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艱難的事業

滄浪亭林府這裡已經張燈結綵,今天是一個雙喜臨門的日子——主人林九元載譽歸來,嫡系繼承人百日大典。

話說回來,今天滿百的這位林府嫡長子乳名就叫雙喜,與林泰來小時候的乳名大四喜很相似。

其實女主人王十五並沒有大操大辦,今天聚在林府慶祝的都是親戚,沒有什麼外人。

就連從楓橋送林泰來回府的王府尊,在這裡的身份也是孃家親戚。

王十五知道,以夫君的身份,如果在場外人太多,肯定會找夫君說起很多其他各種事情。

這樣就會沖淡夫君對小雙喜的關注,畢竟今天也是夫君第一次見到小雙喜,王十五不希望被別人搶走夫君的注意力。

如果大都是親戚,那也就是說說家常話了,總不會太跑題。

比如有個老輩人坐在席間說:“和上次一樣,今天又是雙喜臨門。

上次狀元金帖送到家,小雙喜就應時而生;今天我們老林家的狀元公回門,恰好又是小雙喜的百日。

看來小雙喜和大四喜父子之間,真是別有感應!”

這種話王十五就很愛聽,笑眯眯的記住了說話的老長輩,以後逢年過節可以多送一份禮。

進府後,林泰來略略梳洗了一下,直接到了宴席上。

這時候林大官人發現,王十五這樣安排也不錯。

因爲衣錦還鄉後,肯定要把親戚們走一圈的,那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

而今天辦百日宴,把親戚們都請來了,就省得以後再一家家的跑。

想到這點,林泰來就低聲對身邊王十五說:“真是我的賢內助啊。”

王十五卻讓人把兒子抱來,對夫君問道:“是不是很像你?”

林泰來只想翻白眼,一個才百天還沒長開的嬰兒,哪裡能看出像不像自己?

不過念及王十五的心情,林大官人便當衆高聲道:“此子肖我!”

曲終人散,夜深人靜。

夫妻兩人送完了賓客後,雙雙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了臥室。

林泰來躺着就不想動了,王十五一邊親自幫夫君擦拭,一邊不甘心的問道:“爲什麼夫君不同意孩兒以昊爲名?”

“我說過,太俗了,俗不可耐。”林泰來說:“再說了,着什麼急起名?”

以這時代的風氣,小孩子往往是先用乳名隨便叫着,正式名字等十來歲再取。

“妾身就是想着,要與衆不同麼?”王十五嘀咕說,然後又道:“還有,關於孩兒今後拜師的問題,應該怎麼選?”

林泰來:“.”

才百天的嬰兒,就考慮拜師問題,是不是太早了點?有必要這麼心急嗎?

王十五解釋道:“不是妾身心急,是有很多人明裡暗裡的遞話,想提前約定做館師,妾身也不知該答應誰了。

而且還要考慮到黃、範兩房的意見,畢竟那兩房的孩兒也要讀書。”

館師不僅僅是教導小孩讀書,還可以幫着府裡處理日常禮節性事務。

一流名士或許放不下面子,但二流名士誰不想借此攀附林府?

林泰來再次無語,有些大臣催着立東宮太子,是不是也是類似的心思。

別人家想找個名師或許很難,但對最近的林府而言卻是輕而易舉。

而且蘇州這地方,名士多如狗,官宦滿地走,什麼風格什麼類型的都有。

所以林府最大的問題反而是,可供選擇的館師太多了,足以挑花眼。

林泰來沉吟了片刻後,吩咐說:“可以先請一兩個門客,幫着分擔迎來送往的事務。

至於拜師的事情,還是等過幾年再說,到時我仔細挑個老師。”

在家養一兩個名士爲門客,也是權貴的一種排面,林大官人既然混權貴圈也不好免俗。

雖然孩兒拜師還要等好幾年後,但既然提起了這個話題,王十五還是忍不住好奇心說:

“夫君可有心儀人選?大概是哪一類的名師?”

林泰來懶洋洋的說:“現在風雲變幻莫測,誰知道幾年後是個什麼光景?

比如說,萬一申首輔過幾年辭官回鄉,給孩兒當老師不就挺好?”

狀元首輔當老師!這讓王十五有點激動,還想說什麼,卻又被林泰來阻止了。

“你是不是太過於關注孩子了?”林泰來問道:“除了孩子,你心裡已經完全裝不下別的事情了?”

王十五被說的有點羞赧,“畢竟第一次當母親,總是忍不住多想。”

林泰來一邊上手一邊嘆道:“這樣的過度關注,其實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好。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你多生幾個了,這樣就能分散你的注意力。”

王十五:“.”

開車就開車,還能這樣一本正經?

到了第二天,林泰來起來並不早,睡飽了後才下牀。

婢女在門口,對着洗臉的林大官人稟報說:“老爺!前廳已經坐滿了客人,廊下都擺了桌椅待客!”

林大官人當即就有轉身回到牀上,矇頭繼續睡的衝動。

想了想後,還是不得不營業,便吩咐道:“把外書房調試得昏暗些,或許可以在窗戶掛個竹簾?

然後在背靠窗戶的地方給我設置座位桌案,這樣接客比較有感覺。

如果家裡有貓,也安排到書房,如果沒有就算了。”

於是婢女就向外面傳達大官人的命令,雖然都感覺莫名其妙的,但不理解也要執行是林氏集團以及林府下人的最大紀律。

王十五在旁邊幫着穿衣,然後笑道:“前陣子有人從無錫送來了《富春山居圖》,夫君還沒有鑑賞過吧?

今天也可以拿到書房去,一邊待客一邊賞畫,也能解悶了。

就是不知道,夫君什麼時候對書畫也產生興趣了,居然給家裡弄了這麼一副名畫。”

夫妻倆關起門來說話,林泰來就不裝了,“我不是對書畫有興趣,而是對貴重的書畫有興趣。”

王十五幫夫君繫好玉帶,嘴裡閒聊道:“聽說蘇州南邊的嘉興項家,築天籟閣,收藏極爲豐富,當世稱最,甲於海內。

只聽說著名書畫就有《五牛圖》、《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宋人摹本、《秋江獨釣圖》、李白《上陽臺帖》等等,還有本朝仇英的《漢宮春曉圖》。”

這些珍品的名字,就算林泰來這種書畫藝術門外漢,對藝術的興趣都再次提升到了最高點。隨即他冷哼道:“說起來,嘉興官員多與清流勢力同流合污。例如刑部尚書陸光祖、大理寺卿孫鑨、吏部文選司郎中陳有年等等。

以後看在他們都是同鄉的面子上,一個人頭換項家一兩幅畫,不過分吧?”

王十五隻當夫君是肆無忌憚的開玩笑,配合着輕笑了幾聲,又道:

“那北方真定府也有個樑家,據說收藏不亞於項家,號稱南項北樑。

聽說樑家收藏的名畫有《千里江山圖》、《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遊春圖》等等很多。”

以前不大關注書畫收藏行情的林泰來真心大吃一驚,這年頭名畫在民間收藏的這麼集中的嗎?

就這南項北樑兩家,能把上中學歷史課本的著名古畫快收藏齊了?

記得在歷史上的你大清時代,這些畫基本都被搜刮進大內,遭到十全老頭蹂躪相比之下,大明皇帝的藝術細胞確實差點意思。

現在自己手裡只有一個《富春山居圖》,任重道遠啊。

想到這裡,林大官人振了振袖子,再次冷哼道:“那樑家是真定府的?也是巧了,真定府也是一窩清流啊。

曾經打傷我的趙南星,好像就是真定府的,還有那個想抓我的許收錢,也是真定府的。

雖然是不同縣的,但不知他們與樑家之間有沒有關係。”

王十五:“.”

剛纔她只是說閒話,真不是想要煽風點火啊!

這時候又聽到夫君長嘆一聲,“我若早出道十年,《清明上河圖》早到我手裡了!”

當初《清明上河圖》在嚴嵩手裡,嚴嵩被抄家後進了內府,然後落到了大太監馮保手裡。

五六年前,馮保又被抄家,《清明上河圖》重新進了內府。

林大官人便想着,如果早穿越十年,沒準就能借着抄馮保家機會,把《清明上河圖》私吞了。

反正看起來大明皇帝對待這些名畫,不是很在意的樣子。

一大早就接受了一番藝術薰陶的林大官人,終於平靜了心態,去了外書房接客。

橫塘學院常務副院長、說書人公所總管、林府非正式外管事、自稱林氏集團智囊高長江,被抓來充當臨時接待員。

他指揮家丁擡着一大箱名帖過來,然後鋪陳在桌案上,又問道:“坐館要先見誰?”

對於上位者來說,接客的先後次序也是很有講究的,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林泰來想也不想的吩咐道:“徐貞明來了沒有?讓他第一個進來!”

徐貞明就是在北方推廣水稻失敗的那位官員,同時也是個水利專家。

去年他心灰意懶辭官後,在驛站遇到林泰來,便被挖到江南勘察水利。

前個月,又爲了讓徐貞明出任松江府知府,林大官人還和吏部尚書掰了掰腕子。

進了書房後,徐貞明神色有點激動,“在下前陣子接到了朝廷敕命,出任松江府知府。

然後就想着,等在蘇州見過林學士後,再去走馬上任。”

林泰來淡淡的說:“當個知府是小事,吳淞江水利纔是大事。”

徐貞明也不廢話,直接開始稟報自己近半年的勘察結果:“吳淞江下游故道雖然淤塞多年,但仍然可以疏浚。技術上難度不大,總施工長度大約八十里”

“但是,難度在哪裡?”林泰來主動問道。

徐貞明已經研究的很詳細了,不假思索的答道:“第一,開挖、疏浚河道,再加上修築堤壩,目前折算費銀約莫三十萬兩。”

聽到這個數字,林大官人頓時就感覺肝疼。

從目前跡象看,讓朝廷撥款希望不大,也沒有先例,全靠自己籌集。

三十萬兩對這個時代的民間來說,真是一筆鉅款了。

雖然說,林大官人着眼於海貿,只要把海貿做起來肯定是能賺錢的;但在目前這個階段,大家所能看到的只是疏浚河道而已。

爲了疏浚河道投入三十萬兩白銀,似乎完全沒有性價比可言,有這種魄力的人鳳毛麟角。

三十萬兩還好只是折算數字,如果靠官府徵發百姓服役,應該能抵消一部分。

徐貞明又繼續說:“第二,吳淞江下游故道因爲已經廢棄二十年,都已經被佔並墾爲田地了。”

一畝等於六十平方丈,河道按十丈寬的話,六丈河道的面積就是一畝。

八十里河道長度相當於一萬兩千丈,折算下來八十里河道的面積約等於兩千畝地。

而且這八十里下游都在松江府,地價不便宜,兩千畝地就算平價購買,理論上也得幾萬兩。

再說地主還不一定願意賣,碰上了釘子戶都是麻煩事。

想到這裡,林泰來問道:“河道水面本該屬於官府吧?

當初吳淞江下游廢棄後,原有河道被私人擅自佔有?類似於隱匿田地,時間長了,民不舉官不究?”

對地方事務很明白的徐貞明答道:“應該是如此,河道被廢棄後,兩邊地主就逐漸把田地擴張到原有河道所在處,在地方沒人管這種無聲無息侵吞公地的事。”

林大官人嘆口氣:“看來這是唯一好消息了。

至少在理論上,官府可以收回這部分田地。考驗你上任後執行力的時候到了!”

從和徐貞明的談話裡,林大官人再次感到了疏通吳淞江下游工程的艱鉅性和複雜性,比把那些名畫蒐羅到自己手裡的臆想還難。

而且這還不是短期內就能見效的,今年都未必能把基礎的疏浚工程完工。

至於修建完海港河港,開始搞海貿最早也是後年的事情了。

這是一個從啓動到見利,時間跨度長達兩年的工程,難度不低而且還充滿着政策風險。

難怪在歷史上,江南地區就沒人想過幹這件事。

一直到二百五十年後的一鴉,大黃浦河那個吳淞口才被洋人的堅船利炮打破了。

無人能理解的林泰來只能勉勵自己,開弓沒有回頭箭,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步一步來。

不做點新蛋糕,又怎麼突破現有利益格局,在自己身邊整合出一個新的利益集團?

一個沒有強大利益集團支持的政客,那就是無根浮萍,說垮也就徹底垮了。

第300章 今布選官第482章 還是高端招式好用(下)第140章 你太過分了!第137章 時間不多了!(求月票!)第54章 要綠了啊第183章 來不相知去不留第75章 人小破事多(求訂閱!)第287章 幫親不幫理第215章 誰都不想擔責第75章 人小破事多(求訂閱!)第66章 親情和道義第406章 恐怖的三年之約第220章 站在風口上(求月票)第525章 雞犬們的私心第376章 完全不一樣(求月票!)第319章 道義之光第313章第212章 都還不服氣(求月票!)第523章 他改變了文壇!(求月票!)第45章 時代陰影裡的眼淚第372章 不好惹的織業(上)第443章 千里之外第404章 貪得無厭(求月票!)第104章 他玩不起的!第188章 難怪如此!第138章 八十兩的名園(求月票!)第217章 口若懸河還是請個假吧第353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176章 一個比一個瘋(求月票!)第60章 非常有感覺第128章 我沒有動手!第2章 不一樣的江湖第169章 舊案重提第531章 真出大事了!(求月票!)第471章 他就不信了!第217章 口若懸河第68章 雙手的努力第263章 如果由我出手第91章 他還是個孩子!第408章 集思廣益(求月票啊!)第162章 季子做盟主!第89章 三日之期已到!第216章 技術性調整第374章 重磅經濟新聞(求月票!)第235章 遠征第7章 還不太適應第300章 今布選官第397章 遠去的少年第384章 合縱和連橫(求月票!)第286章 朽木爲門(求月票!)第148章 治標不治本第382章 海洋思維第261章 壽宮之爭(下)第299章 仁至義盡第64章 官法如爐!(下)第33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538章 疾速雙殺!(求月票!)第521章 他誹謗我啊!(求保底月票)第62章 感謝“書友20230417164334487”的白第493章 弇山園外(求月票)第96章 伏擊獵物的猛獸第267章 第四位是誰第125章 笑臉第427章 有點費大臣第3章 網文都是騙人的第360章 新型惡霸第371章 一點都不香了第331章 這是何意?第410章 不聰明的人第10章 靈感它又來了!第331章 這是何意?第149章 童天王第471章 他就不信了!第260章 壽宮之爭(中)第356章 曲中人不散第175章 攻心爲上第409章 要笑死人啊?(求月票!)第231章 人心所向第528章 無所不能(求月票!)第499章 王不見王第308章 別和孕婦講道理(求月票!)第508章 超前的佈局第119章 等北風來第213章 今布首敗(求月票!)第215章 誰都不想擔責第449章 極品家丁第33章 因愛生恨?第497章 水淺王八多第147章 破題大師(下)第48章 隱藏高手第531章 真出大事了!(求月票!)第43章 打拳都爲稻粱謀第351章 不着急第287章 幫親不幫理第68章 雙手的努力第459章 京城一夜(下)第519章 別開生面的會場(求月票!)第312章 玩不起的出局!第505章 更堵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