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海上貿易的眺望

對於朱英現在來說,最大到問題就是無人可用。

聽起來似乎有些搞笑,但現在到實際情況,就是這樣。

現在朱英手裡頭到人手,僅僅只夠是維持京師這邊到情況,即便是把商會所有到人都召集過來,面對整個大明,也就是望洋興嘆。

有些事情,並不是說安排好了,就可以說完整到實施下去。

和現實恰恰相反到是,不管是朝廷上,還是其他方面,退出來到章程,大多是比較合理的。

甚至說不少大臣到奏章建議,確實是真正可以爲百姓造福。

但是落到實處,卻到處都是問題。

再好到政策,也需要靠譜的手下去完成,才能真正到落地。

就像是目前的京師,不管是在邸報上,還是在商業。

甚至是正陽大道到修建,學堂的組建,招生,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是非常的順利。

這都是因爲在京師,不管是朱英這裡,還是說朱元章下直屬的錦衣衛,都有着很強的把控力。

所以什麼事情做起來,纔會如此的得心應手。

可是出了京師,情況完全就發生了逆轉,進度很是緩慢。

這就是爲什麼說,必須要走出京師,巡查天下的緣故。

地方官府,欺上瞞下的事情,簡直不要太多。

不過在離開京師之前,朱英還要處理一些事情纔好。

平安茶樓。

雖然纔過去幾個月的時間,但當再次來到這裡到時候,朱英依舊有一股唏噓之情。

當初,初到京師,這裡就是他到落腳地。

也是在這裡,纔會和老爺子相見。

“如果我沒有碰到老爺子,是不是說現在已經是安南王了呢。”

朱英心裡頭不由想道。

浮想聯翩間,宋忠來雅間稟告:“殿下,人到了。”

朱英收回心神,點點頭:“讓他過來吧。”

隨後,皮兒·馬黑麻恭敬的走了進來,撫胸行禮道:“尊敬的大明太孫殿下,撒馬爾罕之孫,皮兒·馬黑麻,向您問好。”

“坐吧,這裡並非皇宮,不必太過拘束。”

“謝殿下。”

看着面前的皮兒·馬黑麻,朱英笑着問道:“不知閣下來我大明,這些日子可是過得還算舒坦。”

“若是有什麼安排不足之處,閣下只管言說。”

“中東那邊的美食,和京師這邊相差甚遠,可有吃不習慣的地方。”

皮兒·馬黑麻顯然沒想到太孫殿下竟然這麼和氣,頓時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本來坐下的身子,又站了起來,行禮道:“多謝尊貴的殿下關心,大明的京師,是我見過最爲繁榮的地方。”

“這裡遠離野蠻,處處都充滿了文明禮儀,這裡的食物,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食物了,撒馬爾罕那邊,根本無法與之相比。”

“如果不是我的身份,我甚至都想一輩子都在這裡生活,在這裡,我甚至感覺能吃到整個世界各地的食物。”

朱英笑着擺擺手,道:“我方纔都說過了,不必過於拘禮,坐下說話便是。”

皮兒·馬黑麻連忙聽從太孫殿下的吩咐,坐到椅子上。

朱英見其坐好後,這才繼續道;“我曾經聽允炆說過你,他說你是他的好朋友。”

“既然你是我弟弟的朋友,那自然也是我的朋友。”

“朋友之間,不應該被太多的禮儀所束縛,你覺得呢。”

皮兒·馬黑麻整個人都有些顫動。

這並非其他的情緒,而是一種激動,興奮的感覺。

其實朱英並不知道,在皮兒·馬黑麻的心裡,早就已經把朱英當成是偶像來崇拜了。

首先是在年歲上,朱英比之馬黑麻大不了幾歲,容易讓馬黑麻生出一種親近感。

加上這段時間,京師的高速發展,而這一切,馬黑麻都在參與之中。

現在的馬黑麻,跟京師其他的百姓沒有什麼區別,每天一大清早,就是坐在茶樓或者酒樓裡,聽着說書先生講解邸報。

並非是馬黑麻看不懂漢字,也不是因爲買不到邸報。

外臣所在,天界寺那邊,有單獨開的邸報店,基本上都不怎麼用排隊,就能買到。

但是自己看,和酒樓,茶樓的這種氣氛,可就完全不相同了。

人們大肆的談論着邸報上的內容,往往有一些特別獨特的見解,讓人眼前一亮。

逐漸的,皮兒·馬黑麻就融入了進去。

在京師,他這樣的蒙古長相很是常見,並沒有誰說會多看一眼。

尤其是最近,當水泥配方被公開的時候。

皮兒·馬黑麻徹底就成了朱英的小迷弟了。

太大氣了。

皮兒·馬黑麻自認爲自己,肯定是無法做到的,所以他纔會如此佩服能夠做到的人。

草原那邊的財物遲遲不到,最開始還有些焦急,現在卻希望來得慢一點。

他對於在大明京師的生活,已經非常的習慣了。

不敢想象,若是再回到撒馬爾罕,那將是會過着怎樣的日子。

而朱英的一句朋友,讓其熱淚盈眶,有一種被認可的感覺。

“尊敬的殿下,我十分的榮幸,能夠成爲您的朋友。”

皮兒·馬黑麻本想起身,不過想起方纔殿下的話,便就在座位上,低頭撫胸行禮。

朱英沉吟一下說道:

“說起來,我們還是有些緣分,在此之前,我有很多年的時間,都是生活在西域,那邊不少商人,都是從撒馬爾罕過來。”

“一來二去,也算是熟悉了,你當是知曉,羣英商會便是我在西域創立,在一番交流後,便和其建立了合作的關係。”

“羣英商會,也在撒馬爾罕那邊,有了一個據點。”

“不過商會在那邊的生意,一直都不是很好,受到的打壓排擠比較多。”

說到這裡,朱英就停了。

皮兒·馬黑麻自然能夠聽懂,連忙表示道:“我若是回去,殿下的羣英商會,在撒馬爾罕所能觸及之地,都將得到撒馬爾罕的庇護。”

聽到這話,朱英很是滿意的點點頭。

現在帖木兒的勢力範圍,正是在不斷的擴張之中,疆域越發的遼闊。

而這其中的利益,更是非常的巨大。

雖說商人的地位,沒有大明這邊如此的明顯,但也不能說好到哪裡去。

朱英老早就想插手帖木兒那邊的買賣了,但距離太遠,很難把控。

皮兒·馬黑麻這裡,就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作沉思狀,片刻後,朱英道:“我聽說,閣下準備回去了。”

皮兒·馬黑麻點點頭,有些留戀不捨的說道:“我到大明的時間太長了,爺爺那邊現在麻煩的事情特別多,作爲撒馬爾罕的子孫,這是我不能避免的責任。”

“雖然我很想繼續留在這裡,但是卻又不得不離開。”

朱英回道:“大明永遠歡迎你的到來,我的朋友,不管是什麼時候。”

“京師這邊,也沒有太好的禮物,可以讓閣下帶回去,表達我的心意。”

“不知道對於撒馬爾罕之主來說,水泥的配方,是否有感興趣的可能。”

聽到這話,皮兒·馬黑麻簡直不敢想象,有些不敢置信的問道:

“太孫殿下的意思,是準備把水泥的配方,讓我帶到撒馬爾罕去嗎。”

朱英笑着說道:“如果撒馬爾罕之主,他喜歡這個禮物的話,那便是代表着我的心意。”

聽到確定的回答,皮兒·馬黑麻幾乎高興的要跳起來。

忙道:“喜歡,我爺爺一定會非常的喜歡,在撒馬爾罕那邊,道路非常的難走,每年都要驅使大量的奴隸去修繕。”

“只有這樣,撒馬爾哈的騎士們,纔可以快速的通行。”

“如果有了水泥,那麼撒馬爾罕的道路,將會變得非常的平坦,騎士們就能在上面飛奔了。”

這一刻的皮兒·馬黑麻,根本沒有多想,直接就把心裡頭的想法給說了出來。

朱英的嘴角輕扯,這個皮兒·馬黑麻也太不靠譜,哪有這麼直接說的。

若不是早就打算把水泥配方送過去,換了別人這麼聽到,豈不是感覺正在資敵。

也就是朱英,知道現在看似強大的帖木兒帝國,實則到處都是隱患。

一旦失去帖木兒的統治,瞬間就會四分五裂,根本無法對大明造成危險。

所以纔會沒有顧忌,且現在水泥配方已經開放,只要錢財足夠,皮兒·馬黑麻就能從別人那裡買來。

還不讓送個順水人情。

畢竟草原上過來的財物,早已經在路上就被朱英暗中劫走。

“既然撒馬爾罕之主能夠喜歡,那就是最好不過了。”

朱英可以肯定,帖木兒在得到水泥配方之後,絕對會大幅度的徵召奴隸,對於以撒馬爾罕爲中心地區,大力修建水泥道路。

水泥道路,從某個角度上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的存在。

固然撒馬爾罕的騎士們,可以有更快速度出發,但同時撒馬爾罕的敵人們,也可以更快的過來。

尤其是在整個帝國崩潰之後,那就更加如此了。

稍稍停頓過後,朱英拍拍手。

在門外守候的宋忠,便就提着一個木箱子走了進來。

箱子放在桌面上,朝着皮兒·馬黑麻打開。

“我這邊事務繁忙,可能閣下離開的時候,無法抽出時間相送。”

“這裡是五百兩的黃金,便就當作我送行的盤纏,這一路上,路途遙遠,需要開銷地方不少。”

“既然我們已經是朋友了,那就不要推辭,容易傷和氣。”

皮兒·馬黑麻原本想要開口,卻被朱英發現,出生制止。

話都到了這個份上,皮兒·馬黑麻自然也沒有拒絕的理由,有些感動道:“多謝殿下。”

看着皮兒·馬黑麻的神情,朱英知道這次的見面,基本上算是到位了。

現在的皮兒·馬黑麻自己都不知道,在十年之後,兄長馬黑麻·蘇丹暴死,他便成爲了唯一長孫,被帖木兒指定爲帝國繼承人。

朱英這也算是先投資了。

哪怕是現在馬黑麻·蘇丹的身份,也是非常值得的。

可以想象,到時候商會在帖木兒帝國統治疆域的生意,必然會水漲船高。

回去後皮兒·馬黑麻,自是非常的興奮。

他沒想到太孫殿下竟是如此的細心,連錢財都給他準備好了。

不然現在他,空有帖木兒之孫的名頭,實則早已經錢袋子乾癟,還在等着草原那邊送來財物。

最近的日子,已經感覺到有些拮据。

太孫殿下這裡,當真是雪中送碳。

而且走的時候,太孫殿下還告訴自己,若是回去的路上,遇到什麼難處,儘管找羣英商會。

這言下之意,自是非常明顯。

太孫殿下他,很懂我。

“走,先去來福酒樓,大吃一頓,晚上跟我去逸香居過夜。”

街道上,見太孫殿下沒了身影,皮兒·馬黑麻大氣的對着蒙古使臣說道。

聽到逸香居的名字,蒙古使臣一震。

這可是真正的銷金窟,檔次在整個京師來說,都是上上之選。

今晚,有福了。

.....

離開之後的朱英,看了下天色,時間還早。

便也沒打算回皇宮。

吩咐馬車,直接去軍事學院。

軍事學院,朱英對其非常的注重,在他的設想之中,這就是往後大明國防人才的搖籃。

這些人才,不僅僅是守護大明,在開疆擴土之上,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其實朱英的目的,在課本的編撰,人才的選擇上,就已經非常明顯了。

如果僅僅只是軍事上的人才,哪裡需要去學什麼術算之類的內容。

在朱英的心中,這些人才,很大部分,都不會送到邊疆上去。

大明想要經濟的繁榮,自然要利用起本身的優勢。

那就是貿易順差。

大明的商品,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是非常緊俏的貨物。

瓷器,茶葉,絲綢等一系列的貨物,只要出了大明疆域,根本就不愁沒地方買。

甚至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可以直接當做貨幣來使用。

海上的貿易,隨着倭國征伐的開始,也差不多要準備起來。

一如歷史上的鄭和下西洋。

不過朱英要的,可不是單純的交易,或者說宣揚大明國威。

他要在世界各地,建立大明的據點,真正的紮根下去。

而後通過間接的方式去影響當地土着。

傳播文化,教化四海諸夷。

第174章:咱大孫有大智慧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772章 北伐第709章:你已經是成熟的黃觀了第466章:煥然一新的京師第493章:軍中震懾第788章 大明第一守將.第九十九章:黃子澄的苦澀(求訂閱求月票)第121章:批閱奏章的小技巧第401章:倭國地圖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三十九章:至死方休第414章:大明九劍第667章:內亂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十一章:轟動京師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788章 大明第一守將.第607章:咱可就你這麼一個老兄弟了第544章:打破關稅壁壘的辦法第484章:膽大包天的朱棣第457章:京師繁華下的陰影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360章:莫要高看了天下文人第655章:想拉大明艦隊下水第292章 :朱英的殺手鐗第593章:大破安南第586章:一碰即碎的安南第681章:親手放出牢籠第十三章:北鎮撫司小旗官第四十章:石見銀山第256章:第一次早朝的朱英第817章 遠征軍的返回第651章:對沐家的處置第364章:大明大典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現第589章:攪動西域第十二章:霸氣朱元璋第552章:大明的強盛第161章:爲娘太失望了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151章:咱這心裡呀,舒坦!(年底求月票)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六十五章:朱元璋的驚訝第470章:不留活口第524章:大明特別的文化輸出第五十八章:中場休息第十三章:北鎮撫司小旗官說明一下第172章:考校大孫第580章:十八億大明寶鈔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444章:讓咱大孫去打仗第202章:等咱死了再說第757章 世界在變化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770章 大勝第344章:朱元璋的英明第688章:鎮壓暴亂,直接開火第299章 :大明京師法院第八十八章:那可是孝陵(元旦快樂求首訂)第131章:大哥饒命啊!!!第502章:一觸即發的大戰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575章:把北元王朝發展成傭兵帝國第480章:這可不是大明開的先例第386章:大明國旗第692章:爲大明賀!第795章 愛上旅遊的朱允熥第626章:狩獵第401章:倭國地圖第188章:繼承蒙古帝國的遺產第218章:我怎麼有種被拍賣的感覺第657章:成爲大明的附屬第456章:朱元璋對沐家的信任第686章:朱英的傳奇神話故事第754章 爲大明萬世基業而戰第164章:寧妃第242章:朱元璋昏厥,大氣的朱英第116章:咱這大孫不得了第273章:大閱兵的豐厚獎賞第652章:淮西勳貴集團的尷尬處境第149章:第一次進宮第262章:朱英的仁心第324章:即將到來的暴風雨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525章:朱英的大手筆第八十一章:大小琉球國第699章:連夜跑路第343章:陸家的態度(求保底月票)第八十三章:你不是你爹親生的吧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454章:大明官員的幸福日子第六章:身世之謎