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朝廷伐教



第六回朝廷伐教

話說當朝英宗皇帝早朝,兵部尚書公羊明政諫議出兵討伐東方神教。英宗便問朝堂大臣的想法。

首先戶部尚書衛方明議道:“皇上,現在不是用兵之時。臣以爲黃河大水方過,地區百姓民生凋敝,正等着朝廷用錢。可出兵打仗卻要一大筆開支。而江湖上的恩恩怨怨,卻涉及不到朝廷。更何況北邊蒙古不斷侵擾邊境,要是得知朝廷傭兵西北,定然會率兵大舉南侵。到時朝廷卻是無抵禦之兵。”

這時一人出班說道:“皇上,衛大人此言差矣。”衆視之,卻是殿閣大學士章文。

英宗見之道:“章愛卿有何話說?”

章文道:“臣以爲皇上出兵方爲上策。現今江湖上武風盛行,幫派如林立,這也沒什麼。但是新近卻有了變化,江湖上出現了與所有門派對立一個大教派,自稱東方神教。他不斷攻取其他幫派以壯大自己的勢力,如此下去定然會統一江湖上的各大幫派。到那時朝廷面對一個如此大的幫派時卻要不得不提防了。既然他有能力滅掉近兩千人且高手如雲的太極門,就有能力攻取地方割據自立。臣還認爲江湖上各大幫派勢力也非常強大,朝廷卻對其無對策,而東方神教就是一個契機,朝廷既不能滅了東方神教,也不能坐等東方神教勢力壯大,應該讓兩方勢力平衡,彼此牽制,朝廷方能無憂。”

衛方明雖覺得章文說的有理,但還是說道:“章大人認爲出兵,可事實上朝廷無出兵之錢糧。難道要用救濟災民之錢去打一個似乎有可能對朝廷構成威脅的敵人?”

章文笑道:“這個好辦。江湖上各大門派苦東方神教已久,唯恐滅門之禍會降到自己的頭上。既然是朝廷幫他們出兵攻打他們認爲的魔教,那錢就讓他們出大部分。”

衛方明道:“他們會出嗎。”

章文笑道:“衛大人放心,朝廷是攻打東方神教,如果有誰不出,那豈不是與東方神教爲伍嗎?他們是自然認識到這一點,無論是心甘情願還是心有不願定會出的。”

衛方明道:“萬一北邊蒙古來犯,該如何禦敵?”

這時公羊明政道:“這個好辦,分撥五千兵馬,駐紮在大同二十里之外,晚出早歸,另外讓裝着石頭的車子源源不斷送入大營,讓蒙古以爲朝廷要從各地抽調兵馬準備北進大漠。以此蒙古必不敢侵犯我朝邊境,待其反應過來,東方神教早已滅之矣。”

章文笑道:“公羊大人這招疑兵之計很好,臣以爲攻打東方神教的重任就交由公羊大人了吧。衛大人還有什麼異議沒有?”衛方明見此,只得向皇上行了一禮,退了回去。

英宗見此,道:“很好,此事就這麼辦了。由江湖上各大幫派出錢,朝廷出兵馬,公羊愛卿爲統帥攻打東方神教。公羊明政聽旨。”

就見英宗說道:“封公羊明政爲徵西大元帥,統馬步軍二萬,於一個月後出兵。但不能滅掉東方神教,只能削弱其力量即可。”明政謝恩退下,但卻認爲:東方神教害死他的拜把兄弟,這個仇不能不報,此次出兵一定要滅掉東方神教。

在這一個月裡,朝廷一方面根據公羊明政的辦法,不斷增兵派糧駐紮在大同以北二十里之處,蒙古探知,以爲真是要出兵攻打大漠,於是連忙北牽入大漠深處:另一方面,卻安排差人到各個幫派徵錢。差人來到武當山。

宮世仁喜道:“果不出我所料,朝廷真的出兵討伐魔教了。”當下山便出了二千兩銀子。其他幫派雖有不願的,但多多少少出的數目不下五百兩,於是朝廷從各派手裡籌得七八萬兩銀子,朝廷又從國庫中拿出二三萬兩銀子,一共十萬兩用來充做軍費,糧草一面從江南各地籌集,一面嚴令軍隊途經州府縣籌集。

此時江湖上各大小幫派知道朝廷決心攻打東方神教,人人雀躍,都說東方神教該死。但似乎人人都拿捏不準朝廷是否會贏,以至於出了出錢卻無哪個門派再敢出人或去明助或去暗助。

東方神教也已經知道朝廷決定攻打自己,奉天順派人查原因朝廷爲什麼攻打

自己。探報得知,是因爲朝廷兵部尚書公羊明政諫議的,而公羊明政與嵩山派傅見義爲打小結義兄弟。奉天順知道後,不禁有些後悔,道:“難怪他敢率先做其他幫派不敢做的事。原來後面有兵部尚書大人。”

左右道:“教主,如今該當如何?”

奉天順道:“吩咐下去,令全教做好迎敵準備。”

左右道:“我們不是朝廷軍隊對手,不如暫且退往塞外。”

奉天順道:“你可知朝廷此次有多少軍馬?”

左右道:“據稱是十萬,其實不過二萬。”

奉天順道:“我教教衆多少?”

左右道:“祁連山本部五千餘人,散落在各處教衆還有一千餘人。”

奉天順笑道:“六千餘對陣二萬,綽綽有餘。這一戰我教應當取勝。此次朝廷出兵完全是我和公羊明政的個人恩怨,且我教並無反意,等朝廷戰敗後,我再派人入京朝見皇帝,到時我教纔可保無虞。如果不戰而退,我教在江湖上無立足之地矣。”

左右道:“教主聖明。”但卻還是有些發虛,畢竟是以一幫未經訓練的只會些武功的烏合之衆對陣朝廷訓練有素的軍隊。奉天順卻自視甚高,完全沒把朝廷的軍隊放在眼裡,信心滿滿的着手準備迎擊朝廷的軍隊。

公羊明政於明英宗天順二年正月出發,日夜兼程一個半月後,來到祁連山下下營紮寨。奉天順早已嚴正以待。分派人駐守上山的各個路口,以防朝廷大軍襲山。次日,明政迫不及待的在山前擺好陣勢,以步兵正中,弓箭兵在其前,騎兵分其兩側。

但見旌旗招展,軍威嚴整。此時奉天順也擺好陣,只見奉天順站在所有教衆前面,其後就是教內一些重要頭目,再後面就是由五千教衆組成的數十個方陣。陣勢雖好,陣容卻顯得有些差了。其中好多教衆因對方是朝廷大軍,無不害怕的緊,只是見教主在前面打頭陣,因此也無人敢有退意了。顯然,奉天順靠這樣一支人馬是打不贏這場戰爭的。

只見明政駕馬出陣,向奉天順陣營大喊道:“誰是奉天順?”

奉天順上前,省視了公羊明政一番,道:“我便是。”只見明政從懷中拿出一卷黃綢來,顯然這就是聖旨了。

明政昂首道:“奉天順還不快快接旨。”

奉天順現在還不想造反,只是想打贏這場仗作爲將來與朝廷談判的資本。於是本不想聽聖旨的,卻說道:“你說。我聽着呢。”

明政見他有些無禮,並不計較。其實他也只是照例宣讀,最好就是能夠不宣讀,這樣也省些事了,他知道奉天順到了這步絕不會聽聖旨上的,於是開始宣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奉天順在祁連山聚集人衆,在江湖上大肆殺人,擾亂天下安定。以此朕奉承天意人願,剿滅奉天順所創之東方神教。若爾等誠心悔過,臨陣之時,可立即放下兵刃於陣前離去,朕既往不咎,至於奉天順等頭目,可自行走到陣前接受綁縛,可從輕處理。欽此。”

奉天順教衆聞此,頓時是一片交頭接耳,言語紛紛的。奉天順見此,大喝道:“誰都不許亂動,違者立刻處死。”這聲大喝,猶如雷聲霹靂,響震山間。

教衆聽了,不由得瑟瑟發抖而又挺直站立,不敢再亂說一句。明政陣中聽聞,首先兩側馬嘶叫踢足,馬上之人有些嚇得翻下馬來。弓箭手聽了這一下,有大部分都嚇得失手放箭。這樣,還沒宣佈開戰之前,就已使奉天順陣中傷亡數十。

明政見奉天順英武不凡,有些了不得的氣勢,但還是不肯輸了陣勢,說道:“在本將軍龐大的軍隊面前,你還不投降?”

奉天順道:“我本無反意,這完全出於我和你的個人恩怨,我要是投降,還有活命麼?”明政道:“你倒也清楚,那就換我兄弟命來。”

奉天順笑道:“是他自不量力,能怪得我麼?”

明政道:“我兄弟和你無怨無仇,你爲什麼要殺他?”

奉天順道:“現如今江湖門派衆多,各種勢力摻雜在一處,危害江湖,更危害

皇上的江山社稷。而我有能力統一江湖,當爲皇上除掉此等危害。”

明政道:“胡言亂語,朝廷之事豈能由你這等奸賊亂言,江湖上幫派雖林立般存在,但彼此也能相安無事,豈料你這等奸賊竟然大殺武林人士,鬧的江湖上腥風血雨。這一切由你而起,還不投降向皇上負荊認罪,當可饒恕死罪。”

奉天順道:“那我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當即宣佈開戰。

首先明政退入陣中.又是下令弓箭手輪番放箭,再是步兵衝陣,騎兵分作兩翼前進準備包抄。奉天順陣營受了明政陣營的輪番放箭,傷亡嚴重。

但奉天順還是帶着教衆衝向明政大軍。只見奉天順首先運氣功來,就把前面的軍士打得老遠,又不知從哪裡抽出一把劍來,就把身邊的軍士殺的屍橫一片。此時雙方接戰,頓時一片天昏地暗,慘叫之聲不絕於耳。

奉天順雖厲害,卻不代表其教衆也如其一般。很快,奉天順教衆漸漸支持不住,只是見教主衝在最前面倒也沒有一個敢臨陣逃跑的。

明政趁機叫兩邊騎兵衝擊奉天順教衆方陣兩側,奉天順教衆雖與江湖上的幫派大戰廝殺過哪裡見過這種與軍隊兵團開戰的陣仗,只此一下,奉天順教衆一擊便潰。

奉天順一見,大驚。爲減少損失,自己與其他幾名教內頭目殿後。待逃得差不多的時候,才側退。此一戰,奉天順損失教衆二千餘人,當是大敗。明政趁機緊追,不料途經山谷之時,遭了埋伏,便撤了回去。這也是奉天順爲確保萬一在山上留守了一千餘人之故。

當天,明政便把首戰告捷的消息傳替到了京城。英宗大喜,有大臣建議,東方神教是制衡江湖其他幫派的關鍵,不可滅,該是撤軍的時候了。英宗認爲有理,就下詔書只道削弱其力量即可,尋機撤回京城。

英宗怕他不聽,又連下幾道詔書。但到了明政手裡都是隱而不發,明政一心要滅東方神教爲傅見義報仇,就想就算到時候回到京城皇帝降罪下來也不怕。於是一連幾天都率軍攻山,怎奈上山的各個路口都被奉天順安排人衆把守,明政也只有無功而返。

明政見攻山不成便把祁連山團團圍住,似乎是要把奉天順困死在山上。這麼一來,奉天順就慌了,就想左右問計,以什麼辦法解除困境。有左右道:“我們並不曾反,朝廷逼人太甚。教主,乾脆我們反了,與朝廷一拼到底。”

就有左右附和。有左右道:“不可,以我們現在的勢力,是不能夠的。就算現在我們打退了朝廷大軍,江湖上的各大門派也會趁我們實力大減而攻擊我們直到我們被滅。”

只聽他說道:“我到有一個辦法。”

奉天順道:“你說。”

那左右道:“所謂擒賊先擒王,今天夜晚,不如我們同教主潛伏到朝廷大軍營中,伺機擒住公羊明政,以此作爲與朝廷談判的資本。”

奉天順笑道:“這纔是我想聽到的,就這麼辦,今天三更行動。”

這天夜裡,無月無風。奉天順等幾人就來到明政大軍大營的附近蹲點,當夜順利進入大營內。幾人在營內走了許久,也是不熟悉裡面的路徑,無法找到明政身處的大營。幾人走着走着,見前面堆着一大堆糧草,有左右道:“教主,我有主意了。”

奉天順道:“快說。”左右道:“不如燒了這些糧草。”奉天順一聽,拍手大叫道:“好計。”這一下驚動了守在糧草旁的軍士,軍士一見幾人,看他們似乎不是營中人。就有幾名軍士朝着奉天順等人走了過來。

只聽奉天順道:“動手。”就見他拿了附近照明用的火把就朝糧草堆裡扔去。這一下,幾人紛紛拿了火把來仍進了糧草堆裡。頓時火勢沖天而起。軍士一面大喊:“有細作。”一面大喊:“救火。”

奉天順見營中一下子就大亂起來,想着雖不曾捉了公羊明政,損了他糧草,倒也不是無功而返,於是趁亂逃走了。正是:“朝堂爭辯攻魔教,明政拒詔失糧草。”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回目完

(本章完)

第六十四回 少林慘案(下)第二十回 忘年之交(下)第五十九回 雙劍合璧(上)第四十五回 小人君子(下)第三十七回 御駕行館(下)第八十八回 太極八劍(二)第十四回 武當封號Ⅱ(下)第八十六回 緩攻堅守(二)第五十回 巧遇故人(下)第五十四回 愛情誓約(下)第三十八回 大戰刀神(下)第八十八回 太極八劍(二)第四十四回 愛的試探(下)第十三回 武當封號Ⅰ(下)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六)第八十二回 初試鋒芒(中)第二十五回 所救之女(上)第九回 酒仙要錢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五)第五十二回 城外離別(下)第十二回 江湖形勢(下)第三十七回 御駕行館(上)第五十八回 江湖大事(上)第八十回 萬刃山莊(一)第五十九回 雙劍合璧(下)第六十八回 正邪決戰Ⅱ(上)第三十九回 跳牆上街(下)第七十三回 魁星出京(中)第二十四回 八雄改正(下)第二十六回 桃花之劫(上)第八十一回 偷竊圖紙(三)第八十回 萬刃山莊(四)第八十一回 偷竊圖紙(四)第八十八回 太極八劍(三)第八十九回 合作分裂(二)第六十八回 正邪決戰Ⅱ(中)第二十四回 八雄改正(下)第二十一回 路遇劫鏢(上)第六十二回 武林大會(下)第六十五回 完美邂逅(下)第三十回 風波又起(上)第九十回 太監誤國(三)第九十回 太監誤國(二)第三十三回 囚車逢險(上)第八十九回 合作分裂(一)第七十七回 天下寶劍(上)第三十七回 御駕行館(上)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三)第四十九回 誤上花船(上)第四十二回 元宵佳節(下)第四十二回 元宵佳節(下)第四十二回 元宵佳節(上)第五十五回 採花大盜(上)第八十六回 緩攻堅守(五)第五十五回 採花大盜(上)第十四回 武當封號Ⅱ(下)第五十五回 採花大盜(下)第六十一回 東方神教(上)第十九回 殺虎救人(上)第八十六回 緩攻堅守(二)第三十七回 御駕行館(下)第七十三回 魁星出京(上)第六十八回 正邪決戰Ⅱ(上)第七十四回 忽做盟主(上)第六十五回 完美邂逅(上)第四十回 南國佳人(上)第五十八回 江湖大事(下)第八十六回 緩攻堅守(二)第七十五回 終成幻影(下)第八十一回 偷竊圖紙(四)第十三回 武當封號Ⅰ(中)第八十二回 初試鋒芒(中)第三十七回 御駕行館(上)第十五回 武當封號Ⅲ(上)第十一回 完璧歸趙(下)第八十四回 久別重逢(一)第二十回 忘年之交(上)第四十三回 魁戲秀盈(上)第二十五回 所救之女(下)第十九回 殺虎救人(下)第三十五回 舊宅新情(上)第二十七回 言歸於好(上)第三十九回 跳牆上街(上)楔子:這故事裡爲什麼會有神仙第六十四回 少林慘案(下)第四十六回 離開京城第十七回 北京城中(上)第十四回 武當封號Ⅱ(下)第八十六回 緩攻堅守(二)第五十三回 父女和好(下)第八十回 萬刃山莊(四)第四十六回 離開京城第八回 朝廷賞賜第八十二回 初試鋒芒(上)第二十五回 所救之女(上)第八十一回 偷竊圖紙(四)第六十二回 武林大會(上)第十二回 江湖形勢(下)第八十四回 久別重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