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陛下待朝臣,如慈父般溫暖!

第106章 陛下待朝臣,如慈父般溫暖!

“諸卿能不能交上來啊?”

羣臣叩拜,稱能。

朱祁鈺目光淡淡:“家中的名玩字畫,也不必拿出去典當,京中也沒有什麼典當行了,折價送到內帑來即可,若宅子不要了,地契同樣送過來,朕統統都收下!”

“諸卿也不必擔心住房問題,如蕭愛卿借宿妻舅之家,豈不丟了朝堂的臉?”

“去朝陽挑一塊地,朕給你建造一所宅子!”

“乾脆!”

“在朝陽城劃出一大片土地出來,作爲官舍,京中百官、以及外地入京辦事官員,都居住在此!”

“官舍設在城門附近,由蒯祥親自建造,放心,朕不收爾等銀子!內帑出錢修!”

“再修建一條從朝陽門,直通午門的官道,這條官道不許百姓行走,修得寬一些,可並排通行四輛馬車,轎伕、馬車的錢,由你等自掏腰包,戶部便不出這筆錢了。”

朱祁鈺想一出是一出,嘴上是建官舍,其實是減少戶部開支!

還有一點,就是城裡的宅子貴,住在朝陽城的都是泥腿子,房價低廉,置換給皇帝,皇帝可就賺大了。

至於修建房屋,也花不了幾個錢,用的都是流民,材料也都是就地取材,至於想建好宅子,那抱歉,只能你們自己掏錢了。

“陛下,京中百官本就俸祿極低,若連僱傭轎伕、馬車的錢也有官員自己支付的話,恐怕真的不夠生活了!”林聰高呼道。

林聰仗着是皇帝走狗,開始在皇黨下面,暗戳戳地組建林黨了。

這些人,誰都不安分。

王文和林聰在內閣裡涇渭分明,連話都不說,互相較勁。

但他說的沒錯。

轎伕、車伕是役,是京中人丁要承擔伕役,宣德元年規定,緊急情況,給辦事官員派5名伕役。

但這條規定,演變成官員可隨意徵召伕役,多的徵召二三十人伺候,這些伕役,都是京中百姓,不管農忙農閒,被徵召了就得來幹活,否則就要被處罰。

“那便走,早起半個時辰,溜溜達達就到了,若住在城裡的就更近了,早起一會,晚上別應對那些鶯鶯燕燕了,都這麼大歲數了,身體要緊。”

“安全也不必擔心,朕會在官舍外,設下巡捕丁,按時巡邏,若不放心巡捕丁,就派九門提督府的兵丁,保證治安安全。”

“朕絕非差伕役那點開支,只是剛纔老太傅上奏疏,勸朕減免柴伕役,所以朕就心血來潮,先免了京中的轎伕役。”

“戶部的開支,朕也不是惦記,這筆錢朕給伱們存着,由計相把每個人的全都統計好了,等爾等告老還鄉時,戶部一次性發放,當做養老銀,是朝堂體恤爾等爲國靖忠的一點心思。”

“當然了,爾等在戶部攢了多少養老銀,朕的內帑再備上一份,從內帑出雙倍的錢,一起發放下去。”

朱祁鈺難得大方一次。

但細琢磨這事啊,以皇帝的暴戾,這朝堂上有幾個人能活到告老還鄉啊!

漂亮話被皇帝都說了,真給假給的,誰能說什麼?

“臣等謝聖上隆恩!”

百官不情不願的謝恩,誰會嫌錢多呀?

以後還要花轎伕的錢,肉痛啊,以後再開發出個“夫敬”的名目,讓地方官承擔唄。

朱祁鈺也想提高俸祿,問題是沒錢呀,內帑收到現在,也沒超過六百萬兩,還多是珠寶古董等物,一時半會沒法變現。

反正大明官員來錢渠道多,也不差這點俸祿。

“諸卿,下朝時去領些米糧回家,算朕的一點心意!”

胡濙等狂翻白眼,你都欠了我們幾個月工資了!還有臉說一點心意?

等他們知道,皇帝的一點心意,就是半斤黍的話,都是含眼淚回家的,這玩意餵豬豬都不吃!可皇帝卻當好玩意兒賞給他們!還讓他們感恩戴德!

“閣部尚書留下,其他人退朝!”

見百官退下,朱祁鈺讓侍衛關門,李賢頂着張豬頭渾身一抖,皇帝不會親手殺死我們吧?

“給諸位愛卿賜座!”

朱祁鈺讓馮孝把于謙上的密揭傳給他們看。

密揭和軍報是一起送來的,到宮門口時轉交給太監,太監分兩份,密揭直接送到朱祁鈺手裡。

密揭說得十分詳細,詳細分析了三戰之敗的原因,損失情況,軍中情緒等等,以及於謙對宣鎮的猜測。

于謙也猜測,是宣鎮百姓走漏了情報。

甚至懷疑宣鎮商賈。

“於少傅真乃國士也!”胡濙讚歎。

于謙連吃兩次大敗,總共損失人數還不到兩萬人。

楊信和于謙比起來,差的真不是一星半點的。

順風倒打勝仗容易,打敗仗卻能保住有生力量的纔是真名將。

“諸卿,那一張白紙,未必能騙出來多少人!”

“朕打算授權給於謙,清洗宣鎮上下!”

“宣鎮不乾淨,就不會打勝仗!”

“再敗下去,韃靼、兀良哈也會咬大明一口的,屆時大明必敗無疑。”

“所以,朕要行暴戾之法,把宣鎮當局,全部殺掉!”

咕嚕!

朱祁鈺話音方落,閣部重臣皆吞了口口水。

陛下是真夠狠啊。

動不動就殺光,考慮過後果沒有?

官員與官員之間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您就不擔心兔死狐悲?強如太宗皇帝,殺了方孝孺,最後不也乖乖向文官低頭了嘛!

“陛下,沒必要清理官場,清理商賈倒是可以。”胡濙說完就後悔了!

中皇帝圈套了!

皇帝哪裡是想殺官兒,就是想殺商賈,殺雞取卵!

要錢!

皇帝真是窮怕了,滿腦子都是錢。

問題是他們還不能勸,以前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勸諫皇帝,如今他們被皇帝一腳踢進屎坑裡,大家都髒了,誰也別勸誰,你們是貪官,朕是暴君,一丘之貉。

“朕派東廠、錦衣衛去,立刻出發,宣鎮一切商賈皆可殺!”朱祁鈺立刻下旨。

“不可啊陛下!”

胡濙趕緊跪下:“陛下,宣鎮商賈在本地經營數百年,盤根錯節,關係絕非尋常。”

“倘若陛下行殺戮之事實,最多殺個幾家,剩下的多家必然聯合起來投降瓦剌。”

“到時候於少傅在宣鎮維持的好局面,可就徹底毀了,以前商賈只是偷偷使絆子,若徹底叛國,豈不瞬間打到了北京城?”

“韃靼、兀良哈瞄準機會,撕咬大明,北方可就徹底守不住了!”

“強龍不壓地頭蛇!”

“一旦宣鎮丟了,河北門戶大開,京畿拿什麼守?”

“請陛下三思!”

胡濙急聲磕頭,林聰等人也跪着磕頭。

“嗯,放過他們太可惜了。”朱祁鈺吧嗒吧嗒嘴,有點可惜了。

山西、河北的商賈,都是大肥羊啊,來個殺雞取卵,朕有兵有錢,直接馳騁漠北,蕩平草原。

看見皇帝這般模樣,閣部重臣全都翻白眼。、

您不是窮怕了,您是想錢想瘋了。

“陛下,肉爛在鍋裡,終究能吃到的。”胡濙笑道。

“也對。”

朱祁鈺頷首:“老尚書有什麼辦法,清洗宣鎮?朕要讓瓦剌人變成瞎子、聾子!”

“陛下釣魚的辦法就很好,等抓到名單,就送給於謙,于謙自然會處理妥當的。”

胡濙說道。

于謙的辦法,無非是殺幾個挑頭的,然後再威逼利誘一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徹底壓下來。

糊裱匠永遠比破釜沉舟容易。

若早就行厲法,宣鎮商賈敢給瓦剌人當耳眼?

“老臣想不通,宣鎮商賈爲何要叛國?”胡濙長嘆口氣。

朱祁鈺看向李賢。

李賢比較尷尬,晉商是他門下走狗,雖說就當了幾天吧,也黃泥掉褲.襠了。

“可能是利益驅使,山右商賈樹大根深,在全國商貿繁華之地皆有分支,如京中就有主脈和支脈之分。”

“丁口之多,殺之不絕。”

“他們以邊貿爲生,自然和瓦剌權貴私相授受,恐怕也有被脅迫之意吧。”

李賢話沒說完,就看見皇帝面色陰沉,不陰不陽道:“李閣老是不是也有幾分不得已啊?”

“老臣絕對沒有啊!”李賢真想扇死自己,禍從口出!

非親非故的,幫着晉商辯解什麼啊!

自己都不知道什麼原因,被皇帝忌諱呢,怎麼還幫着商賈說話呢!

“那怎麼如此瞭解晉商之心態呢?”

“是不是也和晉商一般,倘若遇到點小挫折,就賣國求榮啊!”

“知不知道,自己身上流淌的是什麼血?”

“知不知道,自己是哪國人?”

“知不知道,何爲家國!”

朱祁鈺忽然暴怒:“李玠,進來,掌嘴!”

李賢瞪大眼眸,皇帝就是故意針對他嘛!

別人說錯了話,他最多罵兩句,怎麼到我身上,直接掌嘴?

偏偏還讓親兒子來打!您有完沒完了!

殿門推開,李玠很無奈的走進來,站在父親面前,揚手一個大耳刮子抽過去,還別說,挺爽的。

打小您就偏心,偏心兄長,明知道宮裡是虎窩狼穴,不許兄長入宮,卻逼我進宮!

陛下讓兒子打您,兒子心裡是真的解氣,謝陛下隆恩!

“因爲一點利益,就能賣國了嗎?”

朱祁鈺怒喝:“這些商賈,統統該殺!”

“朕跟你們交個實底,這次參與的商賈,統統誅十族!”

“不止殺光他們,朝堂上誰敢爲他們求情,朕就誅誰的族!”

胡濙等人全都跪下。

“都起來,你也出去!”

朱祁鈺讓李玠出去,話音一緩:“李賢,朕給你個機會,快點和晉商摘清關係,等到瓦剌退去,就是朕清洗宣鎮之時!”

“可別怪朕沒提醒你,到時候牽連到了你,朕親手剁了你!”

“還有,朕的真心話,只跟爾等說了,若宣鎮商賈聞風而逃,朕惟你李賢試問!”

“臣遵旨!”李賢心裡苦啊,關鍵不知道哪裡得罪了皇帝。

林聰陷入思索,皇帝如此排擠李賢,那是否該打擊他,贏得聖上歡心呢?

“官舍之事,朕也非心血來潮,更絕非看上爾等的大宅子,朕富有天下,區區幾座宅子,能動得了朕的心?”

朱祁鈺不悅:“再說了,朕要了你們宅子,能幹什麼?以後不是照舊賞賜給其他朝臣嗎?左手倒右手,有什麼意思?”

林聰沒琢磨透皇帝什麼意思。

但王文卻立刻跪下:“陛下,老臣願意去朝陽住!”

“朕說了,不是強搶爾等住宅!”朱祁鈺有些惱怒。

“陛下,請聽老臣一言。”

王文無比鄭重道:“老臣身體不行,醫者建議老臣多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再者,那宅子老臣住了快十年了,什麼景兒都看膩了,不如換一所新宅子,只求陛下將宅子建的大些,老臣愛玩,願意養些花花草草,惟請聖上同意!”

王文是聰明人啊。

起個帶頭作用。

連內閣閣老都主動讓出了宅子,朝中官員誰不掂量掂量?

“老臣也願意搬去朝陽去住!”林聰立刻跪下,但終究被王文捷足先登了。

王文瞥了他一眼,論懂皇帝心思,還得我王文。

嶽正、薛瑄等自然跪下請求搬走。

陸陸續續的,所有人跪下求皇帝允准,他們都要搬去朝陽新官邸。

“爾等是讓朕落個涼薄的罵名啊!”朱祁鈺大怒。

王直一愣,難道拍馬腿上了?

“臣等生活奢侈,貪污成風,是用宅子抵押貪污所得,與陛下何關?”

林聰高聲道:“倘若民間傳出陛下丁點罵名,老臣第一個不允許,陛下愛民如子,對待朝臣如慈父般溫暖,爲臣等操心建宅,養老體恤,此聖君在朝,何人敢說出丁點錯來?”

胡濙作嘔,老夫以前怎麼沒發現,你竟這般會拍馬屁?

“朕真如慈父嗎?”朱祁鈺多少有點占人家便宜的意思。

“啓稟陛下,您是天下間最溫暖慈祥的父親!”林聰高聲道。

其他人也跟着高呼。

叫得那叫一個肉麻,若皇帝允許,他們能直接喊出一聲“爹”來。

朕可沒有這麼老的兒子。

朱祁鈺沾沾自喜:“哈哈哈,林愛卿懂朕啊!”

“放心,在朝陽,朕給你們圈大一片地,給你們建宅,宅子肯定比內城的大。”

“因爲宅子初建,未必能做到美輪美奐,但也不必着急,江南進獻上來的精美石料,朕都優先賜給爾等。”

“朕聽說遼東盛產木料,便讓雲南土司、遼東女真進獻木料入京,就以建宅的名義催,以朕的名義令其進獻!”

本來皇帝的話說得挺好聽的,可聽着聽着,變成了聖上下旨催?這是逼獻啊!

和宋徽宗進獻花石綱有什麼區別?

偏偏人家是皇帝要進獻的,大明可倒好,是大臣要求各地進獻的!

陛下,您可放過我們吧!

“陛下,奇石、木料就不必了,臣等自己想辦法!”胡濙趕緊攔住皇帝,再出什麼虎狼之詞,史書上可就要把他們噴死了。

他偷偷瞄了眼起居郎,起居郎正在奮筆疾書。

完了!

名聲臭了!

“自己想辦法?爾等有什麼辦法?朕爲爾等建宅,自然要建的美輪美奐,豈能讓朝臣受苦呢!”

朱祁鈺這話,把胡濙整不會了。

林聰卻跪在地上:“陛下,臣等爲國爲民,一心奉獻,豈能在乎是何住處?哪怕是住在豬圈裡,吾等也安之若素;倘若心中沒有家國,就算住在豪華的府邸內,心裡也難免發虛!臣等請求陛下,以節約爲主,萬萬不可隨意圈禁耕地,傷民害民啊!”

還得看林聰!

論懂朕的心思,還得是林聰,王文差了點。

胡濙一拍額頭,皇帝也太摳了,連點地都不肯賜!

“林閣老珠玉在前,恐怕會令朝臣競相效仿。”

朱祁鈺臉上露出了笑容:“住處還是要寬敞些,爾等拖家帶口的,也不容易,而且朝堂也得要臉,爾等的宅子,也是朕的顏面不是?想要多大的,你們和蒯祥商量,朕不過問了,等宅子建成,朕親自去拜訪!”

陛下您能不能大度一點!

連宅子大小,都要管!

甚至,還不明說,讓朝臣去猜。

伺候這樣的皇帝,太難了!

出了宮中,胡濙見林聰和王文,互不對付,嘴角莫名翹起,朝堂上只剩下皇黨,皇黨就會分裂,人之常情。

皇帝爲何大費周章建官舍?

爲了方便監視?

還是真貪圖內城的宅子?

只是,皇帝讓兒子抽老子,這招實在太狠了,如今京官的庶子,都在宮中做侍衛。

今天抽了李賢,明天還不知道誰倒黴呢!

反正這朝堂不會太平嘍。

……

朱祁鈺心情不錯。

“回皇爺,萬功在宮外候着,等待求見。”馮孝低聲道。

“宣進來吧。”

很快,萬功等人覲見。

萬功帶來十餘個工匠,皆是手藝頂級的工匠,有鐵匠、木匠、製造兵甲的、打造刀劍的、製造弓弩等工匠。

見禮後,萬功向朱祁鈺介紹這些人。

跟鐵匠張六聊了才知道,如今軍中開始仿製倭刀,而且,已經開始用豎爐鍊鐵了。

“高爐?”朱祁鈺以爲是高爐鍊鐵。

其實並不是。

豎爐是方口的,用鹽和泥砌成,靠山穴而築,或用巨木匡圍,爐膛呈梯形,還有專門的鼓風器,叫活.塞式鼓風器。

張六解釋一番,朱祁鈺懵懵懂懂。

“此爐煉出來的鐵,質量如何?”朱祁鈺問。

“摧金斷石,極爲堅韌!”

“可是鋼?”朱祁鈺問。

“回皇爺的話,軍器局裡也用炒鋼之法,用石頭砌爐,以磁鐵礦爲燃料,螢石爲助燃劑,將鐵礦石還原到水滴狀態的生鐵,再把生鐵炒成熟鐵,反覆炒制,便可成鋼。”

聽完張六的話,朱祁鈺真沒想到,這個時代的鍊鋼技術,這般先進了?

“可是皇爺,磁石難尋,鐵石也緊缺,而且炒鋼需要大量工匠共同協作,成本偏高,是以很少裝備軍中。”

這個張六倒是有些見識。

朱祁鈺微微頷首:“不合格的多不多?”

“若是炒鋼的話,不合格的頗多,但都能重複利用。”張六道。

“朕給你足夠的工匠,足夠的材料,你一天能打造出多少把刀來?”朱祁鈺問。

“這個……”

張六粗略算了算,能打造上百把來。

“不錯。”

朱祁鈺笑道:“朕若讓你用廢料,打造出一批農具來,可行?”

“只要有足夠的鐵礦石,小的什麼都能打出來!”

朱祁鈺對他很滿意。

他打算詳細拆分軍器局,下轄鐵器科、木器科、兵甲科、弩箭科、盾牌科、馬科、雜科七科,便讓這個張六做個管事。

他又詳細瞭解了兵甲、弩箭等製作過程。

但這些的基礎,就是鐵。

“諸君!”

“朕從你們的眼睛裡,看到了希冀!”

“是不是想從匠戶,變成民戶?想讓自己兒子參加科舉啊?”朱祁鈺高聲道。

所有嚇得跪下。

“不必害怕,想就是想!”

“朕今天給你們吃一顆定心丸,這軍器局裡,朕只設掌印太監,其他官職皆由工匠擔任!”

“朕也可賜你們民籍!”

“讓你們的子孫,參加科舉!”

一聽這話,張六等人都傻了,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跟張大堅差不多。

“朕說的不是虛話!”

“以三年爲期,朕想看到大明軍隊全部裝備着鋼刀、鋼甲,弓弩威力大後勁小易攜帶,盾牌豎起來,敵方弓箭射不穿!”

“朕的要求一點都不高!”

“鐵礦石等原料不用爾等擔心,錢糧也是內帑出了,朕只要看到成果!”

“三年之後,只要爾等完成朕之所願,朕就賜爾等民籍!”

“非但賜籍,朕還會賜下符牌!”

“朕之符牌,可非一般人可賜的,饒是金忠、舒良等立下大功,也只是賜下一枚銀符!”

馮孝端上來一隻銀符。

“三年之後,朕會將此符,賜給你們當中,功勞最大的那個!”

“此符尚未正式頒發,頒發此符者,形同免死金牌,會將姓名、功績鐫刻其上,令其世代敬仰!”

譁!

工匠們驚呼出聲。

誰願意當這匠戶?誰不願意做官老爺呢?

“爾等對新軍器局,滿意嗎?”

自然是非常滿意,在太液池旁邊,沾着聖上的龍氣,豈不幾輩子修來的福分?

“知道朕爲何將軍器局放在這裡嗎?”

“因爲朕要提高匠戶的地位!”

“你們挨着的就是宮牆,和朕、和閣部在一起辦公,何其榮耀!”

“雖爲匠戶,卻絕不低賤!”

朱祁鈺扭頭看向馮孝:“將這句話寫下來,刻在軍器局牆上,讓匠戶們都看看,這是朕的態度!”

馮孝支吾,這話也太白了吧?

你寫文言,匠戶看得懂嗎?

去找翰林院,潤色潤色,刻在牆上。

“小的敢不效死命!”張六嘭嘭磕頭。

“不要三分鐘熱血,做匠從藝,拼的是時間、是耐力,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朱祁鈺話鋒一轉:“朕等得,你們便做得,但絕不可偷奸耍滑、浪費時間!”

“朕對爾等厚待,絕非縱容!”

“若被朕知道,誰藉機偷奸耍滑,拿朕的良言當做耳旁風,甚至手腳不乾淨者,一律誅九族!”

“你們應該都知道,朝臣被朕殺了多少!”

“朕勸爾等,千萬不要用脖子碰刀子,吃虧的是你們!”

“小的們絕對不敢!”張六等人瑟瑟發抖,連連磕頭。

又勉勵萬功幾句,下令軍器局打造一批農具出來,纔打發走他們。

“皇爺,您要是把匠戶都放走了,以後誰來當工匠呢?”馮孝着急。

太祖爲何設下戶籍,不就是擔心,有朝一日,老百姓日子過好了,都擠破腦袋去考科舉,誰會做工匠的活兒呢?

朱祁鈺喝了口茶,笑容盎然:“那你說說,太祖時這些工匠從何而來?”

“多是罪臣家眷,以及漠北諸族的俘虜……”

馮孝明白了。

其實朝堂真不缺工匠,先不說漠北,就說湖廣、雲貴,遍地都是土司,若造反的話,完全可以抓來做工匠啊,做幾年漢化完畢了,再放出去做民籍。

“皇爺聖明!”馮孝跪在地上。

“這次李震就抓了數千俘虜,押解入京,正好全部打入匠籍。”朱祁鈺沒說,這是對華夏苗裔,大可網開一面,等對待異族的時候,可就不是幹幾年就放出去了!

“奴婢遵旨!”

馮孝壓低聲音道:“回皇爺的話,白圭、李實、朱英等人已經到了京畿,應該很快便能入京。”

“到了京中便宣來,朕有話叮囑。”

朱祁鈺溜達一會後,便開始批閱奏章。

最近幾天,奏章數量增多,多爲長篇累牘,都是說些弊政的,貼黃裡三言兩語說不清楚,只能把奏章送到他這裡。

他看得也頭大。

這大明,真是個四處漏風的屋子啊,想補,都不如一腳踹塌了舒坦。

忽然,他眉頭皺起來:“不是說過了嗎,打春陋習取締了?宛平縣爲何還打春了?”

“馮孝,宣劉吉進來!”

貼黃最後,標註上自己的名字。

劉吉戰戰兢兢進來。

“啓稟陛下,這是宛平知縣張芳昨日遞上來的奏疏,說宛平縣百姓認爲不打春,今春不吉利,擔心今年收成不佳,所以知縣張芳無奈之下,只能打春,呈上來這道奏疏,也有請罪之意。”劉吉說道。

“花了多少銀子?”

“上面沒有詳細數目,微臣不知道!”劉吉道。

“哼!”

朱祁鈺冷笑:“百姓不同意,他張芳天天住在百姓家不成?百姓有什麼想法,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花了多少銀子,又遮遮掩掩的,把朕當成司馬衷嗎?何不食肉糜?”

劉吉低着頭,不敢應答。

“這張芳是哪年進士啊?”朱祁鈺語氣一緩,實在沒印象。

“啓稟陛下,此人乃正統十二年舉人。”

“舉人?當了京畿知縣,不容易啊!舉主是誰啊?”朱祁鈺又問。

“微臣不知。”

朱祁鈺看向馮孝,馮孝也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他是哪裡人?”

“山東兗州府人!”

朱祁鈺眼皮子一擡:“山東的?宣進宮裡來!朕親自問他一問,百姓爲何如此愛戴他,有什麼心裡話都跟他說呢?”

“劉吉,你親自去傳旨,也暫當幾天宛平知縣。”

朱祁鈺沉吟:“朕給你御史之官,去宛平縣查一查,這個張芳是什麼來歷?也看看,宛平百姓,生活如何?連夜就去,快些!”

“微臣遵旨!”劉吉知道,皇帝要動手了。

朱祁鈺目光閃爍:“連京畿的知縣,都不聽朕的命令,那更遠的地方呢?是不是也都照常打春了?”

“馮孝,河北巡按使在哪呢?”朱祁鈺又問。

“奴婢不知,奴婢這去問都察院。”

“直接下旨給都察院,讓各地巡按使,查一查,哪些縣城,不聽朕之命令,還在打春!查實後,稟報上來!”

朱祁鈺目中寒光一現,有人找死,就別怪他無情了。

他繼續批閱奏疏。

“啓稟皇爺,巡撫年富的密揭傳來……”費寵小跑着進來。

朱祁鈺低着頭,伸出手。

費寵趕緊放在皇爺的手裡。

朱祁鈺檢查下封泥,纔打開密揭。

年富本來應該入京的,被臨時調去宣鎮,幫李秉分擔壓力來着。

“這個年富!”

朱祁鈺面露不滿,竟然把于謙給彈劾了。

他彈劾于謙專擅之罪;還彈劾分守太監韓允中飽私囊,和本地商賈來往過密等罪;又彈劾宣府參政、軍中坐營等官員貪腐府庫之罪。

還說,宣鎮非朝廷之宣鎮,而是個別人之宣鎮。

這話聽起來大逆不道,卻說的很對。

只是不合時宜。

宣鎮三戰三敗,當務之急是收拾軍心,不可節外生枝纔對。

“其人過於剛直啊!”

朱祁鈺對年富的彈劾十分不滿。

不過,年富有一個點說的很對,宣鎮上下都爛了,包括楊信,都在貪污。

但大明缺的是打勝仗的將軍,哪有文臣武將不貪的,貪了就貪了,只要能辦實事便可。

“把尹直叫過來。”

等尹直進來,朱祁鈺把密揭給他看。

“陛下,臣以爲年巡撫句句屬實,朝堂當清查宣鎮!”尹直跪在地上。

朱祁鈺皺眉。

尹直卻說:“陛下,倘若中樞明知貪污,而視而不見,豈不助長了小人之風?萬一,那些商賈,擅自揣測中樞的深意呢?”

朱祁鈺一愣。

這尹直看得夠透的,沒錯,那些商賈,說不定就等着看中樞什麼舉動呢?

那朕便迷惑爾等!

“傳旨,讚揚年富忠直之舉,叱責于謙、楊信等人,再派錦衣衛清查宣府!”

“陛下聖明!”

都是做做樣子,名單已經出京了,估計很快就有動靜了。

他已經讓東廠、錦衣衛隨時準備,出發宣鎮了。

晚間。

見了白圭、耿九疇等人。

這些人陸陸續續入京的,朱祁鈺逐個面授機宜。

接連兩天,他都在接見入京的官員。

……

金忠和舒良碰面。

兩個人面帶冷色,遠不如在宮中時關係親密。

如今東廠發展得如火如荼,錦衣衛雖奮起直追,卻不如東廠勢力大。

因爲京中拓寬道路,強拆民宅時,東廠和錦衣衛沒少爆發矛盾,幾次甚至刀劍相向。

兩個人的關係,急轉直下。

“舒公公,宣府的事,誰也容不得半點馬虎,耽擱了皇爺的差事,誰也討不到好去!”

金忠率先開口:“咱家打算派心腹管堯帶隊,入駐宣鎮。”

舒良冷哼一聲:“皇爺的差事,咱家自然不敢怠慢,但是東廠和錦衣衛尿不到一壺裡面去,各走各的,得到什麼功勞,就各憑本事!”

“你敢違背皇爺旨意?”金忠皺眉。

“自是不敢的。”

舒良喝了口茶,慢悠悠道:“咱家只是不想讓錦衣衛拖後腿!”

“你!”

金忠大惱。

舒良不就是比他早放出宮的嘛!纔有了今日的權勢!

若皇爺先放他金忠出宮,他金忠比他舒良強一萬倍!

“好!那便分頭行動,你東廠也別掏我們錦衣衛的便宜!”金忠氣哼哼出了東廠。

回到錦衣衛大發雷霆,告訴管堯,這次任務,一定要完成得漂亮!

被東廠壓一頭的滋味,實在難受!

“廠公,您和金公公關係如此之僵,恐怕不好吧?”龔輝小心翼翼勸諫舒良。

舒良瞥了他一眼:“你懂什麼?宣府有咱們的人,這次大功必然屬於東廠,憑什麼被錦衣衛分潤了去?”

“有了東廠,錦衣衛根本就沒必要存在了!”舒良打發龔輝,快些帶人出京,別被錦衣衛搶了先。

京中的東廠、錦衣衛連夜出京。

而遠在宣府的于謙,已經收到由東廠送來的證人,以及拷問出來的名單。

來宣鎮近一個月了,于謙鬚髮凌亂,頗有幾分悲涼。

他叫來楊信、蔣琬、朱儀等人商議。

然後設下宴會,把宣府商賈齊聚一堂。

以軍糧不足,欲從宣府商賈手中買些糧食爲名。

在宣府經商的,多爲晉商。

別看京中的晉商被除名了,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倘若皇帝肯將家業還給晉商們,晉商肯定感恩戴德,反正每一家主脈、支脈一大堆,死了一支就死了一個對手,何不美哉?

經營糧商最大的當屬張家、吳家、黃家三家。

這張家就是張仁孝家族,平陽張氏。

在宣府做主的叫張志懷,輩分比張仁孝、張仁禮兄弟還大了一輩兒。

他一身儒衫,不知道的還以爲是讀書人,而非商賈呢。

從京營大軍入駐宣府後,他便有心結交於謙,以及京中勳貴,畢竟家中生意在京城很多。

直到數日之前,得知家族被滅門,他第一反應是事露了,快逃吧。

晉商三十多家,商量了半宿,決定送宣府第三場大敗。

就有了于謙第三敗。

今天,收到于謙的請帖,言辭懇切,想從商賈手中買糧。

“早這般聽話,不就完了嗎?”

張志懷露出小人得志的笑容,但他喜歡讀書,讀書多的人都壞。

他擔心宴會有詐,自己不去,攛掇其他商人蔘加。

十幾家本地商賈,以吳興領頭,參加了這場宴會。

于謙略有失望,都是些小商戶。

張、吳、黃三家主要人物都沒出現,派個吳興小蝦米來參加。

“元帥,不如末將率軍,直接抓來就算了!”楊信心急。

他那場大敗,讓其極爲恥辱。

如今知道是商賈做主,迫不及待報仇。

“不行,容易打草驚蛇。”

于謙眸中寒光閃爍:“他們擔心軍中有詐,所以不肯來到軍中,這場宴會先這般,給他們些甜頭,後日去城中設下宴會,本元帥親自赴宴,看看誰不給本元帥面子!”

“元帥危險啊!”蔣琬低聲提醒。

“怕什麼的?宣府尚在我軍手中,沒什麼可怕的!”

于謙連敗了兩場,心裡壓着火呢。

“諾!”

過了兩日,于謙親自在城中設宴,廣邀本地商賈。

請帖中恩威並施,逼他們前來。

張志懷心中猶豫,打發家丁去探查,確定于謙沒率軍入城,真心誠意想和商賈做買賣,他才微微放心。

爲了自身安全,他帶了二百多家丁,把酒樓圍得水泄不通。

不止他,宣府商賈,總共帶了上千人。

于謙等人身着便服,出現在醉仙樓上。

“這些狗商賈,可真謹慎,四周都是他們的人!”楊信罵罵咧咧。

他雖然年紀不大,卻從小在軍中打滾,活脫一個混不吝,和蔣琬截然不同,蔣琬是儒將,楊信卻十分粗魯。

但楊信同樣身出名門,真論軍中士卒的愛戴,還當屬楊信。

可此二人自小便打熬力氣,都是猛漢。

帶的十幾個扈從,也都是身強力壯之輩。

“越怕越說明心中有鬼!”

于謙淡淡一笑,上了樓,青梅煮酒,細品慢飲。

張志懷等人姍姍來遲。

他反覆確定,又派人去觀察軍營,發現大營裡確實沒有異動,又留下人看着城門,萬一有大軍入城,立刻稟報。

自以爲做到萬無一失了。

很快,便觥籌交錯起來。

“於少傅,您當真是天下楷模……”張志懷好聽的話,跟不要錢似的往外拋。

于謙臉色平淡:“張先生也是老當益壯,如此年紀尚在外奔波,難怪生意做的如此之大。”

“不敢不敢。”張志懷笑逐顏開。

讀書人心眼就是多,他雖然捧着于謙,卻分心聽着門外,他吩咐過家丁了,倘若有大軍進城,便敲門爲號。

酒過三巡。

于謙忽然看向張志懷:“張先生總外門外看什麼呢?”

“擔心本元帥摔杯爲號?刀斧手衝上來,將諸位砍殺?”于謙倏地笑起來。

本來還熱烈的場面,忽然一僵。

有幾個商賈,尚且舉着酒杯,彷彿被定住了一般,手一抖,酒灑在菜上。

“於、於少傅,您此言何意啊?”張志懷心中惴惴。

“就開個玩笑,你這麼緊張幹嘛?”于謙輕笑。

楊信和蔣琬可勾了勾嘴角,從來沒見過於少傅開玩笑,真沒想到,於少傅也願意逗人玩。

“沒、沒緊張啊!”

張志懷尷尬笑笑:“在下敬於少傅一杯!”

他趕緊倒了杯酒,但手哆嗦,酒倒不進杯子裡,不斷往外面溢。

于謙抓住他的手。

張志懷更是渾身一抖,酒壺差點丟出去。

“怕什麼呀?”于謙握住他的手,張志懷想抽回去,卻意外發現,于謙的力氣實在太大了!

大得驚人!根本抽不回去!

求訂閱!

(本章完)

第382章 文娛大聯動,辦傳統文化樂園第421章 治貪 肅清和改革,續命盛世三十年第461章 大戰起,成化二十一年,朱見漭崩(第116章 公主薨逝,你們駙馬爲什麼不跟着去第97章 拿回皇權的第一把火!朕發財了!第297章 敲骨吸髓,朝鮮第一彈!大炮打蚊子第362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第100章 敲山震虎,打擊勾欄瓦舍!你實在沒第366章 大明房地產爆發,外國月亮比國內圓第42章 陛下乃純孝之君(求收藏!)第169章 十四萬精兵,毀於一旦第332章 大明是瘋狗嗎?東北這塊爛地,也要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156章 欺君之罪的下場!林朱鬥法,敲打方第243章 含刀審訊,看我的彈指神通!(月票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246章 斷頭臺加超人飛拳,打到你腦溢血!第417章 景貴文案,觸目驚心,整肅朝堂遇阻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163章 滿都魯詐死?是示敵以弱?還是天佑第168章 飢腸轆轆的韃靼兵,去大寧城吃飯!第110章 叫朕天朝大皇帝!你的頭,不配朕收第36章 封爵換兵權,朕要斬破這牢籠!(求收第368章 中華江開通,鐵路開建,保守的大楚第257章第190章 殺呀殺呀,殺出了大案,有人聚兵意第371章 房價 鐵路和保險,皇帝成了瞎子聾子第187章 神兵天降,土司被殺怕了!鎮國軍也第130章 興河西文脈,拆分孔氏!兩軍並出,第424章 馬六甲吞武萬象篇:膚色自由 身高節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107章 于謙的淡定,瓦剌來使!貪官如豬狗第387章 華夏神論,西歐風雲,朱佑杬的雄起第432章 朕就是蘇大強!朱見漭變成了朱見淇第174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第391章 休假和產業鏈,兩醫之爭和發展問題第361章 大明疆域止步於此,打不了一場國戰第418章 道法之爭,老皇帝圖窮匕見,殺不殺第247章 龍擡頭運動會,真假銀案!第317章 陳瘋子,老天不公,老子代老天幫你第243章 含刀審訊,看我的彈指神通!(月票第47章 朕要重建緹騎第182章 朕要讓漠北人,對景泰帝的恐懼深入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276章 文武廟 聖廟 帝王廟(可跳訂,是名第36章 封爵換兵權,朕要斬破這牢籠!(求收第102章 胡濙,你來決定,朱軫是死是活!要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第6章 拖出去,杖斃!第252章 朝鮮大亂,出兵吞其民,放其地,當第184章 不要說賞無可賞,朕讓你于謙做當代第26章 襄王!閉嘴!你連朱高煦都不如!(三第310章 鹽商爭着搶着閹割自己,明中六大奇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166章 看于謙將計就計,送韃靼軍上西天!第194章 鞭死荊州王,把寧王凍成冰雕,碎碎第409章 易太子深思:皇位下,全是風刀雪劍第254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產,逼繳認第301章 南巡的準備,皇帝的經濟霸權!第135章 朕做了一個夢!(端午節快樂!)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第399章 吳國鄭國周國篇:兩千年曆史的文明第261章 溺殺女嬰,滅絕人倫,臉上刺字,全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297章 敲骨吸髓,朝鮮第一彈!大炮打蚊子第150章 朕想聽到,湖廣熟天下足!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417章 景貴文案,觸目驚心,整肅朝堂遇阻第224章 名單裡的秘密,先帝的死因!第413章 引水 填海 加高三大工程,氣溫升高第248章 用磚頭蹭頭皮,大侄子,叔這是幫你第233章 黎鐉京師見聞錄,朕就是蔑視安南了第386章 阻攔禪讓,民間主動造神,請老皇帝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223章 改變歷史,重建鄴城和晉陽,熱河簡第248章 用磚頭蹭頭皮,大侄子,叔這是幫你第221章 用燭臺幫漠北王修理睫毛!第216章 陛下,纔是大明的天!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第336章 大明帝國,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燈第432章 朕就是蘇大強!朱見漭變成了朱見淇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賜蟒服!第226章 歪打正着,把舌頭咬斷了,原來死是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182章 朕要讓漠北人,對景泰帝的恐懼深入第25章 來人,把這個亂臣賊子剮了!(求收藏第345章 大明版Made In China,碎葉,大明的第232章 敲打理學宗師,發揚理學!創造聖人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401章 燕國大順國越國襄國豫國:金融和戰第226章 歪打正着,把舌頭咬斷了,原來死是第230章 景泰帝跳大神,太宗皇帝降雷劫,劈第416章 以人爲本的大明,大案頻發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224章 名單裡的秘密,先帝的死因!第202章 收回世券,罵死成國太夫人!(七夕第415章 魚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第119章 支棱起來,勵志做竇憲的于謙!先殺第419章 公與私,一場秀,本質還是交換第442章 朱祁鈺的反向求生,爲成仙獻祭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