”朱祁鈺問。

“認、認識,是、是錦衣衛指揮使。”朱見淇有些恐懼,他從來沒見過他爹這樣,他倒是聽他娘說過,他爹以前多麼狠辣。

這次倒是真的見識到了。

他可不敢盯着一顆死人腦袋看,可皇帝看得那麼認真,萬一這死人睜開眼睛……朱見淇打個哆嗦,不敢想了。

“你覺得他怎麼樣?”朱祁鈺問。

“盡職盡忠。”

朱祁鈺擡起眼皮子看向他:“是對你呀,還是對朕呀?”

“兒臣絕對不敢對皇位有一絲一毫的覬覦,兒臣不敢啊!”朱見淇萬分驚恐。

他今年44歲了,要說對皇位一丁點想法沒有,那是騙人的。

可他不敢在東宮裡扎小人,詛咒他爹早死。

巫蠱之禍不是鬧着玩的。

“那你怎麼知道他盡職盡忠呢?”朱祁鈺問。

朱見淇很無奈,這不您問的嘛,我能怎麼回答?

“太子,你有事瞞着朕?”朱祁鈺語氣陰沉。

瞞着您的事太多了,您問哪一件?

朱見淇不敢皮,使勁磕頭:“兒臣不敢有事瞞着陛下。”

“朕看你這太子是當夠了。”

猛地,朱見淇渾身一僵,萬分驚恐,使勁以頭點地,一個字不敢說出來。

恐懼,無邊的恐懼。

他爹只要活着,就能換太子。

關鍵是他的其他兒子太優秀了,老四朱見漭,在東歐打下那麼大一片疆土,老二十朱見濬,佔據鹹海和裡海之間,老三十一朱見漠在美洲風生水起。

大洋洲五王,做的都不錯。

皇帝這些兒子中,特別差沒有,太子朱見淇屬於中等偏上的,比他優秀的起碼有十個。

一旦皇帝動了易儲的心思,藩王回國繼位,不是沒可能。

關鍵他爹狠啊。

若學太祖皇帝炮製大案,照樣可以讓藩王承嗣帝位。

朱見淇想到這裡,就愈發恐懼。

他當了快四十年太子了,馬上就要接班了,被換了?他多憋屈呀。

若是他爹忽然暴斃在養心殿……

他不敢想了。

連想都不敢想,這養心殿上下,都在皇帝掌握之中。

而且,他是有班底,但沒有軍權班底,所有掌軍權的人,都是皇帝的心腹,別看項忠和他嘻嘻哈哈的。

但項忠從骨子裡瞧不起他,當年就是這樣的。

還有那個老而成精的李秉、王恕,這幾個能征善戰的,是堅決站在皇帝這邊的。

更可怕的是,掌京營的是楊信,掌九門提督府的是郭登。

楊信不說。

郭登和他關係絕對不好,當年他常德姑姑活着的時候,就和他娘不對付,這些年,郭登從不私下見他,跟他毫無往來。

一旦皇帝出事,九門提督府他就管不住。

還有,禁衛,如今掌禁衛的勳貴,都是皇帝一手調教出來的心腹,不可能倒向他的。

更可怕的是,外藩。

大明有三十多個外藩,個個兵強馬壯,一旦知道皇帝暴斃,會不會回京搶奪皇位?

邊軍也完全掌握在皇帝手裡,像王越、李瑾、李震、陳韶等等人,都是皇帝的鐵桿心腹。

這些人是絕對不會倒向他朱見淇的。

他朱見淇唯一有的,是仁愛美名,一旦扯上弒父的惡名,恐怕支持他的文臣,會立刻離他而去,哪怕最支持他的李東陽,也會立刻反他。

朱見淇忽然發現,自己看似什麼都有,其實什麼都沒有。

皇帝只要一句話,就能剝奪他的一切。

“父皇,兒子不知道您爲什麼生氣,兒子知錯了!”朱見淇發動傳統技能,哭,兒子跟爹哭,不丟人。

朱見淇一邊哭一邊磕頭:“兒子哪裡不讓您滿意,您就跟兒子說,兒子改!”

“爹呀,娘去世這麼多年了,弟弟們都去繼藩了,您膝下只有兒子和兩個弟弟伺候您,兒子不孝,讓您生氣了,求您懲罰兒子吧!”

朱見淇很清楚,想保住太子之位,就得保住仁愛的美名。

這纔是他最大的底牌。

一旦這張底牌丟了,他什麼都不是。

只要皇帝事出無因,就廢不了他的太子之位。

想通此節後,他就開始哭。

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289章 請陛下上路,獻皇后於後庭第285章 朝鮮事,風波惡:靖難皇帝,朝世祖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162章 貴妃,跪好了!第144章 太祖的子孫,怎麼能都是廢物呢?朕第345章 大明版Made In China,碎葉,大明的第16章 朱祁鎮,你就是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第46章 朕都替英國公蒙羞!第180章 先誅孔,再殺文人,定乾坤!第374章 西歐風雲,滅葡之戰,牽羊禮永不過第20章 受命於天!朕朱祁鈺纔是皇帝!(近四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123章 嚇尿褲子了?今年,朕要讓邊軍穿上第177章第256章 打土豪分家產,自發鴿命也是利益驅第290章 二十四天滅一國,火焰山上遇阻第65章 咔嚓!朕只是試試刀,駙馬勿驚!挨一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158章 天降騎兵,畏威而不懷德!紅薯 土豆第227章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478章 終章:奉法者弱,則國弱(大結局上第300章 皇帝的深意,軍糧調包案!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124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歲!你們端起飯碗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442章 朱祁鈺的反向求生,爲成仙獻祭朝廷第34章 朕賜你天子劍,可敢殺他?(三千字求第18章 朕,回來了(三千字,求追讀!)第68章 朕讓你的九族,日日夜夜和狗爲伴!涕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299章 暹羅王,跪下!臣拉梅萱願吾皇萬歲第102章 胡濙,你來決定,朱軫是死是活!要第59章 以監生爲刀,請陛下修奸臣錄!朕獨愛第194章 鞭死荊州王,把寧王凍成冰雕,碎碎第167章 火銃踹營,打崩韃靼騎兵!新銃炸膛第170章 你喜歡磕頭,就一直磕,磕到你清醒第68章 朕讓你的九族,日日夜夜和狗爲伴!涕第173章 科舉舞弊案,神秘力量露頭!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罰嗎第196章 排隊伺候王妃!(月票加更)第461章 大戰起,成化二十一年,朱見漭崩(第227章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第192章 抽絲剝繭,京師地下的秘密!上刑,第383章 漫畫熱,偵探熱,童話熱,第二次明第37章 兵權到手,先拿誰開刀?(三千字求收第90章 爾等就是一幫那(煞)啥(筆)!飄了第394章 許國寧國篇:基建狂魔和造娃狂魔第448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下)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355章 太子,你娘和楊氏同時掉進水裡,你第448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下)第255章 兒到用時方恨少!第246章 斷頭臺加超人飛拳,打到你腦溢血!第78章 陳循!你去幫幫太子!太子和首輔互噴第24章 把高谷的心挖出來,看看是不是黑的!第123章 嚇尿褲子了?今年,朕要讓邊軍穿上第105章 用兒子打老子,欠內帑的錢何時能還第90章 爾等就是一幫那(煞)啥(筆)!飄了第77章 飛翔的感覺!死了多可惜,朕就願意看第64章 殺殺殺!血濺陳循一臉!一邊說話一邊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第471章 戰後復甦:朱祁鈺的戰略思想一一應第193章 爹,求求您,愛女兒一次!第104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紡織 刊刻皆可設廠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224章 名單裡的秘密,先帝的死因!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399章 吳國鄭國周國篇:兩千年曆史的文明第402章 南美篇:老天爺追着往嘴裡旋飯,逼第273章 釋奴令,漢兒不爲奴!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10章 太子,萬貞兒不錯,留下侍寢吧第419章 公與私,一場秀,本質還是交換第470章 戰後復甦:隆慶帝的獻身(一)第38章 撩開紗巾讓朕瞧瞧(三千字求收藏!)第402章 南美篇:老天爺追着往嘴裡旋飯,逼第389章 皇帝正在奪走孩子們的童年,歷史最第106章 陛下待朝臣,如慈父般溫暖!第277章 年富破敵,蓋世功成,大治可期,皇第42章 陛下乃純孝之君(求收藏!)第425章 湄公省林邑省交趾省孟加拉省篇:旅第232章 敲打理學宗師,發揚理學!創造聖人第101章 宮中選美!查糧行動!糧食,好多糧第56章 大開殺戒!清洗尚食局!先把這籌謀戕第49章 給皇太后送去!第202章 收回世券,罵死成國太夫人!(七夕第86章 楊信戰敗,瓦剌洶洶!迫不及待,收攏第294章 絕密,平黔之策!煤油燈,大明燧人第370章 屎一樣的波面,奧斯曼發狂,歐羅巴第33章 朕殺不死朱祁鎮,還戳不死你?(求收第454章 至暗來臨:對朱見深的歉意(七)第447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上)第187章 神兵天降,土司被殺怕了!鎮國軍也第219章 賊老天,若讓我金忠活着,必踏平江第142章 錢王妃流產,朱祁鎮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