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朱英對朱棣的支持

雖然就目前來說,三位藩王只是有着倭國三個城池的封地成就藩國。

可是陛下這邊給予的待遇,實在是太過豐厚了。

朱英跟三位藩王所說之事,本也不是什麼要保密,反而是需要大肆的宣傳。

老朱家的子嗣這麼多,怎麼就不能多到大明疆域之外的地方去建國呢。

背靠大明如此之大的後盾,這又有什麼好擔心的。

一時間,先前沒有去征伐倭國的其他藩王,頓時就非常的羨慕起來。

雖然藩國小,可那也是擁有着相當於皇帝的權柄啊,誰還不想去試試呢,況且就大明之外來說,什麼都是屬於自己的。

地方小沒關係,上頭沒限制啊,相當於有了無限的可能。

真要是哪天混不下去了,這回到大明,還是個富貴王爺。

朱英對這些是持鼓勵政策的,雖然他心中清楚,其實很多人的修養並不算高,甚至於像是朱榑這樣,在京師看上去如同謙謙君子,其實是因爲朱元章的威懾。

實際上性子比較殘暴,這些從商會那邊自有消息傳來。

但這些朱英不在乎。

很多時候,有些人終歸是個禍害,禍害大明百姓跟禍害別的地方,這一點還是分得非常清楚的。

有壞的,自然也會有好的。

把皇家的矛盾轉移出去,如果分封諸侯一般,這也算是肉爛在鍋裡了。

倭國這邊的戰事結束之後,接下來就是大批的明軍安排回大明瞭。

就目前來說,唯一比較有戰爭的地方,也就是遼東草原那邊。

不過倭國的明軍回來之後,就不能繼續打仗了,得回到各個衛所修整一段時間。

畢竟都是人,尤其在這個年代,思鄉是一種難免的事情,暫時間內厭戰的情緒蔓延,都打了大半年了,適當放鬆是必要的。

不然也會因此降低戰力。

而新的大軍也要開始訓練了。

各個衛所再度的被調動起來,現在大明的底氣很足,因爲夏糧之後,打倭國的消耗,差不多又回來了。

等於說草原那邊又可以繼續打了。

備戰草原的兵馬,現在基本上也訓練的差不多,接下來也是可以前往邊關進行準備。

打草原和倭國又不一樣,難度上自然是要高出不少。

其中最大的關鍵,就是在於機動性。

草原的兵馬,幾乎清一色的都是騎兵,而大明這邊,大半都是步兵。

大炮什麼的,就沒有太多意義了,反而會對全軍進行拖累。

唯一好用的便就是火銃兵,且要是新出的火繩槍才行,這樣纔可有追擊草原騎兵的可能。

.....

朱棣在府中有些鬱鬱寡歡。

便是李景隆過來陪着喝酒,也沒什麼心思。

前幾天的時間裡,朱棣對於倭國非常有積極性的,便就去各處請教大臣,對於倭國的城池,應該去怎麼治理。

在去的時候,順便也帶着長子朱高熾一起去了。

然而每次去聽的時候,朱棣的心裡就越發的難受。

因爲太清楚了,他非常清楚的知道,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倭國那邊基本上就是發展商業,工業,農業,水利,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遠的不說,按照這個規劃來算,至少個三年五載的,是不太可能有戰事的發生。

現在的朱棣,身強體壯,正是最爲巔峰的時候,想起往後四五年的時間,都要待在藩王府去處理政務,心裡就感覺非常的不得勁。

反倒是朱高熾對此非常的有興趣,不僅在請教的時候非常的認真,還做着各種筆記。

而且回來之後,還會去羣英商會,詢問相關的事由。

比如太孫殿下承若的一些事情,現在都要提前進行一個對接。

細節到工人過去的住宿問題,工價問題,水泥路的打造問題,還有招商的問題。

這幾天的朱高熾,可以說是非常的忙碌。

而朱棣就感覺到非常的頭疼,因爲長子總是問他各種各樣的事情,畢竟倭國百姓現在的情況,情緒,對明軍的看法,包括城池的大小,商業的建立,賦稅的制定。

看着長子朱高熾那厚厚一沓的文冊,朱棣就感覺到有些頭昏。

這天李景隆便又來找朱棣喝酒。

倒也不是其他的緣由,只是因爲現在的李景隆在京師也非常的無聊。

自從太孫殿下開始涉及朝政之後,陛下那邊對他的安排,就越發的少了起來。

像是之前,他會去主持西番的貿易,馬市。

也會被派到各個地方去練兵。

可是現在除了身上的官職,基本上就無事可做了。

馬市的事情,先前偷偷給朱棣送馬,便就已經被朱英發現了,自然沒有理由說還讓他去搞馬市,沒懲罰就已經很夠了。

商貿的事情,有羣英商會的存在,朱英還有那麼多的弟子呢,在這塊忠心和手段都不缺,自然也就沒有了必要。

至於練兵,那就更加不用說了。

除了大明軍事學院之外,基礎的練兵現在多數都是由玄甲衛出神的將士指導基層的訓練。

即便是一些名義上的,也大多數是跟着數十上百的玄甲具體負責。

勳貴們的權力,正在逐漸的被蠶食,即便是有什麼想法,這種鈍刀子割肉,誰也挑不出毛病來,也不會因爲這種事情而去跟太孫殿下鬧翻。

所以李景隆便也就成了一個京師的閒人,不僅僅是李景隆,包括很多武將勳貴都處於這麼一個情況。

“表叔呀,這京師生活雖是美好,可總是讓人感覺不怎麼得勁,若是表叔回燕國,我便也跟着去吧。”

李景隆一頓訴苦之後,便就對朱棣說道。

去倭國的事情,是在伐倭之前就已經說好了,包括現在李景隆也爲朱棣物色了不少的文臣,屆時一同過去。

只是朱棣聞言,喝了一口悶酒道:“倭國現在不太可能發生戰事,這是太孫也是父皇的意思。”

“得先把藩國發展起來,而後徐徐圖之。”

“可是我的情況,景隆你也是清楚,現在事情基本上都交給了高熾來管,我便是去了那邊,也就是個甩手掌櫃,頂多就是練練兵。”

李景隆聞言後隨口說道:“以表叔的才能,這般待在倭國屬實是浪費了,還不若跟着去遼東呢,表叔對於遼東那邊極爲熟悉,多年征戰,現在那邊也缺乏像是表叔這樣的人才。”

李景隆只是隨口說說罷了,畢竟燕王已經有了藩國,自然是要在藩國待着。

可是聽在朱棣的耳朵裡,可就不這麼想了。

相比起去倭國,去遼東草原征伐,豈不快哉。

如同一語驚醒夢中人,朱棣頓時心裡就開始盤算,自己有沒有去遼東的可能。

見朱棣不說話,李景隆頓時就察覺到了朱棣的想法,問道;“表叔不會是想着去遼東吧,我方纔就是隨便說說,這事別說是陛下了,便是太孫殿下他....”

說到太孫殿下,李景隆頓時就卡住了。

他原本是覺得太孫殿下應該不會同意,可是想着想着,又感覺太孫殿下並不見得。

好似是那麼有一點犯忌諱,可是太孫殿下給人的感覺,是真的不是那麼在乎藩王的關係。

李景隆可是聽說了,在最早的時候,陛下是不同意給藩王這麼大的權力,哪怕是海外藩國,也應該是加以限制,更別說要糧給糧,要人給人。

幫着發展商業不說,還給那麼多的優惠政策。

是太孫殿下一力堅持的。

這麼說來,還真就有一定的可能,朱棣也可以去遼東。

兩相沉默間,朱棣開口道;“我若是去求太孫,你說這事,能不能成。”

李景隆沉思了一下道:“說不定太孫殿下,還真的會答應表叔過去。”

朱棣聽到這話,心裡頭立即下了決定。

次日,朱棣就請求到太孫的坤寧宮去。

朱英對朱棣的到來,也顯得有些詫異,便就笑着說道:“不知四皇叔來找皇侄,可是有什麼事情。”

在這個時候,朱棣乾脆就直接說道:“太孫殿下,我聽說明年開春,就要去開發遼東。”

“現在遼東草原上局勢比較混亂,因此我便想着去遼東草原,對於內政這塊,我實在是不怎麼想去。”

“還請太孫成全。”

朱英有些失笑,沒曾想朱棣會因爲這個時期來求自己。

不過話說回來,朱棣這麼一個軍事天賦極強的藩王,若是待在倭國,真就是一種浪費。

當下就表態說道:“既然皇叔想去,那皇侄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說起來皇叔在北平待了那麼久的時間,大小戰事上百餘場,若說對草原的熟悉,這大明天下也找不出幾個可以和皇叔比肩的。”

朱棣眼中驚喜,不由開口道:“太孫此話當真。”

話一出口,頓時就有些後悔了,如此詢問顯得有些無禮。

朱英倒是無所謂,笑着說道;“這等大事,我怎麼會跟皇叔開玩笑,自然是千真萬確的。”

“若是皇叔覺得沒什麼問題,今日我便跟爺爺說上一番,想來爺爺也是會同意的。”

朱英主動就把老爺子的事情,給攬到自己的身上來了。

朱棣聽到這話,心裡頭極爲激動。

原本對朱英心裡頭的一些間隔,頓時全部都消散,在這一刻他才覺得,朱英這個太孫是真的最爲合適。

設身處地來想,朱棣覺得自己肯定不會答應,甚至是海外藩國這般事情也想不到,即便是想到了,也不會實施。

朱英也不開玩笑,到了晚間吃飯的時候,便也就跟老爺子說了此事。

“大孫當真覺得讓老四去遼東這事可行?”朱元章聽完之後,略微沉思問道。

這話下的意思,朱英當然聽得明白。

那就是對朱棣難道沒有三分忌憚。

要知道立下功勞這等事情,有時候會對兵員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兵權的變化。

在如今這個時候,軍士只認將軍不認皇帝的事情,是非常普遍的。

在生與死,血與火的戰場下,和將軍一起同生共死過的軍士,往往在皇帝的命令和將軍的命令中,自然是聽從將軍的話。

自古以來那麼多造反的,起義的,甚至是逼宮的,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

而在倭國那邊發生的攻城之事,已然是傳到了大明京師。

在那麼短的時間裡合縱連橫,攻破倭國兩座嚴防死守的城池,更別兵力上都沒佔據絕對的優勢。

這等戰績雖然大明京師肯定不承認,但才能可是體現了出來。

別的不說,跟着一同去攻城的那些將士,絕對對燕王朱棣極爲崇拜。

只是朱英對於這些,真的不擔心。

他不怕朱棣能打,就怕他不能打。

別說是草原了,往後南洋,西洋,只要朱棣想去,全都允許。

朱棣再強,又能影響到多少軍士呢。

十萬人?二十萬?還是說三十萬?

這又如何。

在如今最新的操練方式來說,大量的中層軍官已經被朱英牢牢的掌控在手裡。

加上大明軍事學院的產出,也就是說除了大將軍這塊沒有辦法,下面的基本上在進行着不斷的替換。

軍士,不再僅僅是愚昧的跟從,在解開思想的情況下,他們非常的清楚自己要忠於誰。

大明經濟的騰飛,對於軍士的保障,聲譽,榮譽,都在朱英的一手策劃之下,而這名頭,朱英當仁不讓的攬在自己的頭上。

只要自己還在,不管朱棣怎麼取得大的功勞,都沒有半點反水的可能。

朱棣什麼年紀,三十來歲,自己才十九歲,相差十幾歲。

對於自己的身體情況,朱英是最爲清楚了,長命百歲不在話下,怎麼朱棣都耗不過自己。

而且長途跋涉,領軍作戰,對身體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而朱英在京師養尊處優,這身體怎麼比都比得過。

“爺爺只管放心吧,四叔這邊,孫兒自當是能夠壓得住的。”朱英輕聲的說道,語氣中的自信極爲明顯。

朱元章其實並不想這樣,不過想着朱棣的長子朱高熾,便也就覺得關係不大了。

因爲單單一個老四,是沒沒辦法跟現在的大明相比的。

朱高熾是個老實孩子,也不會說繼承老四這樣性子,那便就關係不大了。

第635章:新羅婢,菩薩蠻,崑崙奴第703章:想出戰的徐輝祖第669章:劉勝下線第398章:國泰民安第478章:朱英的長生牌位第308章:大侄子準備下手了第518章:出海第441章:完勝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775章 讓大明和親?第180章:謹慎的朱英第735章 在倭國的漢人遠征軍後代第775章 讓大明和親?第十四章:朱元璋的思念第152章:朱元璋的孤獨(年底求月票)第504章:北元大軍第492章:爺孫間的和諧發展第754章 爲大明萬世基業而戰第十八章:車船店腳牙第778章 諸王回京(中秋快樂)第579章:開始割韭菜的朱英第376章:軍中思想的變化第388章:先談招安第724章 水師對占城幫派的威懾力第236章:朱英的處理手段第759章 火車出新時代的開啓第178章:只能處死第524章:大明特別的文化輸出第154章:朱元璋的豪華馬車(年底求月票)第742章 準備召開全國第一屆將領大會第138章:都是東家的人第106章:朱英出手第208章:老朱家不務正業的奇葩子孫們第153章:皇宮就是你的家(年底求月票)第800章 滿門抄斬第550章:大明人才的匱乏第551章:大明商人在海外的地位第242章:朱元璋昏厥,大氣的朱英第226章:朱英發難第377章:巡查玄甲衛(七夕快樂)第784章 掃蕩草原建歸化城第五十九章:絕對是親大侄子第二十五章:風中凌亂朱允炆第710章:內卷的黃觀第480章:這可不是大明開的先例第170章:對高麗往後的安排第750章 已經開始的蒸汽火車第580章:十八億大明寶鈔第375章:盡誅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第605章:成爲傀儡的安南王室第267章:看到希望的朱棣第570章:老朱的長遠佈局第298章 :辦廠埋下的雷第313章:皇子守國門,藩王死社稷(求月票)第551章:大明商人在海外的地位第479章:着急的倭人第789章 王爺,我先行一步.第329章: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第631章:朱元璋下西洋的想法第159章:繼續關着吧(祝新年暴富,求保底月票)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723章 介入占城幫派第188章:繼承蒙古帝國的遺產第527章:推行第四十五章:爲父真的很慌第608章:湯和之死,一醉方休第598章:春宵一刻值千金第463章:姐姐對弟弟的血脈壓制第412章:新的百萬畝牧場第564章:礦藏優先權第427章:朱英的果決第五十一章:給咱生個重孫子第二十二章:朱元璋不信第577章:北元漢臣迴歸大明第491章:一步登天第112章:謀逆第三十四章:挖墓第206章: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555章:大明失蹤的水師將士第127章:不跟大孫走的都下去吧第332章:委屈的朱允炆第756章 準備帶朱元璋坐火車第四十七章:準備跑路的朱英第609章:黑衣宰相在京師的底蘊第280章 :藍玉的優點第753章 連太孫妃子的主意你都敢打第380章:讓咱的老兄弟們,好生回憶第494章:大明的快速發展第361章:一切爲了家族第五章:京師之行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257章:給大孫賜座第187章:朱英演武,被震撼到的老爺子第678章:朱允炆的學習,德里蘇丹國覆滅第278章 :越發強大的朱英第六十三章:錦衣衛密信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九十九章:黃子澄的苦澀(求訂閱求月票)第484章:膽大包天的朱棣第256章:第一次早朝的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