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此話一說,楊漣頓時就不出聲了。尐說網5203187良久,他嘆了一口氣,說道:“國棟所言雖然有些難聽,但是也有些道理。我清流內部,也有道貌岸然之輩,言必稱道德,然暗地裡追名逐利,着實可恨。”

李峰點了點頭,接着說道:“大洪先生自然是高風亮節,自然沒有和那些人同流合污。但是您有沒有想過,這大明在前幾年爲什麼那麼困難,朝廷每年入不敷出。外有建奴窺視,內有閹黨橫行,亂民四起?而這纔不過幾年的功夫,我大明就國庫充盈,糧食充足,民心安定?”

“這……”楊漣沉吟了片刻,然後說道:“國棟你功不可沒!”

李峰搖了搖頭,對楊漣道:“大洪先生您過獎了,小子我一己之力,豈能力挽狂瀾。之所以這些年大明能夠取得如此大的進步,最關鍵的在於,我們解放了千千萬萬的勞動者,千千萬萬的老百姓。過去,我們的百姓被禁錮在土地上,而話語權是在以讀書人爲首的士人手上。可是這些士人整日在幹什麼?他們不是想着將大明建設好,不是想着報效朝廷和黎民百姓,而是想着維持這士人階層的利益。他們最希望的事情就是讓這個階層永固,今後自己的子子孫孫都能夠永遠成爲上等人。”

楊漣沉默了,過了一會兒說道:“我讀書人受聖人教誨,那些人都是少數!”

李峰笑了笑,接着說道:“還有一點,不知道大洪先生可想明白了,那就是新學的讀書人和原先的讀書人若是都掙一萬兩銀子,他們的手段有什麼區別?”

楊漣想了想,對李峰說道:“新學的讀書人,經商,辦工廠,而士紳……恐怕只有貪腐或是兼併了。”

李峰點頭道:“大洪先生所言極是。我還可以給您說的更明白一點。新學的讀書人出來之後,他們許多都在發明創造新的東西,因此是在不停地製造財富。所以新學的學生越多,他們就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但是相反的,原先的讀書人,他們既不種地,也不做工,因此他們是不製造財富的,他們只能轉移財富,也就是將別人的財富轉移到自己的口袋裡。這個過程有許多種方式,但是大部分都是通過貪腐手段得到了財富,然後再去兼併大量的土地來儲存自己的財富。在新學的學生們致富的過程中,我大明的財富總量是在增加的,所以社會的矛盾在減少。可是原先士紳階層聚斂財富的過程中,社會的整體財富是沒有變化的,士紳的手裡財富多了,窮人手裡的財富就少了!所以,纔會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聽了李峰的這一番話,楊漣沉思了一會兒,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對李峰拱手行了一禮,說道:“今日聞君一席話,若醍醐灌頂,勝讀十年書!”

李峰連忙站起身來還禮,對楊漣道:“大洪先生客氣了,這不過是小子我的一番感想罷了!”

楊漣重新做了下來,對李峰道:“現在老夫明白國棟的意思了,那就是治國的關鍵在於開源,只要有源源不斷的財富被創造出來,那麼這個國家就會昌盛起來,對不對?”

李峰點了點頭,說道:“開源節流,二者必不可少。開源可以讓一個國家走上鼎盛,節流則可以讓一個國家避免衰亡。過去,我們將開源,就要講重視農業,無非就是要多增加點土地,多產點糧食,多增加點稅收。但其實財富有很多,糧食是財富,工業產品也是財富,陸地和海里的資源也都是財富。以前的聖人之學,重在如何分配財富,卻很少有關於如何增加財富的知識。所以,聖人之學,在這方面是有不足之處的!”

聽到李峰這麼評論孔老二,楊漣的嘴角跳動了一下,但是還是忍住了。

李峰又接着道:“而且,傳統中,將那些建築、鋼鐵廠等等行業都歸爲經商,這也是不對的。商業乃是從事流通,他們並不創造新的財富,只是賺取財富的差價。但是那些工廠都是能過生產商品,創造財富,這些應該被叫做工業。在當今的大明,應該是有着農業、工業、商業等這些產業。過去,咱們口口聲聲喊着重視農業,這沒有錯,但是錯就錯在一味地排斥工業和商業。這就導致了社會的財富生產只侷限在了農業中,財富總量沒有增加,最後再聚集到了少數人的手裡,就必然導致大多數人貧窮了。”

楊漣咧了咧嘴,有些不甘心的問道:“可是,若是不重農本,天下不穩啊!”

李峰點頭道:“大洪先生說的極是,天下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活,少了那一個方面,都不行。而且,原先清流口口聲聲說的那種重農本,是真正的重視農業生產嗎?非也!大洪先生您自己也清楚吧,那些人口中的以農爲本,居然是拿稅收來重視,向農民徵收重稅就是重視農本,向商人收稅就是不重農本。如此謬論,居然還付諸實施。從萬曆後期開始,屢屢向農民加稅,還有各種攤派餉銀,增加了數倍不止,以至於許多的農民無法活命,只好依附於士紳。”

楊漣再次被李峰說了一個啞口無言,這種情況他是瞭解的,雖然屢屢上奏要求禁止這些士紳兼併土地,但是卻沒有什麼效果。

李峰接着道:“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這個所謂的以農爲本是誰制定的?自然是這些士紳官僚。他們爲什麼會要維護這種制度?是爲了百姓嗎?非也!是爲了皇帝和朝廷嗎?非也!這只是因爲他們是士大夫,是皇帝批准了有特權的士紳,他們種地不用納稅,他們在官府中有權力。所以他們纔會極力的維護這種農稅的制度,而極力反對對商業徵稅。但是他們是反對商業嗎?非也,您想想,那個官員的家族中,沒有大量的產業?這些產業賺取了大量的銀子,卻沒有向朝廷上繳一兩銀子的稅賦。所以,維持這個所謂的農本,絕對不是忠君愛國,只不過是爲了他們的私利而打出的旗號罷了。”

“所以你便搞了那個什麼工商局,變相地對商業收稅了?”楊漣問道。

李峰點頭道:“是的,如今從工商業上的稅收,已經是農業的十倍有餘。從前年開始,陛下已經大幅度降低了農業的稅賦,在遭受是災害的地方,全部免除了農業的稅收。加上這幾年大量修建了水利設施,使得許多荒地變成了良田。而且,隨着工業的發展,拖拉機等機械已經開始在推廣,將來會有更多的農田可以被開墾和耕種。還有,陛下已經下令讓農學院加大研究的投入和力度,有朝一日,我們農田裡的糧食的產量可以增加一倍甚至更多,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可以讓更多的人吃得起肉。您說說,這是不是纔是真正的重視農本呢?”

楊漣聽完,點了點頭,對李峰道:“確實如此,國棟說的在理!”

李峰又接着說道:“所謂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所以現在在大明,陛下是大力提倡新學,就是這個原因。”

楊漣聽到這裡,再次起身,對李峰又施禮道:“說的好,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國棟之言,讓老夫醒悟也!”

李峰連忙還禮道:“大洪先生謬讚了!這東瀛洲的教化就交給您了!”

楊漣笑着說道:“國棟你就放心,老夫定當盡心竭力。只是你爲何不在這東瀛洲開設新學?”

李峰笑了笑說道:“還是先將這些倭國人變成大明人之後,再開放新學吧!”

楊漣會意,哈哈大笑說道:“都說國棟你老謀深算,果不其然,你這是要從文化上閹割倭人,比砍他們的腦袋還要厲害十倍!”

李峰知道楊漣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意思了,便笑着對楊漣說道:“大洪先生遠道而來,想來十分孤寂。不過我聽說這東瀛洲的女子十分溫柔婉約,您不妨找幾個解解悶。”

天啓十年十一月,明軍佔領日本島全境,代善殘部在關東地區被剿滅,代善和其他幾個分散在日本島各處的建奴奴酋身死,嶽託率部投降。

嶽託部投降之後,被改變成了建州旅,被派遣到了北美大陸,成爲了大明對外致命的一把戰刀。東瀛洲建立之後,隨即便開始了大量的建設工作。等到擔任東瀛洲巡撫的袁崇煥來到,李峰便坐船啓程回國了,第一艦隊也在江戶設立了基地。東邊的問題解決了,李峰的心中不由得豪氣萬丈。自己終於解決了華夏民族今後的一個心腹大患,不知道多少年之後,這史書上會怎麼書寫自己呢?。

第109章 盈利豐厚第301章 一堆爛攤子第318章 驚天大陰謀第308章 客氏召見第362章 又見大淩河第181章 建奴夜襲第446章 有線廣播第444章 黑暗的歐洲第246章 范文程被坑吐血第8章 沈嘉被劫第67章 爹孃駕到第279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355章 第三艦隊第381章 銀行開業第38章 強烈反對第189章 孫承宗第361章 關家堖第87章 似曾相識第37章 羣情激憤第328章 新的學年第282章 再次出征第276章 謠言第440章 圓頂山之戰第271章 開學典禮第419章 覆滅第382章 陸軍整編第446章 有線廣播第363章 蓋州登陸第277章 秋收機器第7章 價高者得第391章 放開那隻妹紙第245章 影院開張第87章 似曾相識第14章 孝義雙全第44章 智度塔頂第87章 似曾相識第246章 范文程被坑吐血第343章 不服就打到他服第59章 終於贏了第439章 出塞第326章 新軍成立第260章 破城第23章 貴賓待遇第211章 募資大會第83章 你改名吧第214章 搶瘋了第205章 鐵絲也能燃燒第385章 謠言四起第373章 薩爾滸,我們回來了!第358章 佔領馬尼拉第129章 新郎被劫第26章 一頭涼水第72章 機械時代第314章 大學生第365章 強渡渾河第413章 好學的朱由校第368章 攻守互易第422章 建奴東渡第323章 偷襲第300章 千里傳信瞬息間第67章 爹孃駕到第332章 敵人還是朋友第158章 開工建堡第420章 新式軍裝第79章 李峰被捕第28章 遠大志向第194章 誇功遊行第152章 悲催馮奇第78章 訂單完工第35章 叔不可忍第81章 一個秘密第110章 楊漣致仕第171章 嶽託招降第435章 建奴投降第130章 十萬雷霆第432章 突圍第414章 新型戰艦第425章 倭國使者第85章 馮奇登門第128章 迎娶新娘第357章 殺向馬尼拉第460章 內燃機第227章 馬德堡半球第175章 攻城開始第384章 四庫全書第23章 貴賓待遇第326章 新軍成立第209章 拜訪劉安撫第21章 先走爲上第250章 原來是你第129章 新郎被劫第303章 魏公公的玻璃心第333章 信王就藩第342章 登州水師第186章 超級大魚第93章 芝麻小官第269章 皇帝也想鬧洞房第148章 你死定了第118章 奸佞小人第212章 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