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曲中人不散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接受能力在一定時間內也是有限的。

而在今天的平山堂文會上,信息密度可以說是高度飽和的。

不僅僅有各人之間不停碰撞,而且各種新的觀點、新的理論層出不窮,甚至越出越多。

尤其林泰來居然一口氣說出了四大詩論,哪個不需要各人心裡消化?

純理論本身就是非常枯燥和極度耗費心神去揣摩理解的,更別說在場的文壇大佬大部分都超過五十歲了,精力上遠不如年輕時候。

所以到了這個時間點,多數人都已經睏乏無比,產生了離開的想法了。

聽到林大官人說出“彆着急,還沒完”,在場人裡心內大都一片哀號。

要是此時衆人的心態,更像是數百年後的中小學生放學前最後一堂課,卻遇到了拖堂老師。

最可怕的是,這個“拖堂老師”還完全沒有結束的兆頭。

關鍵時刻,終於有正直敢言的人站了出來,只見張鳳翼大喝道:“林泰來!你夠了!”

在這一瞬間,張鳳翼成了別人心目中的英雄。

隨後又聽到張鳳翼繼續說:“你說你各派全通,我不信!”

於是在下一個瞬間,張鳳翼又從英雄變成了臥底!

伱張鳳翼這樣說話,不是給林泰來繼續裝逼的機會嗎!

張鳳翼無可奈何,給了老朋友們一個含有“稍安勿躁”和“忍辱負重”等深意的眼神。

如果不讓林泰來痛快的裝完,怎麼散場?

林大官人立刻就着張鳳翼的話說:“這兩年我數次往來揚州,有從京口瓜洲渡江,也有從真州偷渡。

下面我就用同樣一個過江的題材,分別以四種詩論的方法,作四首詩。

諸君可以自行對比,便更能理解四種詩論的特徵和區別了。”

文壇大佬們看了看門外的軍士,只能再次接受被強行騎臉的命運。

唯有張佳胤很英明的說了句:“只說絕句就可以!”

詩歌有長有短,如果你林泰來打算做四首一二百字的長詩,那別人今天還活不活了?

林大官人感到很遺憾,但是張佳胤這個“座師”的面子又不好不賣。

別人都沒有興趣講話了,他們只想熬過這一關,只有林大官人清朗的誦讀聲音響徹平山堂:

“第一首,神韻派!

揚州西去是真州,

河水清清江水流。

斜日孤帆相次泊,

笛聲遙起暮江樓。”

“第二首,格調派!

萬里金波照眼明,

布帆十幅破空行。

長風瞬息過京口,

楚尾吳頭無限情。”

“第三首,肌理派!

秋浸空明月一灣,

數椽茅屋枕江關。

微山湖水如磨鏡,

照出江南江北山。”

“第四首,性靈派!

邗江春水綠如油,

兩岸依依送客舟。

明秀漸多奇險少,

分明柳色近揚州。”

衆人面面相覷,同一題材還真整出了四首?

雖然因爲對林泰來的觀感問題,沒人想表達出震撼,但不代表心裡沒有震撼。

四首詩明面上差不多,寫的大都是江邊景緻,但仔細體會細微之處,內涵各有不同,簡直不像是一個人寫的,偏偏全部出自林泰來。

直到現在,林大官人才念頭通達。憑本事參加的文會,不讓自己作詩怎麼行?

張佳胤深深的嘆口氣,從今天開始,只怕文壇要亂成一鍋粥了。

如果把王世貞比喻成周天子,之前就是西周,之後就是東周。

王稚登代表的吳中派,汪道昆代表的新安派,都拋棄了對復古派的臣服,以後肯定還有更多連鎖反應。

每個人都想在新形勢下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但張佳胤看不出,林泰來又該是什麼定位?

王老登一直站在門口沒有回座位,看到林泰來終於裝完了,提醒道:“曲終人散,可以放我走了吧?”

堵在門口的軍士仍然沒有散開,林大官人反問道:

“這些亂兵裹挾的是少司馬弇州公,雖然你們和弇州公所見不同,但畢竟都是文壇重量級人物,你們忍心就這樣拋下弇州公而去?”

衆人:“.”

什麼意思?難道你林泰來想要他們和王世貞一起,都被亂兵“裹挾”?

你林泰來不要太過分!

“不不,不要誤會!”林大官人急切的爲王老盟主懇求說:“我的意思是,你們爲何不對弇州公伸出援手?現在的弇州公迫切需要你們的幫助啊!”

王老盟主擡起頭想說什麼,但最終還是閉上了嘴。

林大官人又掏出一個本子說:“亂兵的根源在於鹽務衙門,我這裡有個解救王老盟主的辦法,但需要諸公齊心協力.在上面籤個名,亂兵自然就消解了。”

很多人突然已經反應過來,是不是自從王老盟主被亂兵裹挾,陷入虛弱時開始,林泰來就在等着這一天?

前兩次收二十兩入場費,無形中就在暗示大家,王老盟主是可以見到的。

他們當中的文壇老友,肯定要來看望王老盟主的;他們當中的反骨之人,肯定也要趁機過來落井下石的!

王老盟主就像是一個魚餌,引誘着所有人上鉤!無論是什麼心態,都必定會踏入這個圈套!

想來也真可笑,王老登在山下拼命串聯,才得以在平山堂召開了文會,結果都是給林泰來做嫁衣!

原來林泰來今天故意放任開文會,不僅僅是爲了在文壇裝個逼啊,而是還想把人都套進來。

在衆人遐想時,林大官人指着門外說:“如果你們不想幫助弇州公,忍心將弇州公獨自拋棄在這裡,我也不攔着,你們自行離去吧!”

衆文壇大佬看了看門外,你林泰來說這話時,是不是先把堵在門外的軍士撤了更有誠意?

一手道德綁架,一手武力圍困,誰能頂得住?

萬曆十五年春季這次平山堂文會,在外界眼裡充滿了神秘色彩。

傳言中的具體細節衆說紛紜,甚至還有很多自相矛盾之處。

但是都注意到,這次文會像是一個分水嶺,在這次文會之後,文壇的格局就徹底變了。

復古派雖然還在,但是霸權已經轟然崩塌,盟友紛紛反水,附庸也紛紛獨立。

就在林大官人在平山堂引領文壇方向的時候,巡鹽察院後堂中,蔡御史手裡捧着一份書信。雖然他面無表情,但是微微顫抖的雙手卻顯示出不平靜的內心。

錢師爺匆匆從外面進來,稟報道:“今日與陸君弼接觸,情況仍然不樂觀,他們不給任何準話。”

自從兵變發生後,爲了息事寧人,蔡御史就決心“出賣”鹽運司換取平安。之後與林泰來方面的接觸情況,就是蔡御史最關心的事情。

但是今天卻有點反常,蔡御史沒有對錢師爺的稟報做出任何迴應。

錢師爺有點着急,又提醒說:“鹽運司費運使也在與林泰來方面接觸,極有可能要反了!

如果鹽運司勾結上林泰來,對我們巡鹽察院是非常不利的!”

蔡御史忽然“哈哈”大笑了幾聲,積壓了數日的焦慮全部一掃而空,對錢師爺說:“林泰來不足爲慮了!”

錢師爺愣了愣,連忙問道:“東主何出此言?”

蔡御史也想與親信分享喜悅,“我剛纔收到了來信,說申首輔已經上疏請辭,閉門謝客多日了!”

對朝堂政治有一定了解的錢師爺也大喜。又問道:“這是爲何?”

蔡時鼎答道:“申府在蘇州城桃花塢修園子,但申家家奴做事太霸道,誤傷了人命。

蘇州知府剛正不阿,逮捕了申家家奴,並追罪申家其他人。

正在這時候,江南李巡撫突然指控蘇州知府貪污了五千兩銀子。

朝臣譁然,皆以爲是李巡撫受到了指示,故意陷害蘇州知府。

而申首輔爲了自證清白,或者是假裝接受朝廷調查,不得不閉門謝客。”

錢師爺終於理解,爲什麼東主突然如此放鬆了。

林泰來最大的依仗就是有首輔撐腰,只要能佔住理,朝廷基本都會傾向於林泰來。

同樣一件事,朝中有人和朝中無人會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

這也是兵變發生後,東主就開始焦慮的原因。

蔡御史又道:“如果首輔不在內閣,那麼就是次輔代替首揆。

而當今次輔許國乃是徽人,與揚州鹽商關係密切,絕對不喜歡林泰來。

而另一個大學士王錫爵則是文壇盟主王世貞的同鄉密友。

所以在內閣裡,現在就沒人能幫林泰來說話了。

應該趁着現在這個時間,速速把一切麻煩都擺平了!”

錢師爺深以爲然,如果沒了來自最上層的呼應和背書,以林泰來的所作所爲,早就被髮配三千里了。

想了想後,錢師爺還是提醒說:“申首輔只是閉門不出而已,又不是被罷官。

就算我們現在把事情了結,日後如果申首輔返回內閣,還是會有點麻煩。”

蔡時鼎沒有直接回答,帶着強烈暗示說:“先前有人讓我盡力在揚州城拖住林泰來,我不解其意,現在終於明白了。”

這內含的意思就是,我方勢力早就針對首輔佈局陰謀了。目前這個局勢是水到渠成的結果,而且不可逆轉。

能聽懂就聽懂,聽不懂也就算了。

蔡御史又分析說:“退一萬步說,申首輔現在也是自顧不暇,哪有多餘精力兼顧林泰來?

就算回到內閣,短時間內也必定是小心謹慎爲上,不敢輕易徇私枉法包庇他人。

總而言之,至少最近這段時間,林泰來的好日子到頭了。”

錢師爺和蔡御史乃是一損俱損的關係,最近一直在爲了平事而奔走,心情還是比較壓抑的。

今天聽到這些好消息,頓時也感到輕鬆了許多,笑道:“事不宜遲,機不可失。如何去做,還請東主吩咐!”

蔡時鼎便下令說:“當前有兩件事,第一,把首輔的消息散出去,動搖所有人對林泰來的信心!

如果對林泰來缺乏信心,誰還再敢和他合作?

第二,你去找揚州衛萬指揮,勸他好自爲之,先給我把亂兵收回來!

然後把如何與林泰來勾結的事情,全部交待出來,把所有罪名推到林泰來身上也無所謂!

你還要提醒他,如果朝中沒了人罩着,只是縱容兵變的罪名,他這個指揮使就吃不消!”

錢師爺一一記下,然後詢問道:“鹽運司那邊又該如何?”

蔡御史冷笑道:“反覆無常的小丑,這時候已經無足輕重了!”

剛從蜀岡下來的林大官人,其實也收到了風聲。

申用嘉申二爺派了個叫申忠的老家奴,到揚州來找林大官人。

申忠看到林大官人,立刻就請求道:“蘇州城出事了,我家二爺請大官人速速回蘇州!”

林大官人問了幾句後,長嘆道:“怎麼沒有我就要出事?”

申忠着急的說:“二爺那邊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真需要大官人救急!”

林大官人讓人先將申忠帶下去安置,忽然又看到陸君弼急步跨進了書房。

“外面流傳的消息,坐館聽說了麼?”陸君弼有點懊惱的說:“早知道就不在察院和運司之間拖延了,沒想到上面有這樣變化。”

先前林大官人佔據了上風后,巡鹽察院和鹽運司都有出賣對方保平安的想法。

陸君弼作爲林大官人的代言人,在察院和鹽運司之間來回擡價,以拖着來索要更多利益。

所以這兩個衙門最害怕的就是,林大官人一狀告到朝廷去。

如今暫時沒了申首輔,他們肯定對坐館就缺乏畏懼了,甚至還會倒打一耙,那還有什麼好談的?

林大官人說:“我也確實也沒想到,期間出了這樣的意外,不過問題不大。”

陸君弼趕緊問道:“現在這種狀況,坐館有什麼指示?”

林大官人彷彿剛想起來,“我不是上告了麼?察院一直也沒給個回覆,明天你去催催,他們到底怎麼判?

還有,好幾天沒見到揚州衛的萬指揮了,你代替我去看看他!”

陸君弼愕然的說:“都是我去?那坐館你做什麼去?”

林大官人說:“揚州城不穩定啊,還是躲進水次倉比較安全,畢竟那邊都是蘇州來的自己人。”

第249章 最近火氣有點大第52章 文學之道第387章 最囂張考生第147章 破題大師(下)第73章 引狼入室(求訂閱!)第51章 進士當然不算什麼第366章 還是要靠林泰來網劇《在下李佑》優酷開播!第65章 氣得想打人第413章 從西城到東城第452章 都想搞兵變第86章 見證文學史(求月票!)第106章 殺雞駭猴第64章 官法如爐!(下)第389章 提純朋友圈第307章 還有什麼問題?(求月票!)第387章 最囂張考生第494章 我說的就是事實(求月票)第82章 失去林泰來的城裡人第63章 官法如爐!(中)第30章 沒錢就不能招人?第377章 肉包子打狗(求月票!)第439章 吏部組團白虎堂第129章 口嗨的後果第59章 還能有正經人嗎?第213章 今布首敗(求月票!)第209章 殺出去!(求保底月票!)第101章 三英戰今布(下)第257章 如何是好?第45章 時代陰影裡的眼淚第148章 治標不治本第190章 八方風雨會金陵第90章 新地方新氣象第126章 始知免費之樂也第167章 不知情就算了!第290章 林君有什麼錯第484章 東廠需要這樣的人才第173章 都是套路第207章 字數是王道?第108章 幕後黑手第169章 舊案重提第390章 校園霸凌日常第183章 來不相知去不留第171章 伸手難打笑臉人第39章 又慫又勇第475章 禍水東引第407章 考試之前兩件事第401章 是你!就是你!(下)第441章 秘密實在太多了!第489章 宗桑!西八!八嘎!(求月票!)第315章 一言不合第383章 王府尊初入蘇州城第389章 提純朋友圈第346章 挑撥離間第204章 何用讀春秋第384章 合縱和連橫(求月票!)第427章 有點費大臣今天請假構思第365章 陰間偷襲第427章 有點費大臣第438章 喝茶論宰相第405章 還是萬曆朝好啊(求月票!)第49章 縣衙裡的內幕第492章 各處會見(求保底月票!)第450章 不專業第424章 那些同年們第385章 各人的事業第76章 光明磊落的被......第181章 最高級的黑第147章 破題大師(下)第385章 各人的事業第334章 動作頻頻第88章 同一個夜晚第437章 我想去遼東第394章 罵罵咧咧第214章 嘴上都是義氣第97章 師出有名第494章 我說的就是事實(求月票)第489章 宗桑!西八!八嘎!(求月票!)第509章 這都啥人啊?第511章 圍追堵截第137章 時間不多了!(求月票!)第108章 幕後黑手第461章 可以不出去嗎?(求月票!)第223章 坐館歸來第6章 沒這麼憋屈過第494章 我說的就是事實(求月票)第256章 北上第110章 楓橋的詩情第428章 苟還是狗?第473章 老實人笨辦法第475章 禍水東引第48章 隱藏高手第417章 陰魂不散第176章 一個比一個瘋(求月票!)第439章 吏部組團白虎堂第244章 以和爲貴(求月票!)第329章 木秀於林第471章 他就不信了!第320章 一封朝奏九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