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玉米和紅薯

李峰衝了過去,一把將那玉米棒子撈了出來,發現已經是煮的大半熟了。尐說網5203187

“還有沒有,還有沒有?這東西,從哪裡來的?”李峰急的兩眼冒金星,恨不得抓住那張小胖的領口審問。

張菁不知道自己闖了什麼大禍,有些緊張地說道:“李先生,我不過是想煮點御麥。”

李峰知道自己失態了,緩了一口氣,對她說道:“哦,你別怕,我只是問問你,這玉麥是從哪裡來的?”

張菁的嘴一鱉,有些委屈地說道:“這是我上天回家的時候,看見有人從南方來,給帶了一些送給我爺爺嚐鮮。於是我便偷偷地拿了一些,帶到學院來了。”

李峰哈哈一樂,將那玉米棒子往鍋裡一放,說道:“沒事沒事,你們吃你們吃!”

說罷,李峰立即出了門,叫了車伕一路打馬,往英國公府而去。

到了國公府,門子一見李峰前來拜訪,急忙前去通報,同時將他帶到了客廳等候。

不多時候,英國公張維賢便大笑着走了進來,重重地在李峰的肩膀上拍了拍,說道:“什麼風將平遼侯吹到我老頭子這裡來了?”

李峰二話不說,趕緊拉着張維賢的袖子,說道:“英國公,小子這次來,是要問您一件事!”說罷,李峰便將張菁在學院裡煮玉米的事情說了,然後問道:“不知道英國公家裡可還有這種玉麥?”

張維賢一聽是孫女調皮了,不由得臉色有些尷尬地說道:“原來是菁丫頭給你搗亂了,沒關係,回頭我訓訓她!不過這御麥倒是好東西,一會兒老夫叫下人給平遼侯裝些回家!”

一看張維賢誤會了自己的意思,李峰連忙說道:“國公爺誤會了,小子我不是這個意思。是這樣的,這種玉麥呢,我曾聽我師父講過。他說此物適合在旱地種植,所需水分極少,因此可以在山區大量播種。而且呢,這東西產量很高,所得到的秸稈又可以用來餵養牲畜。若是在我大明缺水地方大力推廣,可以活人無數啊!”

張維賢一聽此話,頓時臉色變得十分嚴肅,說道:“既然是如此好東西,早知道咱就不吃了,留着做種多好啊!”

李峰笑了笑說道:“這些玉麥吃點也無妨,我看了這些還沒有完全成熟,還做不得種,趁嫩的時候,煮來吃正好。只是請國公爺告訴小子,這玉麥是從哪裡來的,我好叫人去尋那種子。”

張維賢哈哈笑着,說是自己下面的商行掌櫃,去福建一帶做生意,在山裡見到有人種這個,便帶了一些回來。還告訴李峰,說這東西其實大明早就有了,只不過一直都是當成藥材來用的,並沒有作爲主食來吃。而且偶爾還曾被作爲貢品進貢給萬曆皇帝,所以才被叫做“御麥”。

李峰這才知道原來張菁和張維賢口中說的是“御麥”二字,大概是後來普及之後,慢慢地根據玉米的那晶瑩的顆粒,最後慢慢地演化成了“玉麥”、“玉米”。

張維賢見李峰來了,便非得留他下來吃飯,還特意吩咐下人,將這南方的特產給端上來給平遼侯嚐嚐鮮。

待到開飯的時候,除了其他的飯菜之外,下人們端上了兩個大盤子,放在了桌子上。一個裡面放的是煮好的玉米棒子,另外一個,則是亮瞎了李峰的雙眼。

尼瑪,這不是紅薯嗎?李峰拿着紅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心疼得不行,怎麼這英國公家裡全是好東西啊!

英國公看着李峰的怪異舉動,呵呵笑道:“平遼侯這又是怎麼了?難道這番薯也有奇怪之處?”

李峰連忙問道:“國公爺,這番薯從何而來?”

張維賢說道:“也是我那掌櫃從福建帶來的。他說這番薯還是萬曆年間,被一個姓陳的商人,從呂宋帶回來的。先如今在福建那一帶,種植頗廣,只是其他地方種的還不多,平遼侯沒有見過,倒也正常!”

李峰大喜,他是沒有想到紅薯在這個時候早就已經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且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現在只需要將這玉米和紅薯這兩樣東西推廣開去,只需要幾年的功夫,糧食問題就能夠解決了。

於是李峰便對張維賢說道:“英國公有所不知,這番我的師父也曾經提過,說這東西也是耐旱作物,而且產量極高,雖然常吃不行,但是這東西在災荒年間,卻是填飽肚子的好東西。而且大面積推廣之後,農戶可以用這東西來餵豬,番薯藤也可以用來餵養豬牛,可以增加點收入!”

張維賢一聽,便說道:“哦,既然有這麼好的東西,自然該大力推廣,老夫這就去奏請皇上,在大明大力推廣這些作物!”

吃過飯,喝過酒,李峰便帶着一些紅薯和玉米到了奇趣閣,交給王寶,叫他馬上派人到福建去,第一是預定這些玉米的種子,有多少收多少。第二件事情,就是尋找道這種番薯,收購種子,同時大量收購番薯藤,一部分用大車立即送到皇家學院來,另外一部分送到奇趣閣在各地租下的地種下。同樣,這番薯藤的收購,也是要多多益善。不過李峰囑咐他們在運送的過程中,一定要時不時的往上灑水,並且做好遮陰,防止番薯藤被幹死。

之所以要如此做,是因爲現在北方好些地方的提灌站剛剛修好,但是今年是不可能再種小麥了。若是有了紅薯,現在種下,還趕得及在冬天之前收穫。

王寶一聽李峰交代的如此正式,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便立即交代人飛馬前往福建,同時用飛鴿通知福州那邊的分行做好準備。

“記住,價錢上不要怕高,就算是多出一些錢,也不要緊!另外,回來的時候,要快,爭取在一個月之內,將紅薯藤運回來下來!爲了爭取時間,要不惜一切代價!”李峰還是不放心,對王寶又吩咐道。

交代完了這些事情,李峰連忙趕回了皇家學院,在昆明湖的西邊,找了一塊閒着的地方,叫武備學院的學員們趕緊開墾出來,打上底肥,等着紅薯藤的到來。

李峰的打算是,在今年就要將這紅薯在北方地區大肆普及,等到明年和玉米一起,就可以全面鋪開。

剛剛安排好了此事,李峰就接到了皇帝的報文,叫他前去議事。李峰急急忙忙地又趕到了皇宮,只見朱由校和英國公都在,他們的面前擺放着玉米和紅薯。

朱由校對李峰說道:“李愛卿,剛纔英國公向朕呈獻了這兩樣東西。既然李愛卿知道這東西的作用,那你就負責將這兩樣作物在北地推廣吧!”

李峰連忙答應下來,並且將自己已經吩咐奇趣閣做的事情,告訴了朱由校。

朱由校一聽,十分高興,說道:“如此一來,今年哪些空地可以多收一季?”

李峰點了點頭說道:“不光如此,將來應該大力推廣冬小麥種植,這樣的話,每年五月收完了小麥之後,就可以種植玉米和紅薯,如此一來,就可以一年兩收!”

現在大明的南方小麥基本上是每年的十月種植,第二年的五月收割。但是在北方地區,尤其是靠近北京的地區,一般還是開春耕種,到了八九月秋收,如此一來,這土地就閒置下來。

“好好好,如此一來,豈不是每年的糧食就可以多一倍了?”朱由校頓時激動起來。有了更多的糧食,就意味着大明王朝抵抗災難的能力就更強了。

李峰點了點頭,對朱由校說道:“不光如此,今年這皇家學院的學生們要升入二年級了,在二年級開始,微臣準備開設各個專業,其中就有農業學。咱們要讓那些學生們,去研究那些農作物是如何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看看這些農作物生長中,到底需要那些東西才能長高長壯,多產糧食;研究如何篩選和培育新的種子,讓糧食的產量越來越高!”

朱由校連連點頭,對李峰的設想表示無條件的支持。不過他又很是疑惑,對李峰說道:“李愛卿,這種子如何篩選?”

李峰想了想,對朱由校解釋道:“陛下,這種子的篩選,就是將種子種下之後,專門選擇那些長得好、結的多的植株,將這些植株的種子在留下來,一年一年的篩選,幾年之後,就能得到產量高的糧種!”

ωwш¸ttкan¸¢ ○

張維賢點了點頭,說道:“此法有理,常言道:龍生龍鳳生鳳,優中選優,自然可以選出好的種子!”

李峰很想說搞雜交水稻的,可是想了想,那種技術比較複雜,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解釋清楚的,於是便算了。這東西,可以交給願意搞的學生們慢慢研究,但是真想解決大明的吃飯問題,就決不能指望它。而且,現在大明朝的人口也就幾千萬不到一億的水平,只要將畝產穩定在五六百畝都能輕鬆解決吃飯問題。而且,最爲關鍵的是,李峰還準備着將海軍建起來,到處去搶些地盤呢。朱由校今天聽到了一個好消息,十分開心,便留李峰和張維賢兩人陪他用膳。喝着酒呢,朱由校忽然對李峰道:“李愛卿,昨日,暹羅國又給朕進貢了幾頭大象,據說訓練有素,居然會聽懂人言,還會站立跳舞。”。

第236章 聰明的小姨子第447章 皇帝又調皮了第321章 初戰告捷第106章 賣出去了第63章 天香賭坊第22章 一把大火第29章 小小魔頭第362章 又見大淩河第372章 打仗也掙錢第159章 火銃難使第67章 爹孃駕到第36章 沈佳歸來第28章 遠大志向第183章 策反第158章 開工建堡第14章 孝義雙全第118章 奸佞小人第284章 中央日報第116章 孔子顯聖第330章 蒸汽機車第93章 芝麻小官第267章 牛犢寨第425章 倭國使者第260章 破城第86章 各自盤算第134章 鴻門赴宴第7章 價高者得第124章 好個奸商第197章 不要封地行不第458章 蒂爾伯之戰(四)第213章 股份拍賣第70章 來回奔波第337章 劉安撫的醒悟第306章 魏大伴老了第241章 這火銃是垃圾第155章 飛渡淩河第141章 圖窮匕見第407章 勢不可擋第405章 綁架羣臣第400章 客氏甦醒第14章 孝義雙全第424章 皇帝夢大明夢第260章 破城第40章 搶先報名第403章 互相試探第437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315章 玉米和紅薯第127章 左輪手槍第372章 打仗也掙錢第370章 瀋陽守衛戰第314章 大學生第183章 策反第87章 似曾相識第287章 微觀世界第151章 三光政策第299章 李鴻章第201章 捧殺之計第59章 終於贏了第278章 兵工廠第253章 聖姑的初吻第345章 整編第317章 王恭廠第134章 鴻門赴宴第313章 宋應星來訪第435章 建奴投降第399章 調軍入城第302章 驛站現狀第97章 比試寶鏡第232章 點燃繩索第283章 急行軍第369章 攻陷北堡第149章 乞丐軍隊第101章 挖個大坑第168章 寧遠會議第40章 搶先報名第303章 魏公公的玻璃心第346章 熱遮攔城第197章 不要封地行不第339章 天啓龍威炮第40章 搶先報名第227章 馬德堡半球第245章 影院開張第384章 四庫全書第115章 飛天神翼第349章 收復雞籠港第323章 偷襲第128章 迎娶新娘第374章 步步爲營第365章 強渡渾河第461章 大結局第62章 咱一家人第12章 月色撩人第137章 冤家路窄第76章 競拍大會第223章 朝堂激辯第398章 一把大火第450章 勇猛的大明騎兵第117章 朝廷激辯第256章 反推第172章 漢軍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